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參觀秦兵馬俑作文1300字

欄目: 兵馬俑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1W

暑假期間,我們一行人(媽媽,我,陳戰叔叔和他的兒子)一起去西藏遊玩,玩得差不多準備回來時,媽媽因為種種原因決定:臨時在西安住一個晚上(因為我們要從西安轉機回南昌),去西安的秦兵馬俑景點參觀,我們連連叫好。

參觀秦兵馬俑作文1300字

來到西安的秦兵馬俑景區後,我們便馬不停蹄地趕往兵馬俑一號坑參觀。在去一號坑的路上,導遊告訴我們:秦兵馬俑的發現者是一位姓楊的老先生。他在挖地時意外挖出了幾塊碎片,他就把碎片交給了國家博物館,經認定後發現,這些碎片是秦兵馬俑的碎片,於是便發現了一號坑。二號坑和三號坑也隨着一號坑的發現而被挖掘出來。不過可惜的是,秦兵馬俑本來是有顏色的(彩繪),結果一被挖掘出來顏色就被氧化了,所以三號坑沒有被完全挖掘。其實秦始皇真正的陵墓在離一號坑一點五公里遠的一個小山包裏面,那些兵馬俑都是陪葬品,據説是秦始皇的地下護衞軍。經考古勘探,秦始皇陵可分為陵園區和從葬區兩大部分。陵園區佔地近8平方公里, 有內城和外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現存高76米,周圍有大量地面建築遺蹟和陪葬物。陵墓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個,主要陪葬坑有銅車馬坑、珍禽異獸坑、馬廄坑以及兵馬俑坑等,歷年來已有5萬多件重要文物出土。1980年發掘出土的一組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高車和安車,是迄今中國發現的體形最大、裝飾最華麗,結構和系駕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説着説着,我們就來到了一號坑。一號坑是目前最大的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一號坑也是兵馬俑最多的一個俑坑,裏面有約120個兵馬俑。有高級軍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騎兵俑、御手俑、軍吏俑、百戲俑……

其中,高級軍吏俑,俗稱將軍俑,在秦俑坑中數量極少,出土不足十件,分為戰袍將軍俑和鎧甲將軍俑兩類,其共同特點是頭戴鶡冠,身材高大魁梧,氣質出眾超羣,具有大將風度。戰袍將軍俑着裝樸素,但胸口有花結裝飾,而鎧甲將軍俑的前胸、後背以及雙肩,共飾有八朵彩色花結,華麗多采,飄逸非凡,襯托其等級、身份,以及在軍中的威嚴。

跪射俑與立射俑一樣,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立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而跪射俑位於陣心。跪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挽一發髻,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體微向左側轉,雙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握弓狀,表現出一個持弓的單兵操練動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藝術中,有一點非常可貴,那就是他們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針腳被工匠細緻地刻畫出來,反映出極其嚴格的寫實精神,讓後世的觀看者從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濃郁的生活氣息。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兵種,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身着輕裝戰袍,束髮挽髻,腰繫革帶,腳登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此姿態正如《吳越春秋》上記載的“射之道,左足縱,右足橫,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兒,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勢,與文獻記載符合,説明秦始皇時代射擊的技藝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種動作已形成一套規範的模式,併為後世所承襲。

騎兵俑出土於二號坑,有116件,多用於戰時奇襲。由於兵種的特殊,騎兵的裝束顯然與步兵、車兵不同。他們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於胸前的上衣,下穿緊口連檔長褲,腳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無披膊,手上無護甲。衣服短小輕巧,一手牽馬,一手持弓。從這種特殊的裝束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從古代騎兵戰術出發,騎士的行動敏捷是一項基本的要求。二號坊出土的騎兵形象,是迄今為止我國考古史上發現的最早的騎兵實物。因而對研究當時騎兵服飾和裝備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考古資料。

軍士俑,即戰車上除馭手,駕車者這外的士兵。一般戰車上有兩名軍士,分別為車左俑和車右俑。車左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脛着護腿,頭戴中幘,左手持矛、戈、戟等長兵器,右手作按車狀。車右俑的裝束與車左俑相同,而姿勢相反。他們都是戰車作戰主力,但據文獻記載,他們在兵器配置和作戰職責上有着一定的區別。從秦俑坑戰車遺蹟周圍發現的兵器看,秦代戰車上的車左和車右均手持戈、矛等格鬥用長兵器及弓弩等致遠兵器,説明戰車上車左、車右的分工並不十分明確。在戰車上,除了矛馭手和車左、車右俑外、還發現有指揮作戰的軍吏俑。軍吏有高低之分,負有作戰指揮的職責。

馭手俑為駕駛戰車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他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臂甲長及腕部,手上有護手甲,脛着護腿,脖子上圍有頸甲,頭上帶有巾幘及長冠,雙臂前舉作牽拉轡繩的駕車姿態。由於古代戰爭中戰車的殺傷力極強,因而馭手在古代戰爭特別是車戰中,地位尤為重要,甚至直接關係着戰爭的勝負。

導遊一連串給我們介紹了許多兵馬俑,這古時的建築使人歎為觀止。我深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挖掘出更多的兵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