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民俗作文

【必備】民風民俗作文彙總6篇

欄目: 民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民風民俗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民風民俗作文彙總6篇

民風民俗作文 篇1

這是寒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雲南省的省會昆明玩,一到昆明,聽説建了一個民族村彙集了雲南26個少數民族在這裏。

來到民族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村頭那幾顆千年的大樹,它們高大挺拔,吸引了很多遊客。進入民族村的大門,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民族建築、五顏六色的鮮花、綠油油的草地。猶如走進了仙境,使人心曠神怡“實是欲界之仙都”啊!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白族村,這裏有一個寨門,上面寫着“白族村”三個大字,進了村,那琳琅滿目的紀念品深深的吸引了我。我一個也不肯放過,每個我都細心的觀察。

離開白族村,遠遠的就望見了傣族村內的風情塔。銀色的塔尖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耀着奪目的光彩,風送引領的清脆聲動聽悦耳。我們快步上前,看見碧波上的風情橋,還有一幢幢美麗的小竹樓,瞧!在風情塔下,中外遊客,跟着傣族人歡度着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我們也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你灑我,我灑你,衣服濕透了也沒關係,大家都沉浸在歡樂之中。

觀看了很多村寨,已經是下午5點了,我們大飽眼福,可是肚子有些餓了,隨着人流,我們來到民族餐廳,品嚐了具有傣家風味:竹筒飯。雖然味道不算很合我胃口,卻散發着清香,我吃了不少。

該走了,這時我卻回想起那一座座村寨,我真不想走,可還是懷着依依不捨的心情離開了雲南民族村。

民風民俗作文 篇2

一轉眼,又進入了臘月,蛇年即將過去,馬年就要到來。新年時,家家户户貼春聯,掛年畫,吃年夜飯,放鞭炮。除了這些和大家一樣的風俗外,我們這兒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 正月初一 ,但在我們這兒,過年是從 臘月二十四 的掃塵開始到 正月十五 元宵節結束。 臘月二十四 掃塵,按民間説法:“塵”與“除”諧音,新春掃塵有“除塵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全部掃出門。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庭院。

到了除夕或者除夕前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祖,也叫“辭先”。這個活動非常隆重,要做許多好菜擺在桌上,請祖先回來吃,還要燒紙錢給他們,稱為“壓歲錢”從長輩到晚輩,按次序磕頭。最後就是除夕晚上全家人還要吃團圓飯,稱為年夜飯。

到了 正月初一 ,要吃湯圓,放鞭炮,拜年,人人喜氣洋洋,但這一天卻有許多禁忌:不能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吃湯泡飯,免得這一年出門遭雨,還不能掃地,朝門外潑水,免得把財運掃出去。

初二、初三、初四,人們互相拜年,吃“春敍酒”。但到了初五被稱為小年,一般人都在家裏吃飯,這天也要放鞭炮,吃湯圓。“七不出,八不歸”是指初七不外出,初八在外面的人不回家。 正月十五 ,也稱元宵節,這天可熱鬧了,我們這有猜燈謎、舞龍等活動。過了這天,過年也就基本結束了。

當然,有許多習俗是封建迷信,在科學發達的今天,我們從不再沿襲,現在只剩下高尚的娛樂活動了。

民風民俗作文 篇3

澳門年俗,別有風情。“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灶糖,説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説壞話。我在澳門花街的一澳門人家的灶頭見過一張聖誕老人像,奇怪的是,聖誕老人像邊貼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聯兒。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臘月二十八日在粵語中諧言“易發”,商家老闆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澳門的年味,從臘月二十八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歲和逛花市是澳門人辭舊迎新的兩件大事。守歲是打麻將,看電視,敍舊聊天,共享天倫之樂;大概受西方聖誕節和情人節的影響,年宵澳門人還爭相購買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現今已成了一個澳門年俗。

澳門在年宵興辦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開富貴,祝報平安,鮮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門的花市辦三天,這三天給奔波一年的澳門人無窮的慰藉。

民風民俗作文 篇4

普天之下,總不乏奇人異事。在我們身邊就有這類人存在,那一天我見到拉一個身壞絕技的刀削麪師父。

那一天,我路過一家拉麪館,拉麪師父正在拉麪的動作震住了。不知是店裏的那位客人點了刀削麪。師父正在削麪,那動作之快。令人震驚。削出來的面,更是薄如紙。

不知是做久了,熟練了,還是別的什麼。只見拉麪師父神色從容,動作敏捷。他手裏的削刀,被他運用的極為靈活。不得不佩服的是,一快簡單的削刀,一堆麪粉,在他的手裏,居然可以削出一片片大小差不多,卻有薄的如紙蟬翼般的面魚來。師父左手抓着麪糰,右手拿着削刀。不停地削着,右手在麪糰上一劃,出來的面魚小巧可人,落在高湯裏,活像暢遊在水中的小魚。也許,這就是它被稱為"面魚"的原因吧。消出來的面魚,兩頭尖尖,中間則寬寬的,一點也不失諧調。乍眼一看,鍋裏已經有滿滿一鍋的面魚了。令人胃口大開,真想趕緊品嚐這美味,呵。沒一會兒功夫,一碗刀削麪便出鍋了。遠遠的,就已經聞到了刀削麪的味道。我想,這碗刀削麪一定不矢為一碗美味。

