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通用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3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通用5篇)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

健康這個詞大家不陌生吧?那大家知道健康到底是什麼嗎?讓我簡短的説一下吧:

一個人的健康包括了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及良好的適應能力等。如果你缺少一樣都算不上健康。

一許你有着強健的體魄,可是你有健康的心理嗎?下來讓我告訴你,健康心理具備的條件吧u

第一,學習中和生活中能正常的進行一些的活動,也就是智力正常。

第二,能自己把握自己的情緒,使自己每天都保着情緒穩定的效果。

第三,堅定的意志做事要有始有終。

第四,開朗,樂於與人交往,人際關係和諧。

第五,要使自己“驚喜若狂”也不要使自己“怒不可遏”喜怒都要有限度。

第六,正確的認識自己,充滿自信。

千萬不能出現心理不健康的情況喔u比如,抑鬱p多疑p孤獨p自卑p依賴p嫉妒p情緒波動等。

殺手大家都知道吧u可你知道心理健康的“殺手”嗎?這幾“殺手”主要是缺少愛撫過分苛求和懲戒無度。下面就聽我細細講解。

愛是一種高尚的情感。對青少年而言,最具影響力的就是家庭和社會給予的愛撫。由於我國離婚率較高,極巨影響了青少年的心理,他們會表現出恐懼、憤怒、羞愧、做惡夢、煩燥等消極情緒。有的還出現依賴、焦慮、對人存有敵意、冷漠、無動於衷、情緒低落、固執、悶悶不樂等現象。所以缺少愛撫成了心理健康的一個“頭號殺手”。

過分苛求就是指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家長對孩子的各種要求脱離了我們實際,提出要求過多、過高,以至於難以達到,到了苛刻的程度。所以苛求也逃不脱心理“殺手”的罪名。

所謂懲戒無度,就是指經常為一點小事,對青少年身體和心理上的懲罰和訓誡。經常對他們的懲戒會使他們感到緊張、恐懼、不安、戒備。只有在愉悦狀態,人的聰明才能得到最大的發揮。而緊張、憂慮、恐懼、不安就會出現“抑制”。嚴重的懲戒還可能造成“孤僻、自卑、自斃”等惡果。

從上面來看,心理健康對我們多重要啊!我們一定要有一顆健康的心理。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2

長期以來,關心中學生成長的熱點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飲食、身體、學業成績以及升學就業等問題上,忽略了與每個中學生髮展息息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面對時下中學生問題日益增多,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應引起我們認真重視的一個課題。加大社會對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傳和教育,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和造就21世紀人格健全的創新人才,促進社會的進步。

一、中學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帶來的心理壓力大,對挫折承受力差。學習競爭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試,學生心情十分緊張,總擔心考試會失敗,失掉“尖子”地位,受到老師、父母的責備,同學的冷眼,產生高焦慮,而一旦真的考試失敗,就立即恢心喪氣,情緒十分低落。“我是學校保送來的,學習不好,我無臉見老師和校長”,“有時真想一死了之”,於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現為焦慮、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對老師和同學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經衰弱等症狀。

2.人際關係不協調。由於學習成績好,常受到老師和家長讚揚,加之是獨生子在家多為“太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識強,人際交往能力弱,不善於處理與同學、老師、父母的關係,顯得人際關係不協調。一些學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學校”,“家是吃飯和睡覺的地方,學校是學習的地方”,以至於終於有一天發現自己“不能和別人多談”,“我總加入不進同學們的談話中”,“我感到孤獨、寂寞”。這些學生常產生焦慮不安,甚至恐怖感。

3.自信心不足。由於家長、老師對學生的期望質過高,表現出對學生(特別是優生)的缺點看多優點看少,使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常因一次考試失敗“老覺得自己智力不高”,“自己考學肯定沒有希望了”於是灰心喪氣,失去自信心。

