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國學作文

【推薦】國學作文彙編九篇

欄目: 國學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08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學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國學作文彙編九篇

國學作文 篇1

國學經典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平凡體現在它常常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比如説我們小時候讀過的《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它們無一不是國學經典;偉大則體現在這些國學經典的精髓,自古就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説法,現在的社會核心價值觀又與此息息相關。

《論語》是本深奧的書,裏面有很多思想,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論語》中的誠信思想。“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與他人交往時的誠信,是為人處事方面的誠信。這裏的誠信主要表現在朋友之間平等相待,不刻意討好,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所以我們更不要明明對一個人心存怨恨,卻因為他的權勢去故意巴結,甚至利用他人對你的信任去欺騙他人。那樣太虛偽了。所謂真誠,難道不就是做到表裏如一,內外一致嗎?;“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學習方面的誠信,孔子在教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無知,一個人是否聰明不是全部取決於他知道多少知識,而是取於他是否能坦然的承認自己不知道什麼。在學校裏我們每天都會接受到很多很多知識,但我們不能只看見自己學到了什麼,而應當知道自己沒有學會什麼。所以對於知識,我們不僅要虛心,還要得寸進尺,要學到老,活到老絕不滿足於自己已經學到了多少知識。

誠信思想對於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對於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的借鑑和促進作用。而國學經典則是它的源頭。國學經典是本永遠也看不完的書,所以我們要珍惜這巨大的精神財富,不要讓它們在我們手中消失。

國學作文 篇2

近日,偶然看到了沐童與檀老師對“國學”產生一番“針尖”對“麥芒”的較勁,頗有感受。自知草根無名,然而,“國學”雖是精英人士眼中的“大雅”之物,然其為國之精粹,至尊而至尚,不可親躬雕繪,而華夏之凡芸難道亦不能旁觀作歎?

檀老師博士之飽儒,自然可以視己為“精英”,有了精英作後盾,自然“凡夫俗子”的論語只當作是“閒言碎語”,未及身而自落。面對“國學”處於的尷尬局面,檀老師似乎像是落幕王朝的“德高望重”的老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是他堅決的態度——似乎只有他,像他一般人才能做最好,如果讓初中剛勉強畢業的人與他做同事,“同事”是一個爛蘋果壞了整筐梨。不,按他的“大眾糟蹋”——是好多的爛蘋果壞了“為數不多”的“精英”梨。我這裏先作一個不是很合理的懷疑,檀老師與大眾,就像皇帝與庶民一起遊賞御花園,有一種心裏的“不平衡”,雖然皇帝與庶民是出於同樂為目的,檀老師與大眾是出於弘揚國學為目的。精英與非精英,檀老師劃出了等級,而這種等級往往有可怕後果。

精英與非精英,這個人數的比例是多少比多少?中國本不像印度實行的精英教育,所謂的“精英”階層更是少了,而國學卻像是龐大的資源——“博大”而“精深”。試想一下,只讓幾個工程師去開採,那他們能做什麼——“精深”——他們掌握了專業的知識,哪裏有資源,資源優劣等等。但是他們能做到像平凡的石油開採工人那樣?所以説,這時的開採需要雙方的配合,雖然工程師的地位很重要,但工人的就是不重要,甚至不必要了嗎?同樣,弘揚國學,也需要大眾,更需要大眾作為推動力量。檀老師如果是汽車的發動機,那麼大眾就是輪子。沐童似乎也於輕視了“精英”階層,他也對精英的身份作出懷疑——北大新聞系與中文系博士相比,沐童似乎略自嘲味地把自己“貶”到大眾那邊,靠着羣眾的力量,對着這種“等級”窮追不捨。其實,我覺得沐童做得也些許不恰當——如果同是去想辦法照顧好一個“不強壯”孩子,而這時就應該把精力放在“想辦法”上,而他們卻互相質疑其對方的身份來,似乎總要有一個最合理的身份,才有資格去照料他。如果一直都沒有一個合理的身份,那麼兩人喋喋不休,孩子説不定還更弱了。外國人曾談論過中國的考古,中國人如果發現哪裏有一件文物,不是先去發掘它的價值,而是先質疑起它的身份來——哪個朝代的?有何詩何詞或是何典記載?孰不知光陰易失?

