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國學作文

有關國學作文十篇

欄目: 國學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18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學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國學作文十篇

國學作文 篇1

國學,是涵蓋了中國各種優秀文化精髓的學術。而國學經典,則是其中最優秀的文化精品,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成長一定要有國學經典的陪伴。

小學時我讀經典。《三字經》告訴我要懂禮儀,尊師長;學習要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弟子規》則告訴了我學習和做人的道理。這些文字琅琅上口,讓兒時的我愛不釋手。在一遍一遍誦讀的過程中,我由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變得開始明白什麼是“孝”,什麼是“規”。做人處事的基本法則,已經在我的頭腦中成形。

初中時我讀經典。《論語》中“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不能一味只讀死書,也不能整天空想,只有將學與思結合,才能學到真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教會了我“三人行,必有我師”“不以下問為恥”的求學態度;“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讓我明白人要有一顆仁愛之心。《論語》中還有“朝聞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遠”的凌雲壯志……我讀論語,彷彿看到一個長者坐在一羣年輕人中間,同他們暢談自己的人生感悟,試圖讓他們懂得:人應該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難怪古人説“半部《論語》治天下”,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可以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如果説這些經典著作是一杯杯茶,脣齒留香、源遠流長,那麼唐詩就是一幅幅畫卷,栩栩如生、不勝枚舉。

在這六百年間,就有不計其數的詩人湧現。有的描繪山水,悠然自在;有的描寫戰亂,豪邁奔放;有的思念家鄉,孤寂淒涼;有的詠歎歷史,見解獨到。但它們的共同點就是簡潔、押韻、生動、準確。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描寫了他對生活無所求的恬淡閒適。而其中的一俯一仰,通過一個“見”字體現了他不經意之間的動作。“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表達了詩人陸游的赤膽忠心。而在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更是在改了十幾個字後才決定的。而有着政治軍事才能的杜牧在《赤壁》裏大膽假設,把硝煙瀰漫的戰爭勝負寫得如此藴藉……正是因為這些,唐詩才被人賞讀,被人視為經典。也正是這些經典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薰陶我們,讓我們去了解詩人的內心世界與歷史。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為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典。國學讓我們從聖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味人生的真諦。從一個動作、一句話、一件小事中,我們都能感悟到古人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

都説學無止境,國學也是沒有盡頭的,而藴藏在它之中的精華,恐怕我們窮盡一生也學不完。

國學經典伴我們成長,與我們同行,它陪伴並滋養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永不衰落!

國學作文 篇2

為了進一步弘揚名族傳統,傳承國學經典引領我校學生,通過誦讀國學經典詩詞,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奮學習,自強不息的優良品質,學校定於這個星期五舉行國學經典誦讀比賽。

這天清晨,同學們早早來到教室,個個精神抖擻,背起了《弟子規》,老師還讓我們演練幾遍,並叮囑我們比賽時不要緊張。叮鈴鈴,上課鈴響了,這也意味着誦讀比賽開始了。我們排好隊,慢慢走出去。

來到階梯教室門口,我們緊張的等着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終於,我聽到報號老師叫:“現在是五年級一班出場。”我們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進了場。

等所有人入場後,只聽見沈鵬拿起話筒説完了總序,接着,全班一起背完了“入則孝”,沈鵬又背起“泛愛眾”中的第一排,全班同學有起伏的背完了“泛愛眾”,這一章。誦讀完後班長用口令整整隊,並向評委敬禮,接着,我班便出場。緊接着,其他班級也進行了誦讀比賽。

這次比賽,讓我知道了一些重要道理。總序,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這八章的內容,我基本能按要求做到,但少數部分仍欠缺,如,父母講道理時,嫌囉嗦,這樣就沒做到“父母教,須敬聽”,感謝學校給了我這好的機會,讓我明白,發現了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我一定會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國學作文 篇3

今天第二節一下課,我就飛奔到一樓實驗室上今天的精英小記者課,一進教室立即找了個靠前的位置坐了下來。在心裏期待着今天的國學課,因為聽説今天的老師很特別,他是宋代詩人朱熹的第28代嫡孫朱智宗老師。

