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精選餃子的傳統作文三篇

欄目: 傳統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22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餃子的傳統作文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餃子的傳統作文三篇

餃子的傳統作文 篇1

我最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餃子

餃子餃子——吃了變成人中驕子。每當我現在看到餃子就會想起小時候姥姥勸我吃香噴噴餃子的場景。

餃子歷史據説也很悠久了,是我國的傳統飲食文化特徵之一,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喜氣洋洋的春節,每到新年的除夕夜,餃子就成為了最重要的角色。因為大年除夕可少不了包餃子吃。我問過媽媽,為什麼年夜飯一定要有餃子,媽媽説這是古人傳下來的,一家人在除夕的炮竹聲中吃年夜餃子,就會有新一年的美好期望與祝願。餃子文化可是在飲食裏面有着很重要的一席之地呢。

餃子形如元寶,有“招財進寶”之意。餃子可以讓人們把各種吉祥的祝願包到餡裏,誰吃到説明誰新的一年有更多的福氣,我曾經就為了吃到媽媽包在餃子裏的硬幣,連吃了20多個餃子,後來被大人們笑話了很久。餃子還代表團圓美滿之意。一家人圍在一起熱火朝天,有説有笑的包着餃子,是一件多麼幸福祥和的事情。

有個謎語你們猜猜:一個扁食兩頭尖,下到鍋裏成萬千。金勺舀,銀碗端,端到桌上敬老天。天神見了心喜歡,一年四季保平安。對了,説的就是餃子。餃子的謎語還有很多。例如:從南來羣鵝,撲通撲通都下河,先下沉,後漂浮等等。

餃子可以有很多種餡,我最愛吃的`就是三鮮餡的。我還會製作各種不同形狀的餃子,結果就是別人都不吃,只好我自己消化,因為我製作的餃子經常慘不忍睹,連我自己都不願意吃,哈哈。

過年吃着餃子,聽着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是我們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

餃子的傳統作文 篇2

週末,我們要吃中國傳統美食——餃子。可是今天爸爸出差,媽媽加班,我和弟弟只好背起包餃子這個重任。弟弟一點兒也不安分守己,一會兒把麪粉噴到我臉上,像塗了一層面膜;一會兒將鍋碗瓢盆弄得咚咚響,攪得我不得安寧;一會把水龍頭擰開,一會兒赤腳在地上走來走去……起初我還能專心志致地思考怎麼包餃子,可是後來在他的帶領下,我們將廚房鬧了個底朝天。等我們玩得力倦神疲之時,才發現麪粉只剩半盆了。

開始包餃子了,我把小麪餅擀成薄薄的面片,就往裏塞肉餡。我包的餃子千奇百怪,光是面片就有幾百種樣子。瞧,最大有手掌那麼大,最小的卻不及大拇指;最尖的似乎能把手心扎破,最圓的彷彿能與珍珠媲美。弟弟做得更是勝我一籌:有的又細又長,像蛇一樣彎彎曲曲地躺着;有的又粗又胖,跟他的身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過沒關係,因為外觀的醜陋不會對餃子的美味有絲毫改變。況且愛因斯坦説過:如果箱子比裏面的肉好,那可真是太糟糕了。

一眨眼的功夫,令人大飽口福的餃子已經在沸水中翻滾了,我得意洋洋地説:“看來這包餃子也不難嘛。”可是我的話音剛落,餃子彷彿要跟我作對似的立刻露出了五臟六腑。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我們哥倆自作聰明,決定將破了肚皮的餃子撈到碗裏隨時“幹掉”它,沒想到異常滾燙,真是心急吃不了熱餃子呀。

瞧,這就是我和弟弟包餃子的難忘的經歷。雖然事情過去了很多年,我早已將餃子的味道忘得一乾二淨,可是那美好的體驗,不僅沒有被時間沖淡,反而更加清晰起來。

餃子的傳統作文 篇3

今天上午,王老師給我們講了“傳統文化——餃子”,同學們對這再熟悉不過了。但是,餃子的來歷、意義、以前的名稱……估計沒有人能回答上來。下面就讓我給你們介紹一下吧:餃子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相傳是建安年初任長沙太守的張仲景發明的。當時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只好辭去官職,去給百姓治病。他一到家,求醫者便蜂擁而至。冬天,弟子幫他熬藥,他把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放進鍋裏,用沸水煮熟,然後用麪皮包上,在用水煮,這就成了“驅寒嬌耳湯”。人們吃後,頓時覺得全身温暖,兩耳發熱。當然,人們被凍傷的耳朵都被他治癒了,歡歡喜喜過了個年。從此,每逢冬至到大年三十,人們都吃餃子紀念他。可吃餃子又有什麼意義呢?是這樣的:全家一起吃年夜餃子,以示財源茂盛、平安吉祥、幸福健康、人丁興旺。

餃子在長久的發展過程中,已經歷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餃子最早出現在魏國。《廣雅》記載那時有叫“餛飩”的食品,相當於現在的餃子,到了南北朝時期,餃子已在中國大部分地區流行,而且裏面要放些葱、姜、香菜、蝦皮、韭菜等小料。這種吃法仍在我國現在陝西、山西等地區流行;在唐朝,餃子變得和現在一模一樣,稱為“湯中牢丸”;宋-明時期,稱“便食”、“時羅角兒”、“粉角”等。萬年曆《萬署雜記》中記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扁食也;清朝,因為種類繁多,名稱也在不斷增多,先後有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等名稱。

那麼,我在家裏包沒包過餃子呢?嘿嘿,包過的。家裏每次包餃子,我都纏着媽媽:“我也要包!”“不行!”媽媽馬上反駁。“我就要包!”媽媽拗不過我,只好無奈地點了點頭。我拿起一個麪糰,再拿起刀,這時,媽媽叮囑我説:“拿刀一定要小心。”“知道啦!”我不耐煩地説。我用刀小心翼翼把麪糰切成兩段,拿起其中一塊,在面板上上使勁揉啊揉,使它變成了一隻“小海蔘”,再拿起刀,把它切成一個個小塊,切好後,我拿起一個面塊,沒擀幾下,面就粘在了上面。失敗是成功之母,再來!哈!這次終於成功了。所有的面塊都擀好後,就開始包餃子。我拿起一個麪皮,不是把餡放多了就是放少了,最後竟然連皮都撐破了。這時,媽媽又説:“你這麼粗心,肯定包不好。”我情不自禁地小聲嘀咕起來:“媽媽真嘮叨。”我平時最喜歡搞惡作劇,趁媽媽不注意,我悄悄地包了一個白糖餃子。準備下餃子了,我還數了一下,驚訝地説:“這麼少?還不夠我塞牙縫的!”那個白糖餃子和其他餃子在一起,真是難以辨認。不過,我還是有祕訣哦!開始下了,餃子們迫不及待地跳進鍋裏,餃子在鍋裏翻滾着,白的似雪。一轉眼,餃子煮好了,我一眼認出了白糖餃子,並很快吃了它。媽媽向我投來有些嫉妒的目光,而我心理卻是樂滋滋的。

餃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美食之一,深受人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