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古詩

有關春天的古詩詩意;詞意

欄目: 古詩 / 發佈於: / 人氣:3.2W

導語:《春曉》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幅雨後清晨的春景圖。它看似平淡,卻韻味無窮。不寫繁花似錦,不寫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數筆,就把那不經意的一瞬間感受到的濃濃春意勾勒得淋漓盡致。以下是由本站文學網小編J.L為您整理推薦的描寫春天的古詩,更多雜文文學請關注文學網。

有關春天的古詩詩意;詞意

  春曉

  作者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意綿綿好睡覺,不知不覺天亮了;

猛然一覺驚醒來,到處是鳥兒啼叫。

夜裏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風雨聲;

呵風雨風雨,花兒不知吹落了多少?

詩歌從春鳥的啼鳴、春風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謝落等聲音,讓讀者通過聽覺,然後運用想象的思維方法,轉換到視覺,在眼前展開一夜風雨後的春天景色,構思非常獨到。詩歌語言自然樸素,通俗易懂,卻又耐人尋味:不知不覺的又來到了一個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覺的又開始了一次花開花落。思想着這一年一度的春色,人生的感慨便會油然而起,或淡或濃地縈迴心頭。

《春曉》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幅雨後清晨的春景圖。它看似平淡,卻韻味無窮。不寫繁花似錦,不寫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數筆,就把那不經意的一瞬間感受到的濃濃春意勾勒得淋漓盡致。詩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襯愛春,言簡意濃,情真意切。從那“夜來風雨聲”中,我們可以盡情地想象那鶯歌燕舞、百花齊放的爛漫春光。

1.春曉:春天的早晨。

2.聞:聽。

  敕勒歌

  敕勒川①,陰山②下,

  天似穹廬③,籠蓋四野④。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⑤牛羊

敕勒歌》是我國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鮮卑族間流傳的一首民歌,在中國古典文學和古代史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敕勒: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敕勒,中國古代民族,屬於原始遊牧部落,又稱赤勒、高車、狄歷、鐵勒、丁零(丁靈)。

作品名稱:敕勒歌

創作年代:南北朝

作品出處:樂府詩集

文學體裁:民歌

作者:不詳

①敕勒川――泛指敕勒族遊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內蒙古土默特旗一帶。

②陰山――即陰山山脈,今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東西走向。

③穹(qióng)廬――遊牧人住的圓頂氈帳。

④野――在這裏應讀為yǎ。

⑤見――通“現”,讀 xiàn,呈現、出現。

【譯文】

陰山腳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四面與大地相連,

看起來好像牧民們的氈帳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翻滾着綠色的波瀾,

那風吹草低處有一羣羣的牛羊時隱時現。

作品鑑賞

這首古代民歌,“敕勒川,陰山下”,説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陰山是綿亙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陰山為背景,給人以壯闊雄偉的印象。“天似穹廬,籠環顧四無比的圓頂氈帳將整個大草原籠罩起來。“天蒼蒼,野茫茫”,天空是青蒼蔚藍的顏色,草原無邊無境極其是,詩人的描寫全從宏觀着眼,作總體的靜態的勾畫,沒有什麼具體描繪,使人不免有些空洞的感覺。但當讀到末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進修,境界便頓牧民的家鄉,牛由於牧草過於豐茂,牛羣羊羣統統隱沒在一羣,忽隱忽現,到處都是。於是,由靜態轉為動態,由表蒼姿,整個草原充滿勃勃生機,連那穹廬似的天空也為之生色。因此,人們把這最後一句稱為點“吹”、“低”、的主動者――“風”字,備加欣賞。

敕勒族人草低見牛羊”的景色謳歌讚美,這樣的與他們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聯繫。穹廬是遊牧異議的活動居室,是他們的衣食來源,對於這些與他們的生活和命運相關的事物 ,他們有着極深極厚的感情。所以我們説,他們謳歌草原,謳歌牛羊,就是讚美家鄉,讚美生活;我們並且認為,這首民歌具有濃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這裏。

《敕勒歌》的.誕生時代,正是我國曆史上南北朝時的北朝時期。此時,今黃河流域以北基本在我國少數遊牧民族鮮卑族的統治之下。 敕勒,在漢代時稱為丁零,魏晉南北朝時稱狄歷、敕勒,到隋朝時稱作鐵勒。因所用車輪高大,亦稱高車。 《隋書》記載鐵勒各部分佈於東至獨洛河(今圖拉河)以北、西至裏海(今裏海)的廣大地區,分屬東、西突厥。其漠北十五部,以薛延陀與回紇為最著。唐貞觀末,於東部鐵勒分設都督府、州,隸燕然都護府。”

在秦漢時期,敕勒的祖先丁零居住在北海(今貝加爾湖一帶),它的南邊是匈奴,西南是烏孫。匈奴在冒頓單于統治時期,先後征服了很多部族,當時丁零也和其它周邊的部落 一樣,遭受匈奴的奴役。不少丁零人被匈奴擄去作了匈奴的奴隸。在公元前三世紀末至公元后一世紀間,丁零不斷和匈奴進行武裝鬥爭。據《漢書.匈奴傳》中記載,公元前71年,匈奴單于領兵攻打遊牧與伊犁河上游流域的烏孫族,在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平時被匈奴奴役的烏桓、烏孫和丁零乘機對匈奴進行襲擊,結果殺死了數萬匈奴騎兵。從此匈奴國勢大衰,被匈奴奴役的各族都擺脱了匈奴的控制。

