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去當志願者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6W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去當志願者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去當志願者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去當志願者的心得體會1

今天,學校的青年志願者協會組織協會會員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即走進敬老院,為院裏的老人送温暖、獻愛心。

在這之前我還沒有參加過這樣的活動,帶着一份好奇和熱心來到了敬老院。來到了敬老院之後,我們按着之前已經擬好的計劃,先讓老人們觀看文藝部組織的精彩的文藝節目,我們其餘的同學則圍坐在老人身邊和他們一起觀看節目,在整個過程中,看到老人們臉上洋溢着會心的笑容並時不時的附和拍手,這些都使得我們更加快樂,也讓我自己想了很多。因為大家的努力換來了老人們的快樂,而這也正是我們所想要帶給他們最好的禮物,我想這也許就是人們所説的“與人玫瑰,手留餘香”吧。

在文藝節目表演結束後,此次活動的組織者把志願者們分成幾個小組分別到爺爺奶奶們的宿舍,幫助他們打掃宿舍衞生、清理雜物、陪着他們聊天。在探望老人期間,有這樣的一個老人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居住環境並不好,我們一起幫他收拾了牀鋪,清理了室內衞生,他在一旁看着,總是客氣地説:“同學們辛苦了,謝謝同學們,我自己來就可以”。使得我們覺得老人格外的親切,也感受到了老人們需要親人們關愛的期待。

通過這次志願活動,在給老人們帶來温暖、快樂的同時,也使我感悟頗多。通過志願服務,啟發了我們在公益勞動中尋找能使我們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點,引導我們去了解社會、感受社會。這些都讓我們體會到了老一輩的孤獨、我們的幸福和自私。雖然每個同學都忙得滿頭大汗,但我們都覺得很高興,因為我們心裏都有着一股自豪感,一種為他人服務,快樂自己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平時是很少能夠體會到的。公益勞動是不記報酬、不謀私利、不斤斤計較的;公益勞動是忘我的勞動,也是培養我們關心公共事業熱情的。參加公益勞動的光榮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靈。

作為當代大學生,每天所面對的不應該僅僅只是課堂與知識,而應當有較多的接觸社會實踐。此次活動不僅給敬老院裏因各種問題而失去家庭温暖的老人送去了温暖,同時在活動中也更加鍛鍊了自己。看着老人那落寞的眼神、那被歲月摧折的脊背、那被時光的車輪碾過留下歲月痕跡的臉龐,都激發了我們愛心。作為青年的我們把自己當作老人們的親孫子、與老人閒話家常、為老人們捏肩捶腿,儘自己的“孫輩”之孝。從此次敬老院的活動中感到了不一樣的人羣,不一樣的人生,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望着那羣因不幸而走到一起的老人們,那羣因孤獨而相伴終老的老人們,我們心中都有一個希冀,希望我們能為老人帶去一絲温暖,希望老人能夠幸福的安度晚年。

其實我們都知道,在這個羣體當中,大多數老人缺乏的不是物質上的資源,而是內心精神上的陪伴。他們要求的並不多,只是希望我們這些子女能夠經常去看看他們,和他們聊聊天讓他們感覺不再孤單。但是僅靠我們的微薄之力是肯定不能解決社會上所有需要關心的事情,所以我們希望並呼籲社會各界人士伸出雙手,奉獻愛心,讓老人們不再感到孤單,讓他們能夠真正的安享晚年,構建我們的和諧大家庭。

在回校的路上,我百感交集,老人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的奉獻了一輩子,現在儘管子女都不在身邊,但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堅強、樂觀的心態,在生活中老有所為。那麼作為後輩的我們,更應該力所能及的去幫助他們,關心他們的晚年生活,或許這些老人的處境還算好,社會上還有更多的老人淪落街頭,飽受世人的冷眼。我想,每一個熱血青年都不忍讓老一輩人在流離失所中,生活在無盡空虛中。有一天,我們的父母會老去,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所以趁我們現在還能做,就讓我們攜起手來,獻出自己的一點力量吧。送温暖活動結束了,我覺得回校後應該發動更多的同學參與到獻愛心的活動中,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培養關愛生命、服務他人的美好情操,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青春和力量。

去當志願者的心得體會2

在我做公益活動,做志願者的幾年時間裏面,我也發現了救助流浪人羣的公益活動難以開展。曾經我就很流浪者聊天,我喊對方去救助站,我幫助對方打電話,我剛打電話,對方就嚇跑了。我因為救助流浪人羣的問題,也和一些民政部門工作人員發生過爭吵,我當時説他們不作為,看見街上有弱勢羣體,你們為什麼不接到救助站?

