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古籍

活板原文及賞析

欄目: 古籍 / 發佈於: / 人氣:2.55W

活板

沈括〔宋代〕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五代時始印五經,已後典籍皆為板本。

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脣,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板上,乃密佈字印,滿鐵範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餘印,以備一板內有重複者。不用,則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為予羣從所得,至今保藏。

譯文

用雕板印刷書籍,唐朝人還沒有大規模地這麼做。五代時才(用雕版)印刷五經,以後的經典文獻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慶曆年間,有個叫畢昇的平民,又發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銅錢邊緣似的,每個字刻一個字模,用火燒使它堅硬。先設置一塊鐵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蠟混合着紙灰這一類東西覆蓋好。想要印刷,就把一個鐵框子放在鐵板上面,於是在鐵框內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滿了一鐵框就成為一塊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鐵板上的藥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塊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麼(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樣平。如果只印兩三本,不能算是簡便;如果印幾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極其快速。通常是做兩塊鐵板,這一塊在印刷,那一塊已另外在排字了,這塊印刷才完,第二塊板已經準備好了,兩塊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時間就能完成。每一個字都有好幾個印模,像“之”、“也”等字,每個字有二十多個印模,用來準備同一版內有重複的字。不用時,就用紙條給它們作標誌,(按照字的韻部分類)每個韻部做一個標籤,用木格子把它們貯存起來。遇到平時沒有準備的生僻字,隨即刻制,用草燒火烘烤,很快就能製成功。不用木料製作字模的原因,是因為木的紋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會變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會和藥物粘在一起,(拆板時)拿不下來,不像用膠泥燒製的字模,印完後再用火一烤,使藥物熔化,用手輕輕一撣,那些字模就會自己掉下來,一點也不會被藥物弄髒。

畢昇死後,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兒們得到,到今天還珍貴地收藏着。

註釋

板印書籍:用雕版印刷書籍。板印,用雕版印刷。盛為之:大規模地做這種事。之,指“板印書籍”。已後:即“以後”。已,同“以”。五代:指唐以後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五個朝代。始,才。五經:儒學的經典,指《易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漢後合稱《五經》。典籍:泛指各種重要(文獻)書籍。板本:板印的本子。慶曆:宋仁宗年號(1041—1048)。布衣:平民。這裏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所以稱布衣。其:其,代詞。做活板的方法。錢脣:銅錢的邊緣。印:印模、字印。令堅:使……堅硬。和(huò):混合。以:用。冒:蒙、蓋。欲:想。範:框子。持就火煬(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煬,烤。藥:指上文説的松脂、蠟等物。字平如砥(dǐ):字印像磨刀石那樣平。砥:磨刀石。止:同“只”,僅僅。未為簡易:不能算是簡便。數十百千:幾十乃至百、千。自:別自,另外。具:準備好。更(gēng)互:交替、輪流。以:用來。以紙帖(tiě)之:用紙條給它做標記。帖,用標籤標出。每韻為一帖(tiè),木格貯(zhù)之:每一個韻部的字做一個標籤,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來。韻,指韻部。帖,標籤,名詞。唐宋時,人們按照詩歌押韻的規律,把漢字分為206韻,後來又合併為106韻。奇(jī)字:寫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旋:旋即。不以木為之者:不用木頭刻活字的原因。文理:紋理,質地。文通“紋”,花紋。兼:又。不可取:拿不下來。燔(fán)土:指火燒過的黏土字印。燔:燒。訖(qì):終了,完畢。拂(fú):擦拭,撣去。殊不:一點也不。予:我。羣從(zòng):堂兄弟及侄子輩。

賞析

這是一篇很有價值的史料,由於統治階級的正見,像畢昇這樣平民出身的創造發明家,在正史中沒有任何記載。本文作者獨具眼力,為我們保存了這一寶貴史料。一些劃時代的科學發明,往往是從小人物開始做起的,這形進步和發明,大大推動了社會生產力向前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加速器,我們應該對畢昇這類民間革新家、發明家保持崇高的敬意,尊重他們的創新精神。

本文抓住特點,説明工藝程序,有條不紊,給人以明晰、完整、系統的形象。寫活整版印刷,緊扣“活”整,在説明時又主要按照工藝順序進行説明,並且通過與雕版的比較,體現活版的優越性。寫製版是按照制整、設版、排整、煬版、平整的順序加以説明的。寫印刷廠用二板,“一板印刷,一板布整,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寫拆板是附帶説明,但是膠泥整模的'優越性,也在與木頭刻整的對比中,其靈活方便得以充分顯示。

全文着重説明活板的製作,印刷整個過程,包括最後拆板的過程,一整套工藝,全無修飾性詞語,用詞準確,通俗易懂。整篇文章只用三百多整,便將印刷書籍的歷史,活整版的創造、發明、用法、功效以及膠泥活整的優點解釋得清楚明白。文中多次運用了代詞“之”,如“為之”、“煬之”,“貼之”“貯之”、“刻之”它們分別指代相應的事物,這就減少了行文的重複,有助於行文的簡潔。用詞準確也是本文的優點,“燒”、“煬”、“鎔”、“燔”,按照加熱的方法、程度不同分別使用,用得都準確貼切。

沈括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號夢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漢族。北宋科學家、政治家。仁宗嘉佑進士,後任翰林學士。晚年在鎮江夢溪園撰寫了《夢溪筆談》。我國曆史上最卓越的科學家之一。精通天文、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氣象學、地理學、農學和醫學、工程師、外交家。

熱門搜索
我眼中的孫悟空六年級優秀作文 做事要有規矩小學作文500字 班級是個大家庭敍事作文 中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蛋殼》 柳樹綠了散文隨筆 高三敍事作文:這就是高三 未來的海洋小學生想象作文 夢想衝刺初中優秀作文 向童年告別作文 師德師風建設個人工作總結 管理班級紀律的個人心得體會 《那枝枯萎的康乃馨》閲讀理解及答案 風所帶來的初一作文 書香伴我行六年級作文550字 元宵節夜遊花燈五年級作文 語文課改的心得體會 以感恩有你為話題的優秀作文600字 醫師節的祝福語 我微笑的走近你作文 蘇軾新城道中閲讀理解附答案 高中寫我的外婆作文800字 監事 我的課餘生活作文200字 小學五年級下冊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 生態文明低碳生活作文 美麗的大海作文350字 陝西的芝麻糖作文 青春真好作文470字 函數的極值 母親的身世作文 小學五年級作文賞菊 鄉村夜景作文450字 遊顧村公園400字作文 我沉醉650字作文 試用期內工作總結與自我鑑定 沒過 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總結 吃糖記作文 秋天的雨練習題 旌湖春景作文 全國愛牙日優秀的活動總結 《比諾貝爾獎更重要的》閲讀練習及參考答案 我的母親-780字作文 慶祝會小學四年級作文 笨狼的故事讀書筆記 作文500字:做個孝順的自己 愛看球賽的我小學作文 描寫我的哥哥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