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家訪心得體會(精選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89W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訪心得體會(精選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訪心得體會(精選5篇)

家訪心得體會1

本學期初,校園響應教育局的號召,開始組織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的活動,當得到班主任唐老師的通知,我們家作為首批進行家訪的家庭時,我們全家是既期盼又感到些許壓力,雖然我們家長就孩子的學習生活狀況與班上的老師平時也有不少的溝通、交流,但一般都是在校園並且以一種非正式的談話方式,一向期望能透過這種應對面、零距離的家訪活動,讓我們家長能更詳細地瞭解孩子在校園的各種表現,讓老師們能瞭解到學生家庭背景、生活和學習環境,到達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目的,有針對性地採取有效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

那天差不多到了晚上七點鐘,唐老師和趙老師才來到我們家,邊進門邊解釋:因為我們班是一個大額班級,有五十多個人,學生的的居住地也不集中,家訪起來難度還是有點大。時間也比較緊,這不下課後就趕緊先訪了一個家庭,所以來遲了,對不起喲!看到都這麼晚,老師還在外奔波,家也顧不上管,飯也沒有吃,我們全家都從心裏覺得十分感動,進門後,老師水也顧不得喝上一口,就開始了家訪工作,老師隨和的笑容,拉家常式的交談,使屋內的氣氛一下簡單了許多,張老師一邊傾聽、交流、一邊認真地做着家訪手記,我們從孩子在校園的學習狀況一向談到孩子在課外及家庭的表現,共同分析了她的優缺點,從和老師的交流中,我們家長也學到了許多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個性是如何培養孩子自立、自信方面。

透過這次家訪活動,我們家長深深感受到了,家長能與老師敞開心扉交流,共商育人,就會與校園、老師連成一條心,到達家校共同建立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的目的。一次家訪就是一次讓孩子進步的機會,會讓一個孩子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發生很大的改變,我們家長也是一樣。我孩子的一些學習、心理問題,實際上是我們家長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充分了解和理解學生而一味的一廂情願之果。因而,透過這樣的家訪,能夠教會我們家長一些科學的方式方法,有理有據地去轉變我們家長的一些觀念,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從這次家訪後,我也學着慢慢嘗試引導孩子以開放的心態來學習、生活和交往,使其構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注重孩子的養成教育,注重發展長遠利益,真正為孩子的將來着想。

家訪不僅僅僅是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也是教師關愛學生的一種表現,也是教師與家長交換意見的途徑,到達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方式。它作為維繫教師、父母、學生的紐帶,是溝通校園、家庭、社會的橋樑,透過家訪,家長能夠透過老師的家訪認識老師、瞭解孩子,同時獲得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作為家長,真心期望老師能多到學生家裏坐一坐、談談心,透過家長與老師的用心配合,全方位瞭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共同找到解決的方法和措施,確保學生穩定、健康、全面的發展。

家訪心得體會2

走進一個小小的院子,與外面似乎是兩個世界,四方的小院,據説住着幾十户外來民工,院子裏橫七豎八掛着竹竿、繩子,上面琳琅滿目的都是衣服,我和班主任俞老師在衣服叢林中鑽進了學生的家。這是一個典型的出租房,房東為了增加收入,在不到100平米的小小院落周圍披了很多由石棉瓦蓋着的小間,每一小間一户人家,那是一個個類似於臨時搭建的建築簡易房,孩子的媽媽很客氣的讓我們進去坐坐,可我們看來看去不知道該坐在哪裏,索性就站着好好觀察了一番,這是一個非常低矮的房間,沒有窗户,大概有二十平米的樣子,裏面有兩張牀,由一個櫥給隔開了那張孩子休息的小牀,整個房間擠得滿滿的,裏面一個電視機,兩張方凳,這是孩子做作業用的,不過這位婦女看來比較會持家,房間擺放還算有條理,倒不顯得混亂不堪,,因為這個房間唯一可以透光的就是那扇門,所以整個房間還是充斥着陰暗和黴味,這就是我們具有行知特色的家訪對象――外來民工子女的居住環境。

