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古籍

高中語文《傅喜傳》原文及譯文

欄目: 古籍 / 發佈於: / 人氣:1.3W

傅喜字稚遊,河內温人也。少好學問,有志行。哀帝立為太子,成帝選喜為太子庶子。哀帝初即位,以喜為衞尉,遷右將軍。是時,王莽為大司馬,乞骸骨,避帝外家。上既聽莽退,眾庶歸望於喜。喜從弟孔鄉侯晏親與喜等,而女為皇后。喜執謙稱疾。傅太后始與政事,喜數諫之,由是傅太后不欲令喜輔政。上於是用左將軍師丹代王莽為大司馬,賜喜黃金百斤、上將軍印綬,以光祿大夫養病。

高中語文《傅喜傳》原文及譯文

大司空何武、尚書令唐林皆上書言:“喜行義修潔,忠誠憂國,內輔之臣也。今以寢病,一旦遣歸,眾庶失望,皆曰傅氏賢子,以論議不合於傅太后故退。百寮莫不為國恨之。忠臣,社稷之衞。百萬之眾,不如一賢,故秦行千金以間廉頗,漢散萬金以疏亞父。喜立於朝,陛下之光輝,傅氏之廢興也。”上亦自重之。明年正月,乃徙師丹為大司空,而拜喜為大司馬,封高武侯。

丁、傅驕奢,皆嫉喜之恭儉。又傅太后欲求稱尊號,與成帝母齊尊,喜與丞相孔光、大司空師丹共執正議。傅太后大怒,上不得已,先免師丹以感動喜,喜終不順。後數月,遂策免喜曰:“君輔政出入三年,未有昭然匡朕不逮,而本朝大臣遂其奸心,咎由君焉。其上大司馬印綬,就第。”傅太后又自詔丞相、御史曰:“高武侯喜無功而封,內懷不忠,附下罔上,與故大司空丹同心背畔,方命圮族,虧損德化,罪惡雖在赦前,不宜奉朝請,其遣就國。”後又欲奪喜侯,上亦不聽。

喜在國三歲餘,哀帝崩,平帝即位,王莽用事,免傅氏官爵歸故郡,晏將妻子徙合浦。莽白太后下詔曰:“高武侯喜姿性端愨,論議忠直。雖與故傅太后有屬,終不順指從邪,介然守節,以故斥逐就國。《傳》不云乎?‘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其還喜長安,以故高安侯幕府賜喜,位特進,奉朝請。”喜雖外見褒賞,孤立憂懼,後復遣就國,以壽終。莽賜諡曰貞侯。

《漢書 · 卷八十二》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今以寢病寢:卧牀

B.百寮莫不為國恨之恨:憎惡

C.內懷不忠,附下罔上 罔:欺騙

D.終不順指從邪 指:旨意

5. 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現傅喜為官“忠直”的一項是(3分)( )

①傅太后始與政事,喜數諫之 ②喜行義修潔,忠誠憂國,內輔之臣也

③丁、傅驕奢,皆嫉喜之恭儉 ④喜與丞相孔光、大司空師丹共執正議。

⑤先免師丹以感動喜,喜終不順。 ⑥喜雖外見褒賞,孤立憂懼

A.①③⑤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⑥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哀帝不敢違背太后的意願,只好想方設法讓大臣改變主張,他先免去了師丹的官職,然後打算免去傅喜、孔光的官職。

B.由於大司空何武、尚書令唐林的堅持,也是因為哀帝的器重,傅喜不但沒有被遣歸,相反被任命為大司馬,封為高武侯。

C. 哀帝為太子時,傅喜為太子庶子,哀帝當政後,傅喜屢受提拔。

D. 王莽掌握了大權後,唯獨沒有免除傅喜的官爵,其中有傅喜耿介堅節,沒有順從定陶太后的意願的原因。

7.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百萬之眾,不如一賢,故秦行千金以間廉頗,漢散萬金以疏亞父。(5分)

(2)君輔政出入三年,未有昭然匡朕不逮,而本朝大臣遂其奸心,咎由君焉。(5分)

