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課外讀物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使我們今後少走彎路。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課外讀物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外讀物心得體會

課外讀物心得體會1

作為一名中學生來説,要讀的書當然有很多,不僅是教科書,還有課外書。而且,課外書還佔了絕大多數。

如果問我喜歡教科書還是課外書的話,毫無疑問,我當然是選擇課外書了。儘管我在課外書上“浪費”了很多時間,而且遭到父母的反對。但是,我仍然對課外書情有獨鍾。

在我的書桌上,有着各式各樣的課外書:語言生動的世界名著,情韻悠長的中國古典小説,妙趣橫生的動物世界……可謂是應有盡有。

因為課外書讀得多,所以我在各方面都很有涉獵。當大人們談論着什麼事情的時候,我都能説出一二,使大人們對我刮目相看,誇我知識廣泛。這都是課外書的功勞。

因為讀的書比較廣泛,所以我與小夥伴也很談的開,有時我們在一起聊天,我們上説天文下説地理,甚至無事不談。這些都是拜課外書所賜。

你知道響尾蛇的尾巴為什麼響麼?你知道有一種樹叫猴麪包樹麼?你知道螞蟻的種類麼?……你搖頭了,我可都知道的。

課外書不僅給我們知識,而且帶給我們樂趣。它剛帶我遨遊玩西湖安靜、祥和的景色,又來到亞歷山大征途的廝殺,隨即轉到法國埃菲爾鐵塔頂上欣賞日出的美麗。課外書就像一位風塵僕僕,走南闖北的旅行家,肚子裏裝滿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和無限的知識。

讀書可以給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讓人温暖。

課外讀物心得體會2

古人常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開展課外閲讀可以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求知識的強烈慾望,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從小在他們心靈上播下決心攀登科學高峯的種子。

作為小學生,在閲讀方面的主要特點是基本的閲讀能力還比較低,但對新事物和小故事卻有着極為濃厚的興趣。開展課外閲讀也有利於學習和鞏固老師在課堂上所教的基礎知識,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紮實,學得活潑。即使是不願意學習和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如果能夠引起他們課外閲讀的興趣,對於改變他們課內學習的狀況也是有益的。因此,擴展學生的課外閲讀,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我認為:閲讀教學、課外閲讀指導、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學科中的幾項重要教學活動。閲讀在語文教學中起到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中學生整個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幾年來的實踐讓我深切感受到:學生要讀得多而博,老師要講得少而精,其中課外的閲讀尤其顯得重要。

如何指導小學生課外閲讀談幾點看法: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當一個人對某件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時,會從內心自發去研究,並從中得到很大的滿足和樂趣。而對於不喜歡的事,要想堅持去做,是很困難的事,對於小學生來説,更是難事。對於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可以通過在教學時插一些題外故事來激發。例如,上課時,講一些跟課內文章相關或相似的故事幹概,讓學生課外去找尋這個故事詳細情節或結局等。也可以在教室一角設置讀書角,講課時提一下里面那些書裏有跟本文相似的故事。

二、及時歸納好的方法

興趣固然重要,但有些學生光有課外閲讀的興趣,沒有目的,閲讀時凡有生動情節的內容就走馬觀花地看看;或者讀了好文章,卻沒有積累,寫作時依然不會應用。因此,我們還要引導他們如何讀得更好更有成效。對於這個問題,首先可以指導他們速讀和精讀結合的方法先速讀一遍文章,瞭解其中大意,再對感興趣和不甚理解的段落進行精讀,理解和體會其中意義;其次是指導他們在閲讀過程中將文章中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摘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閲讀寶庫中。另外也可以每週組織班裏的閲讀總結,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方法,並開展閲讀小練筆、讀後感,讓學生把自己積累的點滴寫下來。