看看這些孩子的居住環境,我們的心也跟着糾結起來。孩子家長倒是非常熱情和我們談了起來,看得出來,他們一家人對這樣的環境已經習以為常,甚至還感到非常滿足了。孩子也懂事,小小年紀就懂得幫父母分擔責任,由於要帶着妹妹一起上學,於是放棄了騎自行車,每天步行上下學。回家後還能照顧妹妹,幫她看作業,洗頭等。與本地的同齡孩子相比,這些孩子更多的是會吃苦耐勞,會自理生活,即使父母在上班,他們照樣能買菜、做飯、洗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能幫助父母做很多家務活。更讓人感動的事是,在學習上,他們也不亞於本地孩子,甚至可以這樣説,本地孩子的學習大多數是在父母的監管之下,自身學習主觀性不強,外地的孩子學習上大多數靠自己,父母更多的是生活上照顧他們一點,哪有本地孩子的父母那樣有時間、有條件讓孩子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呢?

同樣的,我們在家訪過程中,也走訪了幾個本地孩子的家長,他們大多是孩子的爺爺奶奶輩接待的我們,而我們最常聽到的話就是:“謝謝老師,孩子的父母上班忙,平時都是由我們照顧她(他),我們又什麼也不懂,你老師就多費點心,不像的話你就好好批評,要打要罵隨你,孩子最聽的是老師的話”。聽起來極其普通的一句話,包含着他們對老師的信任和期盼,但更多的卻是渴望而無奈。事實也是如此,我們五(1)班,本地的幾個孩 子在班級中確實也是很具特殊性的,吳天倫、邵森軍等等都是鼎鼎大名的皮孩子,管理難度大,學習成績滯後,更要命的是,他們平時精力特別充沛,只有在課堂上才能見到他們的面,課外基本不見人影,而且你要是不盯着他,眨眼的功夫就有學生報告:誰和誰在打架,誰誰跑到四樓去了,可憐的老師必須每天和他們比精力,比眼力,只要一打鈴,必須先制止他們的外傾現象,不然你肯定又要使人去找他們了,而這樣的學生班級裏還有幾個,老師只有時刻關注着他們,他們才能相安無事的度過一天,但有時冷不丁還是要有事發生,真可謂是防不勝防啊!這些情況,老師在與家長的交流中,也不能都告狀一樣的一一告訴家長。因為一次家訪等於是一次社會實踐,身處在社會之中的家長也是形形色色的,對孩子的學習所持有的教育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也時常看人説話,針對不同的人説不同的話。家訪前自己就有所準備,看孩子在家中更聽誰的,誰説話管用,家訪中需要側重孩子的哪些方面進行交流更要做到心中有數。

但是,不管針對什麼樣的家長,家訪首先要做到的是真誠,,需要的是與家長的親和,家長才會很有誠意的配合老師工作,我在與家長的交流中也是儘量地把孩子的優點擴大,同時也要婉轉但實事求是地指出孩子的不足,使家長感到你這個老師是真正的為自己的孩子好,他們也會積極與你配合。就説今年的教師節我收到了我班男生劉超毅同學的送給我的很特別的禮物――一支護膚水。我問他,這個護膚水是怎麼來的?他告訴我是媽媽買了讓他送的,我馬上給這位家長髮了個短信:“謝謝你讓你兒子給我的禮物,不過這個禮物我不能收,你留着自己用。另外要反映的是近來這孩子上課走神有點厲害,特別是作業有點馬虎,特別是回家作業,可否請你在他作業完成後抽點點時間給以檢查下,如果不能檢查對錯,但請檢查作業態度,請與合作,謝謝!”很快,我就收到這位家長的回信:老師,很不好意思,這段時間我有點忙,所以可能有點疏忽了孩子的學習,我會嚴格督促他的,謝謝老師的提醒!果然,後來一段時期這個孩子的作業質量一下就好很多,每天的作業都看得出來是經過訂正的,而且作業也認真了,態度也端正了,這次的單元練習得了滿分,家長積極的配合讓我的工作一下子輕鬆了很多。雖然這次我們沒有面對面的交流,但我想他媽媽肯定能感受到我的真誠,其效果也是很好的。