再説“國學”,什麼是國學?帶了個“國”字的,便有歷史在裏面,那裏有咱們老祖先的身影,雖然我還不太清楚,但必然也是聖子留下的思想,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的重要內涵。而檀老師所謂的“寧為玉碎”還談到了普通人對國學不懂,然而,如果這也能成為原因的話,那未免也太牽強了吧。我是一個高中畢業學生,對國學的含義還真不太瞭解,但能擋住我那份對國的熱愛,從而愛及“國學”的熱情嗎?就像有些女生,她們也看中國足球,難道真的對足球瞭解透徹嗎?出於愛國熱情,她們也可以瘋狂,為贏球而瘋狂;她們也可以落淚,為輸球而落淚。難道説,就只因為她們不懂足球,就沒有歡呼的資格,沒有落淚神傷的資格?所以,這一點我給予反駁,我個人很讚賞沐童的。

再次,檀老師沒有看到大眾的力量。承然,“國學”是高雅的,但是,就因為她高雅則將其束之高閣,而中國的精英力量又尚薄弱,這不等於在一個只有幾個富人的小鎮上開“五星級”賓館——倒只是時間問題。而檀老師的“國學”熱情卻似成了陪本生意的堅持,這種頑強,看得讓“國學”自己都不知如何你是好?如果,放下架子,同是一棟樓,高層的為“五星級”,低層的為“三星級”的,或者,更普通,不是可以達到“雅俗同樂”的地步。千百年來,國學,雖然是“不衰”但也非“長盛”。封建時,推崇“儒道”,而“國學”中又以“儒釋道”為主杆,而三者又相融合,並且,科舉制的實行大大提高了讀書人的地位,而這些讀書人讀的又是“四書五經”,官方的推行,加上庶民雖然不懂什麼“四書五經”但出於對其的仰敬,所以雖然“國學”雖不盛,但卻不衰。到了,辛亥五四運動時期,也自然因“官敗民棄“而深衰。而如今對國學雖然是“官倡”但是民“不太親”——這已是國學危險的重大原因了,檀老師如再棄民,不是要“陷國學於死地”。國學之所以不興,非知識分子之錯,錯在知識分子沒去發動大眾,如果大眾推崇了,那國學還會受冷遇嗎?

最後,希望像檀老師這樣的中國精英分子,寬容些,不要把國學獨攬懷中——像趙薇這樣的明星,難道只有大學生,或是長得帥的人才能有資格去喜歡她。我想,喜歡她的人,一定有阿姨,退休工人,逃學的孩子。讓國學為大學所愛,所炎黃子孫所愛,讓她再復青春,這比什麼都重要。我想,國學,她,更願意看到檀老師您與沐童大哥相握手,舉行國學之舉,讓世人見示中華民族千古之精髓!

國學作文 篇3

國學是一杯水,純淨你的靈魂;國學是一杯茶,温暖你的心靈;國學是一杯酒,驅散你的憂愁;國學是……

國學伴隨着我的一生。在我牙牙學語之時,國學就給我上了”緊箍咒“,”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對我來説都不在話下,這讓我在幼兒園受到過老師的多次表揚,我也很洋洋得意。

上了小學,國學則換了一身行頭,變作名言警句和古詩文來”折磨“我們,這讓很多同學敗在了國學的腳下,不願去記不願去背,最終一無所獲。但我卻在這個時候愛上了國學,愛上了背古詩,不再把它認為是揹負的枷鎖,選擇了與國學成為朋友。這讓我的語文成績在班裏名列前茅,我自己也比較滿意。

現在的我已經是初中生了,科目的增多使我倍感壓力。國學這個時候便化言文來給我加油打氣,讓我放鬆心情。我要努力學好文言文,這是給國學朋友最好的回報。

但是,國學僅僅只教給我們知識嗎?不是的,她還教會我們如何做人。

《論語》中”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告訴我們為人要正直,要胸懷寬廣;《莊子》中”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告訴我們要講誠信;詩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告訴我們要堅持不懈;名言“不管一個人多麼有才能,但是集體常常比他更聰明更有力”告訴我們要團結——

國學的魄力如此強大,她是我們人生中必修的一門課程,讓我們一起走進她,讀懂她吧!

國學作文 篇4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為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典。《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論語》,《菜根潭》……這些都是國學,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國學就好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國學是先人用盡一生而總結的道理,那是對人生的品讀,那裏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那些都是中國的驕傲,那些沉積着一個偉大的名族不變的精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修身養性,教會我們如何做真人,教會我們分清美醜,明辨是非。國學使我們從聖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位人生的真諦,從一件小事,從一句話,從一個動作,從一個事物中,我們都能夠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國學經典總是引領我們不斷領悟到生命的意義,端正青少年正確的人生態度。

國學,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體會,而國學中的精華,一生也學不完。

《論語》使我們修身養性,德行人生。《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張“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教會我們如何做仁人。《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樣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峯,怎樣才能夠體會到人生的意義,怎樣才是真正地對人有“仁愛”之心,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菜根譚》囊括了5000年中國處世智慧的奇書。”這是世人對它的評價。“雲中世界,靜裏乾坤;冷靜觀人,理智處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人生就是這樣,要能夠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尋到快樂的因子,要能夠在榮譽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學會堅持。《菜根譚》,它充滿了哲理的味道,充滿了富於通變的處世哲學,充滿了無窮趣味。我覺得《菜根譚》它真的看懂了這複雜的社會,教會了我怎樣面對生活,面對人生。