4.早戀問題的困擾。中學生自身的生理髮育日趨成熟,對異性的渴望不斷加強,導致“早戀問題”,成績開始下降。

二、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對策

對於廣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視和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應成為當務之急的重要任務。根據心理學發展的規律和要求,依據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加強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端正態度,樹立理想,用信念指引人生方向。

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個重要屬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調動學校各個方面的力量,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應是學校首選策略。將心理教育分佈在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要開展心理教育專業課實施心理輔導,在德育活動中、在課外活動中、在勞技課中、在學校的各項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們從古今中外、身邊周圍的許許多多的鮮活的事例中感悟理想信念的寶貴與珍重,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的快樂生活。當他們的態度端正了,理想確立了,他們就會自覺形成免疫的抗體,百毒不侵。

2.加強家庭教育,家長注意引導孩子身心全面發展

作為家長應從下面幾個方面注重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只重智育,忽視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觀念要轉變。

(2)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別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會健康。

(3)尊重孩子,不走兩個極端。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長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進行思想交流多給以鼓勵。

(4)家長要經常和學校聯繫,取得與學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長要克服單純依賴學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積極參加學校對孩子的教育活動。如家長會、家長學校、座談會等。

(5)對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家長要及時分析、及時引導、及時解決,以免積少成多,日久天長,釀成大禍。

只有為青少年的成長建立一個全社會的“保護網”,過濾社會有害物質,還青少年一個潔淨的藍天,同時加大社會對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傳和教育,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和造就21世紀人格健全的創新人才,促進社會的進步。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3

通過這次的學習培訓,使我重新認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問題已成為現在學校教育最棘手的問題,不良心理會對現代教學帶來極大的危害。通過學生心理問題的分析來解決或消除一些學生比較常見的心理問題,促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讓教學始終運行在良性軌道上。

通過這次培訓瞭解到當前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是從事研究的中學生心理健康前提。本人通過自身多年的從教發現不少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加以分析和整理,主要有厭學、執拗、自我為中心、孤寂等幾種。

學生心理問題的分析是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必須首先剖析的。中學生心理問題的形成主要有內部自身的因素和外部客觀世界的影響兩個方面。內部主要是由學生年齡的增長而隨之出現的心理和生理的成熟造成的。外部主要是學校,家庭和社會,其中家庭是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温牀,學生的主要心理問題都來自家庭,家庭的氛圍和家庭經濟以及家庭成員的素質、態度是其產生的直接原因,學校對學生心理問題的形成主要來自於學習的壓力。此外社會的冷漠和殘酷促成了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

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是我們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所在。針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要根據實際,採取相應的措施。主要從兩方面着手,一方面,學校教學,這是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的主渠道。以班主任為核心,多角度進行輔助教育和薰陶;另一方面,利用其他可以利用的資源進行教學。

通過這次的培訓豐富了我的專業知識,並接觸了最新的心理研究成果和發展動向,使自己的教學工作能夠置身於一種新的高度,得益匪淺。無論怎樣,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管理和教育好學生的基礎,是需要不斷的去努力學習和尋找方法來針對問題進行教育。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4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要關心兒童的生活和健康,關心他們的利益和幸福,關心他們的精神生活。”當今社會競爭激烈,造成人們心理壓力重,學生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生存,心理脆弱,心理壓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其次,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也顯得越來越嚴重;再者,由於家庭的殘缺,如父母離異、喪父或喪母的單親家庭,留守兒童,隔代撫養孩子等現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人的心理素質,不僅具有生物傳遞作用,而且具有文化傳遞傳遞意義。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我在教育教學中,關注沐浴兒童心靈的教育,頗有體會。

一、關注孩子心靈,培養自信心理

一個沒有自信心理的人不能夠克服困難,勇往直前。所以,良好的自信心對一個人成就事業十分必要。那麼,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信心理呢?

