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民俗作文

實用的民俗作文合集9篇

欄目: 民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01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民俗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民俗作文合集9篇

民俗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泉州,大年初二早上,天下着濛濛雨,風吹着涼涼的但是並不阻擋我們一家回去泉州農村親戚家串門的熱情!

在回老家路上,我們一路發現變化太大了,一棟棟的小洋樓從外觀看一點不比城市的小別墅差,一路上張燈結綵,隨處可聽到放鞭炮的聲音,到處都是穿着新衣的人們,他們的臉上都露出歡樂的笑容,不管認識、不認識的,碰上面都會説上“恭喜、恭喜,春節快樂!”

現在的農村變化真快啊!我們的一路都忙着觀看着,討論着。突然,一聲巨響,我們的身子劇烈地震盪,嚇得心都要跳出來了,一身冷汗馬上冒出來。好險啊!我們的車前輪陷進了一個坑裏,我們束手無策,呆立在那裏望着車興歎,這裏離修車廠很遠,單靠我們是沒辦法把車輪抬起來的。正在這時有兩個年輕的小夥子騎着摩托車經過,看到我們無奈的樣子,就停下來説要幫我們從前面把車輪抬起來。他們兩個和我爸爸合力試了一下,車還是無動於衷,像一塊大石頭似的趴在路中間,一動也不動。過了一會,又來了兩個年輕小夥子經過……就這樣來了六七個小夥子,他們都主動停下來要一起幫我們抬車輪,雖然我們都不認識他們,大家在我的口號“一、二、三”……大喊下齊心協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車從坑裏移出來了。我們正要感謝他們時,發現他們已經啟動摩托車走了,我看到他們的新衣服都被我們的車碰髒了,但是他們連我們的一句道謝都不要。我們感激地望着他們的身影,想着現在農村樂於助人的人越來越多了!

我們到一個親戚家,發現他家有兩個我從沒見過的小孩,膽怯的看着我們,回頭又在那裏看電視,我正疑惑着:小朋友怎麼這麼沒禮貌?就聽她介紹,這是春節前她去買年貨的時候,發現他們在路邊哭,一問才知道和他們的父母走散了,就幫着聯繫上他們的父母。後來才知道因為他們的父母家裏有急事要趕車,結果車要開了還找不到這兩個孩子,我親戚瞭解了情況,知道他們就在村裏的工廠上班,讓他們先回去辦急事,暫時可以幫他們帶小孩,他們辦完事後再馬上跟我親戚聯繫,所以就放心的先回去了。小孩的父母萬分感激,這樣兩個小孩就在這裏過年了,並且我親戚還買了新衣服給他們穿呢。

回來的路上,我還到處尋找好人好事:農村的公路沒有斑馬線,但是隻要有小朋友或老人要過馬路就會有年輕人主動帶着過馬路;腿腳不方便的老大爺生活不能自理,總有熱心的人主動幫忙……像這樣的好事太多太多了,到處都可以看到。

家鄉的變化真大呀!如果做好事都從“我”做起,我們的社會一定很美很和諧!

民俗作文 篇2

瑤族的婚禮是這樣的:瑤家青年男女自由戀愛,自由選擇對象,父母不加干涉。“趕歌圩”“坐歌壇”是瑤家姑娘、小夥戀愛的獨特方式,男女雙方通過對歌,把愛慕之情都流露於歌聲之中。“拿籃子”是瑤族青年選擇對象的又一重要方式,雙方在“拿籃子”“送籃子”中互相接觸、瞭解,確定雙方的愛情關係,再通過雙方父母同意,正式訂親。瑤家最主要的婚姻形式有“招郎”“兩不闢宗”“男從女姓”三種。瑤族女子在社會中享有較高的地位,一般不外嫁,留在家中“討丈夫”。她們主要是招本民族的男子,有的也招漢族或其他民族的男子為“郎”。“兩不闢宗”俗稱“兩邊走”,即婚後男方仍用原來姓名,夫妻共同照顧雙方父母,所生子女,第一個隨母姓,第二個隨父姓,依此類推。“男從女姓”即男子到女家後改從女家姓。

而瑤族的禮服瑤族男女服裝主要用青、藍土布製作。瑤族婦女善於刺繡,在衣襟、袖口、褲腳鑲邊處都繡有精美的圖案花紋。髮結細辮繞於頭頂,圍以五色細珠,衣襟的頸部至胸前繡有花彩紋飾。男子喜有對襟、斜襟、琵琶襟短衣和長衫之分。

