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精選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合集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36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心得,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心得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合集6篇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

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都將會變得黑暗。最近閲讀了《愛的教育》一書,我被深深的感動包圍着。

《愛的教育》一書是以一個名叫安利柯的意大利小男孩的視角,講述了他在小學四年級時候的成長故事。整部小説用一個小學生的目光去審視着周圍的美與醜,善與惡。完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他的身邊,也有着許多同學,他們有的富裕,有的貧窮,有的殘疾,也有的淘氣。卻也同享着快樂幸福與愛。他們,也許在別人看來是不同的,但在我看來,他們身上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閃光點,他們同樣深愛自己的祖國。那種愛,無論作者,無論讀者都會被其所深深震撼。在每月的小故事中,包裹了許許多多的愛。那正是最質樸,最讓人緬懷的。勇敢,善良,正義,無私,努力,堅持,等等的美德從中真心流露出來,每天的每天,也許你會有新的發現,也許你會有新的頓悟,就是想一直一直這樣走下去,身邊有愛,無畏困難,那偉大的,無私地世愛是無畏生死的!

愛,是一個多麼熱情的字眼。孔子有仁愛的思想,墨子有兼愛的思想,作為教師對於學生的愛,則是這滿天星星中唯獨的一顆。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説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那麼,教育中的愛到底是什麼?老師們用自己的一腔熱血教育他們的莘莘學子,費盡心血,含辛茹苦。他們帶着愛給我們孜孜不倦的傳授知識。是那種愛,才產生了非凡的力量,無比強大!書中説:師愛是一種依戀,是一種奉獻精神,是一種極端負責的態度,同時也是一種巨大的能量。愛常在我們身邊,也許細小。那是默默奉獻,或許堅持,那是偉大而又無私。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裏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與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在教育中感受到愛,愛就像是力量的源泉,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愛就像是人們所需求的空氣,少了它,一切便會化為虛無。

《愛的教育》就像是心靈雞湯,那充滿平實而又細膩的筆觸,給我帶來的是人間最偉大的愛:師生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祖國之愛等等……其中每一種愛雖然不是驚天動地的,卻感人肺腑。這部充滿愛的小説中,教育使愛而昇華,而愛,則是人與人之間,最樸實,最純真的情感。

愛,也許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你永遠不知道這個轉角會發生什麼,一路上或許會有歡樂,有憤怒,有憂傷,有無奈,但它會更加讓你真正懂得愛,只要心中有愛,世界才會更美好!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2

在這個充滿歡快與喜氣的寒假裏,我在大大的書櫃裏找到了一本書,名叫:《愛的教育》。或許她的封面並不怎樣引人注意,但是裏面的資料卻深深吸引住了我。當我讀到裏面的一篇文章:《佛羅倫薩的少年抄寫者》時,覺得吉利歐十分關心自我的爸爸。

這個故事講了一個名叫吉利歐的青少年,他是鐵路工人的孩子,家裏並不怎樣富裕。父親什麼事情都能夠對自我的孩子寬容,但只要一提起學習要求一向都十分嚴肅。爸爸為了貼補家用,每一天要抄500多封信但也只能掙3個里拉,兒子吉利歐看爸爸太辛苦了,晚上等爸爸睡覺偷偷去幫爸爸抄信。好景不長,由於吉利歐白天要上學,晚上又偷偷替爸爸抄信,他不關已經疲憊不堪,而且學習成績也因此下降了,爸爸看見吉利歐的不愛學習對他十分失望。直到一天晚上,爸爸才明白了真相,他明白自我錯怪了兒子吉利歐,心裏感到十分內疚。

讀到那裏,我的心中像是吃了蜜糖一樣甜,因為故事中的爸爸明白錯怪了自我的兒子。我想吉利歐必須會很高興的,因為爸爸會因此誇他。和吉利歐相比,我的家庭條件比他好得多。要什麼有什麼,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的生活。學習成績也十分好,通常考班裏的第一名。

記得一次,爸爸説要帶我和姐姐、弟弟出去玩的時候,我活蹦亂跳,高興極了。而當我痛痛快快的玩好回到家中時,媽媽叫我去寫篇作文

因為是放假,而且有出去玩的痛痛快快的,就不想寫作文。我皺着眉頭,心裏有一百個不情願,還沉浸在剛才的快樂中的我嘟着嘴賭氣地説:“我不寫。”

