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關於自我反省的初二優秀議論文

欄目: 議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24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論文對於所有教育工作者,對於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義。那麼一般論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自我反省的初二優秀議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自我反省的初二優秀議論文

關於自我反省的初二優秀議論文1

孟子曾説:“忍者四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孟子所言,暗示我們,事情失敗不怨打敗自己的人,我們反而更應該在自身挑毛病。因此,我們要懂得反省自己。反省自己才能使自己離成功更近一步。

當我們與父母相處時,要時刻學會反省自己。時間的墨彩將他們的青絲染成了白髮,歲月的滄桑讓皺紋爬上了他們的臉龐,他們已不再是活力四射的青年,時光把他們推進了另一個羣體。他們逐漸變得愛嘮叨,愛重複,而正值青春期的我們常常為此反感,常因他們熱切的叮囑而感到不耐煩,我們自私的行為同時也默默地傷了他們的心,這時,我們是不是該靜下心來,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何不耐心地聽他們把話説完,何不用一個微笑感謝他們的關心,反省下自己為何如此自私,深深地傷了他們。因此和父母相處時,我們要時刻反省我們自己。

當我們和師長相處時,要懂得反省自己。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者也。一日為師,終日為友。老師對我們之德之恩僅次於父母。他們不只傳授我們學習的知識。更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他們時常會以嚴厲的樣子,嚴格的標準要求我們,我們時常也會感到不滿,而與老師頂撞。但事後我們可否反省過自己,自己行為的不妥,自己衝動的表現?我們對老師的尊重不應亞於我們的父母,與老師為友,尊重師長,我們要時刻反省自己。

當我們與同學相處時,要謹記反省自己。同學,是我們人生路上一道很美的風景,校園生活,同窗共讀,是年輕的證明。與同學相處難免會有言語上的摩擦,生活上的矛盾等。也或許我們不經意間説出口的話,會成為別人心裏的一道傷疤,因此。我們要時刻反省自己,有沒有説出傷人的話。在某些時刻是不是可以更加寬容,能不能夠少計較一些不必要的東西,是不是給予了別人足夠的幫助與微笑,長此以往,同學關係才會融洽,反省自己的價值得以彰顯。

孔子曾説過:“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如此而做?反省自己,並邁出踏向成功的一步!

關於自我反省的初二優秀議論文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若想修身,必先自省。自我反省是一個人鑄就完美人格最重要的手段。反省使我們可以找到自己自身的不足,然後加以改正,還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修為和道德境界,不斷地完善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常常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卻滿眼都是別人的缺點,這使我們被矇蔽讓我們變得自負,變得猖狂,變得不知所謂,有的時候其實我們發現了自己的缺點,但是礙於面子,或者是覺得這是小事,所以不會去改正,逐漸地,我們的精神就會墮落,生活本來就是一種修行,能否修得正果,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認識到了自省的重要性,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犯錯誤是很正常的,但是犯了錯,我們是否能及時發現並且去改正它呢?這就是困難的地方因此,每日不斷地反省自己,今天我的德行是否有失?我做事是否盡心盡力了?我是否有對別人信守諾言?又是否用盡全力去學習了?如果沒有,我今後應該如何改正?如果我已經做到了,那我今後又將如何保持並將它做得更好?善於反省,才會有真正的提高,提高就意味着不會在同一個地方第二次跌倒。若是自己的言行舉止都做到了於心無愧,日子久了,修行自然也就上去了,這是一種精神世界的修養,也是一種行為上的修養,知行合一成為君子,成為德行兼備的人,也就不困難了。

自省除了可以改正自身的不足,還可以激發出自己的潛能,因為你會不斷的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後用心去改正自己的不足,久而久之,內心的潛能就會被無限激發,因為你不知道你可以走到哪一步,所以會一步一步的往前走,走着走着就會發現,原來我已經進步了這麼多,原來我還可以進步這麼多,用我們的話來説,這其實就是一種自律精神,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只有時刻提高自己,才能站穩腳跟。社會中風大浪大,想要站穩已是不易,若想繼續前行,就必須找到前行路上的那盞燈,這樣才不會在社會的誘惑中迷失,才能夠穩穩當當的朝着目標前進,前進,再前進!

關於自我反省的初二優秀議論文3

當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片死寂黯然,當恆河上下破敗不堪,當尼羅河四周危機暗潛,黃河、長江依然邁着穩健的步伐奔流入海。是什麼讓黃河與長江前進得如此激昂有力?是什麼支撐着它們孕育的中華文明歷經磨難,仍屹立不倒?太多人給出了相同的答案。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是老子的不朽良言。對於每個人而言,何嘗不是這樣呢?唐太宗善納魏徵諫言,他通過魏徵這面“鏡子”,得以不斷反省自己,終於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縱使千年時光已逝,唐朝的影響依舊深遠,唐朝的強盛和太宗的偉績依舊叫人景仰。

人,在反省中變得明智。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這是陶淵明的心聲。為官彭澤令,卻要為五斗米折腰,這讓他看盡了官場的腐敗。他獨自反省這一切,終於感歎只有“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的田園生活,才是他夢寐以求的歸宿。同樣,早年的李太白年輕氣盛,高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踏上仕途。可當他備嘗朝廷的風刀霜劍後,他明白了只有公正無私的大自然才會真正接納自己,因而他傾吐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心聲,最終盛開成中華詩歌史上的不敗“青蓮”。