救助站的工作人員説:對方接受救助的話,可以免費提供吃住幾天,或者免費送流浪者回家。經過我的調查瞭解,流浪人羣可以分為三大類。流浪人羣細分為三類:第一類職業乞討者,月收入過萬,生活富裕,利用別人的同情心來乞討至富。第二類為被犯罪團伙控制住的乞討者,他們很多人都是被控制住的,被打殘疾來乞討,乞討來的錢財都是給犯罪團伙的,這樣的弱勢羣體也很難救助,特別實際光靠公益組織協會是很難救助的。第三類為智力問題的流浪人羣,他們被家庭[拋棄流落街頭。沒有敢救助他們,把他們接回家照顧,救助站的人員回説他們沒有申請救助,所以他們不敢救助。而我們公益組織團隊卻只能提供一些衣物或者食物給他們解決短時間的温飽問題而已。

所以遇到這些流浪人員的救助問題,在開展的公益活動中,光開公益組織團隊來救助的話,也是很難救助的,有時候我們看見街頭上有流浪人羣,我們無法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我們也是很難過的,也是很無奈的。最後難以開展的公益活動是各種心理煩惱開導救助,比如:心理疾病有:自卑心理,虛榮心理,攀比心理,好奇心理,憂鬱心理,恐懼心理,網癮,網戀,報復心理,沒有人生目標,沒有人生理想,以及嚴重的精神問題患者。

因為沒有正規專業的公益組織協會,開展這些心理開導救助公益活動。心理開導救助公益活動還有一種心理問題比較難救助,那就是職業心理疾病。雖然中國境內也有一些公益組織開展純公益的心理開導救助公益活動,但是效果還是達佈道預定的理想,我們中國就有差不多2億的人口擁有各種心理問題需要救助。所以各種心理問題煩惱在中國公益界來説而已是比較難開展的,因為很多有本事的人卻不使得花長時間來幫助別人做心理開導救助,而願意幫助別人做心理開導救助的人卻非常的少。

其實做公益活動的志願者,或者義工首先要愛護自己的家人,愛護自己的身體,再者才去參與公益活動是比較好的。如果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愛護,你會真心的去愛護別人嗎?幫助別人嗎?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長輩親人都不愛護,你會關心愛護別人嗎?如果我們連自己都無法養活自己,我們會有能力幫助別人嗎?

凡是做公益活動的志願者,義工,甚至愛心人士都會經理過被人誤解過。別人會説我們很傻,很苯,吃飽沒有事情做,去那裏玩不可以嗎?為什麼要去做那些別人都不原因做的事情啊?

去當志願者的心得體會3

做公益活動的人,心胸都是要寬廣的,能容天下難容之事,保持善良純真的心態,理解別人,關愛別人,尊重別人!我們平時有能力幫助別人,就是為我們積德,為我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平時我們有能力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傳遞文明,傳遞愛心。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就會獲得別人的幫助解決自己遇到的困難。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幫助別人就像存錢一樣,當我們幫助別人多了,就相當與我們存的錢多了。當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就會有很多人幫助我們,解決困難,度過難關!

每個公益組織協會的成立,都是組要靠大家的支持幫助的。每個公益活動的順利開展都需要大量的準備工作,需要很多人員的參與協助。理解別人的難處,將得到別人的理解。關愛別人,將得到別人的關愛,尊重別人,將得到別人尊重。

凡是公益活動,我們遇到的人,有能力的,有時間的,都可以參與。如果我們光在一個公益組織;裏面開展參與公益活動,遇到別人開展的公益活動,自己有時間有能力的,是可以去參加的,如果不去參加卻在背後説別人的壞話,這樣的人就是沒有理解公益活動的真正含義。

公益活動需要依靠大家的參與支持,如果一個公益組織團隊缺少了人民羣眾的支持幫助,缺少了大家的幫助支持,所開展的活動影響力度也是非常有限度的。

去當志願者的心得體會4

青年志願者活動是倡導團結友愛、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社會風氣,是當代社會注意一項十分高尚的事業。

首先我很榮幸能成為以傳遞愛心、志願服務、樂於奉獻、不求回報為宗旨的這樣一個團隊的成員之一。

週日,我院組織了學校的一批青年志願者到新開敬老院進行了一次志願者活動。這次活動的目的不僅是想鍛鍊我們學校志願者的實踐能力,更多的是為我們社會的和諧繁榮獻出一份力,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素質,使得我們的大學生活變得更加的美好。

在此次活動中,志願者們在全體幹部的組織下,每一項任務都完成得非常的出色。一部分志願者負責打掃;另一部分則幫老爺爺們洗衣服;大家一起互相協作,互相鼓勵!這些都感動了不少的老人。我們雖然有點辛苦,但是大家心裏都感受到了甜甜的滋味,因為我們知道他們所收穫的遠比他們所付出的多得多。青年志願者活動的開展增強了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實質上反映了當代青年助人為樂、甘願奉獻的時代風貌和精神風貌,志願者發揚助人為樂的優良品質,使我校的志願者活動走向新的輝煌。

愛心已點燃,不要再等待,在我們有限的生命裏,去經歷讓人難忘而有意義的人生體驗,在奉獻中,體味快樂,收穫幸福。

讓我們為這一事業來奮鬥吧!讓我們這些新時代青年來擔負一些微弱的社會責任。奉獻出一點微弱的力量!

