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參觀秦兵馬俑作文6篇

欄目: 兵馬俑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27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參觀秦兵馬俑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參觀秦兵馬俑作文6篇

參觀秦兵馬俑作文1

今天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

聽了講解員的介紹,我非常佩服秦始皇。秦始皇太厲害了!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戰略家、軍事統帥,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朝的開國皇帝,十三歲即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實施三公九卿,地方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統一文字和度量衡,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建了世界上做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

在世界八大奇蹟中有兩項是中國的,而這兩項奇蹟又都源於秦始皇,不愧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出土時兵馬俑都成碎片了,經過專家學者們的修復後在一號坑展出,所展現出來的氣勢,還是非常讓我震撼的。雖然沒有戰爭的場面,但我能感受到那種臨戰不畏、所向披靡的感覺,好似看到了秦始皇帶領軍隊滅六國的景象……

那個時代的工匠太厲害了,小小一個銅馬車上的傘杆都暗藏玄機。傘杆可以隨着太陽的角度變化而調整,在馬車跑動時不會鬆動,在遇到敵人攻襲時,車伕可以把傘取下當盾,傘把推動小機關把矛頭伸出,就是合手的武器。就連現在都無法實現的金銀連接雕花技術,在那個時代的能工巧匠就做到了。想想古人的聰明才智,讓人真心佩服。

在那個年代,工匠們還掌握了兵器的防鏽技術。在發掘兵馬俑時,在一個武士俑身下發掘出一把青銅劍,當時劍身是彎的,專家就把劍保存起來,先修復陶俑,隨後再去修復劍,發現劍身竟然自己恢復成直的了。經過初步清理,劍身竟然沒有被腐蝕,劍刃鋒利無比。專家驚訝地測試,用劍一次可以劃穿20多張報紙!經過科學檢測,那個時代的工匠已掌握了可以防止氧化生鏽的物質,類似我們現在不鏽鋼上面的物質。那可是在我們之前的兩千多年前的時代啊!

我有幸參觀了世界八大奇蹟之——秦兵馬俑,一覽當初的將士出征點兵的盛況,我心潮澎湃,好似看到了秦始皇帶領軍隊滅六國的景象……

這個假期,我收穫了很多,很多……

參觀秦兵馬俑作文2

五年級語文書的第二冊中有一篇課文叫做《秦兵馬俑》,學了之後,我就一直想去參觀一下。今年暑假,爸爸媽媽終於帶我去目睹了它的雄偉風姿。

舉世聞名的秦兵馬俑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它坐落在西安臨潼區,距秦始皇陵1.5公里處的茂密葱鬱的綠樹花叢中。

一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拱形大門,走進大廳,站在四周鳥瞰,果真和書上寫得一樣,坑裏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真的像秦始皇當年統帥的所向披靡的一支大軍。人們看了嘖嘖稱讚,無不為兵馬俑的恢宏氣勢和高超的製作工藝所折服。

規模宏大,其數量就會多。至今,專家們已挖出了四個俑坑,共出土兵馬俑8000多件。他們身着不同的服飾,手持不同的兵器,亮出不同的姿勢,站立不同的位置,組成不同的陣形,浩浩蕩蕩,氣勢磅礴,在你的眼前,如羣山奔湧,如大海楊波,靜中寓動。

這些兵馬俑,形體也十分高大。兵俑高的有2米,矮的也有1.7米多。馬俑身高1.7米,身長2米。可他們大到形體結構,小到毛髮都是精雕細琢。如書上所説,兵俑按其兵種,級別的不同,其服飾、冠帶、神態、身姿也各不相同。有高大魁梧、氣宇不凡的將軍;有威武剛毅、神氣十足的軍吏;還有神情各異、生動傳神的眾多士兵。他們或年輕幼稚,或老練深沉,或憨厚質樸,或聰明機警,喜怒哀樂,表情各異,真是千人千面,栩栩如生。

學過了書上的《秦兵馬俑》一課,又參觀了真的秦兵馬俑,才真正的體會到了秦俑經久感人的魅力。中國有這麼偉大驚人的奇蹟,的確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是我們的驕傲,我們的自豪!