今天的課題是《朱子治家格言》——幸福小本本之良好習慣,朱老師在課堂上教給我們很多的治家格言,我也不停地記着筆記,一節課記了滿滿一大頁呢。當朱老師教到:“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這句時,我的腦海裏一下想到我們課本上學到的:“早起勤耕作,歸來戴月光”,我感覺這的意思與老師這句格言很相襯。朱老師講課很生動形象,讓我們很容易記住。他接着教給了我們很多有意義的格言,比如講到“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思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句話,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説的是我們要珍惜糧食,不能鋪張和浪費。

我對國學很感興趣,特別自從這學期以來我在明仁班上課之後,更深入地接觸到了更多的國學知識,從《弟子規》、《三字經》到《大學》等等,並將學習到的知識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來,讓我的各項知識也在不斷地提高。

時間過得很快,這節國學課馬上就要結束了。我最後還找朱智宗老師和陳轟老師簽名留念,這節國學課真是太有意義了!還好這次朱老師的國學課會連上三節課,聽説下節課的主題是“家和萬事興”,期待下節課的來臨。

國學作文 篇4

説到國學,大家一定都學過或看到過關於國學的知識吧。

從小到大讀過很多關於國學的知識。幼兒園時,老師就開始讓我們讀《三字經》、《百家姓》這兩本書了,每天到了幼兒園,大家就會自覺的多背幾遍,到了老師來了以後,老師就會教我們新的國學知識,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我們學的知識也越來越多了。過了不久,我們很多都背了,有些同學會背的都比別人會背的多。

到了小學,我們上語文課的課本中出現的內容就有關國學的知識。比如:《三字經》、《百家姓》、《論語》、《中庸》等等。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遇到一些關於國學的知識,有時,我們在學日積月累時就有,我們經常要背下它們,就是要認識它們,能在生活中使用到。我們人類是離不開國學知識的,全國各地現在一定有很多人都在閲讀和了解國學的知識吧。現在在我們班,每個人都在背《論語》這本關於國學的書。

孔子的思想主要記錄在《論語》中。孔子一生可謂頗具傳奇色彩。比如,他周遊列國,幾次差點丟了性命;他是第一次考辦私塾讓平民子弟也能有機會讀書的人:他的三千弟子中,記入史冊的就有七十二為大賢人,他為官兩次,有顯著政績卻最後失敗,甚至她離奇的身世都很有傳奇性。比如,他生下來,頭頂是凹下去的,四周高起,同如羣峯圍着山谷,因此取名為“丘”,而他的父母是因為在尼山祭拜後得到這個兒子,他在家又排第二,古人稱第二為“仲”,所以,孔子的字九尾“仲尼”。關於孔子的傳奇經歷,有的記載在《論語》中,有的在《史記》中,有的在《孔子家語》或《禮記》中,有的收集在其他個人傳記裏。

在許多國學知識的書中都記載着一些名人的故事,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要運用或看到國學知識。

國學作文 篇5

學了弟子規第一課,我懂得了做人要講信用,要尊重兄長,親近有仁德有能力的人。

第二課我懂得了,“兒行千里母擔憂。”母子分離的的痛苦,都是那麼的刻骨銘心。兒子多想堂前進孝,報答養育之恩啊!

第三顆讓我懂得了:當父母叫你的時候,你要立刻答應,父母教育你的時候,你要認證的聽父母的話,更應該尊重父母,孝敬父母。

第四要以自己的能力去實現父母的願望。

第五父母有病的時候半夜要照顧父母,喂藥的時候要先自己嘗一嘗。

我以後要更加的孝敬父母,不讓父母生氣,一定要聽父母的話,心裏時時刻刻都記着自己的父母。

國學作文 篇6

今天,我們觀看了一檔知識競賽類節目——國學小名士,都是和我們同齡的學生參加的。

國學博大精深,煙波浩淼,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集中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之魂和精神內涵。國學是我們心靈的雞湯,作為龍的傳人,今天的我們,應該傳承弘揚國學精神,讓國學這粒種子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裏生根發芽,並開出如梅、如蘭、如菊那樣高貴品的精神之花。

物慾橫流,精神的式微充斥着當代人的心靈。“誦讀經典,傳承美德”更是我們現代人所缺少的,也許我們在忙忙碌碌中迷失自己,迷失方向;也許我們歷經一天的勞累之後,所想的僅是洗個熱水澡,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覺而己。殊不知,有一些人,在另一個地方,就在我們庸庸碌碌極其無聊之時,他們為戰勝逾越自我,為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孜孜以求,上下求索。