公元一世紀中葉以後,匈奴由於統治階級內部鬥爭,分裂為南、北兩部。公元87年,丁零聯合南匈奴、鮮卑及西域各族共同夾擊北匈奴,北匈奴大敗,被迫西遷。東漢時,除大部分丁零人仍遊牧於貝加爾湖一帶外(這部分丁零人被稱作北丁零),一部分向西遷徙遊牧於伊犁河流域和阿爾泰山一帶(這部分丁零人被稱作西丁零),還有一部分丁零人南移,在今山西和河北境內有定州丁零、中山丁零、北地丁零等。“五胡十六國”時期,丁零人在中原一帶先後參加了各族統治者的混戰。後來,這部分丁零人後漸與其他民族融合。

漢末魏晉時,又有很多的丁零族人南遷,這樣,富饒的漠南地區成為敕勒人遊牧的地區。當然大部分敕勒人還留在原來的牧地。當時敕勒人的遊牧地域東到貝加爾湖,西到土拉河、阿爾泰山一帶。當時,由於敕勒人造車業很出名,他們造的車車輪直徑最長者達1.4左右,超過了當地牛身的高度,與馬的身高相差無幾。這種高輪大車,可以在草茂而高,積雪深厚,且多沼澤的地區順利通行。所以當時南方人稱他們為高車。據記載,當時的鐵勒部落分佈廣在大漠南北的9個地區,共有四十個不同名稱的部落。比較著名的部落有副伏羅部、斛律部、吐突鄰部、袁紇部、敕力犍部、幡豆建部等。

由於遊牧在北方的敕勒各部落日益強大起來,對當時的柔然和北魏統治階級構成了威脅。北魏統治階級曾多次攻打敕勒各部,這樣很多敕勒部落相繼歸附北魏。五世紀初,北魏王朝曾把貝加爾湖東部敕勒人數十萬落都遷徙到漠南一帶。使漠南一帶畜牧業發展很快。由於受漢族文化的影響,逐漸懂得了農耕。據記載,北魏文成帝時期,“五部高車合聚祭天,眾至數萬,大會走馬殺牲,遊繞歌聲忻忻,其俗稱自前世以來無盛於此。”這樣空前的盛會,敕勒人乘着高車,唱着優美的牧歌,行進在草原,就是在今天看來,也是很壯觀之事。由於漠南地區當時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們把漠南一帶成為“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齊時敕勒人的鮮卑語的牧歌,後被翻譯成漢語。

《敕勒歌》的作者相傳是東魏開國皇帝高歡的部將斛律金,公元546年東魏權臣高歡玉壁一戰(《敕勒歌》在此時誕生)時,鮮卑族在以山西中、北部為中心的統治時間已近150年。公元534年,高歡建立東魏(北魏由此分裂為東魏、西魏,西魏於次年即公元535年在今西安建都)後,自任大丞相,雖然將都城設在今河北臨漳縣的鄴城,但其統治中心仍在山西(高歡的大丞相府設在晉陽,其址在今山西太原市南)。在此近150年的

時間裏,敕勒族與鮮卑族大融合,共同生活在黃河以北以山西中、北部為中心這塊土地上。公元546年,高歡率兵十萬從晉陽南向進攻西魏的軍事重鎮玉壁(在今山西南部稷山縣西南),折兵七萬,返回晉陽途中,軍中謠傳其中箭將亡,高歡帶病強自設宴面會大臣。為振軍心,他命部將斛律金帶頭作一首能表現鮮卑、敕勒族民族性質的歌曲。斛律金即作《敕勒歌》,並帶頭領唱,高歡也隨之附唱,遂使將士懷舊,軍心大振。《敕勒歌》也因此在軍營中廣傳,留傳到今。(相傳作者是宋朝的郭茂倩)

敕勒族:

據歷史資料載,敕勒族原名狄歷族,一稱鐵勒族,系原匈奴族的一支後裔。在我國曆史上的南北朝時期,該族的具體住地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寧武縣管涔山一帶桑乾河、汾河源頭區,受鮮卑族北魏王朝(後屬東魏)統治。管涔山系主峯在今山西省朔州南寧武縣西南約30公里處的東寨鄉。山屬蒙古高原南部陰山一脈。陰山從今內蒙古河套西北發脈後,主幹向東至雲中一帶(今呼和浩特及大同左右),分出一支,巍巍南向,直抵今晉西南石樓、隰縣一帶,構成管涔山系。歷史上,管涔山脈“無木而多草”,系高原牧區。山上之草主要是管草,管涔山因此而得名。山圍多河流、湖泊、川穀,形成得天獨厚的天然牧場。至今寧武縣城西南約100公里處,尚有一位於海拔2700多米以上,廣約萬餘畝的高山草甸蘆芽山天然牧場。這裏,正是《敕勒歌》中所寫的那種廣闊、蒼茫的草原自然風光。公元546年統治中國北部的東魏和西魏兩個政權之間爆發過一場大戰。東魏喪師數萬,軍心渙散,主帥高歡為安定軍心,請出軍中老將要他用歌聲來激勵軍旅的士氣,唱出了這首北魏將士們非常喜愛的敕勒歌。歌聲讓將士們個個飽含熱淚,軍中霎時羣情激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