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關於教學常規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94W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教學常規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教學常規心得體會

教學常規心得體會1

今天非常高興能聽到xxx園長講的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一提到x園長,我就很軟佩,因為在此次培訓之前,我聽過x園長講授的課,x園長以她獨特的課堂氛圍(以聊天和遊戲的形式),給學員們傳授她多年一線經歷及工作中的經驗,而且還配以互動形式增加課堂歡樂氛圍。

今天培訓幼兒學習生活的一日常規,這是我們這些沒設幼兒三餐二點幼兒園的薄弱環節,因為沒有實踐經歷,所以對相關專業知識,可以用一知半解來形容,有幸聽了x園長關於此項知識的詳細解説,才是真正的明白了幼兒園一日生活的細則,x園長以她獨特的教學風格向學員講述了,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的總則、一日活動的基本要求與行為細則,具體到幼兒每天要喝幾杯水,喝水後據各班幼兒年齡特點,多長時間後入廁等,細微環節都加以詳細説明。為了放鬆心情又讓我們觀看優質幼兒園教師的優質課作品,學員一邊看,一邊聽x園長據講課內容的詳細分析:從重點,難點還有授課的優、缺點等方面授以相關幼教知識,還串插以遊戲環節(師生互動)大大加強課堂歡樂氛圍,還告訴我們好多上“好”課的基本技巧,並告訴我們做一個“快樂老師”的方法:“課前做好充分準備,提前分配好上課時的配班工作”。

我想,既然瞭解了相關教學方法的技巧和方法,我一定要用以,以後的工作當中去,做到學以致用,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提高自身教學素質,讓幼兒成為快樂的兒童,健全人格的兒童,享受童年,健康成長。

教學常規心得體會2

首先是備課。上課是中心,備課是上課的基礎。備課要先備教材。每一名教師在上課前都要備課,課上僅有40分鐘,而要上好這40分鐘的課,在課下老師要花費數個甚至數十個40分鐘來備好一堂課。那麼,備課既是要備大綱、備教材、備教法。這樣在上課的時候,老師才能淋漓盡致的給學生上課,講好難點、突出重點,上出一堂生動的,有感染力的好課。

課前準備能使你更好地瞭解教材,掌握教材。在教學設計之前要求把教材上的所有習題都做一遍,因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深度的要求不僅僅限於教材題目的難度,所以你在教學設計之前,必須把學生所要完成的所有練習都看過,這樣你才能瞭解該知識點學生需要哪些學習技能。在使用手上的人教版教材的同時,利用網絡優勢,瞭解蘇教版等教材對某一知識點的.設計,從而博採眾長,更有利於教學。

其次,教師在上課前備課教案的書寫一定要有題目、教學目的、重點、難點、教學過程、課堂小結、課後小結。這樣,教師在上課是才能一目瞭然,合理,有效的利用時間。上課是確保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為了上好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有明確的目標、重點突出、方法得當、表達清晰、組織嚴密、課堂氣氛熱烈。教師讓學生知道這堂課要求掌握什麼知識和技能,學會什麼方法,培養何種情感。具備怎樣的態度。課上教師應把精力主要放在知識的重點內容上。不要對所有的任務和所有的內容平均分配時間。要選擇方法,力求使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老師的講解深度要適合學生可接受的程度。語言要流暢,生動,明白易懂。板書要規整、準確、清楚。如果教師的態度富有感情、動人效果就會更好。在講重要內容時語速要放慢,不同知識點之間要有停頓,留有些時間給學生思考和學生交流。取得學生的積極配合。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精神飽滿,一絲不苛,學生專心聽課,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

俗話説“無規則不成方圓”。作為一名教師,當然也得有一定的規則進行約束,遵守教師的規則,教師才能順利完成各項任務,才能不辜負人們對教師的期盼。比如常規中規定了每節課的練習時間,因為目前的數學課堂,在情境引入、算法多樣化上面花費了過多的時間。學生課堂練習時間嚴重不足,有的甚至到了下課才佈置練習,導致練習不到位。因常規硬性規定練習時間,這樣就會促使教師在備課時給練習留有餘地。有了足夠的練習,學生的數學基本技能當然不會不好。

常規中談到“對學困生的作業批改採用面批”,我對此深有體會。因為學困生在課堂上不能很好的領悟知識,沒掌握的知識就會在作業中顯現出來,如果此時採取面批,對他對症下藥式的輔導,肯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細細研讀每一條常規,感覺都是那麼恰倒好處。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自覺用常規來約束自己,雖然有的於己有一定的難度,但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作為一名工作在教學一線的教師,教學常規我們每天都在做。但要把教學常規做好,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就必須從平時做起,打好基礎。藉着教研組理論學習教學常規的機會,我和同事們一同學習和探討我們在日常教學常規執行中的心得與體會。