看了山西刀削麪的做法,不禁對拉麪師父佩服至極。

民風民俗作文 篇5

鮮族風情: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無論是歌舞、服裝、民風、民俗都極有特色,是我國56個民族大花園中一朵鮮豔亮麗的奇葩。

鮮族人愛整潔,身上的衣着和屋裏的'器具,總是收拾得真正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鮮族人喜歡睡火炕,炕面上鋪着油漆過的厚紙板,進屋就脱鞋,然後不論是主人和客人,都在炕上盤腿而坐。喝茶和吃飯時,都在炕上擺放着一張小飯桌子,茶飯都擺在小桌子上。鮮族人極講究禮貌,待人友善,民風淳樸,極好客。

鮮族人無論男女老少,一律都穿白衣,故有“白衣民族”之稱。男人的褲子襠大腿肥,便於盤腿打坐;上衣斜襟無鈕釦,用一條長布袋束腰,在外衣上面喜歡套一件帶鈕釦的深色坎肩。婦女的上衣短小,下面的裙子寬而又長。上年紀的女人基本上是白衣素裙,年輕姑娘則是五顏六色,鮮豔靚麗的裙襖。鮮族人有自己獨特的造形的鞋,鞋的樣子很像一隻小船,鞋尖上翹,穿脱都方便。婦女承擔着家中繁重的勞動,家裏和地裏的活女人都能幹。她們都習慣用頭部頂水和其他物件,而不是用肩挑和挑手提。

朝鮮族幾乎人人都能歌善舞。人們説“長袖善舞”,鮮族人喜穿長裙長袖衣服,舞起來自然是好看的了。連老大爺、老大娘幾步簡單動作的舞蹈,也非常優美動人。女人經常出來表演的,有長鼓舞、紅綢舞;男人經常表演的是帽子上的大長穗舞。洋琴和木琴、手風琴,是伴舞的主要樂器。朝鮮的民歌優美動聽,像《桔梗謠》、《春耕謠》等,則是讓人百聽不厭的。

朝鮮族的民族體育,更有其悠遠的歷史傳統,在民間極其普及,其中,跳板、摔跤、盪鞦韆是他們的長項。男子比較喜愛的是摔跤,主要是民族式的角力,不許用拳頭和腳傷着對方,也不用背部着地計較輸贏,只要將對方摔倒即算是結局。女人則喜歡跳翹翹板和盪鞦韆。每逢端午節和中秋節,年輕的女子都要穿得漂漂亮亮,成羣結伴地做跳板和盪鞦韆遊戲。盪鞦韆最是她們的拿手戲,她們能像燕子般地凌空飛舞,並在鞦韆板上做出各種舞姿動作,坐在四周圍觀的男女老少,一邊為她們喝采,有的也在一邊飲酒唱歌為之助興。

拔河是鮮族一項古老的比賽項目,每次比賽規模都很大,經常是村與村、隊與隊之間在節日裏舉行,少則幾百人,多則上千人,周圍參觀的人更多。因為鮮族人是以種水稻見長的民族,因拔河的繩子都是用稻草搓成的,直徑可達2米多粗。賽完之後,得勝者將繩子抬回村去,然後全村的人擺酒席慶賀。抬回去的賽繩被認為是吉祥之物,人們多用它紡織些器物使用,以作將來辦事吉利的預兆。

民風民俗作文 篇6

家鄉的春節按照我們家鄉的習俗,春節就是在除夕那天開始的。到了除夕,家家户户都忙碌起來。大人們要上街買很多菜和零食回來,還要打掃衞生,而且家家户户都要貼上對聯和紅豔豔的“福”字。有一些人家帖的是倒“福”,有一些帖的是正“福”。我就問媽媽:“為什麼有一些家是倒“福”呢?”媽媽笑眯眯地説:“倒“福”和正“福”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是代表福氣來到了。”

媽媽又對我説:“除夕要守歲,不到十二點是不能睡的。守歲,就是全家人要在除夕的夜晚用虔誠的心守住平安。”午夜十二點整,家家户户都放起鞭炮和煙花,頓時,整個城鎮響聲四處,真是震耳欲聾,熱鬧非凡呀!到了正月初一,爺爺.奶奶會煮我們最喜歡吃的東西,比如:龍蝦.蝦菇.螃蟹.海蟄皮.蝦.跳魚等。吃過了飯,小孩子們都要去給長輩們拜年,拜了年,長輩們會給小孩子們壓歲錢,有的孩子會拿錢買玩具,也有的會把錢存起來,將來再買學習用品。

拜完了年,大人們就要上寺廟去進香。在我們老家有很多寺廟,每個寺廟都要進香。等大人們進完了香就會帶着小孩子去遊樂園.公園等。正月初一就這樣過了。到了元宵節,是我們家鄉最熱鬧的一天,也是我們小孩子最渴望的。最歡喜的時刻到來了,因為家家户户都擺上了年貨,每家都要殺雞來拜神,桌子上堆滿了糖果點心等之類的東西,小孩子都喜歡吃的,有一些嘴饞的孩子會忍不住偷一個吃呢!

讓孩子們開心的不止這個,是在公廟上,擺着許多各色的旗子,讓人來拿着,幹什麼呢?對了,就是遊村,還有醒師,每逢家節,都有機會的,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風俗習慣。春節過後,小孩子們要上學了,大人們也去做平時該做的事了。我真是難忘家鄉的春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