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敍事作文

記敍文敍事常見的失誤

欄目: 敍事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21W

敍事是記敍文根本,是骨架支撐。如果説描寫是“花”,那麼敍事就是“藤”,“藤”之不立,“花”將焉附?然而在學生的記敍文寫作中,敍事方面存在的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的。

記敍文敍事常見的失誤

一、敍事有脱節或不完整

這一失誤具體表現為敍事過程中突然“跨越式前進”,同時又缺少一些必要的交代,使得敍事有明顯跳脱之感;或敍事結得過於倉促,“懸疑”未解,事猶未定,意有未盡。如有一篇題為《等待》的記敍文,文章重點敍述的是自己等待事先有約定卻遲遲未歸的母親的過程,在前文未作任何鋪墊或暗示的情況下,卻作了如下收束:“我惘惘地推開家門——原來,媽媽早已到家。”讀了這樣的結尾,讀者也定有些“惘惘”,而能夠帶領讀者走出迷惘的方法就在於作一些補充交代,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可以釋疑的細節的設置。

二、敍事過程中另生“枝節”

一篇完整的記敍文應該有一個貫通始終的“主幹事件”,而八九百字的短篇更是要求作者應該握緊“主幹”展開敍述,少生旁逸斜出之筆。否則,將有損於敍事的集中性、連貫性,甚至是全文的中心。如在一篇母愛主題的記敍文中,作者着意敍述的事件是:母親思兒心切,趕了幾十里路來學校看“我”。可就在這“主幹”之上,卻有一個不小的“枝節”:行文中間

作者用一大段文字專門敍述了母親捎來的妹妹的信,妹妹在信中鼓勵“我”好好學習,而“我”也由衷感慨“有個妹妹真好!”這一旁生的“枝節”,不僅影響了“主幹”的自然生長、簡約精煉,而且還容易分散甚至誤導觀賞者關注的焦點。而驅除“枝節”干擾的根本在於:動筆前心有“主幹”,過程中咬定“主幹”,結束時回望“主幹”。

三、敍事重心頻繁轉換

有一篇這樣的記敍文:起筆由“自習課上的.喧鬧、神侃”敍起,然後轉入“我和小宇之間關於足球的爭執”,並由此引發“我和小宇關於文具盒的矛盾糾葛”,最後借“文具盒事件”傳達友情主題。這樣的記敍文實際上是前後敍述了幾件彼此有牽連的事情,前者牽出後者,後者“登台上演”,前者淡出視線,一出連着一出,似乎是“好戲連連,精彩不斷,跌宕起伏,相承緊密”,其實回望一下全篇便會發現,全文並沒有一箇中心事件,而這將最終導致全文中心不明。究其原因,一是敍事之前沒有一個明確的立意,二是敍事過程中又出現了“腳踩西瓜皮,滑到哪兒算哪兒”的失誤。而解決之道便是——明確一箇中心,鎖定一個事件。

四、“感慨良多”,敍事淡化

敍事過程中或結束時抒發的感慨、議論太多或明顯多餘,也是記敍文敍事方面的“多發病症”之一。有作者直接站出來發表大段議論的,也有在人物對話中借某一人物之口“語重心長”般代言的。感慨、議論的“氾濫”不僅直接破壞了敍事的連貫性,甚至還衝淡了敍事,並最終影響了記敍文文體的鮮明性。要避免此類失誤,切記一條原則:敍事、描寫方是記敍文為文之“主業”,感慨、議論適時點到為止。

五、敍事過於詳盡,缺乏剪裁

敍事本應詳細,但凡事皆須有“度”。如果事件發展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一視同仁地細細交代一番,那麼就很有可能遇上以下這些缺憾:一是篇幅過長;二是在平均用力中淹沒了重點,掩埋了高潮,總體感覺平平;三是敍事“絮絮叨叨、喋喋不休”,缺乏緩急相間、疾徐有致、詳略得當的“節奏感”。敍述者是埋頭“筆耕不輟”,難得喘息;而閲讀者則一路追隨而來,也是不得輕鬆。

要想改變這種雙方受累、吃力不討好的尷尬局面,關鍵在於學會適當的剪裁取捨,變“事無鉅細,一視同仁”為“事分重輕,厚此薄彼”,即根據預設的文章立意,從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中擇取“最具表現力”的重要環節展開來從容敍寫,至於其它相對次要的環節,則或輕輕帶過,或乾脆瀟灑剪掉。

如有一篇親情主題的記敍文,作者詳盡地敍述了這樣一件事:一天放學回家,恰遇父母“冷戰”,無奈之下“我”只得到小吃攤上解決晚飯,結果食物中毒;神志恍惚之中,“我”看到父母撥打120,背“我”下樓,到醫院後又為“我”忙這忙那;輸液時,“我”又看到父母互相謙讓、互相關懷體諒的情形;第二天醒來,父母對“我”更是關懷備至、呵護有加,父母之間也是愈加體貼關愛,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在原文中,不僅事件的四個主要階段的情形都得到了充分展開,而且每一個小的環節也都交代得相當詳細,結果“洋洋灑灑”寫了一千多字,卻因為缺乏剪裁,效果並不見佳。其實,原文中有不少內容是大體相似的,比如“神志恍惚中”“輸液時”“第二天醒來時”的所見所聞。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妨擇取一個最具表現力的片斷重點敍寫,果斷捨棄其它——如讓“我”乾脆就在神志恍惚中一覺睡到第二天早上??

除上述問題之外,有些同學在寫記敍文時還習慣於“大段式敍事”,甚至從頭至尾一整段,結果導致敍事“眉目”不太清晰,缺乏“節奏感”,敍事筆法也顯得不夠成熟。針對於此,應該學會根據事件發展過程的“自然段落”作些必要的切分,如此切分一下,文章不僅有了“眉目”,顯了“節奏”,甚至還能透出些“從容敍事”的感覺,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