《道德經》是我體會最深的,它總能夠用一句短小而精闢的話把我們領到另一種美妙的境界,那裏都是真善美。這就是國學的力量,在國學中一旦看懂人生,便會使生活昇華到另一個水平線——不計較得失,無論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種平常的心態去看待,以一顆平靜的心去面對。看輕人生的權勢名利,看穿世間的繁華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諦,超然物外,你就會別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這句話,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這句話也是老子一生的.堅守。權勢名利都看輕了,世間就安靜了。

品讀國學,就是在品讀人生。

懂得國學,你就懂得了人生!

國學作文 篇5

國學,你是沙漠中的綠洲,給了我希望;國學,你是黑夜中的明燈,給了我光明;國學,你是陽光雨露,沐浴我茁壯成長。國學,是我的最愛。

現在,我已經跨入了國學的大門,準備去這浩瀚的知識海洋暢遊。國學,能使我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與經典通行,與賢為友;國學能使我瞭解更多的課外知識,使我學習做人的道理。使我們做國學的好夥伴,國學的讀者吧!

《論語》教我們做人要政治磊落,要視仁德;《弟子規》教導我們為人處事的規範;《孔記》告訴我們修身做人的準則;而《大學》教導我們要格物致和……

説實在的,我覺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時候就有這麼一套叫你怎沒做人的書,使自己不斷改善。“德”是《弟子規》主要講的內容,他教會你如何尊重長輩,愛護小輩,孝敬父母老師,關心兄弟姐妹。時時刻刻都要以“德”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為重,真正的做到尊師重道、尊老愛幼。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家有利於提高民族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提升境界,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學習這經典的國學,去品味其中的真情實感,學會出事,學會做人。

國學作文 篇6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用文字記錄來,就成了一本本的國學經典。國學經典底藴豐富,藴藏豐富的為人處事的經驗和道理,其思想內涵的核心就是仁、義、禮、智、信。作為儒家所謂的“五常”。

就拿“五常”中的智來説吧。“仁、義、禮、智、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而要將這一切聯繫起來就需要“智”貫穿其中,否則即使有“仁、義、禮、信”加持於身,也都不可能通過無礙。新時期需要把中華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學智慧聚成一體,開啟新的智慧。這是我們今天仍要發揚的。

就像《愚蠢的狼》這篇文章講述的一樣:愚蠢者總會被聰明着戰勝。這就如同聰明者總會騙的了愚蠢。因此,現在就要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使自己變的更聰明!

五年級:春之花櫻

國學作文 篇7

從四歲起,我就開始在幼兒園學習漢語,現在上小學二年級,我已經和漢語學習密切接觸了四年。學了中文後,我改正了對長輩無禮的缺點,養成了以史為鑑、以史為鑑的好習慣,學會了“人有禮貌,就安全;人沒禮貌,就危險”的道理。

(一)

以前,爸爸媽媽叫我,我根本不理會;爸爸媽媽讓我收玩具,我從來不收拾,等着爸爸媽媽收;爸爸媽媽教育我,我只把頭扭向一邊,耷拉着眼睛,有時還會用手捂住耳朵;爸爸媽媽責備我時,我還和他們頂嘴。

後來,我學會了《弟子規》。在孝道上,父母不應該放慢腳步。不要懶惰。當父母教書時,他們必須尊重地傾聽。必須遵守父母的責任。”在書中,我瞭解到古人是如何孝順長輩的。回到家裏,我答應我父母糾正這些問題。從那時起,父母給我打電話時,我會大聲回答;玩完玩具和作業後,我會收拾好玩具和書本;父母教我時,我會認真聽。如果你有什麼建議,我會給爸爸媽媽的。我父母稱讚我是個好孩子。

(二)

考試時間到一半了。大家都在認真複習。回家後,我不僅按照老師的方法複習,而且還自己複習。最後,我在半期考試中得了全班第一名。當老師問我如何取得好成績時,我調皮地説:“邊學邊學並不奇怪。”。向過去學習!”

(三)

當我們學會“人有禮貌但安全,粗魯但危險”時,我想到了我遇到的一件事。一天,我坐公共汽車上學。那裏非常擁擠。突然,一個行人走到我們前面。司機匆忙踩剎車,我們都衝上前去。其中,一名乘客踩在另一名乘客身上,乘客“哎喲”地大叫。乘客不僅沒有道歉,還認為上車沒問題,因為車上人太多了,他們吵了起來,最後吵了起來。我想:那時候,他們學習了中國文化,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他們不會打架!

學“漢語”真的很有用!

