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英語教師網絡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05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英語教師網絡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英語教師網絡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英語教師網絡學習心得體會1

本次網絡培訓形式新穎,內容豐富,令我受益匪淺。我一共學習了6門課程:《初中英語文化意識與情感態度教學建議》、《初中英語語言技能教學建議》、《初中英語語言知識教學建議》、《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基本概念》、《師生關係中的師德》和《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和審議工作情況介紹》。課程的內容詳實,涉及到英語教學的專業知識技術、語言文化和情感教學對英語教師教學的幫助講授形式也很多種多樣,PPT和視頻講解結合,還有提供教師交流的平台。

對我幫助最大的是《初中英語語言技能教學建議》這一門課程。它從聽説讀寫四大方面進行闡述。把教學目標分級進行分析,一步一步解釋,每一級教學目標達標要做到什麼程度,同時給出了很多實用的教學建議,尤其對我們老教師很有幫助,幫助理清思路,回到原點出發,重新整理教學,把所有的教學措施重新整合,朝着明確的教學目標服務。

口語教學一直是英語老教師比較困難的一塊,我們自己説得不多,語言不如青年教師流利,多媒體應用手段也不像年輕教師用起來那麼得心應手,所以我特地看了初中英語模塊三拓展閲讀--口語教學必須遵循語言與心理雙重功能這一片拓展閲讀,拋開自己的不足,把實際使用冬季結合到口語訓練中去,讓學生跟着我有目的的説,把語言用到實際情境中去。

英語教師網絡學習心得體會2

通過這次的名師英語網絡展播活動,讓我這個剛剛開始接觸小學英語教學的新教師受益匪淺。聽完這兩節課,心中除了讚歎和佩服,更多的是自己有所收穫的那份欣喜。下面是我的一點收穫:

第一小學英語教師應當是一個情感豐富的表演者。

龍溪師範附屬小學林文美老師的授課給我留下來深刻的印象,她是一位十分優秀的英語老師,也是一位情感豐富的表演者,基於此,她的整個課堂顯得十分生動有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被極大地點動起來,並且一節課下來就能脱口而出,熟練地應用所學的內容進行表演交流。豐富的表演可以極大地促進教學,比如説在教授turtle這個單詞的時候,老師抓住烏龜最典型的特點——縮脖子,邊模仿動作邊教學,學生學得不亦樂乎;再比如説教授look for的時候,老師遮住自己的眼睛,然後一直故意找不到人,反覆呈現look for,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本節課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由此,我感受到了對於一個小學英語老師來説,出色的表演能力可以使我們的課堂變得更加豐富,也能更加激起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第二、小學英語的教學應當要與生活實際息息相關。

在陳振浩老師的What’s the weather like?一課中,我最欣賞他把全球氣候變暖作為一個話題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引起學生的思考,並引導他們討論相關的對策。小學英語的教學不能僅僅為了教學而教學,要學以致用,要讓學生明白所學習的知識是具備實用價值的,這樣才能更加引起學生對學習的重視。另外,陳老師很多設計理念都與此相關,説明他十分重視語言學習的實用性,比如説他將福鼎人最引以為傲的太姥山作為一個情境,讓學生播報太姥山的天氣狀況,這樣學生不僅學習了知識,運用了知識,還能激起他們作為一個福鼎人的驕傲情感。因此,英語教學的設計應當多與生活實際相聯繫。

第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首先,從學生座位的擺放就可以看出兩位老師實實在在地把課堂交給了學生,整節課中雖然不乏老師的引導,但更多的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共同學習。教師善於用各種方法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比如,用豐富的表演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用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各個感官參與語言學習、以動靜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生動的表演等等,讓學生明確每個環節的任務,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當中。當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時,他們就十分地享受英語學習。而這,我從學生上課時興奮的笑臉就能深深地感受到。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明確自己扮演的是主導者的角色,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通過這次名師英語網絡展播活動,我見識到了優秀英語老師的風采,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與其他優秀教師的差距,同時我也對自己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特別是怎樣成為一個感情豐富的表演者,怎樣儘量多地設計與生活相關的教學環節,以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和他們拉近距離,不斷進步!