 三、持之以恆,培養閲讀習慣

培養課外閲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如果不及時檢查督促,學生容易鬆懈。為了激發學生持久的興趣,提高閲讀質量,可以通過各種活動和評比來促進。例如,對於前面提到每週閲讀交流總結和讀後感等,可以進行各種形式的評比,把優秀的總結和讀後感張貼出來,表揚和鼓勵表現好和有進步的學生,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悦。另外,對於讀書角,可以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書籍,然後經常組織學生朗讀其中的一些好文章。

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條件,提供一個舒適的閲讀場所。

廣泛閲讀,先要了解書籍來源問題。教師必須向學生推薦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書,並注意可讀性,儘量使讀物的難度跟學生的能力相適應,這樣學生看書才會有興趣。提供一個好的閲讀場所,有助於學生把閲讀同舒適相聯繫,對閲讀就不會感到厭惡。如閲覽室、靜謐的林院等都是很好的閲讀環境。通過培養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積累閲讀的能力和寫作素材,讓學生體會成功的樂趣,進一步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培養學生的閲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五、組織各種類型的讀書活動。

學生進行課外閲讀,既希求讀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穫明顯,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與讚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開展一些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誦比賽、講故事、猜謎語、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如果能讓低年級學生參加高年級的這些讀書活動,不光使低所級學生感受到閲讀中能學到很多知識,增加生活樂趣,而且高段學生也完全起到了標兵作用。比如:我給六年級學生開展了一次讀一本好書講故事比賽,並且讓三年級小朋友來觀看比賽,參賽同學講得滔滔不絕,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閲讀興趣。所以大力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能極大地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信心與熱情。

學生的閲讀過程,不管是課內還是課外,都是每一個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同時也是學生加強閲讀體驗的一個過程。閲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語文活動必須以閲讀教學為主要陣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已成為多少學習者尋求知識、積累知識的至理名言。我們不再去探究為何要百遍,只要我們相信書多讀幾遍就能達到其義自見的效果。

課外讀物心得體會3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們的建議》這本書中,就指出課外閲讀十分重要,“課外閲讀,用形象的話來説,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沒有課外閲讀,也就沒有風和帆。閲讀就是獨立地在知識的海洋裏航行。”課外閲讀的根本目就在於提高學生整體語文素質,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它作為語文閲讀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是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形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以新課程的理念引領學生走進課外閲讀的世界呢?我的四點做法如下:

 一、激發興趣,變“要我讀”為“我要讀”

課標中就閲讀情感態度而言,首先強調使學生“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閲讀產生了興趣,就能積極主動地去閲讀。怎樣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呢?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對此作了初步嘗試,也得到一些心得。

1、營造閲讀的環境

良好的閲讀環境可以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教師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條件,為學生創造閲讀的良好環境。為了營造班級學生的讀書氛圍,我在班級前面建立了圖書角,提供適合學生閲讀的讀物,讓學生有書可讀。事實證明,那些符合兒童閲讀心理、有益於身心健康發展、有益於啟智增知的書籍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因此,我向學生提供的兒童刊、報,一些著名的優秀詩歌、散文、童話、寓言、小説等作品都適合學生閲讀水平的,引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同時,在教室四壁張貼關於讀書方面的標語,這些標語在語文教材中隨處可見,如“好讀書,讀好書”、“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大量標語充斥在學生的視野,在潛移默化的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在利用硬環境薰陶的同時,在我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我更加強軟環境建設,比如:提倡讓學生輕鬆地從事閲讀活動,讓學生在沒有過高要求、沒有過重壓力的環境下閲讀。對於課外知識比較豐富的學生,總是毫不吝惜讚美之詞,“小書迷”、 “成語大王”、“字典通”成為我對這些同學的暱稱,我們要讓學生輕鬆地從事閲讀活動,讓他們盡情享受閲讀的美,而不是為了閲讀而閲讀。