“每一天只顧着玩,叫你玩高興的不得了,叫你學習就不高興。”媽媽十分生氣。

一聽媽媽罵我,我眼淚刷刷地就下來了。媽媽看到我這副模樣,就緩和了口氣,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孩子,媽媽並不是有意責備你,愛之深才會責之切,媽媽只想讓你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培養認真專注的做事態度。”

我點了點頭,用手背擦去眼淚,忽然吉利歐的身影彷彿在我眼前出現,我堅定了信心驕傲的對媽媽説道,“我這就去寫作文。”

讀完這篇文章,我才明白自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吉利歐,一個12歲的孩子便能承擔起養家的重任,而我也是一個11歲的孩子,不要説養家,就連學習自覺也做不到,真是太不就應。從今往後,我必須要以吉利歐為榜樣,向他學習,成為老師和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加油!我相信我必須能做到!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3

國慶期間,我一口氣讀完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猶如一首優美動聽感人肺腑的歌,久久徘徊在心間,讓我無法忘懷!文中的一個個人物,一個個情節,一個個場面無不感動着我。因為它讓我理解了人世間最樸實,最平常,最真摯的感情,讓我對愛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其中我最喜歡最感動的是《萬里尋母》的故事。故事中,馬珥珂不顧艱難險阻千里迢迢去尋找在外做苦工的母親,雖然一路上坎坎坷坷,困難重重,但馬珥珂始終不言放棄,勇往直前,最終憑着自己頑強的毅力征服了一個個困難,見到了他日思夜想的母親。當躺在病牀上的母親看到了自己至親至愛的兒子時,她激動得咧着嘴哭了,用她那枯瘦的胳膊緊緊擁抱住馬珥珂。那一刻,我感動得哭了,心裏難受極了。一剎那間,我明白了母親對孩子那寬容無私的愛,懂得了孩子也應該付出同樣的愛去愛父母。從今以後,我一定好好聽爸爸媽媽的話,做一個尊敬長輩關愛長輩的孩子。

故事中還有兩位陌生人更讓我感動。一位是那位同船而來的慈祥老人,是他召集眾人傾囊相助,讓馬珥珂得以順利地渡過難關。一位是那位外表冷漠內心火熱的商販老闆,是他分文不要還無私而細心地照顧着病重的馬珥珂。正是這許許多多的好心人,正是他們火熱的愛心照亮了馬珥珂前行尋母的道路。所以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的友愛與真情可以戰勝一切困難。

愛是黑暗中的一束陽光,只要你願意付出,就能給他人帶來温暖和希望,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我想,只要人人都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世界就會更加美好!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4

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懂得了,人要是有了一顆無私的愛心,就會是一個擁有高尚品質的人。

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通過一個小學生的日記的形式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他們的生活狀況已以及他們對各種事物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情感與不同的處置方法,它是通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到人類多麼需要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相互理解!

主人公恩利科是四年級學生,家庭條件相對優裕,家庭充滿了爸爸媽媽的愛,快樂、和諧。恩利科有一本與家人共享的日記,記錄平時的生活和爸爸媽媽跟他講的道理以及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反映着一個孩子生活的一點一滴。

每月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血濺羅馬涅》,裏面外婆説的話烙印在我心中,主人公菲魯其奧捨身救外婆的事讓我十分感動!

每個每月故事都告訴我們一些道理,一個人從小不僅要學習好文化知識,還有更重要的,那就是對祖國、師長、同學,對身邊任何一個人的尊重和愛。本書非常生動,彷彿每一個畫面我都能看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讀完後,我明白了,在享受別人給予我們愛的同時,也要用我們的愛去幫助他人,讓人間處處是愛的海洋。

同時,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平時,面對老師和父母的諄諄教誨,有時我會覺得是種壓迫,給我這麼少的玩耍時間;現在明白,那是對我的希望,是愛。

讀完《愛的教育》後我懂得了我的好朋友為什麼很少的原因了,要做一對好朋友不應該分貧窮貴賤,更不能因為自己朋友的學習差了而認為他不是你的朋友,而作為真正的好朋友應該在朋友困難時幫助他,這樣才算是好朋友。

以後,我要多給予他人幫助、關愛,懂得尊老愛幼,做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把《愛的教育》這本書中所體現的愛,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5