英語教師網絡學習心得體會3

自x月xx日年級正式開展網絡授課以來,作為一名高三英語教師,我經歷了從被動接受、手忙腳亂、煩躁退縮、壓力前進再到摸索方法的過程。

在準備階段,從安裝直播軟件到研究軟件的操作再到直播試課,每一步對於我這個技術小白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在直播初期,也面臨了很多棘手的問題:

首先,由於直播設備--手提電腦已經老化,平時勉強可以應付學校的教學工作,可是網絡直播時,電腦發出很大的電流聲,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聽課效果。

其次,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在家辦公時常會受到孩子的叨擾。9歲的老大上網課需要手機掃碼,兩歲的老二時常吵着要找媽媽,導致我無法精心思考、備課,更影響直播的效果。

再次,直播時缺乏師生的互動,總是把握不到課堂的節奏,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上完一節課後總會有深深的挫敗感。

最後,課後作業缺少實質性的監督,上交率低,作業質量不高。

面對種種問題,深感新時代下作一名教師的不易,然而高考日益臨近,所以必須想辦法儘快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在嘗試多種降低電腦噪音方法無果後,我果斷地選擇購置新的手提電腦,噪音問題迎刃而解。針對孩子的問題,在直播前我會盡量安撫好孩子,做好溝通。直播時也會緊閉門窗,免受打擾。在備課方面,做到更加精心,精準。網課不比課堂教學,老師可以運用語言、表情、動作等多種方式來吸引學生,而網課主要是聲音的傳遞和交流,老師只有更精心地備課才能把課講得精彩,吸引學生的注意,才能保證課堂順利地進行。因此,對於很多教學內容都會認真斟酌:我選擇的教學內容,是否值得在課堂上花費這個時間,能不能放在課前或課後讓學生自學。同時,我採用隨機讓學生連麥以及互動板留言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更加地專注課堂。課堂上,也會增加語言的互動性,不自顧自地一言堂,先聽聽學生的反應,也會適當地提問,學生會很快以文字形式問答。作業方面基本做到全批全改,並附上鼓勵性的評語。目前學生作業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總之,新的形勢,需要我們更深入地思考學生學習的規律到底是什麼,怎樣的課堂更有利於學生,也讓我們站在時代的前沿,利用互聯網+的模式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

英語教師網絡學習心得體會4

作為公共英語教研部的教師,參加了大學英語教師培訓網舉辦的遠程培訓後感觸頗多。這是一次網絡培訓,培訓方法新穎別緻又科學現實,體現了信息時代的時代特點與教學優勢,拉近了各個學校教師之間的距離,第一時間在線聆聽大綱變化的指導思想,跟隨四六級機考的設置思想,同步更新知識體系,這對我們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首先,通過聽講座,深刻體會了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享受了遠程教育的便捷,體會了時空的交錯,又感受到了論壇交流的互動,有來有往,在線交流。在這些交流方法體驗的同時,深深的切身的感受到當代多媒體的應用的力量,轉而思考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的課堂上,如何恰當使用這種工具,教授的內容教授的方法都是一種全方面的變革。外語不是大學老師教出來的,而是教師引導出來的,教會同學可以可持續的自學的方法。教學模式應該以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超個性化和自主式學習的方向努力。培訓後的討論,熱烈而深刻,皆因培訓給我們深深的觸動。

其次,瞭解了大學英語大綱的變化,摸清四六級考試的機考改革的方向,可以指導我們日常的教學工作。大綱對於聽力能力的要求變化,是同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努力方向,也是我們教學引導的方向。能從根本上促進教師加大對學生的實用聽力訓練,促進同學們的根本聽力水平提高。機考有其不可忽視的優勢。可以不受一年兩次的時間限制,也可以避免試卷運輸過程中的漏題可能,以大量的題庫試題做支撐,科學的考察同學的實際英語水平。因此,平時的外語教學就要為此方向進行努力。

再次,瞭解了高校教學面臨的挑戰,根據現代90後學生的興趣性格特點,深入思考其對策。教師要營造出語言交際環境,使管理模式與管理機制的協調,教與學相互作用,起到科學的指導教學的作用。適當調整管理機制,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要調整教學觀念,完善自身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瞭解人文氛圍和環境,迅速適應外部環境。在教師的發展問題上要做到適時調整和更新自身知識結構、終身學習的做法。

此外,還有很多的問題仍需思考。我希望,今後多開展這樣的培訓,在全國範圍內促進各高校英語教師的交流與互動,互相借鑑參考別人的經驗教訓,正視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共同解決好英語教學的根本問題。

作為一名大學英語教師,深知教師這項工作也如逆水行船,不進則退,在日後工作中要不斷學習,有新的競爭力,適應社會適應學生,適應新的科學的教學方法。只有通過反覆地研究和領悟,在教學中實現自身價值,利用自身優勢,沿着教師培訓為我們指引的方向前進。