2、讓學生自主閲讀

有人説,一個喜歡閲讀的老師容易帶出一批喜歡閲讀的孩子。從這個意義上説,閲讀的啟動和保持是一種集體行為中個體的無意識行為。為此,在創設良好的閲讀環境的同時,要讓學生置身於濃郁的書香之中,讓書籍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並通過廣泛的宣傳發動,適時的表揚激勵,以及認真地組織指導,在孩子中間形成良好的課外閲讀氛圍,讓學生參與閲讀成為像遊戲一樣地充滿樂趣,變被動閲讀為主動閲讀,讓孩子們的童年生活充滿色彩斑斕的童話色彩。

在課外閲讀中,我們必須還給學生閲讀的自由。小學生開展課外閲讀,除了在閲讀材料上可以自由選擇,閲讀時間自主確定之外,閲讀的量上也應以寬容的標準來對待。因此,我覺得只要是有益的圖書,學生只要喜歡就鼓勵他們去閲讀。

3、珍視學生課外閲讀的獨特體驗

閲讀是一種很個性化的行為,課外閲讀更是一種純粹的孩子與文本之間的一種對話和互動。這種對話受孩子的個性、閲歷、知識、經驗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其閲讀的結果,也就是對課外讀物的解讀一定是有差異的,面對課外閲讀中存在的體驗的差異,我們應該有正確的認識,要堅決抵制將別人特別是成人的體驗強加給學生,並且要支持和鼓勵在課外閲讀中的體驗差異。只有這樣,課外閲讀才是鮮活的,有個性的,只有這樣,課外閲讀才可能成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

二、教給方法,變“無從讀起”為“讀有所獲”

閲讀方法是學生解決閲讀問題的靈丹妙藥,閲讀方法是學生打開閲讀大門的`金鑰匙。因此,在激發學生閲讀興趣的基礎上教師要注意加強對學生閲讀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課外閲讀的效益。在課外閲讀指導中,我堅持課外閲讀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做到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我重視對學生進行以下讀書方法的指導,主要包括:學會使用常用的工具書;能根據閲讀材料選擇確定朗讀、默讀、誦讀以及精讀、瀏覽、略讀等不同的閲讀方式;對所讀內容及時進行圈、點、批、注,理解所讀的內容,領悟其中道理,學習體味作者的遣詞造句、佈局謀篇和語言風格;指導學生撰寫讀書心得體會,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等閲讀習慣。注意教給學生運用自己喜愛的方法,邊閲讀邊思考,不斷提高閲讀速度,促進他們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發展。

學生光有課外閲讀的興趣,只憑興趣毫無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課外讀海中“瀟灑走一回”,其意義和收穫也不得而知。如有的學生憑着興趣、凡有生動情節的內容就走馬觀花地讀讀;有的則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取技巧,用到寫作上。顯然這樣的讀書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引導他們不僅愛讀,而且會讀。

課外讀物心得體會4

它是知識的殿堂,它是智慧的黃藏,它是通向真理的路,我是遨遊知識海洋的舟,他就是我的好朋友——書。

書是知識的源泉,是好科學的階梯,是生命的搖籃,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生活中沒有書籍,猶如生活沒有陽光,鳥兒沒有翅膀。

書,藴含了悲喜,溢滿了成敗,教會我要善待成長,哪怕風雨侵蝕,書籍會給你流去心中的委屈,悲傷,可以引發你心中各式各樣的情感,可以讓你的心情得到放鬆,沉醉在書籍的叢林中,其樂無窮,啊!我閲讀我快樂。

我愛讀書!書是一匹馬,讓我在知識的原野中奔跑!書是一雙翅膀!讓我在奇妙的世界裏自由飛翔!書是多彩的筆,在我的心中畫着知識的藍圖,書更是我最好的朋友,帶我走進生活,教我如何做人,如何面對,書——我的摯友。

書可以醫治愚昧,書可以使人聰慧,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掩飾着成長的途徑,每當我捧起書,就會有一種親切感,書裏的知識是寶貴的,不讀書,就是輸在了起跑線上。

