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無法淡定,何以超越議論文

欄目: 議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19W

經常在網上看到這樣的新聞:上下班高峯的地鐵裏,兩個人因為互相推擠了一下就互相辱罵甚至大打出手。記得有一次在呼家樓地鐵,其中一方還拿出水果刀刺傷了另一個人,引起車廂內所有乘客的恐慌,最後好像兩人都被抓進了公安局。

無法淡定,何以超越議論文

這樣的新聞,或者説這樣的事情,對我們每個人來説都不陌生,因為它就真實的發生在我們身邊。仔細想想,並不是壞人越來越多,而是我們越來越容易發怒。我們的身上的戾氣就像已經充滿整個房間的煤氣,一個小小的電子就能讓它爆炸。

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變得如此暴躁?

從表面來看,是缺乏尊重和理解。

地鐵裏的鬥毆事件,是缺乏對彼此所處困境的理解。

都市裏的生活節奏太快,上學的要考慮畢業,畢業的要考慮就業,就業的可能要考慮創業,創業的還想締造更大的事業。每個人都在匆忙的活着,活在各式各樣的問題中:工作中的困難、家庭裏的矛盾、朋友間的疙瘩……好像生活唯一的目標,就是去解決這些問題。

地鐵裏擠人的那哥們,或許忍受了一整天同事的.不配合,也可能是已經約了幾次的飯局又被放鴿子……而被擠的那哥們,或許正好那天在公司裏被領導説了幾句,又或者跟女友鬧了矛盾。總之,兩人的都處於一種焦躁的情緒中。彼此都覺得“我這一天怎麼就這麼倒黴,什麼壞事都讓我趕上了”。

尤其是,當其他的“壞事”因為人際關係的原因,只能憋在肚子裏自己生悶氣時,我們就會自動把自己歸為這個社會的受害者,一種想要報復的心理就這樣滋生了。這時候一旦發生不愉快,誰也顧不上體諒對方,就拿眼前的陌生人當成撒氣泄怒的對象。

生命缺乏尊重、對他人缺乏理解,折射的是我們對自己的內心缺乏關注和呵護。

以前有篇流傳很廣的文章曾説:中國,你的發展速度太快了,請停下腳步等一等你的靈魂。的確,靈魂跟不上物質的速度,就是造成我們如此暴戾的根本性原因。

我們身處的是一個“物性時代”,每個人將所有精力都投進了一個沒有終點的競爭,並將競爭結果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你在什麼公司上班、擔任什麼職位、有沒有房子、什麼位置的房子、有沒有車子、什麼牌子的車、擁有多少現金存款、穿戴哪些奢侈品、平時去什麼地方消費……

爭取並享受這些東西帶來的愉悦感完全沒有錯,物質是推進世界前行的基本動力嘛。但是當我們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物質上時,問題就出現了:我們沒有時間去關注自己的內心,不會嘗試和自己對話,甚至連獨處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説“三省吾身”。

誠如泰戈爾所感慨的:在消除貧困的時候,我們會擁有自己的財富,而擁有這筆財富,我們卻會失去多少善心,多少美和多少力量啊。

當內心變得荒蕪,我們已經迷路了,再也無暇顧及他人。

有人從社會心理的角度分析得出結論,我們身上的戾氣主要源於三種心理:挫敗感、不安全感和無力感。比如面對一天天老去的父母卻不能陪在他們身邊的挫敗感;比如對隨時可能丟了工作丟了愛人的不安全感;比如使勁全部力氣也無法解決户口歧視,或怎麼努力工作漲工資都跟不上房價上漲的無力感。

一個人的壞脾氣是個人病,一羣人的壞脾氣就是一種社會病。我們的暴戾既源自這個社會,又加害於這個社會。置身於一個充滿挫敗感、不安全感和無力感的社會裏,人們要生存下去,必須要在心理上建立強大的防禦體系,這些防禦工事在屏蔽了某些壞事的同時,也將諒解、寬容、真誠、善良等美好的事物一起擋在了門外。

在《這個世界會好嗎》這本書的後記裏,梁漱溟先生提到一個觀點:人類有三大問題,順序錯不得。即:先解決人和物之間的問題,接下來解決人和人之間的問題,最後一定要解決人和自己內心之間的問題。

大部分人其實都處於解決第一個問題的階段。從買高端手機、單反之類的玩物,到房子、車子等婚姻必需品,很多人在這個階段已經焦頭爛額了。就如地鐵裏的那倆哥們,就如你、我以及身邊每一個還在默默努力的平凡人。

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解決了人和物之間的問題,但因為這個問題解決的過於輕鬆,導致他們還沒做好準備去迎接下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和第三個問題在我看來是不能分割開看待的,某種程度來説,它們正好反過來。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必須要先解決人和自己內心的問題。只有當你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觀,才可能處理好人與人之間如何融洽互處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