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民風作文

關於民風作文600字彙編10篇

欄目: 民風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48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民風作文600字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民風作文600字彙編10篇

民風作文600字 篇1

我的家鄉──興義,有一種風俗習慣: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夜晚,大人小孩都去摸秋,分享一年辛勤勞動的成果。

我和小夥伴最喜歡這一天。早在幾天前,我們就盼望着……這一天終於到了。晚霞姐姐剛和我招手再見,我就背起小揹筐,提着小燈籠去找小麗、玲玲、祝梅。我們大家手拉着手,一蹦一跳地朝地裏走去。

今夜是這般寧靜,遠遠望去千盞燈籠閃閃發光,螢火蟲也亮着小燈籠來湊熱鬧了,星星和月亮都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為我們照亮。不知不覺,已到了地裏。我們按傳統方法,先拔一些葱、蒜、白菜和青萊。聽老人説,你拔了這些東西,新的一年中你就會變得聰明,會算,還很清白。

我們最感興趣的當然是去摘蠶豆,“我家的蠶豆最好,又嫩又大還很甜。走,去摘我家的。”祝梅先發出邀請。“我家的才好。”小麗也不甘示弱。望着她們,我想了想説:“這好辦,我們一家裏摘點,吃着一比,不就行了嗎”這主意大家都同意了。

於是我們一會兒在這家地裏,一會兒又躥到那家地裏、不大工夫,就摘了大半筐。走出菜地,坐在一塊乾淨的草坪上。這時我的肚子“咕咕”地提意見了,我想出個好主意,就説:“咱們把蠶豆煮熟了吃。”我的話剛出口,玲玲馬上拍手贊成。小麗和玲玲挖坑、剝,祝梅回家找鍋、柴,我去提水大家齊動手,很快就把蠶豆煮上了。

蠶豆很快就煮熟了。我着又軟又甜的蠶豆,心裏有説不出的快樂。大概小星星也聞到了香味,都從雲層中鑽了出來。一大鍋蠶豆很快就被消滅了。“真好吃!”小濤説。“誰家的最好吃?”小麗問。祝梅、小麗兩家蠶豆我都摘了,分不清哪家的好吃,哪家的不好吃,只好説:“兩家樣好吃。”

月亮姐姐照着我們踏上了歸途。今年真有意思,大人摸回一年的成果,我們呢?摸到了歡樂。

民風作文600字 篇2

古代有一個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撥,被皇上驅逐。但他仍然愛自己的國家。最後投江自盡。後來人們為紀念屈原,便有今日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但是隨着歲月的流逝,許多地方的節日特色已經不復存在。可是閩南一帶卻還有着濃濃的民風民俗。

上午,大家都會去割艾草。割來的艾草都被掛在門前屋後。整條街都是綠茫茫的一片,彷彿有千萬條綠色的絲巾迎風飛舞。這艾草寓意驅蚊除蟲,驅災避邪。

艾草驅邪的民俗流傳至今,而十二點的光陰更讓人難以忘懷。

正午十二點。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邊取水。用晶瑩剔透的水來沖洗腳或臉,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氣。之後,人們還會聚集在河邊跪拜祭祀。不僅是跪拜,在貢台上還供着不少供品,有雞鴨魚肉、美酒果蔬等。當然,更少不最重要的棕子。最後,將其中6個棕子投下河去餵魚蝦。(好讓屈原的遺體繼續安息於海底)祭祀便完畢。其餘的貢品便可以自己帶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氣,帶來好運。

午後,端午的又一個高潮到——採蓮。由一個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漢為導,抬一尊木雕龍頭。龍頭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威嚴。身後跟着鑼鼓隊、花童等。這個遊行隊伍要進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塵。主人則要行待客之禮,送一些糖果餅乾給他們。隊伍十幾米長,上百人組成。鞭炮聲持續不斷,鑼鼓聲響徹雲霄。氣勢真是不同凡響!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興的莫過於得到一件禮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紅黃紫為主,表面細繡着一些美麗的圖案。據大人們説,香包裏還有許多好東西。喻吉祥如意,帶有長輩們對孩子的美好祝願。

閩南的端午總是那麼別具特色,那麼令人難以忘懷!