1、認識自我,培養自信

眾所周知,愛因斯坦是偉大的科學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在上小學時卻是一個“笨小孩”。有一次老師叫每個學生做一個小板凳,當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時,同學們都大聲嘲笑起來。他告訴大家,這個不象樣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個,前幾個比這個還要差。很顯然,小愛因斯坦有一種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實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因有這樣一種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學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終取得豐碩成果。我把這個故事告訴學生,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潛力,相信自己通過努力一定會獲得成功。

2、感受自我,培養自信

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讓每一個學生都知道我是集體中的一員,那麼他們就會自覺地愛護這個集體,時時刻刻想着為這個班集體爭光。要不失時機地進行集體主義教育。每當班上在學校組織的活動中獲得一點榮譽,我都會讓學生知道,這個榮譽來之不易,都凝聚着全班每個學生的心血和汗水。還要開展經常性的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學生從小就熱愛自己的祖國,給學生講清楚,我們班是祖國的一個小小的分子,愛國就得愛我們班集體。平時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強化集體榮譽感意識。原來,教室和清潔區的打掃,非得老師督促不可,有的學生甚至逃避勞動任務。班上有幾個調皮的學生經常帶零食到學校,而且隨手就丟。自從我讓他們當了學校和班上的衞生協管員後,他們的上進心越來越強,那些不良習慣都沒有了。受他們的影響,學生懂得了自己是班集體的一分子,要自覺維護集體,都自覺地完成自己的勞動任務。現在,老師不在場,同學們也能認真打掃,班上的衞生工作經常受到學校的表揚。同學們不僅自已不隨手亂丟亂扔,注意周圍的環境,還監督別人,以防破壞周圍環境。

3、挑戰自我,培養自信

學生鍛鍊的方式很多,我平時主要採用以下幾種:一是讓學生自己組織班隊活動。從班隊活動的內容、節目主持人的確定、主持詞的創作、活動安排到總結各個環節,老師均不參與,讓學生自己做主。這樣,每個學生的潛能得到發揮,從而對自己充滿自信;二是實行輪流班委制,讓每個學生都有當“管理者”的機會。傳統的固定班委制,使大多數同學認為自己當不上班幹部,也幹不好班幹部,從而產生自卑心理。實行輪流班委制,使每個學生都可當上班幹部,參加管理班級事務。實踐證明,只要給每個學生提供舞台,他們都可以成為出色的班幹部。三是交給學生辦的事,老師最好不要插手。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搞衞生時,有的老師往往幫學生甚至替學生掃地、抹桌、擦窗;辦黑板報時,有的老師往往幫着學生設計、排版、畫刊頭、寫美術字等,這種擔心小學生“小”做不好事而事必躬親的做法,恰恰丟失了許多讓學生鍛鍊的機會。我在工作中力戒這種做法,結果是,同學們分工合作,有的去找相關的板報資料,有的畫畫,有的寫字,同學們興致勃勃,板報很快就辦好了。實踐證明,只要放手讓學生去做,他們會越做越好,學生在鍛鍊中不斷增強了自信心理。

二、創設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環境

1、追求教育目標,在快樂中成長

⑴讓學生快樂,就要給學生玩的時間。學生除了是學生,還是孩子;是孩子,就有愛玩的天性。適當方式的玩,可以給學生空間,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把握;適當方式的玩,可以讓學生獲得課堂上無法獲得或獲得有限的知識與認識;適當方式的玩,可以調節學生的精神,讓學生更好更有效率地投入課堂學習。如我們要求教師不拖延一分鐘下課,作業各課要協調,絕不超量佈置等。

⑵讓學生快樂,就要讓學生體驗成功。真正持久的快樂是來自於自我成長的快樂自我價值實現的快樂自我獲得他人認可與讚賞的快樂。因此,要讓學生做真正快樂的人就要讓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獲得成長,在學習生活中體驗成功。培養成人成才快樂的學生是學校教育追求的目標,也是教師辛勤工作的目標,還是學生個人學習成長的目標。因此,成人成才快樂的學生文化的創建決定着新型師生關係的創建。