總之,每次家訪我都感受頗深,碰到難以溝通的家長也有,不過為了孩子,他們也是能理解老師的辛苦的。一句話:我們不能沒有辦法選擇家長,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需要關心,需要引導的孩子,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無憂無慮地學習。

家訪心得體會3

家訪,對我們教師來説,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作為聯繫家庭與學校的一條紐帶,它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家訪,説到底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樑。通過家訪能及時瞭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俗話説“情感是教育的橋樑”。老寫的“親”字,也説明一個道理:人要常見面才會親。所以家訪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麼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到心應手。

對於家訪的對象是後進生,我覺得“後進生”因為一些不突出的優點而受到老師的稱讚時會很高興,老師可以和家長一起從點滴的進步談起,一分為二地分析學生,用優點去克服缺點。所以在家訪時我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老師上門家訪,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也是一個觸動。教師、家長、學生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每次家訪都會讓我受益非淺,和學生家長相互瞭解情況,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溝通感情,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並且同學生家長共同研究,在教育學生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達成一致意見。 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那麼我們的教育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家訪心得體會4

人們常説,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可見,一個孩子的成長,家庭環境的影響特別是父母的言行是多麼重要,這一點,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更清楚,為了瞭解這些,我們每學期的家訪工作成了學期結束收尾中的重點。於是我一開始就制定好了計劃。雖然也不是第一次家訪,但這次的家訪感覺收穫很大,在家訪的過程中有些體會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家訪,必不可少的教育形式

1、能全方位認識孩子。瞭解了很多學校裏無法瞭解的東西,認識了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較典型的是我班的李夢茜,在校性格內向而膽小,説話細聲細氣,有什麼事都藏在肚子裏,從不跟我説,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在家裏卻很活潑。聽她媽媽説,家裏她可活潑了,把學校裏學的什麼都跟他們表演,跟他們説,這確實讓我很吃驚,其實班中家校反差很大的學生還有很多,經過家訪,全面瞭解了他們後,在今後的教育中,能更好地掌握他們的心理,以引導他們的行為。

2、能更好地建立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信任。我感覺,第一次的家訪很重要,這是你與家長真正面對面,走進他們的生活,坐下來聊聊他們的孩子,於是我拿出比平時更大的耐心向學生家長講述我校的辦學理念,孩子的在校表現等基本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這就增強了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很多家長對於我的到訪,很受感動,也很熱情。雖然一杯開水很普通,家長的話語很樸實,但卻能驅走當時的寒冷,讓我心中倍感

温暖。

3、獲得許多第一手育人資料。我們的家訪深入到了每一個學生的家庭,忠誠地與學生、與家長交流,瞭解每一個學生地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的個性,在家的表現,瞭解到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並做好詳細的記載,為今後的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礎。

二、家訪,每次要算好線路和時間

由於在城市,每個孩子的家都很分散,於是出發前必須先制定好路線,及每家家訪的時間,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裏出更高的效率。如出發前先把一個家庭住址都列到一張表格裏,然後按照門牌號排列好,這樣方便你尋找,不走回頭路。城裏的道路雖説沒有前鄉村那樣難走,但是還是有點難度,因為不熟悉,有時因為要找這家會繞一些冤枉路,也經常遭遇迷路的尷尬。還有狗真的很多,而且都是大型犬的,真是有點怕,不過還好老人都很熱情,經常給你來解圍。

四、家訪,不能用打電話代替

電話交談不能全面地瞭解學生及家庭的情況,再加上農村有的家長比較靦腆,有話不願意説,而且電話裏有些話也説不清楚,如果不到學生家裏去看看,老師不可能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也不可能瞭解這個孩子的家庭,因為孩子的教育跟家庭有很重要的關係。

五、家訪,很累但很快樂

家訪,每次都跑那麼遠、那麼多的路,而且每次都會為電瓶車能不能到達,有沒有足夠的電而煩惱,有時真的很擔心出去就沒法開回來,真的有推回來的經歷後倒也就不那麼害怕了。但是,家訪也有讓