參考答案

4.B 恨:遺憾

5. B ②別人對他的評價 ③表現恭敬儉約 ⑥表現內心憂慮

6.A 打算免孔光的官職沒有依據。

7.(1) 百萬軍隊,都不如一位賢士,因此,秦國花費千金來離間趙王與廉頗的關係,漢高祖分發萬金來讓項羽疏遠范增。(間:離間。疏:疏遠。以:來。大意2分)

(2) 你自輔政以來,出入朝廷三年,從未明顯地糾正我的不足,本朝大臣的奸佞之心卻如願意遂,過失全在你傅喜啊。(匡:糾正。遂:隨心、如意。咎:過失、罪過。每個1分, 大意2分)

參考譯文

傅喜,字稚遊,是河內郡温縣人。小時愛好學問,有遠大的志向,有高尚的品行。哀帝被立為太子後,成帝選拔傅喜做了太子庶子。哀帝剛一即位,就任命傅喜做了衞尉,升任為右將軍。這時,王莽擔任大司馬,因年老請求退職,躲避在皇帝外戚家裏。皇上接受了王莽退職的意見,眾臣都把希望寄託在傅喜身上。傅喜的堂弟孔鄉侯傅晏跟傅喜同樣都受到哀帝親近,而且他的女兒成了皇后。傅喜堅持謙遜待人,稱病迴避。傅太后開始參與朝政,傅喜多次勸諫她,因此傅太后不想讓傅喜輔佐朝政。於是,皇帝就任用左將軍師丹替代王莽擔任大司馬的職位,賜給傅喜百斤黃金、上將軍的印綬,以光祿大夫的身份在家養病。

大司空何武、尚書令唐林都向皇帝上書:“傅喜做事仁義,品德高尚純潔,對國家忠誠不二,憂國憂民,是能夠輔佐朝廷的大臣。現在因為卧病在牀,就讓他回老家,百姓會感到失望,會説傅喜是一位賢德的人,因為意見跟定陶太后不合的緣故回家養病,百官也無不替國家感到遺憾。忠臣,是國家的衞士。百萬部隊,都不如一位賢士,因此,秦國花費千金來離間趙王與廉頗的關係,漢高祖分發萬金讓項羽疏遠范增。傅喜在朝,是陛下的榮耀,也關係傅氏家族的興衰。”皇帝自己也器重傅喜。第二年的正月,就調師丹做了大司空,任命傅喜做大司馬,封為高武侯。

丁氏、傅氏驕橫奢侈,都嫉恨傅喜恭敬儉約。傅太后想謀求更尊貴的稱號,要跟成帝的母親同等尊貴。傅喜跟丞相孔光、大司空師丹一起堅持正確的'意見。傅太后非常憤怒,皇帝沒有辦法,先免去了師丹的官職以便觸動傅喜,但傅喜最終都沒有順從。後來幾個月,皇帝就以策書的形式免去了傅喜的官,策書寫道:“你自輔政以來,出入朝廷三年,從未明顯地糾正過我的不足,本朝大臣的奸佞之心卻如願意遂,過失全在你傅喜啊。上交大司馬的印綬,回家吧。”傅太后又自己下詔給丞相、御史,説:“高武侯傅喜沒有功勞卻被封賞,心懷不忠,附和下臣,欺瞞皇上,跟原來的大司空師丹共同叛逆,不聽君命,敗壞官風,損害道德教化。罪惡雖然發生在被赦免之前,也不應該給予閒散大官的優惠待遇,還是遣回自己的封國吧。” 太后又想剝奪傅喜的侯爵,皇上沒有聽從。

傅喜居住在封國三年多,哀帝駕崩,平帝登上皇位,王莽又掌握了大權,於是就免去了傅氏家族的官職爵位,且遣返回原來的郡裏。傅晏將妻子和孩子送到了合浦縣。王莽向太后稟告,讓她下詔説:“高武侯傅喜天性正直誠謹,主張忠誠正直。雖然與原來的定陶太后有親屬關係,但最終沒有屈從不正確的旨意,耿介堅節,因此應逐回他的封國。《傳》不是説嗎:‘年歲寒冷,然後才知道松樹和柏樹最後萎謝’。還是讓傅喜回長安,把原來高安侯的府第賜給傅喜,職位升為特進,給予閒散大官的優惠待遇。”傅喜雖然例外受到褒獎賞賜,卻感到孤立恐懼,後來又被遣返到自己的封國,壽終正寢。王莽賜他諡號為貞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