2、營造優美環境,讓孩子成人

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學生從學校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因此,優雅、潔淨、文明、舒適的校園環境能給學生“潤物細無聲”的良好心理影響。我校今年開展了“營造書香校園”活動,全校師生利用課餘時間開展閲讀經典名著,寫讀書筆記,製作精美書籤,辦讀書海報等一系列文化活動。校園裏書畫長廊、名人名言、校風校訓以及各種宣傳櫥窗都會給學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校園裏繁花點點,綠草茵茵,這些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無時無刻不在觸動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受到了美的薰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覺地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

3、創設育人情境,促進孩子成才

心理健康教育是讓心靈快樂的教育。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為問題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受良好心理素質的支配,同時,良好行為習慣又可內化、積澱為一定的心理素質。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單純的口頭説教,更應該創設各種情境,在行動中促使學生自我體驗、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質。如現在一些學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強。教室裏有紙屑箱,他偏把紙屑往窗外丟,看見瓶罐偏要用腳去睬去踢,隨意採摘踐踏花草等。為改變這個壞毛病,學校開展了“丟下的是垃圾,揀起的是品質”活動,並在校園內各個角落安放了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花壇內豎起木板,寫上“請愛護我們吧!”等懇請的話語,果然學生不忍心破壞,過去的壞毛病也改了。可見,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就能表現出最佳的行為效果。因此,創設各種情境,通過心理認知暗示,能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三、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於教學的全過程

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融入學科教學之中,通過二者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在掌握學科知識的.過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1、注意挖掘學科教材心理教育內容

不管什麼學科的教學從心理學和教育學意義上看,都是對學生心理的發展施加影響的過程,在教學中我注意挖掘和組織好對學生心理產生重要影響的學習內容,使其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靈,這就會使學科教學過程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我擔任五年級語文教學及班主任工作,學生全部來自城鄉結合帶和農村,受生活環境的影響,學生的組織紀律性不強。為了加強組織紀律性,我在教《我的戰友邱少雲》時,啟發學生聯繫自己平時在校及其他公共場所的實際情況談體會,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守紀的重要。從那以後許多學生都能自覺遵守紀律,並能大膽地制止違紀的行為。積極向上,茁壯成長。

2、注意學科教學活動的設計

學生的心理是在活動中發生發展的。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堂學科課程的教學,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整個教學活動過程,儘可能使每個學生有展現自我的機會,使他們的心理素質通過參與教學活動過程得到訓練與提高。課堂教學活動要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徵,寓心理健康教育於趣味性活動之中,活動設計要多樣化,可根據不同的心理輔導內容和小學生的年齡特徵設計不同的活動形式,如角色、遊戲、小品表演、講故事、猜謎、討論、文體活動等,每項活動設計至少要達到一項明確的心理輔導目標。學生通過這些饒有興趣的心理輔導活動,會逐步領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3、構建良好的課堂心理教育環境

心理學家羅傑斯告訴我們:“創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進行有效教學的前提,而良好的氣氛的創設又是以良好的人際關係為基礎和前提的。”“你面對的是兒童的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可見,學科教學中心理教育的成功與否,關鍵還在於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構建和諧良好的課堂心理教育環境就顯得非常重要。教師應放下架子,和諧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把他們看成是自己的朋友,減少心理上的緊張感和生疏感。使學生真正從心理上接受你,教師才有資格做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者、誘導者。還要允許學生有不同意見,允許學生對老師提出批評。在情感相容的基礎上,創造出一種無拘無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圍。同時,還要特別關注學習困難的學生,對這些學生不能僅從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方面下工夫,而應着重分析造成學習困難的心理原因並加以輔導。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5

在現在社會,身與心健康的人才能稱之為一個健康的人,小學生也如此。最近幾年,人們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的問題,也逐漸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學教育也必須重視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包括團體輔導和個別諮詢,這也是培養全面素質人才的重要內容。