參觀秦兵馬俑作文3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展出秦兵馬俑的湖南省博物館,我剛踏入博物館的門就被裏面的情況驚呆了,那兒是人山人海的,沒一個人都在不時的讚歎,我心想:“怎麼回有這麼多的人呢?他們有在讚歎什麼呢?………”

一個個問題湧上了我的心頭,參觀秦兵馬俑作文。為另外弄明白這些問題我經過爸爸、媽媽的允許鑽進了人山人海之中。我剛進入人山人海看見許許多多的陶俑和陶馬。駕車和坐騎的挺立陶馬,臂肥腰圓,肌肉豐滿,筋腱隆實,鬃毛飛揚,馬頭方正,鼻大口闊,耳如削竹前縱,睛如系鈴圓睜,四蹄佇立,神駿機警,露出不待揚鞭即欲奮蹄神態,一看就知是可千里追風趕月的駿馬良驥。而敷千名恍若真人的陶俑,神態各異互不相同,喜怒哀樂,各有其情,表現出肖像性和寫生性特徵。

將軍俑身材高大魁梧,頭戴冠,足登方口翹尖履,身穿雙重長襦,外披彩色魚鱗甲,長鬚飄漓,額頭皺紋深刻,昂首挺胸,拄劍而立,氣宇軒昂,雍容大度,煥發出陽剛之氣。軍吏俑身穿襦,外披鎧甲,頭戴長冠,一手執兵器,目光炯炯,神情冷峻,表現出剛毅勇猛的性格。眾多的武士俑也塑造得十分生動傳神:有的'年輕幼稚,眉宇舒展,洋溢天真活潑的神氣;有的老練深沉,額頭上皺紋橫布,記錄下生活對他的磨練;有的濃眉大眼,闊口厚脣,憨厚質樸;有的側耳凝神,聰明機敏;有的笑口微啟,開朗灑脱;也有個別的武士俑滿面愁雲,悠心忡忡。滄海桑田,雄壯的兵馬俑軍陣曾沉寂千年。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工作者的不懈探索中,古老的兵馬俑煥發出了新的生命,走向了新的輝煌。

參觀秦兵馬俑作文4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去西安,爸爸在西安的好友邀請下帶我去兵馬俑遊玩,我們開車來到西安以東30千米的臨潼。

叔叔帶我們進了兵馬俑的一號坑,這位叔叔好熱情,一邊帶我們遊玩,一邊充當導遊給我們做着現場講解,他講的是一個關於發現兵馬俑的故事,故事的發展要追溯到解放後不久,有一次,幾個村民打通了一口井,他們發現往井裏無論放了多少水(這可能是當地人的習俗)水放進去後奇蹟發生了,放入井裏的水冒了許多許多泡泡,然後水就消失了,他們一連放了幾次水,都是同樣的結果,有一個膽子大的村民進了井裏看看,他從井裏挖出了許多許多的泥人,那些村民一位是神像,就把這些泥人供了起來,這實際就是兵馬俑,後來專家聞訊立刻趕了過來,並挖掘出了一號坑,就此秦始皇的陵寢才正式開始了挖掘工作。隨後專家們一步一步的挖掘有發現了二號坑和三號坑。

進入一號坑,你會發現這個坑是個拱形的大廳,因為一號坑是先鋒部隊,這些兵馬俑一個個如真人般高,他們密密麻麻的站在坑中,再現當時秦始皇英勇所向無敵的勇猛部隊。在拱形大廳上還有一些比較有個性的兵馬俑,如將軍俑,跪射俑,騎兵俑等,所有已挖掘的兵馬俑中只有七個將軍俑。此外我還遊覽了二號坑和三號坑。二號坑實際上是一個軍陣,由騎兵俑,戰車,步兵俑組成的多種特種部隊組成。三號坑是ig三軍指揮中心,挖掘出了四匹馬俑,七個將軍俑,六十八個步兵俑和一輛戰車。這些兵馬俑沒有一張相同的臉,而且每一個俑上都有製作人的名字,據説如有質量問題,都是可以追查問責的,嚴重的可是要接受五馬分屍的酷刑。我想啊,所以這些也是兵馬俑質量在歷經了幾千年都還保存的完好原因吧!