英語教師網絡學習心得體會5

金秋十月,碩果累累、豐收的季節。在這樣的季節裏,受到大自然的感染,我也憧憬着收穫些什麼。於是在工作之餘,我與一種全新的教師培訓方式“網絡培訓”有了一次近距離接觸。在這次培訓活動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遠程教育的魅力。這種培訓方式,讓我們即使與專家、名師遠隔千里,仍能交流,可謂是一場教育科研知識盛宴,讓我接受了最新教育教學理念的洗禮,收穫頗豐。

現將我對本次培訓的“所感”、“所悟”總結如下:

第一印象:“親切”。親切之一:課程培訓內容與我們的教學實踐契合。由於這次英語教師培訓版塊是由常州市教師培訓中心組織編排的,因此在培訓課程中出現的胡澄宜等多位專家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他們將長期在教學第一線收集的素材展示在講座及課例中,使我很快就可以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生活來進行全方位的審視,使我的學習效率更高,針對性更強。

親切之二:在參加網絡培訓的開班儀式上,學員們就發現這次的培訓不是面對着機器開展單一的學習,而是雙向互動的.。學員們可以在QQ學習羣中自由交流,更能不時地收到來自課程輔導員的指導。學員們除了利用QQ學習羣來交流,還可以在培訓模塊的課程討論區各抒己見。

最深感觸:培訓的課程內容生動活潑,形式多樣。

一、專家講座

以我參加的英語教師培訓版塊來説,專家講座又分為多方面。這其中具體有(1)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方面的《回到原點看教育》(2)課堂教學技術指導方面的《怎樣上好一節課》(3)改進課堂教學提高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方面的《英語兒歌及拼讀法在教學中的運用》、《英語總複習教學》(4)觀課議課方面的《教師的觀課議課》(5)中美教育對比方面的《走進美國的小學公立學校》(6)感悟自我生命價值方面的《做一個幸福的老師》。

這些專家們,步步引領着我用虔誠的心去思索教育,用約會的心情去對待每一堂課,用真誠的心對待教育現場的每一個細節,讓我在專業理論知識上有了進一步的學習與提高,老師精彩的講座和耐心的講解,使本來枯燥無趣的理論變得深入淺出,能讓我更多的吸取各種工作中的實踐經驗,以達到自我提高。在學到專業理論的同時,老師們的敬業、精業、謙虛、樂觀、樸實的精神與品質,深深地感染了我,讓我感受到當一名教師的責任感與幸福感。

二、教學觀摩

在英語教師培訓版塊的第二模塊中安排了十節優秀英語老師的教學課例,這些課例主要涉及各年級教學的重點話題,由説課、上課、自我反思和專家點評四個環節組成。通過這十節優秀課例的觀摩學習,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課堂教學,慚愧於自己的課堂粗糙的同時,也感慨於這些老師教學藝術的精湛,發現自己要努力的方面還很多。

【所悟】

通過本次學習,我的收穫頗豐,值得我在以後的教育教學生涯中慢慢回味。

一、回到原點,首當其衝當為“轉變觀念”。

在笑着看完完錢志亮教授的講座《回到原點看教育》後,我被錢教授那睿智的觀點、風趣的語言深深吸引,明明深奧的生理學被他解剖得清清楚楚,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每一個生命

個體的來之不易。既然一個人來到這世上這麼不容易,既然一切都是有緣分所在,那麼,教育者就應珍視每一個寶貴的生命,珍視這不能選擇的緣分。無論孩子省心也好,費心也罷,我們都應懷着一顆平常心,珍惜每一個孩子給我們帶來的教育契機和合作緣分,把每一個孩子都當做上天安排給我們研究生命的寶貴資源,呵護孩子的個性。認真備好每一節課,精心上好每一節課,彎下腰去和每一個孩子談心,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引導孩子在學校生活中學知、立德、做人,讓教育呈現樂學,樂教,會學,會教的良好氛圍。

作為教師,只有從科學角度,真正明白生命的過程,才能更深刻理解生命的意義,才能夠更珍愛生命,才不會去輕易踐踏生命。智力差異,行為差異,都是正常情況,而且和孩子本人無關,都是先天或家庭給予他的。試想,哪個孩子不願意做得最好?不願意得到表揚?只有我們把這些事情想明白了,就不會去苛求孩子,非要怎樣怎樣。用愛心、寬容心對待每一個孩子是做好教育的前提。

作為教師,除了教給孩子在謀生立足的知識之外,更應該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讓孩子知道做什麼樣的人,怎樣做人,為孩子創造幸福人生奠基。

