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2020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心得體會3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4W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心得體會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0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2020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心得體會3篇

2020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心得體會篇1

20xx年10月11日至20日,在校領導的精心組織安排下,我們一行10人從學校出發奔赴本次學習目的地—山東省濟寧市進行了為期十天的學習。在這短短的幾天時間裏,我們先後在濟寧一中新校區、濟寧一中老校區、濟寧學院附屬中學進行了參觀學習。期間觀摩了課堂教學並與授課教師交流互動,聆聽了學校領導的專題講座,另外還參與了濟寧一中新校區課堂教學聽課評課活動。這次學習,使我深受啟發,受益匪淺。下面主要談談我在參觀學習後的幾點感受和收穫:

1、規劃合理,高端大氣。

最吸引我的是它們的校園文化:一個個整體的規劃,創設了有利於學生勇於進取的文化氛圍,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隨處可見,當地名人的塑像成了默默無言的教育者,每一塊牆壁、黑板、樓梯、暖氣包,甚至於每一塊草坪、每一個花壇他們都合理地的有效地利用,每一個角落都洋溢着教育的激情。學校在公寓樓及教學區都有開水和温開水,在實驗室、音樂美術舞蹈等各功能室、模擬動物園到處能體現出學校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新校區規劃立足於二十一世紀教育的發展趨勢,着眼於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求,追求高水準的素質教育特色及文化教育氛圍。堅持“標準化、現代化、信息化、人文化、生態化、國際化”,科學前瞻、以人為本,高起點、高水準規劃,實現現實與未來、整體與局部、功能與環境、效率與效益的和諧統一。總體風格既體現百年老校的文化積澱,又突出現代化名校的時代神韻;既彰顯儒家文化、運河文化的薰染特色,又與湖光水色、生態自然的北湖新城融為一體;既充滿儒雅凝重的學院書香,又飽含活潑健康陽光人文的青春氣息。

2、以人為本,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整個校園均充滿了以學生為主的校園文化氛圍,從校園到宿舍,從操場到教學樓,從走廊到教室,讓學生成為校園的主人,讓學生的名言、作品和榮譽成為激勵學生學習、轉變學生行為的準則。如"請享受無法迴避的痛苦",“沒有艱辛,便無收穫”“投資未來的人,是忠於現實的人”“正課與自習一分鐘也不讓自己閒下來,緊張而積極,你的收穫會讓你更加喜悦”,"腳踏實地山讓路,持之以恆海可移"。這些名言會激勵學生嚴於律己,做事堅持不懈,很實用。學校充分利用校園環境教育學生並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利用教室走廊牆壁,隨時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

2020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心得體會篇2

9月底,我有幸隨學校學生德育管理教師團隊赴深圳、惠州、廣州等一些職業院校進行了培訓考察。我非常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嚴格守紀,虛心學習,勤于思考,充分利用參觀學校、開會交流等時間與對方老師們交流,帶着問題去考察,和同事們溝通探討,相互學習。通過幾天的學習考察活動,使我開拓了視野,發現了差距,增長了知識,受益非淺。現將主要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總體感受

此次培訓考察分為開會研討交流和實地考察兩個階段,時間緊、任務重。但我感覺整個培訓考察行程安排科學、內容設置豐富、理論結合實際、針對性較強,雖然只有短短几天,但收穫頗豐。這些南方一線城市先進可行的發展理念、整潔優美的學校環境、各具風格特點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活力無限的教師與學生,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二、主要收穫和體會

先進可行的`發展理念。在深圳職業技術學校的交流中,副校長介紹了學校的優質資源和特色,提到了“校企合作”是伴隨學校與專業發展而自然產生與發展的,學校的優勢不但在於有政府的投資力量,更有素質高、能力強的一隻師資隊伍,他向我們介紹了新入職教師要接受的一系列入職培訓計劃和模式。學校也非常重視國家精品課程建設,每3年就會有1個課程建設指導文件出台。在學校文化建設主要通過五個方面:1是人才培養方面;2是文化傳承與建設;3是送文化進社區;4是校園文化;5是校園環境的建設等,學校還大力在加強學校的管理體系,強調職業人的素養,突出以德樹人,結合學校、學生和城市特點,充分發揮共青團的力量,專門成立“文化育人研究中心”等專業的思政課教育系統。我們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參觀了各實訓基地與教室,整個實訓環境呈現出環境、文化、經濟和諧發展,展現出了一座融於生活、引領生活、創新生活,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與發展的面貌。