下面就我自己的工作體會談兩點:

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幾點原因分析物質生活逐漸豐裕,由於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所以造成部分家長過於寵愛孩子,對物質要求有求必應,忽略了對品質方面的基本要求,走入了家庭教育的誤區。學生比較自私,不知道回報父母和社會,在班級表現為不團結其他同學,以及沒有榮譽感和責任感。

獨生子女缺少玩伴,佔有慾較強,在班級集體活動中表現出過於自私,缺少與他人合作意識,不懂得互相幫助。尤其是一些所謂的好“學生”,他們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已經習慣被老師和其他人關注,以個人為中心,往往更加孤立和孤僻。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家長過於關注分數,給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甚至使用過分嚴厲的暴力手段,使孩子在長期的壓抑之下產生了逆反心理。在家裏表現乖巧聽話,到了學校就任性放縱。長期下去,就形成了性格表裏不一,行為過激等一系列心理問題。

學校教育的缺失和不健全,傳統的教育只注重了對學生的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其自身品德的培養。造成了學生進入社會以後越來越難以適應社會,而做出許多過激的行為,甚至對社會產生了一定的危害,這也與我們早期的學校教育的狹隘和片面有關,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體會:

尊重每一個學生,把每一個學生假設成自己的孩子,用心去感受他們的所思所想,不要輕易地去傷害他們,消除我們內心對“差生”的偏見,所謂的“差生”只是我們需要去格外關注的對象。他們渴望幫助和鼓勵,你對學生的尊重同時也能獲得學生對你的極大尊重。

心理教育要貫穿於教育的各個層面,心理教育應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在學校的日常教學和管理活動中應該時刻把握學生各個時期的心理活動,洞察其思想變化,貼近學生才能讓學生信任你,也能更好地開展工作。堅持上好每一節心理健康教育課和活動課,在和學生共同學習和遊戲的過程中,抓住每一次機會和學生溝通和互動,在互動過程中觀察學生的動態心理變化,讓其對你敞開心扉,説出心話。在心理教學活動過程中,努力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例如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等)行為和交際方面問題。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會學生學會自我調節的一些方法,對經常出現的心理問題要學會客觀對待。比如遇到不順心時有時可以放聲大哭,或向父母和好朋友傾訴,如有委屈可以設法發泄出去,以減輕壓力。或把每日的悲喜哀樂寫進日記,向自己傾訴和排解。

教室是小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我們要力爭使教室寬敞明亮、要佈置的温馨和淡雅,要適合小學生的特點。可以在室內適當養殖各種花卉和植物,即淨化了空氣又愉悦了的身心。良好的環境可以帶給我們一個良好的情緒,教師和學生的情緒也是影響學習效果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

教師不可有“私心”,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在日常教學活動和班級活動中對學生切不可感情用事,不可因某位學生學習成績優良而刻意偏袒,這對其他學生是不公平的,應該看到每一個學生都有其可愛之處。在日常教學和班級活動中,要多看到學生的優點,尤其是所謂的“後進生”,更需要鼓勵和激勵,教師的態度和人格可以改變學生的一生。要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真誠是最重要的,教師首先要有一顆誠實的心,你才能換來學生誠實的彙報,同時你也能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找到學生心理難題的根源,也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開展心理教育最重要的原則是“理解”,成年人需要理解,孩子更需要理解。你只有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流,才能讓他們從心底真正接納你。從而使他們在真正需要關心、幫助時,能夠接受你善意的意見和建議,把消極的影響降到最小,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去。

如何能夠讓小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是我們小學心理健康教師的首要任務和責任,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小學年心理健康教育要有針對性和廣泛性,要開展多種活動,要善於和學生溝通,這也是當今素質教育的一個目的。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和探求,開設出一條符合小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為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其和諧發展和整體素質而不斷提升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