二、沉下心來,深度剖析英語課堂。

無論是沈峯老師的《如何上好一堂課》、胡澄宜老師的《英語兒歌及拼讀法在教學中的運用》還是錢伊琳老師的《小學英語複習方法指導》,還是那十節優秀課例,都從一定角度對我們的英語課堂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讓我們學習到不同的教學內容如何如何組織教學活動。同時也使我們深入地去反思什麼樣的課稱得上好課,並學會怎樣才能設計出一節好課,讓我們領略了英語課“應該怎樣上”即“知其然”,“為什麼這樣上”即“知其所以然”,“還可以怎樣上”即“知其未盡然”。

隨着教師角色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教案設計不再只是教學步驟的體現,而是教師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途徑。新課改要求教師從課程理念出發,在落實學生主體學習地位上下功夫,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上下功夫,在語言的運用上下功夫。課堂上會有很多突如其來的可變因數,學生的提問,發難等都會影響課前設計好的方案的實施,這也是對教師的一種挑戰。教師需要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及時修正教案,靈活操作。

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不是上好每一節課就可以了,還要經常沉下心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有敢於剖析、批判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勇力,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開展好以後的教學活動。

三、樂在其中,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人們常説幸福是一種感覺。盛夏和家人孩子嬉鬧在海灘,讓歡笑穿成一串串腳印,是幸福;在櫻花爛漫,落英分飛的季節,挽了老公手臂信步林蔭,是幸福;每天忙忙碌碌,為家人做飯洗衣,是幸福;週日,跟老公一起打掃,又何嘗不是幸福?

我們是教師,工作中的我們同樣是可以幸福的,那也是一種感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要想有幸福感,得有良好的心態,有一個平衡的自得其樂的心態。

“做一名幸福的老師”是許多老師一生所追求的目標,也是我的目標。師者為師亦為範,學高為師,德高為範。走上三尺講台,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台,德,不是簡單的説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

英語教師網絡學習心得體會6

為期兩天的大學英語教師網絡在線培訓令我獲益良多,讓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了新形勢下大學英語教學的任務和要求,明晰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改革方向。各位教師同仁對新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開拓了我的視野,帶給我很多啟發,反思自己現在的教學情況,我認識到了今後努力的方向。

王守仁教授對現行《大學英語教學要求》進行了非常細緻深入的解讀,並指出了英語教學改革之後大學英語教學要求的變化之處。我想這些變化之處是我們教師應該重視的,因為只有理解了為什麼會有這些改變以及向何方向改變,我們才會更加明確教學的目標並採用與其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達到所要求的英語水平。在講座中,李霄翔教授闡述了英語新教學模式實施的理論依據,指出了新教學模式下教師角色的轉變及其給教師帶來的挑戰。聽了李教授的報告,我更加認識到大學英語教師角色轉變的重要性,我們的課堂要從以往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要多采取互動式教學和實踐式教學,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真正提高英語水平。這樣,我們教師就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適應達到新的教學模式的要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謝小苑教授和北京交通大學的蔣學清教授則分別介紹了本校在組織與實施新教學模式過程中的經驗心得,她們詳細介紹了對新教學模式實施的具體步驟,所取得的明顯成效,以及所遇到的困難。南航和北交所進行的新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對我啟發很大,其中很多創新的教學方法和理念是非常值得我學習的,比如他們在教學中所嚴格實踐的三個環節——課前、課堂和課後環節,他們在這三個環節中對學生都有清晰明確的要求,而且學生只有完成了上一環節才被允許或者説才能更好地進入下一環節。這樣環環相扣的新教學模式對於學校的計算機和網絡設備要求較高,南航和北交對新教學模式的實踐或許暫時還不能完全借鑑應用到我們江西師範大學,但是他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參照,使我們對於如何改善本校教學環境、創設有利於大學英語課程建設的條件有更明確的方向。

金豔教授對於大學英語四、六級改革的分析讓我對新的四、六級考試有了更全面的瞭解,她對英語四、六級機考的試點考試所做的詳細介紹讓我更加明白了以後四、六級考試改革的方向。四、六級機考在中國還是一種很新的考試模式,在金教授對機考考試各部分進行分析的時候,我注意到,在機考中,聽力將會貫穿到幾乎整個考試,不僅僅是聽力部分,後面的讀、寫、説等部分都和聽力有關。因此,只有聽懂了,才知道題目問什麼,才能繼續後面的答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更要重視對學生聽力能力的訓練,因為這裏聽力是説、讀、寫、譯的基礎。

兩天的集中網絡培訓內容豐富,極大地增進了我對大學英語教學以及四、六級考試改革的瞭解,使我更明確了以後的教學目標。通過借鑑學習各位教師同仁們介紹的心得經驗以及與本校教師在培訓後進行的心得討論,我獲益良多,以後我要儘量把這些學習到的新方法、新理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同時和本校的各位教師一起努力,朝着新教學模式下的課程建設邁進。