沒有書的世界是乏味的,沒有認真閲讀過人的生命是不完整的,沒有閲讀的生活也是蒼白的,沒有色彩,讀書的人是快樂的,我的人生因讀書而變得燦爛而絢麗多彩。

書是無窮的寶藏,它為我增添了豐富的經驗,書裏藴含着快樂的天堂,讓我忘記了所有的庸俗,書還像一團温暖的火焰,照亮了我的人生隱藏在黑暗之中的路。

在閲讀的過程中,我懂得了遇事要堅強,同時也吸取了戰勝困難的經驗。:書山有路勤為徑,苦海無涯苦作舟。“閲讀帶給我無盡的快樂。我在閲讀中成長,也在閲讀中收穫。

閲讀讓我成長,書香讓我振奮,只有不斷的閲讀,知識的甘泉才不會乾涸,才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閲讀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為閲讀讓我快樂,閲讀讓我成長……

課外讀物心得體會5

課外閲讀是學生提高語文素養和文學素養的有力途徑,學生通過課外閲讀不僅可以增加積累,還可以豐富學習生活,純淨精神世界,陶冶情操,啟迪思維。《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學生要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本月,我指導學生閲讀了林海音的《城南舊事》,通過實踐,我對如何指導學生課外閲讀有了一些個人的理解。

一、閲讀指導課,開啟學生閲讀的興趣

學生剛剛接觸到一本書,有的同學並不會因為對其內容“無知”而充滿好奇,反而會因書籍過厚而產生畏難情緒,心想什麼時候才能讀完啊?尤其有些書的開頭就讓人索然無味,讓人難以繼續讀下去。在這點,我深有體會,當初讀《麥田裏的守望者》,讀着開頭幾頁,看到書中充斥污言穢語,便產生排斥情緒,如果不是意志力支持,真的難以堅持讀下去。但是小學生缺乏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和堅強的意志力,他們讀書的動機大部分是興趣,如果某本書讓他們索然無味,便很難有效地閲讀。我覺得,當學生接觸一本書時,我們精心上一節閲讀指導課,推薦本書,開啟學生對本書內容的認識,會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

進行《城南舊事》指導課,開始我用課件出示駱駝黑白圖片,播放音樂李叔同的《送別》同時動情地朗讀《城南舊事》的序言,給學生創設了良好的閲讀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有了走進這本書的急切心情。然後我對學生進行了讀這本書方法的指導,首先由書名展開想象;接着先讀序言;然後引導學生看目錄,學生通過書名、序言、目錄對整本書的內容有了大概的印象,接着,我通過出示人物圖片和人物精彩的片段描寫,讓學生對人物有了基本的認識。最後,我播放了電影《城南舊事》中的一些精彩片段,讓學生具體地感受這本書中人物特點,尤其電影中的英子,説話聲音清脆純淨,表情豐富純潔,讓學生非常喜愛,迫不及待走進書中,體會英子的悲歡離合與酸甜苦辣。

上好閲讀指導課是學生有效閲讀的第一步,我們要精心撰寫教案,尤其要製作精美的課件,讓圖片與音樂創設美好的情境,調動學生情感,引導學生情不自禁想走進書中。

二、讀書記錄表,輔助學生閲讀

俗話説:“不動筆墨不讀書。”學生在閲讀過程中,除了要求學生讀書做筆記,摘抄好詞、好句、概括主要內容、三言兩語説感受,我還作了一份讀書記錄表,從主要人物、給人印象、人物命運與歸宿、需要閲讀的章節幾方面輔助和考察學生的閲讀,學生每讀一章節,每接觸一個人物,便在讀書記錄表上留下痕跡,要求簡單,容易操作,學生讀完這一章,接觸完這個人物,便急切地想讀下一章,接觸另一個人物,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閲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指導學生閲讀,我們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從理解學生的興趣出發,上好閲讀指導課,讓學生做讀書記錄表,無疑是激發學生閲讀整本書的良策,而後,我將繼續在這兩方面努力,給學生閲讀增添興趣、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