國學是古人在生活實踐,精神實踐中所積累下的精神食糧,是先人留給我們豐腴的精神財富。中國文化之所以備受世界人民的青睞和尊崇,就是因為中國文化的淵源流長,就是因為國學的博大精深和內涵的豐富。

同一條件下,同一歷史時期,每個人對國學精神理解不同,會意各異。今天,看了《國學小名士》,真的令我震撼,也極令我汗顏。年僅這麼小的學生就可以引經據典,侃侃而談,真的令人驚訝,若非親見,更是令人難以置信,匪夷所思。

國學經典中,有大量記載傳統美德的事例,我覺得如果人們都受到國學的薰陶、教誨的話,我想這世上就再不會有不養老,把父母丟在大街上的人和事了;如果人們的素質修養提高到高層次的境界,那麼我們的社會就像古人説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的境界就指日可待為期不遠了。

我建議我們可以設立一個專門學習和傳播國學經典的組織,或設立一個節日,讓人們充分認識到國學經典的重要性,以及對社會秩序起到穩定作用。

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做起,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閲讀學習國學,提高自身修養,開闊自己的視野。認真學習國學經典可以使我們瞭解古人的生活,讀懂世事,可以提升自己的品質,是自己更加有內涵,有素養;認真的學習國學經典,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你會體味到中華民族精神之髓,你會感受到國學經典魅力之所在。

讓我們與國學同行,讓我們與國學同在吧!讓我們擔當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新的使命——學習國學,傳承國學精神,弘揚社會正能量,而鋭意進取努力奮鬥吧!

國學作文 篇7

中國上下五千年,這五千年來,也許你不知道這些年是怎麼來的,但你必須瞭解記載着五千年的經典,必須懂得這些經典代表的意義,必須知道在這個古老的國家中,有多少不一樣的傳統。這一個個傳統使這個國家生生不息,繁榮蒼盛。

中國的國學經典有很多,今天我們來談談《論語》和《禮記》。

説到《論語》,很多人一想到的就是孔子,儒家經典,四書五經。沒錯,説起孔子這個人可算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人物,是中國人都熟知的人物。孔子的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都給予了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論語》從道德,人品,政治等方面都有一個個不一樣的説明。就比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這些都是論語裏面謹記人們的話。句子形象生動有趣,與現實生活很是貼近。有孔子不恥下問問老子的名言,也有孔子的學生虛心學習問孔子的名言。而對於我而言,這本書對中國的文化,傳統以及世界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它就像一個明燈,指引着,我們要走的路。它也像一個禁戒,不讓我們走向歧途。

接下來是西漢戴聖的《禮記》。《禮記》是戰國以後及西漢時期社會的變動的一個記錄,包括社會制度、禮儀制度和人們觀念的繼承和變化。裏面有一句“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句話就如現在的社會公平,和睦,人人平起平坐的現象。説明當時的古人就有這種公平的思想,可為什麼中國輪輪迴回幾百年才有了現在的公平呢?可能這就是人心吧,總有一些人貪財,虛榮。《禮記》它就像一個記錄儀,記錄了當時人們不一樣的想法,不一樣的社會風貌,讓我們瞭解到當時社會中國獨有的一面。

中國能走到今天,坎坎坷坷,碰碰撞撞,終於有了今天的輝煌,少不了古人們給我們留下的路,留下的一個個腳印;中國能走到今天,少不了古人們在我們探索中給我們的一個個啟發,一個個道理,中國能有今天,少不了這一本本看似笨拙卻藴含許多知識的國學經典。不管書中記載着什麼,不管是當時的戰爭,還是現在的繁華,不管是當時的蒼盛,還是現在的生生不息,這些都讓我們銘記着:這就是中國,這就是中國上輩子的一生。

國學作文 篇8

國學對咱們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幫助,例如:“二人同心,其利斷金。”這句話就是告訴人們團結就是力量,如果兩個人團結一心就能有切玉斷金的力量。