英語教師網絡學習心得體會7

陽春三月,春光明媚,像久旱的大地迎來甘霖,大學英語教師們迎來了自己的盛事,根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通知(教高司函[xxx]10號),為進一步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成果的廣泛應用,不斷提高大學英語教師教學水平,全面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於xxx年3月21-22日利用遠程網絡培訓系統開展了大學英語教師在線培訓工作。作為本次參加培訓的100所高等學校的教師之一,能夠參加培訓,親自聆聽幾位專家、教授的講座,本人感到十分榮幸。

此次培訓通過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的組織與實施,大學英語教學軟件系統應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及《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解讀四個部分,深入的對本學科教學研究探討、互動,和參加培訓的老師分享了課程的教學改革成果和內容建設經驗,指導解決了參訓教師教學實踐中遇到的一些本學科的教學問題。

本人在學校承擔的是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對如何解讀《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如何將該要求中的各項新指導思想和內容落實、貫徹到實際教學活動中,以及如何使用符合要求的新教材有着種種困惑。按照該要求,如何轉換自己的角色,如何從教師為中心轉換到學生為中心也是自己一直感到較難把握的。作為承擔課程教學任務的高校在職教師,本人十分幸運,能夠帶着教學工作中的種種疑惑,在坐落於秦嶺山腳下的我校新校區,參加這次期待已久的培訓。

教育部高教司楊志堅副司長的講話足以説明這次培訓的重要性,同時,也説明了教育部高教司對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視。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時間,但是,能夠聽到幾位大家的報告,與來自全國各地其他高等院校的從事外語教學一線的同仁分享交流,本人感到萬分的幸運。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還是第一次與全國這麼多講授大學英語課程的老師切磋交流,感受良多。第一次親耳聆聽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王守仁教授《解讀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使自己對該要求有了進一步深入瞭解。開始的新一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以提高大學生的英語聽説和交流能力為主,以解決長期被社會批評的“聾子英語”、“啞巴英語”問題,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與交流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能使學生能夠在畢業走向社會後自我發展完善,從而改變“活到老,學到老,就是用不了”的狀況。

在我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應該怎樣劃分英語學習的重點和怎樣銜接,一直存在較大的爭議。許多教授英語的教師、專家認為應在高中階段解決學生的英語聽説問題。但就我國目前的條件來看,一方面基礎教育階段缺少合格的英語教師和足夠的經費。另一方面,即使使用信息技術,廣大農村也缺少既懂英語又懂信息技術的管理維護人才。這就決定了不可能在上億的中小學生中解決英語聽説問題。英語學習階段的分工合作應是,基礎教育階段重在語法、詞彙和閲讀,部分有條件的地區可強化聽説;大學階段主要解決聽説能力,打下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研究生階段則應以快速專業閲讀和寫作為主,重在提高專業閲讀和表達能力,同時加強專業英語的聽説交流,依靠國際會議、學術訪問和討論等科研活動達到自我完善。

中山大學的夏紀梅教授題為《新教學模式與教師角色轉變》,深入淺出的分析了新教學模式下教師角色的轉換,對解答本人一直以來的困惑十分有幫助。而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主任委員、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金豔教授《四、六級機考改革》的講座,幫助本人瞭解了機考的形式,加深了對四、六級機考題型的瞭解,有助於本人對教學活動進行新的安排。

由於認識上的差異和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英語教學改革還存在着一些前進中的問題,但是,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高等教育要培養能滿足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領域需要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質量人才,就必須加強和改進大學英語教學。同時,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也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一所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整體水平。因此,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高大學本科的英語教學水平也是學校提高整體教育質量、促進學校發展的需要。最為重要的是,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也是大學英語教學自身改革與發展的需要。隨着我國改革開放事業和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與變化,特別是從新世紀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髮展戰略高度來看,我國現有的大學英語教學還存在着一些問題與不足,最為突出的就是對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培養重視不夠。

通過這次培訓,新認識了好多大學英語學界的同仁,大家互通有無,在網絡上交流互動,學習到了很多他們的經驗和方法,同時,也有了業內人脈的積累。衷心感謝各位大家的精心講解,和所有組織者的悉心組織,這次培訓的收穫不僅僅侷限於以上所述,還有很多更細微的要留待以後的教學生活中細細體味;這次培訓的影響也不僅僅侷限於這兩天,將是終身,這裏想代表本人和本人以後將從中受益的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向所有為這次成功的培訓活動有所貢獻的參與者、組織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大師和大家能走入這個講壇,與廣大同仁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