我快樂的,比如,你會接過家長送上的熱熱的茶水,你會聽到家長一句句的問候,你會看見家長髮自內心的微笑,你會遠遠的看着孩子一家站在門前望着你的離開。等等,每每看到這些,想想累,辛苦都值得。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非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通過家訪才能瞭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要加強孩子的身理、心理教育刻不容緩,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繫,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家訪心得體會5

為了瞭解學生們的家庭情況,作為教育系統的我們學校也開展了千名教師訪萬家活動。這兩天我和搭班的的老師一起走訪了我們班的12名學生。這十二名學生主要包括學困生,貧困生,單親家庭和重組家庭的孩子。

第一個去的是我們班毛A家,費勁周折才找到了他家。有一個很小的院子,一進房子,狹小,昏暗,幾乎沒有什麼傢俱,我們只能坐牀上。(即使這樣的地方,也是租來的)家長很是誠惶誠恐,我趕緊説明了來意,並親切的摸着毛小云的頭,馮老師也關切的詢問家庭情況,孩子在家裏的情況,並告訴他們學校的辦學方針,努力方向,對學校和老師有什麼建議和意見,家長逐漸的放鬆了,開始和我們自然的交流起來。家裏三個孩子,父母都在打零工,冬天了,零工也不好找,就都在家裏歇着。一張陳舊的茶几上擺放着孩子的寒假作業,旁邊放着一個還放着饅頭的盤子,一看就知道茶几即是書桌,又是飯桌。此時,我的心頭湧入千般感受,總是責備他作業那麼不整潔,但卻沒有想到他就是在這個昏暗的房間裏,用心的寫着每一個字,努力的學習,愧疚的我不由得憐愛的把孩子擁入我的懷中。

B家住的比較遠,害怕家長不在,我提前打電話和家長聯繫了。因為不認識路,家長便就出來迎接我們。邊走邊聊,在寒風中走了許久才到他家。沒想到這個孩子每天要走這麼遠的路去上學(步行四十多分鐘),真是辛苦啊!每次他遲到我就批評他,他總是低着頭一聲不吭,從沒有給我辯白過,真是慚愧啊!當坐到他簡陋的家的時候,我表達出這個孩子上學很辛苦,沒有想到,家長卻説,這沒有什麼,像他們這樣從內地很貧困地區來新疆的打工者,能上上學就已經很不錯了,要知道他們因為在內地的偏遠山區,別説上學了,就是吃飽肚子都是問題呢!他們雖然很年輕,B的媽媽今年才26歲,但是一天學也沒有上,最大的收穫是給B又生了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嚴重超生啊!越是窮,越要生!)現在雖然比起其他同學家裏的條件差些,但是孩子能上學就是家長最大的欣慰了。

走訪的貧困家庭,父母都是內地來疆打工者,沒有固定收入。很年輕,但是因為貧窮都沒有上過學,每個家庭至少有兩個孩子。居住條件差,學習環境差,父母每天早出晚歸為生存奔波根本無暇關心孩子學習。通過走訪,瞭解了學生的情況,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學校80%是外地來疆打工者,被外面的人稱為打工子弟學校,而在我們班,打工者就佔了70%。這些孩子和所有城市裏的孩子一樣,渴望知識,渴望成長。他們有着城市孩子所沒有的淳樸,吃苦耐勞,堅強的意志力,自理能力強這些優秀的品質,但是在行為習慣,學習習慣,養成習慣等方面卻不容易教育,因為父母忙碌和沒有文化,家庭教育缺失,學生的視野狹窄。作為語文老師和班主任老師,應該把工作做的更細緻一些,更要有耐心一些,關鍵還是要有一顆愛心。父母忙於生計,孩子的愛的缺失,那麼作為老師就應該多給這些孩子愛心。我想,即使是父母沒有文化,即使家境貧寒,只要學校能給一個寬鬆的充滿愛的環境,這些孩子一樣都會很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