去當志願者的心得體會5

當得知自己入選為城市志願者時,那一刻,是激動的,喜悦的。有一種圓夢的感覺,更有一種期待已久的東西終於得到的滿足感。20xx年全運會在家鄉遼寧舉辦,作為大學生志願者,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做好自己的工作,為全運會奉獻出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希望能為遼寧增光,為全運添彩!

志願者,這個稱呼,在我內心裏一直是神聖的,它的信條,志願在我心,温暖滿人間。這種信念也是神聖的,在平凡的生活中,會有這樣神聖的使命降臨,毫無疑問,那種自豪感是無法言喻的。

不知不覺,作為全運運城市志願者工作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了。

從最初的培訓,到第一天正式上崗,再到今天這平凡的一天的工作的結束。在實際工作中,我學習到很多,逐漸地從一個菜鳥志願者成長為熟練應對每一個問題的稱職的志願者。

作為一名城市志願者,我不能進入場館觀看比賽,每天的工作也很累,起初的時候也會抱怨工作太累、待遇太差。但當我一次次的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市民的問題,幫助了一個又一個普通人的時候,心中的滿足感和幸福感便一點點的積累起來;當我走在路上,看到那些和我穿同樣衣服戴同樣帽子的.忙碌的身影,心中便洋溢出點點温暖和欣慰。於是,我不再抱怨,而是努力地值好自己的班,站好每一次崗。因為,志願者本應不求回報。

全運會圓滿的結束了,我們的志願者工作也隨之結束了,每一次真誠的付出,都會有一份滿滿的收穫,其實,生活的每一天,只要我們擁有一顆奉獻的的熱心,時時刻刻都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志願者。生活還在繼續,也許維持幾個月的志願者生活,會是我大學生活畫卷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是人生旅途中一次無比珍貴的經歷,更是青春歲月裏一份難以忘懷的記憶!

去當志願者的心得體會6

20xx年2月7日,一個讓我永生難忘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我正式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青年志願者,並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方式服務了他人,回報了社會。

眾所周知,志願者在整個社會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卻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的理解志願者的含義,青年志願者奉獻給社會的不僅僅是服務,同時也向全社會昭示了一種精神,那就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青年志願者精神。青年志願者的這種精神是對中華民族團結友愛、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尊老愛幼、尊師重教等傳統美德的繼承和發揚;青年志願者所彰顯出的精神也是對人類文明成果的吸收。

2月7日下午,我和同班四名同學一起,懷着一顆崇敬而又忐忑的心步行前往原開c中校長貢xx爺爺的家,開始了本次志願者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拜訪退休老教師,感悟人生之真諦。

當我們來到貢爺爺家所在小區的大門口時,只見一位精神矍鑠、慈眉善目的耄耋老人正站在那裏靜靜地等待着我們,他便是貢xx爺爺。我們一一向他問好,他則熱情地邀請我們上樓做客。隨即,我們走進了貢爺爺的家,聆聽了他的處世哲學,交流了我們生活和學習中所遇到的困惑,得到了他殷切的鼓勵和祝福。

猶記得貢爺爺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説:“首先熱烈歡迎同學們的到來。我知道大家都是優秀的學生,都懷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我認為這很好,希望你們能執着追求,永不放棄。高中階段是苦的,但也是充實豐碩和愉快的,我希望你們在高中階段就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各盡其才。很多人説全面發展、興趣廣泛很重要,但我認為真正打動人心的是能夠在某一領域實現突破,因為中國所缺乏的正是在某些專業領域的高端人才。歐美的教育體制讓我頗有思感,我認為修學當以三事為準衡:第一,研究學術,當以學術本身為前提,不要受外力支配以達於學術獨立境界。第二,人活着是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要能盡力致用方不負一生歲月。第三,學習沒有捷徑。例如數學學習,唯有大量反覆做題,總結規律,才能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高中還有一年半的時間,希望大家苦中作樂,學有所得,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最後,我們給他拜了個早年,並與他合影留念。臨別之際,他不顧室外凜冽刺骨的寒風,硬是把我們送到小區大門口,並與我們親切握手後才肯離去。與他道別後,我不由得發覺自己已經熱淚盈眶,這熱淚,既代表着我對貢校長平易近人、關心青年的高尚人格的欽佩和感動,也包含着我努力奮鬥、立志成才的堅定信念,我一定不會辜負貢校長的期望!

年逾80的老人,在與學生接觸前,認真地備了課,做了詳盡的準備。在生活中,他是一位豁達大度、幽默風趣、熱愛運動,珍愛生命的長者。這種精神,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在這裏,我也祝福貢校長身體健康,生活幸福!

我深信此次的志願者活動自己是滿載而歸的。而在今後,我們將繼續堅持服務他人、鍛鍊自己的宗旨,繼續本着腳踏實地、勤奮創新的態度,“以青春揚激情,以奉獻促和諧”,譜寫青年志願者行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