民風作文600字 篇3

“春節”是中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全國是上下舉國歡慶,處處洋溢着歡樂和諧的'氣氛。

佛山的春節一般在農曆的二十幾就開始。主要的活動包括逛花街,辦年貨等。佛山人喜愛逛花街,久而久之,這便成佛山人過春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因此,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這句是廣東話。佛山人會在農曆二十八的時候把家裏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乾乾淨淨。把這一年不好的東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來臨。年前,佛山人還會開油鍋、蒸年糕。開油鍋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來年的日子好像只油鍋,油油潤潤,富富足足。佛山人還愛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這一天,是整個春節的高潮。這一天,孩子們都會到處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如此,大家還會忙於做年夜飯。佛山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還要好意頭。一般的年夜飯都會有雞,俗話説“無雞不成宴”,因此,雞是少不的。其次,就是一些應景的菜,例如:魚,代表年年有餘;髮菜,代表發財;蠔豉,代表好事……吃過晚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點,人氣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會睡到近中午才起牀。吃過午飯之後,佛山人會到公園去看錶演或到親友家去拜年。拜年時,不論帶多少禮物都不能是單數,因為俗話説“好事成雙”。進門,首先要對象説不同的祝福語。對老人要説“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説“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於“新年大賺”,“發財利市”。拜年時,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利是給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帶給他們。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在佛山,有這麼一個俗語“行通濟,無蔽翳”。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們都會拿着行運風車和與“生財”同音的生菜走通濟橋,祈求身體健康、財運亨通。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民風作文600字 篇4

我的老家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溝裏——大柘鎮塘根村,那裏的婚禮風俗習慣非常傳統,近似於影視中的古代婚禮。

新娘一到,新郎家就“噼裏啪啦”燃起鞭炮.“嗚裏哇啦”吹響嗩吶,熱鬧極了。吹嗩吶的有七八個人,節奏歡快,鏗鏘有力,高亢明亮,那場面用語佔真是無法形容。你瞧,從花轎裏走下來一位大姐姐,接着一位老婆婆馬上扶她走進大廳,新郎早已在那恭候多時啦。那老婆婆拿來一根紅綢帶,讓新郎,新娘握在手中。司儀大喊一聲“肅靜”,整個大廳頓時鴉雀無聲。司儀清了清嗓子,喊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然後,旁人立刻端上來一盤食鹽和一盆山石,寓意他們夫妻的婚姻海誓山盟。咦,這時大家的目光怎麼都投向一個小男孩身上?原來那個小男孩正向新郎、新娘獻I二兩個紅彤彤的雞蛋,雞蛋寓意早生貴子,這兩個雞蛋寄託了親人對新婚夫婦的美好祝願。

接下來該是敬茶的時候了,新郎、新娘端起伴娘托盤中香味濃郁的茶,走向父母,恭恭敬敬地把手中的茶敬給他們。父母高高興興地接過茶,一面細細地品味着,…面從懷裏掏出一個大紅包遞給新人,這又是長輩對他們和和睦睦、白頭到老的衷心期盼。

“送入洞房!”司儀大喊一聲。頓時整個大廳人聲鼎沸,新郎、新娘在眾人的笑聲中走向自己的快樂天地。房門前,擺放着兩盆生機勃勃的石竹,寓這對新人的生活蒸蒸日I二、和和美美。窗户貼滿了大大小小的喜字。牀上的被褥,枕頭煥然一新,希望這對新人在新的生活中能有更好的發展,在人生中再添一幅美麗的畫卷。

老家的婚禮習俗可真寓意深遠,讓人回味無窮。

民風作文600字 篇5

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

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裏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給這種風俗,取名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傘,選取自己心愛後生的園圃,去採摘瓜菜,而不會被人看成是“偷盜”。她們還要有意地高聲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來,她們這是藉助月宮仙女傳遞紅線呢。如果能摘到一個並蒂的瓜果,這表示她們能有幸福的愛情。因此,成雙生長的豆角便成了她們採摘的對象。嫂子們這夜也同樣到別家園圃裏去“偷月亮菜”,不過,她們希望能採到一個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鮮青翠的毛豆,因為,這象徵着小孩的肥壯,毛頭的健康(毛豆的諧音,指小孩)。小夥子們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望月宮仙女賜給他們幸福。不過,他們只能在野地裏煮了吃,不能帶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歡樂和神奇異彩。

苗族——跳 月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團聚後,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

苗族的古老傳説,月亮是個忠誠憨厚、勤勞勇敢的青年。有個年輕美麗的水清姑娘,她拒絕了來自九十九州九十九個向她求婚的小夥子,深深愛上了月亮。最後,她還經歷了太陽製造的種種磨難,終於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一起。

苗族父老為對他們幸福愛情的懷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着月亮的光輝,跳起苗家歌舞,並把這一風俗稱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尋找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樣,心地純潔明亮,永結白頭之好。

