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古籍

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閲讀答案及譯文賞析

欄目: 古籍 / 發佈於: / 人氣:1.4W

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錐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閲讀答案及譯文賞析

良嘗間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裏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居下邳,為任俠。項伯常殺人,從良匿。

後十年,陳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餘人。景駒自立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從之,道遇沛公。沛公將數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屬焉。沛公拜良為廄將。良數以太公兵法説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從之,不去見景駒。

及沛公之薛,見項梁。項梁立楚懷王。良乃説項梁曰:“君已立楚後,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為王,益樹黨。”項梁使良求韓成,立以為韓王。以良為韓申徒,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韓地,得數城,秦輒復取之,往來為遊兵潁川。

4.下列各組句子中的加點詞的用法不 相同的一組是()

A.①良殊大驚,隨目之 ②有一老父,衣褐

B.①東見倉海君 ②秦皇帝東遊

C.①良因怪之 ②良因異之

D.①道遇沛公 ②沛公善之

【答案】D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5.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B.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C.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D.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考生斷句的能力。本題可以作為斷句依據的有,一是句末語氣詞“也”,一是固定句式“乃……也”,一是名詞代詞,“他言”“旦日”“其書”“良”“之”。

考點: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張良曾在淮陽學習禮法,到東方見到倉海君。倉海君得到張良這個大力士後,就把一個一百二十斤重的鐵錘給了張良。

B.張良與老人約會的情節很具有傳奇性,為本文抹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

C.張良先打算跟隨景駒,半路上遇上了沛公,就歸附了沛公。這説明張良是一個“一心事二主”的人。

D.老人故意把鞋掉下橋,讓張良替他撿鞋併為他穿鞋,張良怕老人身懷絕技,使自己吃虧,故只好忍氣吞聲,給老人穿鞋。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解答此類題時,閲讀一定要細緻,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較,閲讀一定要沉得住氣。依據文意,力求明辨各選項表述的正誤。此題中,A.“倉海君得到張良這個大力士後,就把一個一百二十斤重的鐵錘給了張良。”錯,原文是説“他找到一個大力士,造了一個一百二十斤重的鐵錘。”;C.“這説明張良是一個‘一心事二主’的人。”錯誤。D.“張良怕老人身懷絕技,使自己吃虧,故只好忍氣吞聲,給老人穿鞋。”於文無據。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7.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良數以太公兵法説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

(2)良嘗間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

【答案】(1)張良多次根據《太公兵法》向沛公獻策,沛公很賞識他,經常採用他的計謀。(2)張良閒暇時徜徉於下邳橋上,有一個老人,穿着粗布衣裳,走到張良跟前,故意把他的鞋甩到橋下,看着張良對他説:“小子,下去把鞋撿上來!”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理解並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後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尤其是重點實詞、虛詞和詞類活用等的理解一定要準確,力求使整個句子通順合理,達到“信、達、雅”標準。本題中,要掌握以下關鍵字詞的翻譯:(1)數、以、説、善;(2)衣褐、直、顧,“游下邳圯上”狀語後置句。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張良曾經在淮陽學習禮法,到東方見到了倉海君。他找到一個大力士,造了一個一百二十斤重的鐵錘。

秦始皇到東方巡遊,張良與大力士在博浪沙這個地方襲擊秦始皇,誤中了副車。秦始皇大怒,在全國大肆搜捕,尋拿刺客非常急迫,這是因為張良的緣故。張良於是改名換姓,逃到下邳躲藏起來。

張良閒暇時徜徉於下邳橋上,有一個老人,穿着粗布衣裳,走到張良跟前,故意把他的鞋甩到橋下,看着張良對他説:“小子,下去把鞋撿上來!”張良有些驚訝,想打他,因為見他年老,勉強地忍了下來,下去撿來了鞋。老人説:“給我把鞋穿上!”張良既然已經替他把鞋撿了上來,就跪着替他穿上。老人把腳伸出來穿上鞋,笑着離去了。張良十分驚訝,隨着老人的身影注視着他。老人離開了約有一里路,又返回來,説:“你這個孩子可以教導教導。五天以後天剛亮時,跟我在這裏相會。”張良覺得這件事很奇怪,跪下來説:“好。”五天後的`拂曉,張良去到那裏。老人已先在那裏,生氣地説:“跟老年人約會,反而後到,為什麼呢?”老人離去,並説:“五天以後早早來會面。”五天後雞一叫,張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裏,又生氣地説:“又來晚了,這是為什麼?”老人離開説:“五天後再早點兒來。”五天後,張良不到半夜就去了。過了一會兒,老人也來了,高興地説:“應當像這樣才好。”老人拿出一部書,説:“讀了這部書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師了。十年以後就會發跡。十三年後小夥子你到濟北見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説完便走了,沒有別的話留下,從此也沒有再見到這位老人。天明時一看老人送的書,原來是《太公兵法》。張良因而覺得這部書非同尋常,經常學習、誦讀它。

張良住在下邳時,行俠仗義。項伯曾經殺了人,跟隨張良躲藏起來。

過了十年,陳涉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一百多個青年。景駒自立為代理楚王,駐在留縣。張良打算前去跟隨他,半道上遇見了沛公。沛公率領幾千人,奪取下邳以西的地方,張良便歸附了他。沛公任命張良做廄將。張良多次根據《太公兵法》向沛公獻策,沛公很賞識他,經常採用他的計謀。張良對別人講這些,別人都不能領悟。張良説:“沛公大概是上天恩賜人間的。”所以張良就跟隨了沛公,沒有離開他去見景駒。

等到沛公到了薛地,會見項梁。項梁擁立了楚懷王。張良於是勸説項梁道:“您已經擁立了楚王的後人,而韓國各位公子中橫陽君韓成很賢能,可以立為王,增加同盟者的力量。”項梁派張良尋找到韓成,把他立為韓王。任命張良為韓國司徒,隨韓王率領一千多人向西攻取韓國原來的領地,奪得幾座城邑,秦軍隨即又奪了回去,韓軍只在潁川一帶往來遊擊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