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小學有效教學研究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4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有效教學研究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有效教學研究心得體會

小學有效教學研究心得體會1

這段時間我通過學習《有效教學》,深有感觸。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必須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達到有效教學,創設情境,形成問題,使學生願學。情境的創設關鍵在於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濃的情導入新課,形成問題。提出的問題要擊中思維的燃點,這樣不但能對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單位時間裏的學習效率。學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學習熱情激發起來,萌芽學習興趣,認知系統開始運轉。

我覺得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切實作到有效兩個字應該至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師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立足點。除了教學的重點,難點的把握,教師還應該考慮到教材的重組與延伸。

2、仔細推敲教學方法。隨着網絡的的普及,教師可以利用的資源是越來越多了,教師交流教學方法的渠道也是越來越廣,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教學內容往往有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班級學生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3、有針對性的設計課堂練習。學生吸收知識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師在課堂上設計的聽説讀寫各式練習情況往往往直接影響着學生課後練習的正確率。

4、製造寬鬆融洽的課堂氛圍,良好的心態更加有利於學生投入的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

具體還應從一下幾個方面開始抓:

1、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學生是由於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比如遭到諷刺,挖苦;受到不應有的干涉,與家長、同學、教師發生矛盾,尤其是當和教師發生矛盾時,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專注與學習。

2、對學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學生是因為教師、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為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而產生了負罪感和內疚感,因此也就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樣也就不能去聽教師所教的課程了。

3、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

有的學生是因為我們教師沒有適應人本教育,沒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觀念和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同時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則,對學生的愛心不夠,不能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4、教師要幽默

有的課堂過於死板,氣氛過於沉悶,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他更不會去學了。學生很喜歡幽默的教師。

5、教師要講究對學生評價的方法

評價很重要,無論是課堂評價還是學生的自評、互評都要準確。課堂上要多鼓勵,及時鼓勵,肯定評價要多於否定評價;學生之間的評價要把握好,不要使學生的自評、互評變成自我誇耀、自我貶低,或互相進行攻擊、互相挑刺,評價要中肯,要切合實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6、教師做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教學中要儘可能地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準備好充足的學習材料,為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提供廣闊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自覺、自由的活動中積極、主動、探索式學習。

所以為了做一個好教師,一個能被學生認同的好教師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佈置在教學環境中,這樣學生才能進入專心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上要建立民主與規範,既不能把課堂管死,又不能讓課堂太活躍,影響了課堂紀律。但是課堂的學習行為規範必須要明確,要説到做到,然後還要對學生付出真誠的關愛,哪怕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不要去傷害學生。

我們既要承認激勵賞識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認它存在着一定的侷限性,這才是科學的發展觀。當然懲戒要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批評時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語氣,講究“度”。我們教師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被學生認可、接受,那麼就不會再有教不好的學生了。

小學有效教學研究心得體會2

在整個教師行業裏,有人為尋求更好的教學思路而放棄享受生活,也有人為享受生活而將教學思考擱置一邊,與修煉提升匆匆擦肩。我認為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該努力做一個有思想、有追求的教育工作者,就該讓自己具備教科研的認識和能力。藉助課題研究來提煉經驗和方法,用科學的理論來指導教學實踐,教學才是有意義的。在此,借用延安課題研究專家張琰老師的一個觀點:一個好教師必須抓住“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一箇中心”指教師的專業成長,“兩個基本點”則指課堂教學和教科研。此次課題研究的過程是無比艱辛的,但當我審視我們團隊的資料成果和的自身成長變化時,瞬間感覺這無疑也是收穫的、幸福的歷程,讓我學會了讀書學習、學會了反思總結、學會了靜心修養、學會了基礎寫作、學會了如何做一位好老師。

1、學會讀書學習。

蘇霍拉姆斯基説:“一個人進學校並不意味着受教育,只有當他面對一本書沉醉不已的時候,教育才剛剛開始”。像哲學家仰望天空,教徒仰望教堂一樣,我覺得教師更該時時仰望知識。然而人總是有惰性的,當我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日常教學的瑣碎中時,惰性便體現在了自我提高和讀書學習上。隨着本次研究的一步步深入開展,越是研究得深,越意識到自身儲備的匱乏,越如飢似渴地翻閲、學習,並朝學夕用。學習中,我在專業方面發覺了空前豐富的知識養分,或“嗜葷如素”或“快食慢餐”,都能體驗到充實和踏實,感受到知識的彌足珍貴,讓人趨之若鶩。多讀書多學習,對於教師尤為重要,畢竟一個教師的所有尊嚴都在於擁有知識和思想。哪怕是一名小學教師,也該弱水三千,然後取最有養分的一瓢給予學生。借一句話送給大家:上帝賦予人類兩樣東西——希望和夢想,不讀書不學習,是無緣享用這兩樣禮物的。

2、學會反思總結。

如果説學生最怕作文,那麼我最畏懼。工作中的各種總結讓我心力憔悴:常規的教學、班務總結,各種培訓的心得總結,大小會議的會議精神總結……但通過本次研究,我在總結方面有很大提高。研究過程中,我必須將自己做過的每一件事、每一個調查、每一次討論都認真總結,才能為我們團隊後期研究的展開提供依據。正是這樣的歷練,讓我不僅了有了總結意識,也有了一定的總結能力。

