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習俗作文

【精品】傳統習俗作文6篇

欄目: 習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64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習俗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品】傳統習俗作文6篇

傳統習俗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懸艾葉、我最喜歡看賽龍舟的比賽了,這比賽並不是為了爭誰第一水第二,是為了在觀眾面前展示他們嫻熟的技能與美好的姿態。

我先來説説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綠色的蘆葉包裹着糯米和棗子。煮熟後,剝開蘆葉,只見米團裏彷彿鑲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極了,蘆葉散發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

粽子還有一個悠久的故事。傳説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君王不採納。後來君王淪喪,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民還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人們把粽子投入江中,當做獻給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粽子的由來。是的,每逢端午節,人們怎麼會忘記偉大的詩人屈原呢?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衞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我們中國真是當之無愧的文明古國,一個端午節都有如此深厚的意義。

傳統習俗作文 篇2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始於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曆史。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習俗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

説到端午節,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節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陽節、賽詩節、重五節等等。 端午節有很多風俗,像吃粽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説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歡。我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粽,一種是竹筒粽。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裏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説,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 五月初五 ,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後,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傳統習俗作文 篇3

端午節吃鹹鴨蛋的習俗

俗話説“要吃鹹蛋粽,才把寒意送”。因為端午節預示着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動植物生命活動進入旺盛階段,再加上氣候潮濕,病蟲細菌活躍,容易引發眾多疾病。古時,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瘟瘡蔓延,五月初五更是九毒之首。而蛋形如心,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

過去,端午節吃的蛋一般為鹹鴨蛋,之所以吃鹹鴨蛋,也有一番説法。

據有關資料介紹,鹹鴨蛋鹹而微寒,能滋陰、清肺,可治夏季膈熱、咳嗽、喉痛、齒痛、泄痢等病症。直至現代,人們為豐富口味,才開始煮起了鮮蛋和茶葉蛋。每逢端午節這天,一般家庭的主婦起得特別早,用黃金山、金銀花藤、花麥腎、艾草等10多味揮發性中草藥混合而成的“草頭湯”,來煮鮮蛋和鹹鴨蛋,供家人當早餐食用。

接下來,就來教教你如何製作鹹鴨蛋吧。

鹹鴨蛋的製作方法

用料:鴨蛋14顆、白酒適量、鹽150克、錫紙適量、醃製用容器1個

做法:生鴨蛋洗乾淨擦乾。要50度以上的白酒,我這個是56度二鍋頭。鹽倒進大碗裏。白酒倒進盆子或大碗裏,把洗乾淨的鴨蛋放進去泡3分鐘。鴨蛋在酒裏泡過拿出來不用擦,連着酒水滾上一層鹽,越濕鹽越滾的厚,鹽厚鹹的也比較快。錫紙提前剪裁成可以把鴨蛋完全包裹好的方塊狀。滾好鹽的鴨蛋用錫紙裹嚴實。全部包好裝進容器裏,沒有容器塑料袋也可以,裝好紮緊袋口多包兩層塑料袋密封會嚴實些。我這瓶子沒裝下,剩下幾個用兩層塑料袋密封的一樣好。封好放在陰涼處不用管了就等待。一個月以後可以先拿出兩個試試,如果沒有出油繼續再醃,我這一下就是38天打開的,已經爆足了油我這鴨蛋個頭不大,大個的時間也得久一點,小個的可以早幾天就可以了。將鹽沖洗掉,放到鍋裏蒸15分鐘。個人覺得蒸比煮好,有時醃製完會有小裂紋煮的話會影響出油。蒸好後用涼水衝一下很容易剝皮。

那麼,鹹鴨蛋有哪些營養價值呢?

鹹鴨蛋的營養價值

氨基酸:在鴨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而這種物質在醃製的過程中會被分解為氨基酸,除此之外由於鹽醃從而導致鴨蛋中的鹽分增加,致使蛋內無機鹽也隨之略增。在新鮮的鴨蛋中,而蛋黃中的脂肪由於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因此看不出含有油脂,而通過醃製一段時間後蛋白質會變性並與脂肪分離,而這個時候鴨蛋中的脂肪聚集在一起就成了蛋黃油。

鹹鴨蛋的蛋黃中含有大量的紅黃色卵黃素及胡蘿蔔素,並且與蛋黃油溶在一起因此才會出現我們看到的紅黃色。鹹蛋出油是鹹蛋已醃好的標誌,可以説鹹鴨蛋中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與新鮮的鴨蛋中所含有的營養並無多大的區別。