一直以來,都聽人説《愛的教育》這本書很值得一看,所以在新華書店過來售書書時,推薦一部分學生買了這本書,這以後,就經常看到他們在看,受學生的影響,我也讀了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埃德蒙多·德·亞米契斯,出生在意大利裏古拉州的一個小鎮奧奈格里斯,參加過統一意大利的愛國戰爭,在行軍打仗中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活。1870年意大利完成統一,亞米契斯退伍後從事教育事業,創作了許多反映教育事業的作品。亞米契斯受意大利民族解放運動領袖馬志尼的影響很大,作為一個民族主義者和人道主義者,他認為教育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在這本書中作者以一個小學生的名義,通過日記本的形式,講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後將“愛的教育”融入這些故事,用以培養年輕一代的`思想情操。他所倡導的愛的教育,包括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於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等人類美好的精神,在作者眼中通過一些小故事表現得親切感人,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這些日記形式的故事一篇篇都不是很長,都是孩子在讀書期間一天內發生的有趣,有意義的事,孩子只是很簡單的將這些學習過程,教育過程如實地記敍着,但越是簡單的東西越是可以表達很多的。因為讀者看到小學生將他眼中的先生的教育方法,先生對學生的愛、關心,對學生的幫助,以及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友愛的情感用一些記敍性的文章記錄下來,有一些簡單的情感表達其中,小學生雖小,但卻能深刻感受到先生“愛的教育”,感受好與壞,感受愛與憎惡,這一切複雜的感受通過這一篇篇日記表達出來,傳達給讀者,引起讀者的一些思考,讓讀者能切身體會“愛的教育”,感受“童言無忌”。

當我們在閲讀這本書時,可以慢慢思考些什麼,這些思考使我們能夠深刻體會一下愛的教育。愛的教育並非易事,當教師、父母能把握好這個度,那愛的教育則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而不正當處理這愛的教育,這愛就有可能成為溺愛,盲目的愛,將會起到反作用。我想這是我們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所以,這些以日記形式的小故事表現給我們看。這些日記大人可以看,以瞭解孩子的心靈,小孩也可以看,感受同齡人的身心狀態,一切都因它沒有複雜的語言,卻能帶來一些共鳴。

《愛的教育》是一部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強的作品,鼓舞孩子能接受挑戰,用愛心創造美好的世界,所以值得大家一看。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6

我看完《愛的教育》以後,深受啟發。作者亞米契斯,寫他上小學四年級的生活。這本書有他和同學之間的友誼、師生間的感情。內容感人肺腑、扣人心絃,是風靡世界的文學名著之一。

最令我感動的是《倫巴第的小哨兵》(每月故事)。故事講述的是六月的一個早晨,一小隊意大利騎兵正在前進。他們看到了樹林中有一個農舍,裏面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這屋子裏只有少年一個人,家人都逃走了,他想看打仗,所以留了下來。官兵爬到屋頂,向遠處望,可是屋頂很矮,看不到遠方。於是官兵讓少年爬上樹,看看遠方有沒有敵人。少年不一會兒就爬上了樹頂。他往前看,看見有兩個敵人,離這兒只有半里路。官兵又讓他看右邊,他説:“墓地那邊的樹林裏有東西在發光,好像是刺刀。突然一顆子彈飛了過來,落在了房屋後面。他仍然看左邊的情況,官兵大聲喊他下來。這時,又一顆子彈飛來了,這次更低了,聲音尖利,從少年身旁掠過,少年嚇了一跳。“快下來!”官兵又喊道。少年把身體左轉,大聲説:“左邊,在教堂那兒,好像——”第三顆子彈打斷了少年的話,他從樹上掉了下來死了。官兵把三色旗蓋在他的身上,把他埋好了。

看完了《愛的教育》,我是多麼感動啊!倫巴第的少年為了他的國家,把自己犧牲。這多麼偉大,多麼光榮,當第一顆子彈向他打來的時候,他仍然在樹上看敵情,第二顆子彈飛向他的時候,他嚇了一跳,但是他還在樹上看情況,但是第三顆子彈向他打來的時候,他中彈了。我為這個倫巴第少年的死,而感到驚訝。這讓我想起了丘少雲,他寧可活活被燒死,也不願暴露自己,為了祖國,勇敢無比。

《愛的教育》讓我深深的知道,在祖國需要我的時候,我應當奉獻自己的一切,哪怕是最珍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