人,在反省中變得純潔。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是蘇東坡在風雨途中的放曠心聲。其實,我們每個人何嘗不需要這種樂觀平和的心態呢?蘇軾因“烏台詩案”而被貶黃州,但並未因此一蹶不振,而是靜坐獨思,傾聽自己心中的江潮澎湃。最終,他獲得了心靈的釋放,面對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雖遭挫折,他卻變得樂觀、坦然,在令他最痛苦的地方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光輝篇章,終於閃爍成中國文學史上一顆永遠不滅的明星。

人,在反省中變得堅韌。

在歷史長河中,多少帝王將相名垂千古,是因為他們通過不斷反省而變得更加崇高;在登臨高山的探險中,多少人半途而廢,因為他們不知反省自己,吸取教訓;在科學探索中,多少科學家取得碩果,通過不斷反省使自己對科學細節更加清楚……

巴爾扎克説:“反躬自省和沉思默想只會充實我們的頭腦。”願我們都能時時反省自己,成為真正的強者。

關於自我反省的初二優秀議論文4

愛默生説:“思考是行為的種子。”誠然,唯有在經歷中不斷反省自我,不斷思考人生,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才能使人擺脱膚淺,走向智睿。

反省自我是對自身錯誤的認識,也是想要進步必備的條件。

處在青春期的我們,做事總是很衝動,完全不考慮後果,總是自以為是,就像前人議説的:“眼睛長在前面,只看到別人的錯誤與不滿,永遠也看不到自身的缺點。”有人説:人不怕犯錯誤,重要的是會反省自我,從而看到自己的缺點,並加以改正,而如果犯了錯誤還不承認,不會自我反省,那麼只會讓錯誤一直蔓延下去。

一個會對自己所犯的錯誤自我反省的人,必會不斷完善自己,取得進步。被稱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繪畫,詩歌,學識等可謂獨一無二,卓然超羣。然而,他曾有一段時間驕傲自滿,不思進取,所以,他的學識曾一度徘徊不前。直到他看到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徹底震撼,開始反省自我,並通過自己的勤學和不斷努力,終於奠定了“第一才子”的地位。

很多名人在走向夢想的途中,能夠取得成功,就是因為他們能夠不斷髮現自身的錯誤,並且改正錯誤,對於初中生的我們,應該吸取前人的教訓,學會反省自我,改正自己的錯誤,補不足。

在人生的道路上,反省自我是進取的.必備條件,所以,反省自我吧。“真正思考的人,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的知識要比從自己的成就中吸取的知識多。”過去的總要翻篇,現在讓我們記錄美好的每一天,讓我們在求知的路上,養成反省自我的好習慣,實現理性昇華,讓每一天都變得有意義,變得多彩!

關於自我反省的初二優秀議論文5

大概是出於青春期的年齡吧,一切都只屬於年少輕狂,一切又似乎理所應當,在心底裏默默為自己所犯得的一切錯誤找下種。種藉口,無須迴避,只因是處在青春期。於是,無形中才發覺自己變了,很多很多。

這是我不願承認的,但的確是發生了變化。無論家長怎樣埋怨,都只會一味否定。事後,也只是一笑了之,沒關係,就是要這麼叛逆。但在骨子裏,自己又明明是一個人人都認為的好學生。本以為長大了,不會再為小事計較,對於分數可以平心靜氣,我以為好學生是會改變的。

最近,玩得很開心,似乎玩得忘卻了成績,知道自己會很平淡的看待一切,短短几個星期,考了很多次試,成績平平,無所顧忌,至少那分數還過得去。我就這麼玩着學着,不在乎一切埋怨的聲音,我明白,我並不是在混日子。於是,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感。不知怎的,又糊里糊塗的進行了一次數學測驗,這次的打擊也是前所未有的,看着這紅紅的鋼筆印,那是自己從未有過的數學成績。是怎麼做的卷子我好像已經忘記了,反正心裏很是難過。有失望,有恐懼,有感慨,更多的是那莫名的感覺。

學校裏,我依舊嘻嘻哈哈,似往常一樣,無任何變更。誰都看不出我的傷心處,只有自己,默默地想着想着,忽然一陣孤獨湧上心頭了。

下學了,我靜靜的走在路上,不知道回到家裏該怎樣。也就這麼不知不覺的站在了媽媽面前,終於哭了,顯得很傷心。然而,又是嚮往常一樣,媽並沒責怪我,反倒説了幾句鼓勵的話,我為她的舉動深受感化,並下決心發奮學習了,從此刻開始。心中默默告訴自己不再上網,不再看電視,只為學習。每次如此,我都是這樣,媽媽的做法令我感激,令我不敢做一些逾越上學之事,我也因此變得很乖。

我狠狠下的決心卻又變了。這次,我和媽媽大吵了一架,只因為在她把我的海洋寶寶扔掉後,我埋怨了她,她因此説我不懂事,翻起了舊賬,提到了那次成績,那次她寬容我的壯舉。在那時那刻,我忍受不了了,我萬萬沒有想到大人的虛偽,大人的耿耿於懷,像是受了欺騙,我躲進了卧室,不敢出一言以復,也或許是懶的説罷。

我就這麼,知道了大人的虛偽,我就這麼認為自己孤獨,我就是這樣的感到空虛,或許,我就是這麼自以為是,一切對我而言是如此迷茫。

這些是發生已久,或許經歷它的人已淡忘,而我不會,在此時此刻,慢慢回憶,似乎又是那青春期的藉口罷。或許,那莫名的感覺,就是隱形中的反省,在我身上發生的一切,便是我需反省的一切,僅此而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