瑤族的節慶活動也很有意思比如每年農曆的十月十六是瑤族隆重的“盤王節”。節日裏最熱烈的場面要數跳黃泥鼓舞,據説這是為了紀念自己的祖先——瑤王。一隻母鼓相配四隻公鼓組成舞羣。母鼓斜挎胸前,用雙手拍擊,公鼓則是豎着拿在手中,用左手敲擊,動作隨着音樂的變化,舞姿雄健灑脱。跳黃泥舞母鼓的鼓點最重要,它指揮和掌握着整個舞蹈的節奏,公鼓是合着母鼓的鼓點變化的。因此擔負打母鼓的常常是寨子裏的老鼓手。黃泥鼓敲響之後,幾位裝扮漂亮的姑娘,手持花巾,踩着鼓點穿插其中,邊歌邊舞,高潮時,圍觀的羣眾情不自禁地加入歌舞的行列。公鼓和歌隊把母鼓緊緊圍在當中,猶如羣星拱月,母鼓又不時和公鼓對應敲打,整個舞場充滿了歡聲笑語。

民俗作文 篇3

清明節到了,我很想念您——外婆!這只是一個藉口,不是清明節,我依然想念您!

雖然我今天無法趕到外婆的墳前,但是我知道外婆一定是最開心的,因為在今天我們很多親人都特別的想念您。

我三月份回家參加了奶奶的七十大壽,去給外婆掃墓,插親。感觸很深。

很多時候,我們做晚輩的都是感受不到他們對我們深沉的愛,有時候或許還覺得他們多濾了。隨着我慢慢長大,知道了有很多事情是我不能控制的,比如人的生老病死。

從小我最喜歡外婆,雖然她文化程度不高,在農村裏是個很平常的人。她對我特別的好,有什麼吃的總是留着,等我週末從枝江趕到那裏吃,記得有幾次我很小的時候,她偷偷給我吃東西,其實吃到的東西已經壞掉了,我不懂,吃完了就拉肚子,媽媽還會怪她!不可否認,外婆很偏心,她有一個孫子,兩個孫女,我一個外孫。按道理説應該喜歡的是孫子啊,可是她從小就特別疼愛我,常常也會引起媽媽的話語。

在我上初二那年,我父母協商要離婚,問我跟着誰?我當時很迷茫,我説我想跟着我外婆過日子,當時我就是這樣想的,就算世界上的人都離棄了我,我的外婆不會!雖然最後沒有如願,但是我還是在心中有個想法,等我安家了,把外婆接過來跟着我住!結果還沒有等到我大學畢業,外婆被查出來是癌晚期,我悲痛欲決!

總是等到我還沒有做到的時候就失去了,我心中永遠的遺憾——曾經答應外婆要陪她坐飛機去上海玩的@!

我親愛的外婆,您在天堂還好麼?

民俗作文 篇4

今天我來到了一個火鍋店——“重慶崽兒”火鍋店。這裏很有意思,不僅能讓我們吃到美味的火鍋,竟然還能讓我們參觀民俗博物館!

我們來到大門前,大門的招牌上寫着:“重慶崽兒”火鍋店,進入大門,就來到了一個長長的巷子,巷子的兩邊有兩排樹木,樹木的枝幹上,還掛着兩排燈籠,每隔20多步就有一對燈籠!

我們進入了前院,前院最顯眼的部分就是有一個黃包車,這樣的黃包車我只在電視裏見過,誰知道竟然還能在這裏見到!接着就是一個大公雞得標本,老師告訴我們:“這個標本,除了雞冠和它的嘴巴是假的,全身的羽毛可是真的!”接着又進入了一個民俗博物館,這裏面最顯眼的部分就是一個水輪,水輪的下方就有一個大大的水缸,裏面還裝有水,水就表示“財”!這裏面的東西都特別的多,有梭子、八仙椅、黑白電視機……各種各樣,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能將那時的東西傳到這裏,我們真是驚歎不已!

我們又來到後院!後院有一個假山,假山的上面還有簾簾飛瀑呢!這嘩啦啦的水聲,很清脆,裏面還有好幾條小魚在嬉戲!

向前走,就有一個小屋,上面的招牌寫着:“一個能吃的博物館。”門前有兩個石柱,這兩個石柱是用來拴馬的!柱子上面有兩隻猴子,這代表什麼意思呢?猴就是“拜相封侯”意思,經過老師的講解,我終於明白了!