民風作文600字 篇6

自古到今,漢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點始終保留。從河南安陽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領衣的樣子。後雖有胡服傳入,出現短衣短褲,但不管是西漢的"深衣",還是唐宋的"交領袍",或是清朝"長袍",上衣總是以右衽為特點。

近代男裝長袍或現代女裝旗袍都繼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各個朝代,對服飾的顏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色黃,旗幟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漢、唐、宋,定為赤色為宜。

服裝的式樣發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內裝為對襟衫和長褲,外穿大襟長衫,講究一點的外加一件馬褂,謂之“長袍馬褂”。褲子都鑲有八寸闊腰。後來中山裝流行,但農村仍穿長袍馬褂短衫長褲,至今偏僻的山區仍有老人穿長袍。婦女清末穿喇叭狀齊膝中長衫和長褲,民國後上穿“斧口衫”,有對襟、大襟、琵琶襟之別,下着裙子,有鳳尾裙、百褶裙等。30年代後旗袍流行,但農村婦女多穿大襟短衫和長褲。現代漢族的服裝,男的以中山裝為代表,女的以旗袍為代表。

千層底的布鞋,圓口低幫,輕便、透氣、舒適,也是漢族富有民族特色的穿着之一。

髮式,古代漢族男子不剃髮,結髮於頂加冠,清代改剃髮結辮,青年以辮長為美;民國後剪辮留短髮,多西洋式、平頂式或光頭。漢族女子髮式較多,古代多高髻,近代少女有流海、單辮,或雙丫髻,中年婦女多梳長髻,老年腦後梳纂兒。民國後不少女子改剪短髮,留髮齊耳。現代漢族男子髮式已無特色,女子仍以梳長辮為具有民族特色的髮式。

修飾,古代漢族男子到一定的年齡均留胡蓄鬚,女子15歲行笄禮,俗稱“開面”。古代婦女還有束胸、纏足等陋俗,男人有文身的習俗。

佩戴方面,古代漢族盛行佩玉,不論男女均戴肚兜,以防病從臍入,現在農村小孩尚興戴肚兜。舊俗小孩出生要帶“落地圈”,意為落地平安,一至五歲要戴“天官鎖”,又稱“長命鎖”。

民風作文600字 篇7

滿族,正是這56朵花中豔麗的一朵,滿族的服飾特別美。

滿族婦女不纏腳,所有鞋子繡有漂亮的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着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勢和腰肢搖曳的步態。

旗袍是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她們喜歡穿長及腳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點是立領、右大襟、緊腰身、下襬開叉。古旗袍有琵琶襟、斜襟、滾邊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經改進,腰身寬鬆,袖口寬大,長度適中,便於行走。已成為中國婦女較通行的服裝。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響,長度縮短,接近膝蓋,袖口縮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高衩。四十年代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

滿族婦女的旗袍十分漂亮,男子的也不錯。

滿族男子多穿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馬褂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的一種褂子。馬褂後來成為日常罩於袍子外面的服裝。高領對襟,四面開褉,長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露出三、四寸,袍袖卷於褂袖上面,即是大、小袖。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為了方便騎馬,在長袍外邊套一種身長至臍,四面開褉的短褂,以御風寒。

滿族男子夏季常戴涼帽,冬季就戴皮製馬虎帽。他們的衣服喜歡用青、藍等色的棉、綢等各種質地的衣料製作,褲腿扎藍色腿帶,腳穿棉布靴,冬季穿皮製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髮。

滿族,是我國其中的一個少數民族,是一朵豔麗的花,它有與其他民族不同的風俗和特色。這些都需要我們慢慢地瞭解,慢慢地認識。

民風作文600字 篇8

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下面我就介紹一下我家紹興的民風和民俗吧。

紹興是水鄉,魚米之鄉,我們紹興有許多風俗和特產,都是很好玩、很有趣的。

這裏的風俗是相當有趣的。正月十五的時候要鬧元宵的所謂鬧元宵就是看花燈、猜燈謎。在四月一日是我們的愚人節,在這一天裏,就是要開開心心得過,無論怎樣也不能生氣,尤其是上當受騙是,比如別人約你吃飯,到了相約的時間,別人還沒來,你只能自認倒黴一個人吃飯了。六月一日是兒童節,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日子,在這一天裏孩子們可以瘋狂玩耍,無拘無束。九月十日是教師節,所有的學生都給老師送花送禮物,這是老師最幸福的一天。十月一日是國慶節,每年的國慶節都會有一個典禮,那是為慶祝建國才搞的儀式。十二月又稱臘月,在臘月三十,是大家最忙的日子,這一天大家團聚在一起。