教學常規心得體會3

為了深化墓礎教育課程改革,強力促進素質教育,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我校在這一年秋季開學第一個月繼續開展教學常規月活動,通過學習,我看到新課程、新理念,新的教法、學法已經融入到我們的日常教學中。

一、關注學生需要,創設開放性學習情景,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1、滿足學生的求知慾:站在學生的角度,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真實的生活化學習情景,激發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慾望。

2、滿足學生的成功:提供給學生一些讓他們感到有可能成功的、富有挑戰性的任務,使各個層面的學生或多或少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悦,激發起學生嘗試的動機和參與的熱度。

3、滿足學生的審美觀:在教學中充分挖掘美的因素,創設美麗的情景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4、滿足學生的娛樂,在教學活動中賦予生動、活潑的遊戲情景,使學生因教學活動適應他們的娛樂需要而愉悦,激發起學習熱度與興趣,從而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二、備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新課程理念賦予了備課新的內涵和要求。

作為學科教師,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理解並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聯繫學生實際,大膽改造教材,整合學科知識,把教材變成學生樂於探索研究的素材和情境,選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體驗成功的快樂。

(1)備課首先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心理特點、思維水平、愛好特長和個性差異,做到“目中有人”;

(2)鑽研教材、吃透教材,做到“胸中有書”;

(3)備課是對教學過程的總體策劃,既要創設便於學生思考、探索的情景,又要蒐集多方面的信息應對開放性提問;既要分析學生可能出現的多種思路,預見可能發生的問題,又要靈活駕馭教室,精心設計引導、點撥、講解總結的時機、內容及聽採取的形式。

(4)設計體現創造性的、具有自己風格的、簡單易行的教案。

(5)加強集體討論備課,集思廣益,博採眾長。

教學常規心得體會4

一、體現先進的教學思想

1、能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的實際出發實施教學。

2、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面向全體,面向差異。

3、善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動手實踐,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4、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隨時鼓勵學生,正確評價學生。

5、以學定教。

二、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

6、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類目標明確,內容符合學生實際。

7、全面覆蓋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中沒有目標缺漏,沒有目標再生。

8、各類目標行為具體、可測,重點目標突出,達成度高。

三、把握正確的教學內容

9、準確把握教材的編排意圖,用單元整體思想處理教材,設計和組織教學。

10、所安排的教學內容正確、嚴謹,無知識性錯誤。

11、教學過程中教學目的明確,重點突出。

12、將教材視為一種憑藉,能創造性地運用教材處理教材,用教材去教,而不是去教教材。

13、所教學的內容,注重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繫,與新舊知識聯繫。

14、注重教學內容中思想性、教育性的開發。

四、追求優化的教學過程

15、導入自然有趣,能迅速調動學生的學習注意。

16、倡導自主學習,學生有足夠的讀書、思考、自學、探究、實踐操作時間。

17、學習機會平等,師生有相互研討、交流、質疑、答辯的機會。

18、角色定位正確,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點撥者、評論者。

19、教學重點突出,目標落實到位,練習、作業當堂清。

20、反思學習過程,學生有自我總結學習收穫的機會。

21、課堂結構嚴謹,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2、時間分配合理,環節過渡自然。

五、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

23、因課而宜,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

24、以學定教,鼓勵學生從自己會的地方或感興趣的地方學起。

25、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培養問題意識。

26、自主探究,適時組織學生收集證據,做出推測,設計方案,解決問題,培養探究精神。

27、小組合作,實質性地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自己獲得對知識的透徹理解和掌握。

28、多方互動,收放適度,隨時注意教學信息的反饋與矯正,點撥及時、到位。

29、自始至終重視學生基礎知識、很技能的訓練與指導。

六、採用恰當的教學手段

30、教學手段的運用符合教學實際,有利於突出教學重點和達成目標。

31、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實際效果好。

七、爭取理想的教學效果

32、課堂氣氛熱烈,各類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高漲。

33、學生學得輕鬆、愉快、有效。

34、三類目標達成度高,學生的學習收穫大。

35、練習優質、高效,作業當堂完成。

八、不斷提高的教師素質

36、正確使用普通話,教態親切、自然。

37、語言流暢、準確,富有啟發性、激勵性。

38、有較強的調控能力和教學機智,靈活處理課堂上出現的各種問題。

39、板書突出重點,清楚、工整。

40、基本操作規範、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