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古詩

描寫秋天的古詩名句

欄目: 古詩 / 發佈於: / 人氣:8.52K

秋風,拂落的不只是塵埃,還有花朵和花的淚滴;風裏,循着一徑落花的`暗香,尋花魂歸處。以下是小編帶來的秋天古詩,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描寫秋天的古詩名句

描寫秋天的名句

1、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酬劉柴桑>

2、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夜雨寄北>

3、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4、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秋風辭>

5、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6、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贈廬司户>

7、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8、秋風萬里動,日暮黃雲高。——<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9、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健

10、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11、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秋日>

12、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宣城郡內登望>

13、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4、秋景堪題,紅葉滿山溪;鬆徑偏宜,黃菊繞東籬。——元·關漢卿

15、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宋·范仲淹<蘇幕遮>

1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望洞庭>

17、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南唐·李璟<浣溪沙>

18、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天淨沙·秋思>

19、綠荷多少夕陽中。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阿誰。——<虞美人>

20、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絕句>

21、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劉長卿<遊休禪師雙峯寺>

22、桂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始安秋日>

23、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24、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元·薩都刺<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

25、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燕歌行>

26、斷虹霽雨,淨秋空,山染修眉新綠。——<念奴嬌>

27、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元·白樸——<天淨沙·秋>

28、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9、和澤週三春,清涼素秋節,露凝無遊氛,天高肅景澈。——晉·陶潛

30、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描寫秋天的古詩

中秋

唐代:司空圖

閒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

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

秋興八首·其一

唐代: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灞上秋居

唐代:馬戴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秋思

宋代:陸游

利慾驅人萬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鷗。

日長似歲閒方覺,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

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餘 一作 餘)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長安秋望

唐代: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天淨沙·秋

元代:朱庭玉

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

解與詩人意同。

辭柯霜葉,飛來就我題紅。

御街行·秋日懷舊

宋代:范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月夜憶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邊秋 一作:秋邊)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

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霜月

唐代:李商隱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樓高 一作:樓南 / 樓台)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寒菊 / 畫菊

宋代:鄭思肖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