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國學作文

精選國學作文集合7篇

欄目: 國學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76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學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國學作文集合7篇

國學作文 篇1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實現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是全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一個真正強大的中國,必然具有強大的文化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壯大這種文化力的精神原點和指南;而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則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和精神命脈。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每個中國人的共同責任。

“月滿則溢,水滿則虧。”古人從這些自然現象中推理出一些道理:謙虛謹慎,能讓人際關係和諧,讓大家更開心,生活更美好,正如歐陽修所説: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所以在生活和學習中要學習古人的謙虛謹慎。

中國古人推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也常常説:一百次心動不如一次行動。這告訴我們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只有身體力行,言行一致,學而時習之,才能獲得真知識。正如孔子所説:“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在古文中“節”指氣節、節操;“義”指道義、正義。“節義”是中國古代君子怙守的行為準則,在利益面前想到道義,遇到危險願意挺身而出,經歷長久的窮困都不忘平日的諾言,這樣也可以算得上完人了。《三國演義》中關羽就是忠義的代表,如“身在曹營心在漢”,“降漢不降曹”這都是他忠義的表現。

古人們倡導“天人和”,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類。天地之間有萬物,萬物之中有人類。人類要想生存,必須依靠萬物。古人以和為貴,主張人順應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大自然也有自身的規律,人們可以認識規律,利用規律,但無法改變規律。我們要保護環境,珍惜自然資源,共盈生命綠色。

“古今貫通”這是季羨林老爺爺提出的。國學給我們留下了眾多耳熟能詳的經典:他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我們要細細品嚐,細細品讀,讀懂了自然也就理解了,這種優秀的文化也將一直伴隨着我成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必然是立足於當下,面向世界,走向未來。

國學作文 篇2

國慶小長假期間,我收看了山東少兒頻道的《國學小名士》第五季總決賽,受益匪淺。

總決賽賽程分為三部分:接龍、搶答和作詩。我又見到了一個熟悉的面孔:宋卓航。在去年的比賽中,他獲得了二等獎,因為他的刻苦和優異,曾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在總決賽賽場上,再次看到他,真為他高興!

古詩接龍考察了兩首長詩《春江花月夜》和《蜀道難》,這兩首詩辭藻優美、意境深遠,小選手們很快就順利背誦完畢,足以體現他們的實力。

搶答環節不但是對知識量的考量,也是反應速度的較量。在這一環節中,宋卓航後來者居上,奮起直追,將比分趕超了對手。我也跟隨節目進行試着答題,發現這一環節如果讓我來答,也能答對呢!

最後的作詩,是看選手能否學以致用。評委出了三個字“山、志、遠”,讓兩位選手在規定時間內現場作詩,最終還是宋卓航以對仗工整、詞境優美而勝出,我也非常佩服!

小選手們的表現,讓我又想起自己“每日一詩”的目標,也很慚愧沒有堅持完成。每當收看這些益智類節目,我都暗暗下定決心,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多背古詩詞、多練習寫詩,有朝一日也站在這樣的舞台上和同齡人較量一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宏偉的目標,也要先從當下做起。定下目標容易,能把目標付諸實現才叫實力!

我要好好努力,借《國學小名士》最後一題,也用“山、志、遠”作詩一首,用以自勵:

學海無涯夢無邊,

書山有路行為先。

壯志凌雲存高遠,

意氣風發數少年!

國學作文 篇3

“論語者,二十篇;羣弟-子,記善言……”聽,這是我們潤新小學的學生在誦讀。這稚嫩的童音,讓我的思緒飛揚。不知不覺中,我跨越時空,走進了兩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去聆聽他的諄諄教誨、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尋他的敦厚之風。

孔子的很多言行都被弟-子記錄在《論語》裏,得以流傳千古。《論語》它是一部閃爍着理性光芒、包藴着樸素道理的文化經典,自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為世人推重,視為治世寶典。它闡述的主要內容是儒家的仁義道德,這是孔子學説的核心,也是儒家學派的主導思想。在孔子思想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並且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論語》提醒現代人要重德。道德一體,重德即是順應天道,順乎宇宙的規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孔子認為立志於仁德的人,他便有一個思想支持力量,積極地面對人生世相,逐漸的樹立起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如《為政》篇中孔子説:“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其義即説國君若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已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羣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這樣便可體現出君主高尚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論語》不但講了治國的大道理,還告訴我們做人要守住內心的寧靜。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保持內心世界的寧靜,是一種修養,一種智慧,一種境界,也是成就事業獲得幸福快樂的必要條件。只有一個內心寧靜的人,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世界面前看得深,看得遠,才能使自身的思維閃爍出智慧的光輝,才能把自身的人生看得更透徹、更完整。

