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教師信仰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69W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信仰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信仰心得體會

教師信仰心得體會 篇1

教師是一門職業,卻是一門及其特殊的職業。從事教師這份職業,如果單單為養家餬口或是錦衣玉食,都不是合格的老師。人類之所有不斷髮展,不外乎“學習”兩個字。從有了教師職業開始,人類進步的腳步無疑大大加快,孩子們總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未來,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對於孩子的培養,黨員教師無疑在教育教學中要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為此,黨員教師應做好四方面的儲備:

一、“做好教師,要有理想信念。”

中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要實現全面小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必須依靠德才兼備人才,人才需教師培養。黨員教師在教師羣體中首先要樹立理想信念,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教師的初心結合,牢記黨員和教師的使命,為國為民輸送實現中國夢的生力軍。

二、“做好教師,要有道德情操。”

“ 立德樹人”是黨和國家對於教師職業的根本要求。“立德樹人”首先教師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樹立自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言傳身教,守住一方淨土。黨員教師需修身先修心,修身先修行,“非寧靜無以致遠”,不靜心何以育良才?

三、“做好教師,要有紮實學識。”

教師雖不一定要“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但必須有紮實的`學科知識,練就過硬的教育教學能力。好手藝才能出好的作品,有紮實學識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國之棟樑。

四、“做好教師,要有仁愛之心。”

師者仁心,愛生如子卻不足取。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勝過父母對孩子教育的地方,是教師用自己專業的育人手段在關愛學生,悉心呵護着孩子的成長,沒有溺愛和嬌慣。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古人對教師職業的理解。現在的教師,除了“傳道、授業、解惑”這三項職能以外,每位教師要不忘教育初心,要秉承理想信念、大德高義、淵博學識,為國家、民族、社會培養合格公民和棟樑之才。

教師信仰心得體會 篇2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那麼“不忘初心”在教師尤其是黨員教師的身上,又有着怎樣的含義呢?我作為一名農村小學的黨員教師,該如何不忘初心?下面談談自己對“不忘初心”的理解和認識。

一、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師,應該擁有對職業的敬畏之心。

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師,要時刻擁有一顆敬畏之心。心懷敬畏,既是一種人生態度,又是一種生活信念,心懷敬畏,方知行有所依,行有所止。教師是文明的傳承者,一頭挑着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一頭挑着學生和家庭的幸福,職業雖然清貧,但使命崇高;工作雖然平凡,但意義重大。如果沒有源自內心的熱愛和堅守,只簡單地把教師看成謀生的飯碗,職業倦怠就會如影隨形,敬畏之心也就無從談起。所以我們要心懷敬畏,視職業為事業,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識和人格魅力,用新時代教育理念引領自己的教育旅程,鍛造自己的教育意志,見證自己的成長。

二、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師,應該擁有對事業的追求之心

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師,應該擁有對事業的追求之心,要追求高遠境界。教師肩負着立德樹人的重任,要有崇高的人生境界、高遠的治學境界。我們要能靜下心來思考,埋下頭去做事,孜孜以求,奮發有為。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們既要以過硬的水平給予學生分數,改變學生和家庭的命運;又要以深刻的思想重建學生生命,助力學生感悟生活的真諦;更要以高尚人格影響學生一生,引領學生站在人類道德的高坡上。我們要矢志不渝、日益精進去做細學問、做深學問、做大學問,為學生成才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

三、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師,應該擁有對學生的仁愛之心

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師,要擁有對學生的仁愛之心。愛是崇高偉大的,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作為教師,要把我們的愛體現在平凡的工作中,體現在學生點滴的進步中。愛是體貼入微的。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話語,一次安慰的撫摸等等,都會讓學生真切感受到來自家人般的濃濃親情,真切感受到來自家庭般的暖暖愛意。愛是具體實在的.。愛學生,不是一句空話。她應該落實在我們每一天的工作中,落實在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中。多關注情感,多表揚鼓勵,多積極暗示,多看亮點與進步,讓學生有自我體驗、自我痊癒的時空。