豐富的鈣:鴨蛋在醃製成為鹹蛋之後,其中所含有的蛋白質含量會明顯的減少,由鮮蛋的每百克含14.7克下降為10.4克。而這個時候其中所含有的脂肪卻會明顯的增多,從鮮蛋每百克含11.6克,上升為13.1克。不僅如此,鹹鴨蛋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有明顯的增加,由鮮蛋每百克含1.6克,上升為10.7克。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礦物質的保存,鴨蛋中所含有的礦物質在醃製的過程中並不會遭到損害,同時還能讓讓鈣在醃製的過程中得到很大的提高,由鮮蛋每百克含55毫克,上升為512毫克。

無機鹽:在鹹鴨蛋中除了含鈣量豐富之外,同時還含有鐵、磷等無機鹽,並且專家經過研究發現,鹹鴨蛋中所含有的鈣質量、鐵質量比雞蛋、鮮鴨蛋都高。 所以它們的營養價值是基本相同的各有好處,適當的食用對身體沒有危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放心的食用。

雖然説鹹鴨蛋的營養價值很高,並且適量食用沒有什麼危害,但任何食物都不能吃多,比如鹹蛋用鹽量一般在10%左右,如果過量食用的話很有可能會因此而患有高血壓,從而嚴重的危害到人體的健康。

清肺火:經過研究發現,鹹鴨蛋中所含有的各種營養都具有很好的滋陰、清肺、豐肌、澤膚等功效,因此非常適合在夏季食用。除此之外,我國中醫認為鹹鴨蛋清肺火、降陰火功能比未醃其中鹹蛋黃油可治小兒積食,外敷可治燙傷、濕疹。

鹹鴨蛋雖然好吃,但是在端午節時也不宜多吃哦。

傳統習俗作文 篇4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古代,可以算是最傳統的節日了。

我和媽媽準備包粽子時,忽然想起端午節的傳説——大詩人屈原的故事,我便跟媽媽滔滔不絕地説起來。

屈原,名平,與楚王同族姓。他知識淵博通曉國家興衰之道,楚王十分信任他。上官大夫與屈原同職,他也想得到懷王恩寵,於是在屈原擬定國法時,上官大夫試圖將其奪走,可屈原不給他。於是上官大夫就在懷王面前説屈原的壞話:“大王您讓屈原擬定國法,眾人無一不知,不過每頒佈一條法令,屈原誇耀其功説‘除了他,誰都定不出這些法令’。”懷王聽信了他的話,疏遠了屈原。不久後,屈原寫下巜懷沙》賦,懷着滿腔悲憤抱着石頭跳下汨羅江自殺了。老百姓怨紛紛,怕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便包的粽子投下江中,還有人划船下水去找屈原的屍體,不過沒能找到。

因此,端午節這天大家通常要划龍舟吃粽子,紀念大詩人屈原,這天還要在門上掛蒿草,取避邪之意;蒿草旁還要掛猴子,取看門猴子之意。

開始包粽子啦,先得準備一堆糯米許多粽葉。先把粽葉握成一個近似三角的渦,將糯米一把一把的裝進去,不過不能裝得太滿,不然蒸的時候就會漏掉。將長出來的粽葉捲過來封底,放進鍋中蒸幾十分鐘,美味的粽子就出鍋了。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的傳説還有很多,讓我們再去發現吧。

傳統習俗作文 篇5

今年的端午節,第一次作為法定假日,是一個劃時代的文化大事,是標誌性的文化事件。從民間意志的維繫與傳承,到國家意志的規定和推動,端午節,作為一個具體的文化符號,折射出傳統文化在大家這個時代的逶迤足跡。大家可以畫影圖形,去追溯歷史,也可以望梅止渴,去神思未來,但如果缺少當下的反思,不能從現實角度對端午節進行人文反思,那麼,一個傳統節日將又會淪為消費主義行為,會像中秋節一樣,成為公關社交的節日,遠離了文化的本質。

屈原先生和端午密不可分,一個現實的知識分子,和一個節日意義,互相勾連比附,這在中國傳統的節日裏,都是非常少見的。

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知識分子,詩人屈原先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不願做亡國奴的他,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屈原先生就是端午的精神的根柢。但是,大家對屈原先生的評價和認可,到了怎樣一個文化高度呢?甚至,在今天吃粽子、賽龍舟的時候,大家想起屈原先生了嗎?

那麼大家就會永遠生活在人造的光源下,光線足夠明亮,足夠温暖,但是沒有成長,沒有愛,沒有白天和黑夜的更替,也就沒有理性的明天……

傳統習俗作文 篇6

民間傳説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

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於船中一樣,手裏拿着槳,做划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着表演,則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歡樂。

劃旱船流行於我國很多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