不僅這裏的風俗特別有趣,這裏的特產也特別豐富。紹興最有名的兩個字是“臭”和“黴”,臭是一臭,臭豆腐;黴不是倒黴的意思,黴是二黴,一黴是黴千張,二黴是黴乾菜。紹興還有幾件特產,一件是扯白糖,你別聽它名字裏有“白”,但它一開始是黃色的,白是扯出來的。還有一件是臘腸,是用豬肉和豬腸在臘月做的,所以叫臘腸。我們不能光顧着吃,紹興還有一些好玩的特產,一是烏氈帽,二是烏篷船,我把它們稱為“二烏”,第二烏最好玩。可以邊劃邊看風景。

紹興真是一個好城市,作為紹興人,生長在如此美麗而又富有個性的地方,我感到榮幸,我要保護我們的土地,保護我們的家園。

民風作文600字 篇9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今年的元宵節媽媽讓我獨自購買湯圓。我興奮地來到超市,看着冰櫃裏琳琅滿目的湯圓,我從中精挑細選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湯圓。

回到家,媽媽將湯圓片刻煮熟。我們一家人邊吃湯圓,邊欣賞仲秋節晚會。

團圓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爸爸媽媽帶着我出門看禮花。

我們來到樓區花園中心,抬頭仰望天空,天空中接連不斷的禮花給無邊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絢麗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忽然,一個個彩燈在我眼前閃過,我定睛仔細看,許多人家門口都掛着各式各樣的燈籠,元宵節為什麼要掛彩燈籠呢?我感到疑惑。回到家後,我在網上閲覽元宵節相關的資料。

原來元宵節掛彩燈籠還有這樣一個傳説啊。

以前,有一隻神鳥因迷路而迫降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百姓無辜受難,就冒險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人們。

過好久,有個老人想出辦法,他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

大家聽積極響應。到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驅邪避鬼神。

看來元宵節還有這麼多的習俗和傳説呀,真令我大開眼界。元宵節這一天讓我懂得很多課外知識和文化習俗,中國是個文化古國,還有更多的奧祕正等着我們去發現它,探究它,把祖國傳統的文明的文化習俗傳承下去。

民風作文600字 篇10

家鄉的元宵節是僅次於大年初一的日子,這一天的重頭戲非舞龍燈莫屬了。

晚上7點,一輪皎潔的明月裝點着夜空。突然,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一條威猛的草龍“飛”了出來。到處都是圍觀的人羣,鞭炮聲此起彼伏,我的心一下子燃燒起來。這是多麼奇妙的一幕呀!草龍長10米左右,它那兩顆明亮的眼睛忽閃忽閃的,活靈活現,兩條長長的龍鬚由彩燈組成,五顏六色,美極了!

爺爺與他的隊友們舉着草龍,青筋凸顯的大手充滿了力量。龍珠當然是由德高望重的爺爺把握。草龍在爺爺的帶領下,飛快地盤旋着,遠遠望去,彷彿一條真龍在騰雲駕霧。爺爺和他的隊友們才行進不到100米,就來到了一户人家。還沒到門口,就聽到裏面傳來“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這户人家一早就把廳堂收拾好,準備好鞭炮,恭候草龍的到來,並且極力邀請龍燈隊在家裏稍做停留。家裏自釀的米酒,喜慶的香煙、糖果,讓紅紅火火的年味兒更加濃厚了!

“三分龍,七分舞。”這是爺爺常説的一句話。的確,龍要舞才能顯出它的威風。(小學生作文 )只見爺爺轉動龍珠,在前方開道,龍頭緊跟其後,躍躍欲試,彷彿一口就能吞下那顆又大又亮的龍珠,龍身跟隨龍頭有節奏地飛舞着,這招“蛟龍漫遊”甚是流暢。忽然,爺爺將龍珠滑向了龍尾,龍頭緊追不捨,來了個“龍頭穿襠”的招式,引得圍觀的羣眾一片喝彩。主人趕緊拿出香煙、糖果、茶水來招呼大家,據説草龍經過的人家這年一定行好運。一路上,鞭炮聲、鑼鼓聲、喝彩聲不絕於耳。

鞭炮聲中,媽媽大聲告訴我:“我們鄞州區的舞草龍還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呢!舞草龍的師傅都是百裏挑一的,並且早早就開始排練了,有最基本的遊走動作,也有回頭、擺尾、叩首、盤旋等高難度動作。舞草龍可不單是力氣活,還要求技術和配合。”

一陣“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過後,一羣人簇擁着威武的草龍,向着下一户人家,向着美好的生活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