我們來到後院,後院有一個小木舟,還有一個船槳。啊!真是一個奇特的火鍋店!

民俗作文 篇5

今天,是國慶假期的第四天,媽媽帶着我來到象山民俗文化村遊玩。

一走進大門,一陣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撲鼻而來,接着就是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桂花樹映入我的眼簾。往裏走,只見一座大石頭上刻着七個大字——“象山民俗文化村”,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再向右走,在我們眼前出現一架軍綠色的直升飛機,我們都異口同聲地叫出:“哇——”我和朋友們一起奔向入口。一踏進飛機,一股臭臭的熱氣就向我們襲來,但是能看到這麼驚人的一幕,沒事!我們看見機艙內“躺”着一頂頂五顏六色的降落傘:有紅色的'、黃色的、綠色的、橘紅色的……令人眼花繚亂;櫃子裏還有一張張飛行員的照片,一套套飛行員穿的衣服,一雙雙飛行員穿的鞋子……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英姿颯爽的飛行員穿着整齊的制服,駕駛飛機翱翔天際的情景。走着走着,不知不覺地就到了駕駛艙,我們邁進門坎,抬頭一看,呀,這裏有好多個按鈕,我們都忍不住去摸摸按按。看着這些按鈕,我想;看來想駕駛這架飛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接着,我們又坐在駕駛座上拍了一張張五花八門的照片,讓我真正地當了一回小飛行員。

再往前走,有一條碧綠的小河,河水嘩嘩地流着,隱隱約約還能聽見古箏的聲音。河邊,有一排用樹藤做的藤椅,椅子上的圖案也非常精美,我們坐在椅子上一邊欣賞着這如詩如畫的風景,一邊聽着這動聽悦耳的曲子,真是令人心曠神怡!

咦,前面怎麼有那麼多人?我們也急忙走向那裏。看,裏面有琳琅滿目的工藝品,線條是那麼的優美,連一根手指頭也雕得那麼逼真,肯定是價值連城!

……

夕陽西下,一會兒工夫,太陽已經親吻着西山。我戀戀不捨地走出大門,餘暉把我們的影子拖得好長好長……

民俗作文 篇6

鳳眼珍珠是贛州龍南縣的土特產,客家人把這道菜稱為“精珠子”或“精珍珠”。幾乎所有客家人都喜歡這道菜,因為鳳眼珍珠既可以當菜又可以當主食。

鳳眼珍珠,又稱珍珠粉,珍珠米。是一種特色風味小吃,主要原材料是番薯粉。為客家人的傳統名菜,生產歷史悠久,每逢年過節或請嘉賓時,都是筵席上的一道主菜。

據説,“鳳眼珍珠”這個名字的來由,還有個小故事呢!

後來欽差臨走時,徐思莊特地送了一大袋鳳眼珍珠讓欽差帶回京城,皇上品賞後,也愛不釋口,鳳眼珍珠成為歷代貢品。

的確,鳳眼珍珠是一道絕世的民間美食。我也尤其愛吃,煮好的鳳眼珍珠熱氣騰騰,幽香襲人。食之口中,覺得柔中帶韌,潤滑可口,味美難喻,吃上幾口,腸胃舒適,腦清目眀。除外,鳳眼珍珠湯還有滋補,清熱,降壓,醒腦,眀木的作用。怎麼樣,口水流出來了吧!

如果你來到龍南,可千萬別忘了吃一碗鳳眼珍珠湯哦!

民俗作文 篇7

玉姐出嫁的日子,是舅媽請“算命先生”推算後才定下的。吉期選在農曆的2月23日。那天,我們全家一起牀,就早早地往玉姐家裏趕來。快走到她家時,遠遠地望見她家門前的場子裏坐了好幾堆人。我們便點燃了賀喜的鞭炮。大家聽到了鞭炮聲,只見舅媽趕忙從人堆裏迎了出來。我發現舅媽的雙眼紅紅的,像兩個熟透了的水蜜桃。我們坐下後,還沒喝完杯中的茶,我便迫不及待地去找玉姐,因為我平時和她最要好啦!

誰知剛一跨進玉姐卧室的門,我便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只見玉姐趴在牀頭,肩膀一抽一抽地顫動着,原來她在低聲地啜泣。我這時才想到舅媽紅腫的眼睛,肯定也是剛哭過的。哎!母女倆在一起相依為命地過了這麼久,突然就要分離了,誰能捨得呢?