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天,一個工人在倉庫搬運貨物,一不小心把手錶弄丟了,到處找不到。後來同伴也加入了尋找的行列,大夥兒翻箱倒櫃,仍然一無所獲,只好沮喪地回去吃午飯。這時候,有個小男孩偷偷溜進倉庫裏,沒費多少力氣和時間,很快就把手錶找到了。人們詫異地問他是怎麼找到的 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靜,馬上就聽見手錶的滴答聲了。”偌大的一個倉庫,要找一隻小小的手錶確實不大容易。但是那麼多人辦不到的事情一個人辦到了,大人辦不到的事孩子卻辦到了。

我們從這個故事中可以得到啟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氣、勇氣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一點靜氣,整天慌慌張張,浮躁不安,也是成不了什麼大事的。

國學作文 篇4

寒假裏,焦作日報社為校園記者舉辦了有意義、值得回味的'“讀經典寫美文”活動,這讓我們瞭解了更多的中國古代經典文化。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鏗鏘有力、琅琅的讀書聲,是同學們在專心致志地讀《弟子規》。《弟子規》中藴藏着豐富的人生道理。“勿箕踞,勿搖髀”。任曉光老師告訴我們:人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如鬆,行如風,坐如鐘,睡如弓。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事情不要慌亂,慌亂容易出錯。不要害怕困難,也不要馬虎草率。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穿着整潔,不要拖拖拉拉的,要時刻給人們一種利落的感覺。

《弟子規》告訴我們:做人要有原則。“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如果犯了錯誤,能夠改過,就等於沒有過錯;如果犯了錯誤還要去掩飾,那就是錯上加錯了。

《弟子規》引導我們怎樣對待父母、師長;怎樣處事、為人;怎樣學習。誦讀中國古代經典文化,真使我醍醐灌頂,受益匪淺!

國學作文 篇5

《國學經典》是一本傳揚中國經典文化的書籍。書雖然小,其中的知識和道理可真不少。

比如在經典要義這一章裏有許多名言警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如實回答。所以我們不知道的就是要説不知道,好請教別人。

“萬物之生意,最可觀。”這句話的意思是:萬物的生長意境是最值得觀賞的。我們應當多去觀賞一下各種動植物的生長情況。“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句話的意思是説:水是靈動的,代表了變通,比喻聰明的人;山是沉穩的,代表了沉靜,比喻仁德的人。 比如,在故事這一章裏,許多故事都帶着大大小小的道理。《曾子殺豬》這個故事是説人要誠實守信,不要去欺騙別人。

我們也千萬不要從小養成了欺騙別人的壞習慣。《網開三面》這個故事主要説了我們要學會寬容別人,如果我們寬容了別人,以後別人就會幫助我們。《子罕睦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謙讓。因為,謙讓了別人,別人就會敬重你。

讓我們一起來誦讀《國學經典》吧!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着我們健康成長。

國學作文 篇6

觀看國學動漫城後,一閉上雙眼,所有的一切,讓我回到了春秋戰國時代。

孝是一種美德。古時候。孔子的學生——子路,特別地孝順父母。一天,子路的父母非常想吃米飯,可是家裏的米恰巧沒有了,望着父母為自己操勞而蒼老的面孔,於是子路中午,翻山越嶺爬涉了十幾裏的山路,終於買到了米,子路擦去了頭上的汗水,匆匆忙忙地趕回了家。當他到家時,已經是傍晚時分了,便馬上給父母做飯。望着父母幸福地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高興得連疲勞也忘記了。從此,大家一見子路就誇他是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他是值得我學習的。我能為父母做些什麼呢?週六了,我多想讓父母安心的休息啊!於是我早早地起了牀為父母做早飯,我把粥熬好,把雞蛋煎好,便把父母叫起了牀。看着父母美滋滋吃上了我親手做的美味早點,我明白了,孝也是幸福的!

孝,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的支柱,是每一個國人永遠不會忘記的,古人尚且如此,咱們當今的年輕人又怎樣呢?如今的很多年輕人親手締造了一個新詞彙——“啃老族”。顧名思義,所謂的啃老族,就是在自己已經成年,完全可以工作(且不是正在學校上學的學生),卻要求父母來養活自己,將早已健壯、寬厚的手伸向了父母。多麼無恥的行為!父母的每一分錢不都是珍貴的嗎?就算那是退休金,可是憑着父母自己都只能靠節儉才能生活的退休金,不僅享受不到兒女們本該供養的清福,還要將大部分的錢分給他們,以便讓他們過如意的生活,難道我們不應該為這種行為感到羞愧嗎?