遊玩了兵馬俑,我彷彿看見了當年秦兵輝煌了戰績,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盛大的場景,讓我不由心生敬意,我的祖先實在太偉大了。

參觀秦兵馬俑作文5

20xx年的某一天晚上,兵馬俑館內突然發出一道金光,許多兵馬俑都湧向電梯,他們乘坐的電梯按幾,它就會穿越到几几年。有一個兵馬俑他按了個“20xx”的按鍵,他就穿越到了20xx年,也就是現今。

到了20xx年,他看到了白天的陽光。忽然他的餘光瞥見了一家餐廳,那家餐廳門口站着跟他樣子一模一樣的兵馬俑。於是他想了想,自言自語道:“這兒只有一個,加上我就有兩個了。”他三步並做兩步趕緊前去站崗。突然有個人影在他面前出現,問:

“你是新來的?”

“嗯。”

“你有應聘嗎?”

“沒有。”

“你有簡歷嗎?”

“沒有。”

“雖然你沒有簡歷,但是你看起來長得還不錯,就先試用兩天吧。”

兵馬俑高興極了,就端端正正地站在了餐廳門口。夏日的陽光毒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兵馬俑又餓又困,正在這時,街對面走過來一對情侶,女孩手裏拿着一塊新鮮出爐的肉夾饃,兵馬俑口水流了三千尺,忍不住搶過來咬了一口。這下禍可闖大了,女孩不依不饒,非要拉着兵馬俑去見老闆,老闆一氣之下就炒了兵馬俑的魷魚。

被炒了魷魚的兵馬俑走啊走,走啊走,突然他的頭碰到了一堵牆,他一邊摸着頭一邊退後一步,抬眼望去,看見了西安古城牆。他見到一個有八字鬍子的男人向他走來,説:“我們這兒需要巡遊表演的士兵,我看你就很不錯,你願意嗎?”兵馬俑連連點頭同意。他一會兒表演《士兵換崗》,一會兒隨着其他士兵在城牆上巡遊。站崗放哨本來就是他從前的日常工作,所以做起來輕車熟路,遊刃有餘。在黃金週國慶長假期間,他每天和數以萬計的遊客合影留念,還被網民們評為“威武大將軍”!

參觀秦兵馬俑作文6

法國前總理希拉剋説:“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來到埃及;不看秦俑,就不算到過中國。”久仰了西安兵馬俑的大名,寒假的一天,爸爸特地帶我去西安見見兵馬俑的真面目。

秦兵馬俑坐落在離西安市區37公里的臨潼縣東部。第二天一早,我們就趕往臨潼,很快,我們就到了兵馬俑博物館。我下車一看,售票處外早已擠滿了人,我們好不容易拿到了票。

進了大門以後,我發現博物館分為一就二、三個坑,其中以一號坑最大。我迫不及待地奔向一號坑,一進門,展現在我面前的就是規模宏大、排列整齊的兵馬俑方陣。我心裏不由驚歎:這麼大,這麼宏偉、精美絕倫的兵馬俑方陣居然都是一個一個逐步用陶燒成的!太不可思議了!

這時,旁邊的講解員阿姨説:“一號坑長有230米,寬也有62米,深5米,相當於一個半小學操場這麼大。一號坑由前鋒、主體、側翼、後衞四部分構成的。前鋒由三排未穿甲衣的步兵組成,主體、側翼由戰車、騎兵組成。後衞則是幾排騎兵。這些兵馬俑宛如真人,表情也各不相同。”我又想:這些兵馬俑再現了秦軍的大小分配勢力可怎麼分辨官職大小呢?

正當我納悶時,前面出現了一塊牌子:低級軍吏頭梳扁髻,戴單板長冠;中級軍吏俑身披甲衣,腰別揹帶;高級軍吏俑—將軍俑則戴雙尾冠,穿雙重長襦。“有了這些資料,我就可以辨別官職大小啦!”

走出博物館,我不禁感歎:我們的祖先太偉大了!在這麼早的年代就有如此高超的造俑技術,這麼宏偉壯觀的軍隊,真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