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民俗作文

【熱門】民俗作文四篇

欄目: 民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9.19K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民俗作文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熱門】民俗作文四篇

民俗作文 篇1

年初七,我和媽媽來到了湖南路的獅子橋,去體驗了這裏舉辦的民俗廟會活動,感受了盪漾在南京城的濃濃民俗風。

剛到獅子橋門口就感到一種喜氣洋洋的氛圍。人頭攢動的美食街兩邊搭上了長長的紅色帳篷,各個民俗藝人在這裏一展才藝,得意地展示着他們的“拿手絕活”。瞧,棉花糖的攤位面前圍着一羣小朋友,他們興高采烈地等待着師傅做出一個個又大又軟,五顏六色的棉花糖;我和媽媽來到了一個做糖藝的攤位,只見老師傅用勺子舀了一勺金黃的糖漿,嫻熟地在加熱的鐵板上伸縮活動着手腕兒,糖漿順着師傅的手滴到鐵板上,一會繞個彎,一會果斷地直伸向前,不到一分鐘的功夫,鐵板上就呈現出了精緻可愛、栩栩如生的動物圖案,有抓耳撓腮的小猴子、展翅欲飛的仙鶴、騰空駕雲的巨龍……我為自己挑選了一個小蛇圖形,師傅很快就做好了給我,看着普通的糖漿瞬間變成了這精美絕倫的小動物,我都有點不忍下口吃它了。

除了各種小吃,這裏還有許多琳琅滿目的小工藝品,它們很多都是現場製作的。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民間的剪紙藝術。一張張普通的紅紙,在師傅們的剪刀下,很快變成了一幅幅千姿百態,風格獨特的窗花藝術品。

這次精彩的廟會活動,讓我見識了能工巧匠的高超民間技藝,民族工藝品的精緻奇妙。更讓我真切感受到了瀰漫在南京城的濃濃民俗風和過年的味道!

民俗作文 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家鄉的風俗是喜慶的,熱鬧的,但眾多的風俗中,我最喜歡的還要屬春節。

説起春節的來歷還挺有趣味呢!小時候就聽爺爺給我講説,古時候有個名叫年的怪獸,頭上有一對觸角,十分兇猛,每當到了春節的.除夕夜,這個怪獸便出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們。大家都拿它沒有辦法,十分畏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除夕夜,於是有一位老人在除夕這天晚上敲鑼打鼓,貼春聯。年獸十分害怕,荒忙逃跑。原來,這怪獸怕紅色和響聲。從那以後,每年除夕夜晚人們都會在自家門口放煙花爆竹、貼春聯。

春節的風俗有很多,其中一項也是最重的項,就是吃團圓飯了。每當這時,無論常年奔波在外的遊子,還是移居他鄉的工人,都會趕回家,與家人團聚,吃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人們舉杯大笑,忘掉一年裏的煩惱。

放爆竹煙花是孩子們的最愛的活動了。那"噼裏啪啦"的幾聲,天空中便出現幾朵"花",雖然沒有真正的鮮花那麼豔麗,但是也有絢麗與爛漫。天空中的煙花盛開了,一陣歡呼聲,孩子們又蹦又跳。

家家户户門窗上這些紅色的春聯,為過年又增添了幾分年味。

家鄉的風俗,是一份温暖又持久的回憶。

民俗作文 篇3

近些年來,對壓歲錢的批評之聲不絕於耳。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其一,壓歲錢數量不斷攀升,加重了人們的經濟負擔;其二,孩子們常常不能把壓歲錢用到正道上。其三,壓歲錢有時成為一種變相的送禮、賄賂。這些批評很對,但是,如果因此倡導移風易俗、取消壓歲錢,卻也未必是正確的選擇。

壓歲錢是一種民俗,它能夠在歲月的長河中積澱下來,按照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的分析,一種習俗之所以存在,肯定是因其承擔着某種社會功能。

壓歲錢承擔了什麼社會功能?在以血緣關係為紐帶、以家族生活為基本模式的傳統社會裏,講究的是“長幼有序”,家長們平時都很威嚴。只是到了春節,在喜慶的氛圍裏,小輩們給長輩們行磕頭禮,表示對尊長的敬重與祝福,長輩們則發給小輩們或多或少的壓歲錢,表示對小輩們的關心和愛護。壓歲錢的施與取,像是一出熱熱鬧鬧的戲,既表達了共度佳節、喜慶熱鬧的意思,也體現了“父慈子孝”、“尊尊親親”的傳統倫理,是對家族血緣關係的確認和對傳統倫理的強調。

