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詞曲

蘇軾《琴詩》原文翻譯與賞析

欄目: 詞曲 / 發佈於: / 人氣:2.84W

《琴詩》這是一首著名而典型的理趣詩和禪理詩。以下是小編跟大家分享蘇軾《琴詩》原文翻譯與賞析,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蘇軾《琴詩》原文翻譯與賞析

【原文】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譯文】

如果説琴聲是從琴上發出來的,那麼放在匣子中的琴為什麼發不出聲音呢?如果説琴聲來自談奏它的手指,那何不就在你的手指上聽呢?

【賞析一】

這首詩講了一個彈琴的道理:一支樂曲的產生單琴不行,單靠指頭也不行,還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術的熟練。琴不難掌握,指頭人人有,但由於人的思想感情和彈琴技術的差異很大,演奏出來的樂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樣了。詩裏用了兩個提問,讓讀者去思考。其實這是一個複雜的美學問題:產生藝術美的主客觀關係。

【賞析二】

唐朝的韋應物寫了一首《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鑿巖泄奔湍,稱古神禹跡。夜喧山門店,獨宿不安席。水性自雲靜,石中本無聲。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貽之道門舊,了此物我情。”這位作家對水石之間關係的疑惑與領悟,亦同於蘇軾之於琴指。

這其實是個高深的哲學問題,因為在佛教看來,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事物與事物之間只是由於發生了聯繫,才得以存在。即如所謂“四大”,《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五説:“譬如機關由業轉,地火水風共成身。隨彼因緣招異果,一在一處相違害,如四毒蛇具一篋。”《圓覺經》説:“恆在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楞嚴經》曾對什麼是“濁”有一段闡發:“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於淨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汩然,名之為濁。”也就是説,“濁”是塵土和清水發生了作用而形成的。另一段論述説得更為明確:“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蘇軾的詩簡直就是這段話的形象化。

【賞析三】

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在樂曲、琴聲中指頭、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存在着緊密的聯繫。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繫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繫。因此,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頭和琴聲三者之間的矛盾關係。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內,那麼,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與琴、指之間的關係,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係。前者是音樂產生的根據,後者則是音樂產生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賞析四】

哲理方面來説,美妙的琴聲既來自於琴,也來自與演奏者精妙絕倫的彈奏技巧,是琴與演奏者的有機結合,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就如同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二者不可缺一。美妙的琴聲是琴與手指的主客觀的高度民主統一,沒有琴的客觀存在,就不會有美妙的琴聲;沒有彈琴者對音樂的精通與演奏技藝的高超,沒有其主觀能動性的積極充分發揮,同樣也不會有精美的音樂出現。詩人以琴為喻,説明了一切高超藝術的產生都是作為主體的人與作為客體的物的相互作用的結果。

從禪理方面來説,詩人以琴聲來解説禪理。詩人通過設問的方式,巧妙而形象地説明了是琴與指的結合,才產生了精美的琴聲。一方面,不論是從單純的`琴來説,還是單純的指來説,其都是一種客觀存在,有其在就能發出琴聲來,這就是“有”;但琴與指都是無法獨自產生出美妙音樂來的,這就是“無”;另一方面,精妙絕倫的琴聲卻又是的的確確從琴和手指上發出來的,琴聲是潛存於琴與指上的,這就是“有”。缺少了琴與指中的任何一個,也不能發出優美的琴身來,這又是“無”。正是這種“無中生有”、“有來自無”、“有無相生”、“有無結合”才會產生美妙無比的琴聲來,從而揭示了“有”與“無”結合、“有”“無”統一才能生成萬物的普遍道理。須知,琴聲潛在於琴上,要靠指頭點撥,即靠“有”的推動才能發出聲來,但光有指頭也無濟於事,“有”必依賴“無”即潛在於琴身的音才可生出聲。總之,有無相生是萬物生成之本。

【賞析五】

這首詩給我們以啟示:不論是誰,要想事業上幹出一番業績來,除了客觀上要有一定的條件作基礎外,還需要自己在主觀上的積極進取與努力奮鬥,才可能創造出光明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