3、學會靜心修養。

修心,自古是中國先賢們修道的前提。久居校園幾千人的喧囂,有時真想逃離。但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從前期的研修學習、中期的細緻記錄、觀察和分析,到最後的整理材料、撰寫文稿,無不需要靜心去做。慢慢地,我學會了在喧鬧中尋找靜謐,讓心在紛雜中變得愜意。當每天的教學工作告一段落,拎包走出校園,轉身投入生活,我也可以做到靜心享受生活。

4、學會基礎寫作。

普希金,作為俄國的鬥士已經逐漸被淡忘,但作為作家的普希金卻精神永存。19世紀初,俄國作家寥若晨星,但在接下來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裏,羣星燦爛地出現了托爾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一大批作家。他們個個感激普希金的作品為他們提供源泉,把它視作寶典。作家是偉大的,寫作是偉大的!當然,教師不是作家,可基礎寫作是優秀教師的一項基本能力。課題研究是為了帶教師逃出“教書匠”的小圈,同時,我認為習作也是另一個不錯的途徑。在此之前,我從未像這次這麼大肆動筆,任由思想在鍵盤的噼噼啪啪中馳騁。

小學有效教學研究心得體會3

教學是否有效,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這就要求教師注重課堂這個衝鋒陷陣的主陣地,它不只是看你備課、上課的認真程度,更關注一個教師對課堂結構的把握,節奏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以及對學生學習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慮。下面我談談對課堂有效教學的幾點感悟:

一、新課程大力倡導教學互動,師生對話,但“滿堂問”雖説是達到了教學的互動,對話狀態,但這種狀態並不是有效的還鄉團動,説到底,他沒有真正理解有效提問。

(一)有效提問應遵循的標準:

1、清晰(學生一聽就知道問的是什麼)。

2、問題的價值(提出的問題必須有思考的價值,引起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更深層的思考和把握)。

3、趣味性(引人入勝,深入淺出)。

4、大眾性(引起大多數學生的思維共鳴)。

5、廣度和開放性(好的提問能激發不同角度的思維,因而也有各不相同的回答)。

6、教師反饋(對學生的回答哪怕是錯的也應該尊重鼓勵,維護學生的自尊心)。

(二)有效提問的注意事項:

發問:準確把握提問時機,發問態度要自然,問題儘量只説一遍。

對象:向全體學生髮問,然後指名回答,抽答面要廣,努力使全班學生回答問題的次數大致相同。

等待:提問之後要停一會兒,讓學生有時間思考。

啟發:教師為不能回答問題或回答錯誤的學生提供線索,打開思路,啟發他們正確地回答問題。

追問:當學生的回答正確卻不充分時,教師要給學生補充另外的信息,以便學生能得出更完整的答案。或者回答正確後,引出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三)有效提問十戒:

一戒提問專問優等生,省時省力省心。

二戒提問專找差生,哪壺不開提哪壺。

三戒以問代罰,為難學生。

四戒不給時間,突然發問。

五戒模稜兩可,節外生枝。

六戒越俎代庖,自問自答。

七戒不置可否,不作評價。

八戒大而無當,無從作答。

九戒多而瑣碎,串講串問。

十戒問如林,答發流,面上開花。

二、動態的生成是課堂互動的核心與靈魂,是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的體現,教學所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教師充分發揮教育智慧,通過真實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動態生成,在互動中,往往有許多不可預見的、不可控制的新的問題在課堂中出現,我必須依靠教師的積極引導,保護和引導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和慾望。

闡述一個觀點:動態生成是有效互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教學需要預設,但預設不是教學的全部,教學的生命在於預設下的生成教學。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把問題變成新的教學資源,轉化成教學的亮點。新的課堂是在有效互動中動態生成的,是開放的,互動的,真實的,多維的,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的多元對話,是充滿生命活力,充滿智慧的課堂。

三、正確的評價是有效提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導向的作用。《新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及時、適度、多樣的評價,既能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評價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適時調整教學過程。

1、教師充分發揮肢體語言的作用。在課堂中,教師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語都會給學生傳遞一定的信息,或是讚賞,或是批評,或是認可,或是否定。純粹憑藉語言作為評價的一種方式肯定不符合新課程的理念,要能夠多角度地評價、觀察和接納學生,尋找和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發現學生的潛能;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和平台,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的張揚。

2、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這也是新課程提出評價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我們不僅要關注問題的答案,還要關注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思考過程,關注學生的參與度,關注學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識與情感、態度的發展。

3、提倡自評和互評。通過自我評價,能夠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自信度,更重要的是能夠促進學生對學習進行自我反思,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成長的能力。而對他人的評價過程也是學習和交流的過程,學生能從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好地提升自己。

4、激勵性評價要注意“度”。目前仍有一些教師喜歡在學生回答對問題後有規律地進行鼓掌,我個人認為鼓掌應該是發自內心,一味地追求激勵的方式大可不必,它反而失去了鼓掌的價值和意義,削弱了激勵的作用,不利於學生的自我評價,長期下去學生也許會迷失了自我。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更新教育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何有效的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滲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下需要教師智慧的、合理的採用相應的策略。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因人因時及時調整教學模式。

教學其實是一種很個性化的東西,甚至是一種不斷留下遺憾的藝術。有效的教學策略難以固化,更不能單一;教學策略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