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逐漸消失的傳統文化作文

欄目: 傳統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42W

小編為大家收集了一篇關於逐漸消失的傳統文化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逐漸消失的傳統文化作文

逐漸消失的傳統文化作文1

有多少文化隨着時間的流逝逐漸淡出我們的視線,有多少事多少人在歲月長河中慢慢流逝,有多少不能忘的忘記從此陌路。

有多少絕跡的燦爛需要我們去追尋,有多少種文化迫切需要我們關愛,挽留。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追溯這些歷史沉澱積累下的傳統文化有些鮮為人知的滅絕。

我們所熟知的傳統太少,文化需要我們傳承,我們不能眼睜睜看着這些先輩們創造的文明就這樣從我們的視線裏消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協會的成立無疑是對中國文化源自傳統的珍惜,但是我華夏地大物博,傳統文化少説也有幾萬,甚至幾十萬種,真正能留給後人的有多少?

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高科技逐漸替代了傳統工藝,這些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正處於頻臨滅絕的邊緣,作為華夏的傳人我們該積極響應號召,努力繼承祖先文化。

剪花樣藝人在舊社會被稱為“賣花婆”的剪紙藝人,從事剪紙藝術在漫長的歲月中,為剪紙藝術傾注了無數心血,為了滿足玉環人民的需求,剪出了成千上萬的刺繡花樣,散遍每個角落,美化了人們的生活,給人們以美的享受,這就是獻給人民的寶貴財富,郭沫若先生讚美民間剪紙“美在人間永不朽”,用這句話來讚美剪花樣藝人,我想並不為過吧!

中國的剪紙起源於西漢。當時人們用麻纖維造紙,傳説漢武帝的寵妃李氏去世後,武帝思念不已,請術士用麻紙剪了李妃的影像,這大概是最早的.剪紙。公元105年,蔡倫改進和推廣前人的經驗開始大量造紙,這種鏤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從而誕生了剪紙藝術。

剪紙到南北朝時期已相當精熟,在明、清以後廣為流傳,遍及大江南北。特別是在農村,人們以剪紙來表達吉祥如意的心願。在春節、結婚時,便把各種寓意祥瑞的剪紙貼在窗格上,營造出喜慶祥和的氣氛。有的地方,剪紙還曾是每個女孩所必須掌握的手工藝術,是人們用來品評新娘的一個標準。古老的剪紙以剪刀絞出為主要手法,趣味渾樸天然,後來剪紙藝人為了省工,一刀多張,改為刻刀雕刻為主,風格轉為精巧。作品取材於生活周圍的風土人情,藴含着濃郁的鄉土氣息。

傳統的窗花所表現的內容,主要有戲曲人物,翎花花卉、草蟲魚獸,以及一些吉詳諧音的物象,洋溢着歡快,健康和熱愛生活的情感,深為羣眾所喜聞樂見。

剪紙藝術,相傳已有近二百年的歷史了。藝術家們繼承和吸收了木板水印窗花,天津楊柳青木板年畫和刀刻刺繡化樣等民間傳統藝術形式,創造出來的一個藝術品種,經過不斷推陳出新,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剪紙藝術,深深地紮根在勞動人民之中。它的作者多是不知名的農民,他們自畫、自刻、自染,農忙務農,農閒刻窗花,通過他們靈巧的雙手,把廣大農民羣眾的樸實情感,美好的願望和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傾注在自己的藝術品上,反映了作者與羣眾的密切聯繫,使剪紙藝術獲得了永不衰竭的藝術生命。在漫長的年月裏,經過無數不知名的農民作者的千錘百煉,創造了大量日臻完美的優秀作品,培養了許多傑出的民間藝術家。剪紙藝術突出地表現在以“陰刻”為主和“色彩點染”上。它的構圖樸實、飽滿,造型生動、優美,色彩對比強烈,作品貼在紙窗上,透過户外的陽光照射,豔麗奪目,表現出一種特有的藝術效果。

傳統文化,形成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發展歷史當中,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優秀的傳統文化,就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然而,人類進入21世紀以後,工業與商業的全球化正逐漸改變着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消解着傳統文化的精髓,傳統文化瀕臨消失。

逐漸消失的傳統文化作文2

如今,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變得逐漸的單調起來,繼而忽視了一些傳承了幾千年的中華文化,導致我們的文化正在不斷地消逝。

現在社會上的年輕人都開始過洋節,明明全然不知聖誕節,萬聖節等洋節的含義,偏偏要跟隨他人去過這些節日。而取而代之的便是韓國人不知廉恥的‘搶’走了端午節,越來越多的中國傳統節日風俗被遺忘,這些已經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即將被我們給斷送,人們卻完全不知這樣做的嚴重後果

如果傳統文化沒有受到保護,她們將不斷的消失,不久的將來,我們將失去我們一向引以為傲的幾千年的文化,我們的子孫將會失去學習她們的機會,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便是我們那隻追求物質生活的腐`敗心理。

可為什麼文化會消失得如此之快呢?這跟我國一味要求經濟的快速發展有很大的關係,由於經濟的不斷需求,人們將那些陳舊的,在他們眼中毫無價值的古建築拆除,用來建設商業街等能幫助經濟發展的東西。山西澤州半坡古村多為明清時期所建,由罕見的青石砌成,異常珍貴。全村有明清時期的院落古宅多達六七十處。2007年,該村被認定為了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而就在同年,當地政府以煤礦開採為由,將全村的近200户居民進行了強制搬遷;而後,又以復墾的名義將這裏的古宅強制`拆除。現如今古宅大部分被拆毀,面目全非。在最近幾年裏,全國有許多的古建築被拆除,拆除他們就是在拆除我們的文化。不止建築,如今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藝術被人們淡忘,而這些反映出的便是日益消逝的中華文化。

英國首相丘吉爾説過,“我寧願失去一個印度,也不願失去一個莎士比亞。”這句話即可反映出文化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所以,在這裏,我呼籲大家站出來為我們的文化而戰鬥,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想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們必須用行動來拯救我們的文化,不能再一昧的”崇洋媚外“。當然,如果我們坐下來品味我們的文化傳統,也許我們就會發現中華文化同樣很精彩。

怎樣才能幫助我們的文化呢?首先我們必須要了解它,去理解它的內涵,明白祖先們創造他們的原因,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要真心的去珍惜這些文化,去熱愛他們,與一切妄想破壞她們的惡勢力做鬥爭,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文化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