壓歲錢的民俗世代留傳,不管是豪門大户還是平民百姓,家家户户都藉此民俗長幼同樂,現在有什麼理由讓這種民俗消亡呢?每個民族都有如何對待傳統民俗的問題。美國的歷史只有幾百年,所以他們像愛護眼珠一樣愛護自己的歷史傳統,如他們最重要的節日――感恩節。日本人一年裏要過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日本的大多數孩子都要行隆重的成年禮。這些節日、禮俗大多數都是由中國傳過去的,可是在它們的發源地卻早已不存在了。

傳統民俗中的大多數都是好的,我們應該珍惜,因為它們代表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悠久歷史,一旦失去,就難於恢復。像北京、廣州、深圳等大城市,市民多半是外來的移民,所以當地的老風俗幾乎已經蕩然無存了。在北京,過春節跟平時沒有兩樣,臘八節、端午節、重陽節很少有人想得起來。可以説現代人生活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其豐富而精神生活卻相對貧乏的狀態,很少有什麼傳統的、公眾的習俗讓我們產生一種與歷史、與民族文化血脈相聯的感覺了。傳統風俗、禮儀的喪失,背後潛藏的是傳統的人情、倫理的喪失。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覺察到,我們社會中人和人之間的感情日益淡漠、社會紐帶逐漸鬆弛。想想看,為什麼韓劇會在中國風靡一時?難道不是因為其中濃濃的人情味打動了我們?韓劇中的家長威風、磕頭禮等並不好,但我們社會本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優良的倫理秩序,卻是我們萬萬不能捨棄的。

誠然,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有時迫不得已要告別一些風俗習慣,比如説在大城市裏禁放煙花炮竹,那是因為在擁擠的城市裏這種民俗確實存在危險性。可是壓歲錢不同於炮竹,壓歲錢本身並沒有危害性。有的人借壓歲錢顯示財大氣粗,有的家長對孩子用壓歲錢不加引導,大人們的崇富心理使孩子借壓歲錢攀比,這是一些人把這種傳統習俗用歪了,違背了這種風俗本來的意藴。

民俗作文 篇4

五千年的悠悠歷史長河了,孕育了多少富有魅力色彩的民俗文化。那般如同銀河般燦爛的文明,傳承了先輩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憧憬,體現了現代人對幸福生活的想往。

而在我身邊,也有一個特別有本土氣息和名俗風情的文化傳統,那就是在我國南部沿海地區都有一種民風情調的文化——“年例”。或許有人聽過,或許也有人沒有了解,沒有關係,就讓我帶你們進入“年例”的世界了去感受吧。

在我的家鄉,同樣也會舉辦“年例”。所謂“年例”,就是一年一次類似於春節的重大日子。但是這並不乏各地風土情調,因為每個不同村莊所依照來主辦“年例”的主題都不盡相同,不免有幾絲幽美神祕卻總是吸引人的氣息。我家鄉的“年例”主題,據村中的長輩在夜中促膝長談中才知道,原來家鄉的先人們為了在農閒之際和家人朋友團聚,於是便定下主題,也就是立下規矩,在每年的正月十六都要把親戚朋友請來,團聚在一起。於是乎便成了我家鄉的“年例”。但是,各個村莊的“年例”來源是不盡相同的,充滿了他們本土的氣息。

到了正月十五晚,也就是元宵。在家裏人吃完湯圓後,就要開始準備明日的“年例”的活動事項了。首先通知親戚朋友,也有的時候提早通知。然後就從養的雞中挑出適合的雞,準備第二天用來敬奉神靈和招待親朋好友。接着就要去了解“遊神”的路線。所謂“遊神”,就是村裏的一些大人和小孩有的身披獅子的服裝舞動獅子,有的打鼓敲鑼,有的則拿着形形色色的旗子,以示神靈到來過你家並帶來福氣。確定路線後,就要決定第二天殺雞的時間,從而能在神靈到來之前擺好並端上桌子。

到了第二天,我們一家人早早就起來了,在決定的時間裏殺好了雞,擺放在碟子裏,並且把桌子擺放在家門前,把雞放在中央。在桌子上擺放了蒜,葱,糖果,茶,酒等許多好寓意的物品。當“遊神”隊伍走過時,我們要先放鞭炮,然後他們在桌子前舞着獅子大展旗鼓,場面十分熱鬧,象徵着紅紅火火。“遊神”隊伍離開之時,我們要遞上紅包。

接着親朋好友紛紛到來,於是便開始了全家團聚的美好的團圓飯。

這就是“年例”,充滿了本土濃厚的氣息。成為眾多民俗文化的閃閃銀河中的一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