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兵馬俑小學生作文400字3篇

欄目: 兵馬俑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19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兵馬俑小學生作文400字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兵馬俑小學生作文400字3篇

兵馬俑小學生作文400字 篇1

聽説星期天臨沂體育館將舉辦西安兵馬俑展,我以前在書上讀過關於兵馬俑的介紹,早就想親眼看看兵馬俑了,爸爸説:“明天帶你去看兵馬俑,讓你開開眼界!”我高興地説:“正合我意!”

清晨,我和爸爸坐公共汽車來到臨沂體育館。就看見館門前人山人海,非常熱鬧。來到售票口,我看見有老師帶着學生來的;有父母領着自己的孩子來的;還有的小學生和中學生是自己來的。他們都是慕名來觀看兵馬俑的風采的。我們好不容易才擠到前面,交上了票,進了展廳。

我和爸爸先參觀了展廳中間的一張展台。台上有幾個秦朝的立射俑,高約半米,外形十分威武,英姿颯爽。左邊和中間的幾個立射俑,左手拿弓,右手拿箭,昂首挺胸地站着,瞄準敵人,時刻準備放箭。可右邊的就不一樣了,這些立射俑全部向後面看着,似乎後面有敵人進攻,他們神情嚴肅,嚴陣以待,好像要把後面進攻的敵人一網打盡。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一件青銅樂器,用小棒一碰,就發出悦耳的響聲,真好玩。聽爸爸介紹説,這叫編鐘,全部用青銅鑄造而成,是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發明。我不禁讚歎道:“古代勞動人民真是有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呀!”

我和爸爸又參觀了另一張展台。展台旁有介紹説,這是兵馬俑中數量最多的士兵俑。只見一個士兵扶戟而立,一個士兵右手舉着一面盾牌,其他幾個手裏拿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兵器,他們好像在保衞自己的國家。

參觀完了兵馬俑,我想:西安兵馬俑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要是能看到西安真正的兵馬俑,那該多好呀!

兵馬俑小學生作文400字 篇2

暑假裏,我和媽媽去了臨潼兵馬俑,遠遠就看到威嚴壯觀又器宇軒昂的秦始皇大雕像。

原來,這裏就是秦始皇的寢陵,“唯有寢陵兵馬俑,潼關渭水歷千秋。”兵馬俑不僅使我們感受到金戈鐵馬的震撼,更使我們陷入浪花淘盡英雄的沉思。

秦始皇,顧名思義,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皇帝,當時,秦始皇肯定想把皇位在自己的子子孫孫中傳下去。過了幾十年,他死了,他的手下和馬車都要埋在土裏,給秦始皇陪葬,繼續他氣吞河山的霸主生活。

我和媽媽來到三號坑,這是第一個參觀點,這裏雖然沒有兵馬俑,但是,這裏的土地已經散發着戰場的氣息,很有秦始皇奮力迎戰、開疆闢土的氣魄。

接着我們來到二號坑,這裏只有五六個兵馬俑,裏邊還有兩個戰士的骸骨,他們是為秦始皇殉葬的吧。

我們來到了一號坑,這裏全都是用銅做成的兵馬俑,一排排、成千上萬,整齊、雄壯、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在表情不一的兵馬俑中,我還找出了和我表情一樣的兵馬俑呢!

真應該讓爸爸也來看一看,我想起爸爸教我《秦兵馬俑》中的句子: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仔細觀察,它們神態各異:有的微微頷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相互配合,戰勝敵手;有的眼如銅鈴,神態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誓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緊握雙拳,勇武幹練,好像隨時準備出征;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走近它們的身旁,似乎還能聽到輕細的呼吸聲。

兵馬俑小學生作文400字 篇3

兵馬俑乃是世界第八大奇蹟。今天,我有幸來到了聞名遐邇的兵馬俑參觀。

兵馬俑在西安市臨潼區。我們買了門票,請了一位經驗豐富的專職講解員阿姨。

進入了園區,我們首先看到了綜合陳列廳。在那裏面,看到了聞名世界的彩繪銅車馬。我看到了兩架彩繪銅車馬,現在單説其中一架。那一架名為高車,又名戎車,古稱立車,是一架開道車。駕車人身佩長劍,腰繫玉佩,頭頂翮冠,足蹬方口翹尖履,威風凜凜,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奪人二目,我十分喜歡。

接着,我們去了環幕電影院,在那非常幸運地得到了發現兵馬俑的第一人——楊新滿老人家的親筆簽名。接着看了始皇帝13歲登基,30歲滅六國的霸業,在他13歲時,就開始盤算自己的陵墓。他找到了驪山這塊風水寶地,其意是:頭頂一座山(驪山),腳踏一片水,因為臨潼產黃金,驪山產藍田玉,所以才選的。我還看到項羽火燒阿房宮,毀兵馬俑,大開殺戒,一片狼藉,瓦片散落。

到了一號坑,那裏缺胳膊少腿是正常的,完整的還是不正常的。那裏真是千人千面千姿態。其中一個武士傭,髮型奇特,虎目圓睜,鬍鬚上翹,虎背熊腰,站得筆管條直,彷彿時刻準備着用自己的生命來捍衞始皇帝。

我還看了二、三號坑,看到了軍吏(中級、高級)俑、將軍俑,跪射俑、立射俑、文官俑。還有一些俑傭怕風化,所以用木頭封起來了。.

最後,我買了一套兵馬俑模型,我高興得要命。這一次,兵馬俑之行非常非常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