那麼他們知道孝嗎?知道!只是在他們心中,有一種東西更重要——金錢。那麼換句話説:金錢是不是比道德還重要?回答有兩種:是與否。是,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金錢的地位被一再提升,甚至到了“有錢能使鬼推磨“的地步。否,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精神支柱——道德,如果一個人心中沒有了這個支柱,再強大也會轟然倒地。

如今,這樣的社會,不免讓人沾染俗氣,與世俗同流。可到不如讓我們將心靜下來,多讀讀《弟子規》、《三字經》等。吸取古人身上的美德,把腦中的雜念驅逐出去,讓意念、思想淨化,脱離世俗,讓人思路更明朗、清楚,迴歸道德的坦途。

願更多年輕人觀看《國學動漫城》讓孝在每個人身上綻放光彩,讓道德支柱屹立不倒!

北京順義李橋小學五年級:筆耕少年

《國學動漫城》觀後感

閉上雙眼,《國學動漫成》中人物的一顰一語、一舉一動都放映在我的腦海中……劇中的故事令我受益匪淺,獲益終生,人物生動的形象舉動,他們的一詞一語更是令我豁然開朗。

《國學動漫城》是區教委聯合順義電視台推出的,為的就是營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社會氛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榮辱觀、善惡觀,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道德素養,(讀後感 )它是一檔適合幼兒、兒童、少年、青年朋友們觀看的動畫類欄目,還設有《中華德育故事》《國學經典讀解》兩個板塊,主要內容涉及傳統文化中的“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自從《國學動漫城》開播後,我每天都準時收看,因為它不僅教會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還讓我增長了許多知識,充實了我的課餘生活,為我的“國學資料庫”擴充知識。

《國學動漫城》這個節目主要展示了“國學”情境,教授“漢文化”、“國粹”,本着“化繁為簡,寓教於樂”的宗旨,用動漫的形式,將原本比較枯燥乏味的《弟子規》、《孔子》、《論語》等國學內容,變得通俗易懂、好玩有趣,真正做到“寓教於樂”。在《國學動漫城》中,有很多關於美德的小故事,在我看過的那麼多故事中,最讓我獲益的還是這個“學無止境”的故事了。故事內容是這樣的:

從前有—個小和尚,他很想做出一番修為,於是,他找到了一位高僧,並懇求師父收他為弟子。兩年後,小和尚自認學到了很多東西,便不再跟高僧參禪拜佛了,向高僧告辭後就要下山去,高僧明白小和尚的心思,他並沒有阻攔小和尚下山,而是通過一個試驗來告訴小和尚學無止境的道理,小和尚明白了師父的一片苦心,愧疚地請求師父原諒他的愚昧無知。

在聽了這個故事後,我的心像海面的波濤,洶湧澎湃,不能平靜。看了這則故事後,我恍然大悟我不正是現實中的小和尚嗎?有一次,老師正在講解新課,我不耐煩地想,怎麼那麼簡單啊!算了,不聽了,反正我都會了。於是便拿畫紙來畫畫,做做小動作,神遊天外,可是怡然自得啊!但老師講的內容,我一個字也沒聽進去。結果,第二天考試可想而知……直至今天,我才真正明白:學習是沒有盡頭的,奮進不息的!我們應該活到老學到老,要謙虛地向他人請教,不能不屑與老師的教導與他人忠言。

國學作文 篇7

國學,是我國的瑰寶。在我們華夏民族的五千年曆史長河中,國學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

國學的魅力是強大的。因為在我們這個時代,曾有多少東西被丟棄?而國學,一直在歷史的長河中歷久彌新。

我,作為一名普通的五年級學生,對國學的興趣不是很深。我對國學的認識大多都來自課本和我從小讀過的國學書本,儘管我能説出些許和國學有關的東西,然而很多時候我感到這些東西還是枯燥無味的。但自從觀看了《國學小名士》後,從選手那口若懸河的表達能力和主持人和嘉賓評委那妙語連珠的精彩國學點評中,我漸漸從國學中找到了樂趣並深深地愛上了國學。

《國學小名士》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台上哥哥姐姐們的勝利與台下他們的奮鬥和拼搏讓我明白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真實含義,而他們在台上的精彩表現又告訴我,面對自己的人生,我要努力,我更要自信。

在這眾多的古詩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詩就是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句詩讓我明白了朋友情意的重要性,我也學會了珍惜我和好朋友之間的友情。

國學,好似廣闊沙漠中的一朵花;國學,猶如蔚藍天空中的耀眼的太陽;國學,猶如漆黑夜空中的一顆璀璨的明星!同學們,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將國學,將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Tags:國學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