結婚,對於每個人來説,是個莊重而又神聖的日子。但對於舅媽和玉姐來説,那一天似乎來得特別早。玉姐出嫁那天,彷彿連天都亮得比平時早。舅舅和舅媽一大早起來,安排好了家中的事情,就朝着親家相反的方向走去了。他們不會忘記“算命先生”的叮囑:孃家父母必須向女兒出嫁相反的方向走,直到完全聽不見迎親的鞭炮聲和嗩吶聲,這就是我們這兒農村的“躲親”風俗。風俗乎?迷信乎?人們無法知道,但又不得不相信。“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嘛!為了玉姐和健哥的幸福,舅舅和舅媽早飯就沒吃便遠遠地躲開了。我彷彿看見兩位飽經風霜的老人,雙眼滿含着眼淚,一邊留戀地回頭張望,一邊又惶急地向遠方走去……

我想:如此“躲親”,與其説是一種風俗,倒不如説是一種迷信!請鄉親們好好地想一想,這種“躲親”與新郎新娘的幸福又有什麼關係呢?只不過是“算命先生”愚弄人們的一套把戲罷了!希望明智的父老鄉親們儘快地革除這種愚昧的習俗,傳承那些具有高雅文化底藴的“民風民俗”吧!作文

民俗作文 篇8

春節,我相信,這個詞語大家都不陌生。來,咱們廢話少説,接下來就讓我講一講咱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吧!

你知道咱們的傳統節日春節都要有那些東西呢?嘿嘿,沒錯,春節咱們要準備:魚、肉、菜、年糕最重要的是要買鞭炮、對聯和福字。下面,就讓我講講我這一次過年的經歷吧!

早上(當然,不是過年的那天早上),媽媽帶我出去買鞭炮、對聯和福字去了,大街上早就擺滿了買年貨的攤子。我對媽媽説:媽媽,咱們先期買鞭炮吧!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我們走進了一家買鞭炮的店鋪,我相中了幾盒小鞭,我對媽媽説:媽媽,我要這些。沒問題。媽媽爽快的説媽媽也買了些掛鞭。

買完鞭炮,媽媽又帶我走進了賣福字合買對聯的地方買了一些福字、對聯等回到家貼在窗上、門上和牆上。

買完了東西,我們回到了家,把福子和對聯堆在了門上和牆上。

這就是我第一次去和媽媽每年貨的經歷(以前都在爺爺家玩,沒空去),怎麼樣?

民俗作文 篇9

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各具不同的特色,各有不同的習俗。如:西藏的藏戲、雲南的竹竿舞、維吾爾族的賽乃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民風民俗大觀園吧!

藏戲被稱為藏文化的“活化石”,目前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是以民間歌舞形式表現故事為內容的綜合表演藝術。藏戲在歷史上多半隨節慶、廟會、集市、募捐等民俗活動,主要在拉薩、日喀則等地演出,形式與風格具有強烈鮮明的藏民族特點和濃郁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

藏戲最大的特點和優勢:不用戲台,就可以在廣場演出,演出時,貼近觀眾,易於人們接受。演出時一般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稱為“頓”,是開場白;第二部分稱為“雄”,是正戲;第三部分稱為“扎西”,意為祝福迎祥。藏戲的服裝,從頭到尾只有一套,不用化粧,主要是戴面具。藏戲傳統目具共有十三大本,著名的有《文成公主》、《曲結諾桑》等,大多含有佛教內容。民間藏戲劇團在西藏是十分普遍的。隨時可見農村的廣場上,或大帳篷,或扯大帆布,藏戲班子就地演出,引得方圓十里的羣眾趕來觀看。藏戲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師傳身授下去。藏戲藝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舞蹈輕巧、優美,以旋轉快速和多變著稱,反映了維吾爾族人樂觀開朗的性格。賽乃姆(集體舞)是最普遍的民間舞蹈形式。有時獨舞,有時兩個對舞,三五人或十幾人同舞也很常見,大型活動中心還會出現百人共舞的壯觀景象。每逢喜慶場合,維吾爾族人都要唱歌、跳舞、表演節目。其實,除了能歌善舞,維吾爾族還有許多饒有趣味的風俗。同學們如果你想更多地瞭解各地的民風民俗,就和我一起走進民風民俗大觀園吧!

一座茅山,一方風水,拉動一方經濟,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這就是民風民俗,你是否走進了民風民俗的大觀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