國學作文 篇8

國學,對於我們來説,在書本上,電視上,報紙上、生活中都能見到、學到。現在,我已經跨入了國學的大門,準備去這浩瀚的知識海洋暢遊。國學,能讓我們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與經典通行,與聖賢為友;國學能讓我們瞭解更多的課外知識,讓我們學習做人的道理。讓我們做國學的好夥伴,國學的讀者吧!

在生活中,宋·蘇軾《司馬温公行狀》中的“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對我的影響非常大,讓我明白了要相信自己的見解,絕不輕易地懷疑自己。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又蹦蹦跳跳地來到了去學校的路上,我剛到教室門口,就看見同學們正在寫作業,如果是原來,我還會感到納悶,但是,今天我並不感到納悶,因為,老師佈置了許多作業,同學們都在做呢!教室裏呀,可真是靜得不能再靜了,彷彿一根針掉下來,大家都能聽見呢!很快,我也進入了角色,沙,沙沙,沙沙沙……大家的寫字聲很快奏成了一曲美妙的音樂。“慧玲,這道題是這樣做的吧?”一聲清脆的聲音響在我耳邊,音樂停止了,我轉過頭去,原來是周文文在叫我,我和她對了對,可答案根本合不上呀,我們又各自在草稿本上算了一遍,可還都是相信自己的答案是對的,於是,我們都把自己的理由説出來,可我倆還是堅持己見,誰也説服不了誰,都沒有一點向對方認輸的意思。於是,我們去找了許多同學,大多數都支持她的答案,我有一點兒灰心,正準備把自己的答案改了呢!可我想起“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這一佳句,再想了想自己的解法,於是,我堅定地説:“我相信我的答案是對的。”過了幾天,老師講了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我發現我的答案是對的。我開心極了,我也更堅信“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

後來,我對國學又有了一些新的見解,我更喜歡學國學了,因為學國學不僅可以提升自身的修養,還可以潛移默化地體會他的思想,從而指導自己的日常行為。

國學作文 篇9

“雨從季節的深處淋過,帶走塵埃的灰暗時光。”

芳草碧連天,知交半零落,悄帶起風的一些微涼,撩動着日光下的樹影,動徵鐸,踏着國學的腳步走。

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平野盡,匯入大荒流。

臨岸的河水涓涓流過的聲音,似是能淌進人的心底,卻洗不走那景。殘陽如血,滄海如幕,摭拾腳步,山拔石立,高高低低,連綿起伏,沿着水,繞出了山。清澈見底,樹影倒映在水面上,蔚藍的天填充着顏色,淡汝素裹,通幽處,綠葉舒展着懶腰,抖擻着精神,在風的引領下,搖搖擺擺。一旁的巖石,潛在草叢裏,經歷風雨,溝壑般的細紋佈滿了臉頰,勾勒出山澗,勾勒出停駐的步伐,國學的身影。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沒有硝煙的戰場在上演,不聞窗外事,全神貫注地投入戰事。奮發向上的精神滋養着我們,擠出海綿裏的水,匯成通向彼岸的航道。

人閒,花落,夜靜春山空。

惜春,開早,奈落紅無數。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更能消幾番風雨,春匆匆舍歸去。山隱水迢,雲蒸霞蔚,乘物以遊心,飄飄散散,一片一片,一片接一片,灑在小徑上,拼湊前進的腳步,一步連一步,花開花落,化作春泥,歸程何期?春散飛花,記住了,留下了,奼紫嫣紅,拉過帷幕。在樹下,國學好像點點滴滴的濃郁的樹膠,順着樹的邊沿流下夾雜着花瓣,我、兜兜轉志,素描着最美的花,晶瑩剔透的琥珀在犄角一處點綴着行程的每一個腳印。

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閃爍着希望的星星,在孕育的搖籃裏茁壯成長。星漢燦爛,若出其中,人才將在這裏起步,在這裏閃光。

遙看,近卻無。

碧落,青竹靄。

風颺颺,若隱或現,提起腳跟,踩着泥濘的土壤,竹葉濕漉漉的;時不時地穿過一串串珠子,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顫動周圍的氣流,葉子沙沙作響。綠竹下,慢慢地,悄悄地,在枯葉的掩護下,竹筍的小腦袋開始衝破土壤的夾層,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晴日初開,一寸陽光射過縫間,雙手合握,體驗着最初的國學,本是同根生,一切都重新來過。

《詩》雲:“高山仰止,景行仰止。”鳥鳴嘰嘰喳喳,書聲朗朗入耳,墜入知識的殿堂,享受這清新的空氣,是何樂?

歸期未有期,踏着國學的腳步走。悠長迴轉:“節彼南山,維石巖巖;桃之夭夭,其葉蓁蓁;瞻波淇澳,綠竹猗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