自從認識了國學後,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更大的收穫是我懂得了許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這句話的意思是為一年的事業打算應在春天,為一天的事情打算應在於寅時,一個家庭的成功首先要和睦,一生的成功首先要勤勞。從這句話中我明白了咱們要抓緊時間,為了明天不能盲目的生活,要有目標努力地學習更多的科學知識。孝敬父母,幫爸爸媽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為了以後的成功就要辛勤努力的學習,為了明天的輝煌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了國學以後,我還了解到咱們偉大祖國更多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身為一名中國人,咱們應該為此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作為一名小學生,我更要努力學習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作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國學使我懂得要有禮貌,要孝敬父母長輩,要樂於助人,要珍惜時間勤奮學習等等,我一定要把這些從書本中學到的道理和知識,用到我的生活中,做一個優秀的好學生。

國學作文 篇9

上週三,在學校裏,遲嘉龍的媽媽為我們5年5班同學上了一堂精彩的國學課,講的是“信息傳播的故事”。課堂非常活躍,遲嘉龍的媽媽也講得十分賣力,生動,精彩,讓我們知道了最初原始人用肢體傳播信息的十分不便,如果對方理解錯了還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以及告訴我們語言的重要性。還領我們做了兩個遊戲,最後還有獎品,讓我們更加開心。其中的一個“愛琴海的故事”更是讓我難忘。講的是從前有位國王叫米諾斯,他統治着克里特島。米諾斯因為兒子在雅典被人殺害,向雅典發出挑戰。在米諾斯的挑戰下,雅典向米諾斯求和。米諾斯要求他們每九年給他們送7對童男女到克里特島。米諾斯建了一個迷宮,在裏養了一隻野獸,用童男女來餵它。雅典的國王愛琴的兒子忒修斯看到人們人們遭此不幸,他決心要殺死那隻野獸,為孩子報仇。忒修斯在離家的前一天和父親約定如果他活着回來,就掛上白帆,如果遭遇不幸,就掛黑帆。但他成功殺死野獸後卻忘了和父親的約定,愛琴海國王看到黑帆,悲痛欲絕,跳海自殺了。為了紀念愛琴國王,他跳入的那片海,從此就叫愛琴海。

這樣一個小小個故事,卻讓我們深深的感覺到信息傳播錯誤的後果,為國王惋惜。我們現在的信息傳播方式有很多,比如:短信,電話,寫信,語言,文字,圖像……我們現代的這些圖像傳播方式比以前的信息傳播方式要準確很多,交流起來也方便。這也映照了時代的進步。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也間接性的給我們講解了一些小的知識,比如螞蟻和蜜蜂的信息傳播方式,中國的印刷術,還有第一本印刷的書是什麼等等,中間做的那個做動作的小遊戲,更讓學生們在遊戲中明白語言,文字的重要性。老師還讓我們明白了信息的含義:信息由指向性,可以廣泛傳播,又有相當之大的時效性……老師的課件也是圖文並茂,讓人感覺看着很方便,內容精益求精,又可以便於理解。讓我們記住信息的重要性,信息傳播錯誤的危害性,讓我們受益匪淺。

國學作文 篇10

為了進一步弘揚名族傳統,傳承國學經典引領我校學生,通過誦讀國學經典詩詞,感受祖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奮學習,自強不息優良品質,學校定於這個星期五舉行國學經典誦讀比賽。

這天清晨,同學們早早來到教室,個個精神抖擻,背起了《弟子規》,老師還讓我們演練幾遍,並叮囑我們比賽時不要緊張。叮鈴鈴,上課鈴響了,這也意味着誦讀比賽開始了。我們排好隊,慢慢走出去。

來到階梯教室門口,我們緊張等着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我聽到報號老師叫:“現在是五年級一班出場。”我們懷着忐忑不安心情進了場。

等所有人入場後,只聽見沈鵬拿起話筒説完了總序,接着,全班一起背完了“入則孝”,沈鵬又背起“泛愛眾”中第一排,全班同學有起伏背完了“泛愛眾”,這一章。誦讀完後班長用口令整整隊,並向評委敬禮,接着,我班便出場。緊接着,其他班級也進行了誦讀比賽。

這次比賽,讓我知道了一些重要道理。總序,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這八章內容,我基本能按要求做到,但少數部分仍欠缺,如,父母講道理時,嫌囉嗦,這樣就沒做到“父母教,須敬聽”。感謝學校給了我這好機會,讓我明白,發現了自己缺點和優點。我一定會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