四、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師,應該擁有對浮華的淡泊之心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師,要擁有對浮華的淡泊之心。要看淡名利。看淡名利是教師的為師立德之本。只有看淡名利,才能抵禦外界的紛擾,才能堅守平凡的崗位,才能甘之如飴地潛心工作。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教有所進、事有所成、業有所立。要理性超脱。理性是一種智慧,超脱是一種能力。“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只有對名利的理性超脱,我們才能真正去追求職業的幸福,實現人生的價值。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各種思潮相互激盪、各種文化交互融合、各種觀念相互碰撞,浮躁、功利衝擊着教育這片聖潔的沃土的當下,我們當敬畏事業,因為事業是我們當初的選擇;追逐夢想,因為心若在,夢就在;淡泊明志,因為淡泊寧靜,才能安心定神,遠離浮華與騷動,追求沒有功利而平等,崇尚迴歸自然而傳統的根的教育,演繹一段好老師意義上的教育人生。

教師信仰心得體會 篇3

學過“三有”教育理論後,我覺得作為教師,一定要有教育信仰。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業,它也需要有教育信仰的教師。有教育信仰的教師才能從他所從事的職業中體驗到人之為人的意義和價值,體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信仰教育並選擇教育而且把它作為一種事業來追求,將使人在這一追求的過程中體驗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陶行知曾説: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教師是要教人成人。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什麼人。教人成人他必須自我成人,進而才能引導學生成人,而教人成人不能沒有教育信仰。因為“信仰是知識和實踐行為之間的一定的中間環節,它不單純是知識,充滿人的意志、感情和願望”,信仰“是一個人的基本態度,是滲透在他全部體驗中的性格特徵,信仰能使人毫無幻想地面對現實,並依靠信仰而生活”。

教育信仰作為一種內在精神然引導我們去追求人生幸福。對職業信仰才有職業的樂趣,對人生信仰才有人生的幸福。正是有着對教育的信仰,特級教師霍懋徵才會以一個大學本科畢業生的身份在小學教師的崗位上一干就是60年,而她一生從教的體會就是那六個字“光榮,艱鉅,幸福”;正是有着對教育的`信仰,鄒有云、盤振玉這樣的教師才會在偏僻的教學點、在大瑤山使自己與教書育人融為一體,使自己與學生的成長融為一體。之所以有這樣的教育信仰是因為“我們深信教育是國家萬年根本大計……我們深信教育應當培植生活力,使學生向上長。所以有教育信仰的教師,才是我們真正學習的榜樣,我們也才能從他們身上汲取到精神的營養。

如何做到有教育信仰呢?

教師的教育信仰首先是對人自身的信仰。我們倡導“以人為本”,就是一切從人出發,人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教育要以學生為本,教師是“人師”而非“經師”。教育就是要使人成為人,使人的自由本性得以充分實現,使人的體力、智力、情緒、倫理各方面協調、全面發展,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使人成為自由之人。這是一種“完美的人”,也是永遠無法完成的人。正因為無法完成,我們才會不斷追求使其完善,而這才是教育所信仰的人。信仰這樣的人就意味着如教育家蔡元培説的那樣: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在,而專為將來。就意味着教育不是實現預定目標的過程,而是與人一樣不斷成長的過程,從而使教育由“階段性教育”走向“終身教育”,成為終生解放人自由本性的教育。

教師信仰人自身,一切從人出發。那麼怎樣使人成為人?我們相信教育的過程就是愛的過程,真正有效的教育只能是愛的教育。凡是從教者只有具有無私的愛才能為教育殫精竭慮,為學生嘔心瀝血。因為愛包含了給予、責任、關心、尊敬、瞭解等積極的人性因素;愛引導“我”進入存在的深處並形成個體人格;愛建構我和他人與自然的人性化聯繫。“深刻的愛存在於從‘生存’到‘生存’的關係中,對於愛者來説,一切‘實存’都變得人化了。

故蘇霍姆林斯基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而“精神空虛、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無知等絕不會煥發和孕育出真正的愛”。陶行知説“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信仰愛就是信仰生命本身,相信每個生命的希望和珍貴,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聰明的火花,都是可造之材,都值得自己花費心血去培養。

