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敍事作文

秦聲秦韻潤時光記敍文1500字

欄目: 敍事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4W

那天本來是去給孩子平板電腦找配件的,結果就在電子商貿城裏發現了那個俗名叫做看戲王的電器,想着老人們那麼喜愛秦腔,就給他們來個驚喜。誰知道這東西買回來,我自己先喜歡得不行,兩個FT卡共裝了160多段秦腔,個個名家,段段精彩,一折接着一折看,於是我就沉浸在秦腔的聲韻裏,也沉浸在童年的懷想裏,還沉浸在對故里的思念中。

秦聲秦韻潤時光記敍文1500字

那天領導用U盤,見裏面拷着秦腔,説你還喜歡秦腔?我説我從小就喜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的,但從懂事的時候就老去看秦腔,別的孩子滿場子玩,我卻盯着那些衣袂飄飄的古人看得津津有味。母親那時候是村裏戲班的女主角,經常演的是秦香蓮,後來小學數學老師見了我就遠遠地喊,秦香蓮的兒,我不明白在喊誰,再看他眼神,知道他真切的是在喊我,那種戲裏戲外分不清的亂象,現在還是感覺有些温暖。母親本來不識字,但在唱戲方面卻有她非常獨特的天賦。那麼一冊接一冊的戲本,她叫我給她念上兩遍,就能全背下來了,就是拿着這些全背下來的曲詞上台就演。儘管她的氣管也不是太好,但因為對戲的愛好和執着,她擔任女主角的那幾年,把那些好戲一部接一接地唱,從《秦香蓮》到《王寶釧》,從《劈山救母》到《血手拍門》,全是本戲,全是主角,全是大唱段。當時不以為然,後來才把母親佩服得心服口服。

耳聞目濡之間,秦腔就不知不覺地走進了我的生活裏,我是小夥伴一塊兒看戲最認真的,總是早早地去佔位置,總是等着結局了才走出戲場,中途不溜號,不玩耍,看着看着,就把那些人物記住了,就把那些情節弄懂了,就把那些背景給弄清楚了。後來與父親説戲,説得頭頭是道,有時的問題就把父親難住了。有一天父親就給同村的叔叔們講,説我還把戲弄得比他還清楚,有的問題他自己都不知道,叔叔們就投來讚許的目光,讓我的心理美滋滋的。

其實愛秦腔愛看戲,不僅僅是我,還有奶奶。奶奶看不懂那些具體的情節,她就是喜歡看女旦,不喜歡武將們呼聲喊天,只喜歡聽那些女聲滋潤地唱一段。在這些唱腔裏,她感覺到辛苦一輩子之後的温暖,忙碌一輩子之後的休閒;對美好生活的寄託,對現實生活的哀歎,全通過那些腔調與聲音寄託了出來。這種感覺在三十年後的我們那一輩得到了印證。那年春節回故鄉,我的幾個小夥伴就在故鄉的戲台子前面的場子裏擺了個地攤戲,幾度歲月滄桑,跟母親一塊兒唱戲的`那些人,多半已經告別了這個世界,還有少許的老漢們,已經老得不能亂彈了,而後輩人又根本看不起戲這種東西,把更多的時間給了電視和流行歌曲,這樣下來秦腔本戲在村裏就再也演不起來了,同夥們擺的這個地攤裏,只是一段接一段的秦腔摺子戲,儘管已經不是那麼正宗了,儘管不是那麼完整,但每個人都唱得那麼認真。我漸漸聽明白了,在那些不太完整的唱腔裏,寄託了他們三十多年來生活的足印,承載着他們對生活不夠完整的缺憾,還有對當下的熱愛,對美好的寄寓等等。

當年和母親一塊唱戲的還有幾個姑娘,她們那時候正值最美好的年華,無論裝扮什麼,都遮不住那些已經得茂盛的青春。後來到初中的時候,我們班裏也弄了個折戲。本來平時怎麼也看不出來,一到選人的時候出旦出生全是玉扇綸巾、出將出相全是虎嘯龍威。尤其是女主角,比大家都成熟得早的那個姑娘,無論從扮相,到唱腔,到演技,全是入行入道的那個樣子,把大家驚了個目瞪口呆,拿到村裏的本戲前頭一演,大家都伸拇指讚歎,因為演藝,也因為青春,那年的春天很温暖地留在了我們大家的心裏。後來,她還沒有讀成書,後來那些唱戲的姑娘們都沒有讀成書,全嫁到別的地方去了,至於具體嫁到什麼地方去了,大家好象都不太能説清楚。母親説,這些姑娘早早地把心性兒唱開了,就再也不能專心讀書了,她們的書都讀不好了。具體是什麼原因讀不好,那時候的我好象真的不太懂。

但有一點還是很清楚,那就是故鄉的人,總是離不開秦腔。後來的時代一段比一段發達。沒有電器的時候,人們就在山上走着路唱,長長的路程裏,唱戲就是給自己作伴。有了收音機和廣播的時候,人們全是搶着聽,那些新聞他們聽不懂,什麼南期拉夫和古巴,他們都以為是個人名字,聽廣播就是聽戲,一唱戲他們就聽懂了。後來有了錄音機,村裏最活躍的那個叔叔就買了個高音喇叭,每天把那些錄音帶從早上往晚上放,這樣的音響不是唱給一個人一家人聽的,而是全村人聽的,甚至別村的人也能夠聽,聽着這樣的聲韻,無論是走路的人還是幹活的人,心裏面就會都充滿了温暖和柔情,幹活不再累,走路不再乏。再後來就有了電視,電視裏陝西有個秦之聲,甘肅有個大戲台,唱的全是秦腔,這是父老鄉親們最關注的節目,幾號幾點,全家齊聚,跟過節一樣熱鬧地湊着看,父母更是緊跟着不放,一次節目都不想落下。

就是這樣看着戲,聽着錄音,我考上了學,告別了故鄉,可是卻沒有告別秦腔。在秦之聲興盛的那幾年,我也是逢場必看。我家姑娘那時小小的,總是跟我搶遙控哭,但有兩個節目很例外,一個是新聞聯播,一個是秦之聲,她都會主動讓給我,還説給,爸爸,看秦腔去,小小的人那麼懂事一回,心裏感覺也美滋滋的。那年在小城裏生活,廣場上不斷地演着戲,我就一台接一台地看,儘管寒風凌厲,但我卻矢志不移,終於把那幾本戲全看完了,有時在看戲的空間回頭看,發現全是秦一色的老頭兒老太太,只有我一個年輕人在裏面混卷子,我才知道我已經很老了,心態老得像他們一樣,但在這些老態十足的戲裏面,卻又充分感受到了寒冬以外的温暖。藝術是人們心靈的內衣,無論穿着怎麼的內衣,都是為了這顆心感覺到温暖、潤澤,不再幹燥、寒冷,正如那些唸經唸佛的人,無非是為了保護一顆不再受傷的心靈。

秦聲秦韻情不盡,就在一折接一折的戲裏面,我總是在懷想着過去的時光,也在心裏惦念着年老的父母,都説養兒為防老,可兒山高水遠他鄉留,那一段接一段的秦腔,是不是能夠給他們孤獨的心靈,帶來絲絲的温暖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們將在歲月裏很快地老去,因為我自己也在很快地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