有人説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有教育信仰的教師他成為愛別人孩子的神。他全身心地愛學生、給予學生,這種富於熱情和智慧的給予使他從學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以及直接來自學生的積極反饋,從而體會到付出和給予的幸福。霍懋徵老師從教60年,從沒有對學生髮過一次火,從沒有懲罰過一個學生,從沒有向一個學生家長告過狀,從沒有讓一個學生掉隊。這就是對愛的信仰!有愛的信仰才能始終平等面對每個學生,並熱情地關注他們的成長。信仰愛就是無私地、孜孜不倦地為學生創造和給予,使自我與學生成長為一個“人”。或許我們缺少的就是霍老師身上的這種愛的精髓。

教育是靈魂的教育,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霍懋徵老師的學生説:霍老師教我們做人,不是説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有教育信仰的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形成學生的人格,他用愛使學生形成愛,他使自己與學生一起成長。我們作為教師,要像霍懋徵、鄒有云、盤振玉、黃靜華老師那樣,像林崇德教授那樣,有教育信仰,如此才能使我們人生的意義得以體現,才能使我們的人生得以昇華,也才能使我們作為教師的人生價值得以實現!

我們在做有信仰的教師的同時才會體會到職業的幸福,人生的意義。

教師信仰心得體會 篇4

趙局長在“三有”教育中提到:做有信仰的教育,辦有文化的學校,展有情感的課堂。這不禁讓我聯想到我們教師自己,曾經看周國平在《人的高貴在於靈魂》一文中説:“由於生存鬥爭的壓力和物質利益的誘惑,大家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其結果是靈魂日趨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

對一個人來説,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了。”沒有信仰的靈魂難免會萎縮和空虛。有了信仰,我們才會擁有一顆高尚睿智的心靈,一種博大深邃的精神,一份真誠温馨的情愫,一種高貴雅緻的人格。作為教師,他應該有怎樣的教育信仰呢?

第一,對教育事業執着的愛。

教育工作是非常紛繁複雜,我作為一個年輕教師我已經感到教師在工作中經常會面對不同的困難,教育智慧的提高是一個長期和堅持不懈過程。在高中的時候,因為我遇到了幾個非常好的老師,他們在課內課外給我帶來了許多快樂和幫助,那個時候我就決定以後要做一位和他們一樣的老師,所以我選擇了師範專業。當我最後通過考試和選拔,真的成為一個老師的時候,我無比的開心。然而這份工作的艱難是我不曾想象的到得。也許優秀的老師那無比的幸福感,就是因為他們克服許許多多的困難的過程給他們帶來的。而這個幸福使他們永遠割捨不了對於教育事業的熱愛。

第二,對於學生的.熱愛。

看完這本書,但凡優秀教師他們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對於學生無私的愛。學生的成長過程就是他們的快樂和滿足。如果老師不能無私的熱愛學生,我想教師這份工作不會給其帶來精神的富足。什麼是無私的愛?現在的學生變得越來越多樣,如果我們僅以成績來衡量他們,無門如何真正的熱愛他們,真正的關心他們。在新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事物展現在學生的面前,社會的複雜與多樣,使得學生在今後會面臨更多的挑戰和機遇,如何給以學生正確的引導,如何與學生交心,什麼樣的愛,是當代教師真正能夠給與學生的,並有助於他們成長和幸福。有人説老師必須每天都以笑臉面對學生,有人説老師要以愛自己孩子一樣還學生,有人説不能把自己的感情表現在孩子面前,無論什麼樣的愛都不能忘記學生必然要踏入社會,他們會以不同的方式面對複雜的社會,他們必須要面對一些情感上的挫折,那個時候他們怎麼辦?教師的愛,不能只是關注於孩子三年的成長,教師的愛,應該是學生的一生受益。

第三,積極地社會心態。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有一部分人逐步的富裕了起來,社會上的平復差距越來越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真確對待老師這個職業呢?我的想法很簡單,我做老師肯定不可能富貴,要富貴我就不做老師了,所以沒有必要和其他一些高收入羣體去比較。古人有一句話很棒:“縱有良田千畝,房舍百間。然,食不過三餐,寢不過一榻而已。”知足方能常樂。老師的快樂,在於自身的追求,是自身精神的富足,是所教學生的幸福。我想只有明確了自己生活的目標和方向,才不會在浮躁的社會狀態下產生失落感,才能幸福快樂的生活。

作為一個年輕的教師,既然自己選擇了教師這份事業,那麼必須堅守自己最初的信仰,進行紮紮實實的行動,品味成長過程當中的苦樂,追尋教師的幸福,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