“六民教育”。在惠州商校,我們有幸見到並聆聽了全國職教專家鄧慶寧向我們介紹他們學校的辦學育人特點和模式。惠州商校為學生打造了“陽光1000”成長計劃——中職學生成長規劃的教育模式,是塑造學生“職業人格”的主要方向。以塑造“職業人格”為主線,接受到六個維度的教育和實踐,“十德”養成教育、職業生涯教育、學長啟導自我教育、師生主體團隊教育、社團活動實踐教育、工學結合四環一體教育等。培養學生完善的人格和人文精神,使學生實現由自然人格向職業人格的上升,由學校人逐步向職業人、社會人的轉變。惠州商校創造性地實施“職業人格”教育模式,使學生具有健全的現代人格,掌握現代職業技能,提高綜合素質和社會能力。據此而施行的“主體團隊”育導模式、學生自主選擇授課教師的教學模式、“中專→大專”一體連讀的教學模式、雙專業同時修讀的“三個平台”教學模式、“首席教師”模式、綜合素質測評模式、“專業+企業+職業”的教學創新模式,充分體現了惠州商校全新的教育價值理念。他們將人文教育的精神和環境育人的思想融入校園文化活動之中。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學校文化活動已成為學校為提高學生整體素質而實施的重要教育內容,惠州商校有全省首屈一指的校園文化和學生社團活動,每年一大盛事,就是舉辦職業技能競賽周。學校還在學生中開展十項目標教育活動,即該學生本學期必須完成的十項目標。該活動是實現學生自我教育、自主教育的目標教育模式。

培育特色,打造品牌。在廣東技術師範學院裏,我們與廣東技術師範學院社科部主任汪永智老師一起座談,他向我們介紹了廣東中職德育研究與學習的一些經驗和探索,也使我們受益匪淺。

這次參觀學習,大家互比互學,通過學習,共謀發展,也感受到沿海地區和學校的巨大變化,感受到職教發展的濃厚氛圍。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他們的熱情,看到發展的巨大成果,更重要的是我們汲取了很多有價值的經驗,並開闊了眼界,更加解放了思想,

2020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心得體會篇3

3月16日和17日,我有幸聆聽了陳延軍老師執教的《威尼斯小艇》和竇桂梅老師執教的《魅力》,並認真學習和思考了他們的現場報告。雖然週末兩天都坐在大會堂裏,但是我沒有感到一絲倦意,陳老師和竇老師給我帶來了豐厚的精神盛宴,讓我對小學語文課堂有了新的認識,有種柳暗花明的快感。

一、語文課堂怎樣才能高效

陳老師做了《談有的放矢的高效語文課堂教學》的報告,他深刻地評論了目前語文教學狀態不容樂觀。有的老師不重視教學的梯度,存在“兩多兩少”的問題,即老師講得多、討論對話多;默讀少,涵詠少。仔細想想我們的課堂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現象呢?有時我們過度擔心學生不理解,把課講得太瑣碎了,低估了學生的理解能力,這樣的課堂教學是不可取的。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有的放矢更加高效呢?聽了陳老師的報告,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1、掌握語文各學段的學習要求

《語文新課標》對中年級學生的閲讀能力提出要求:“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在教學中我們是否都落實了呢?陳老師在報告中舉了一些真實的案例,加深了我對中年級閲讀教學的感悟。

比如,在教學《鄉下人家》這一課時,教師提問:“哪些詞句刻畫鄉下人家自由自在的情景?”學生找到相關語句並重點體會“或……或……或……。”學生理解課文描寫的情景後,也嘗試運用這樣的句式。有的同學説:“課外活動時,同學們或你追我趕做遊戲,或來到花園找春天,或舉行激烈的足球比賽。”學生説得多好啊,陳老師還例舉了好多課堂句式練習的案例。我不一一列舉了,我的感受是這才是有的放矢地把語文落到實處,語文課堂就是發現語言,練習語言和學習語言的過程,只有抓住了語言文字,語文課堂才會具有語文味。

2、教師的問題設計要有價值

一節課短短35分鐘,我們教師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提出的問題應當十分精簡,抓主幹,去枝節。如果提一些無需動腦筋的問題,對學生來説就是低估他們的智商。比如學習兒歌《做操》,有的老師提問:“小朋友們,誰在做操?在哪兒?怎樣做操?”這樣的問題,不用老師説孩子都知道,還怎能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呢?我們不妨可以這樣問:“為什麼小露珠在荷葉上就滾來滾去做操呢?”通過“滾”字讓學生體會小露珠的調皮可愛,也符合小露珠圓圓的特點。也可以繼續追問:“為什麼小鳥在樹枝上跑來跑去做操?小鳥是什麼心情呀”學生會展開豐富的想象,課堂上也會有更多可愛的“小露珠”,快活的“小鳥”積極參與進來,我們的課堂怎能不活躍呢?有的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含有技術性,比如講比喻句時,有時會問學生:“這是一個什麼句?把什麼比喻成什麼?”其實,我們可以換一種提問方式:“這樣表達有什麼好處?”讓學生自己去體會語句的生動形象,而不是把技術性的知識強加給孩子們。

二、我們要回到教學的原點

竇桂梅老師是我一直崇拜的名師,今天我終於走進竇老師的課堂,我用心聆聽她的講課和報告。竇老師身上爽朗的個性、風趣的語言、超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都是值得我去學習的。她用自己獨特的視角為我們語文教學指明瞭努力的方向。

1、什麼樣的文本還它什麼樣的味道。

竇老師反覆強調,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上好一節課必須反反覆覆研讀教材,深刻把握文本,才能把不同文章讀出不同的味道。比如竇老師執教的《魅力》這一課,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處是理解“卡佳嚷道要出二百買了湯姆”時卡佳的心情。竇老師和學生的交流沒有一點矯揉造作,正如她所説教師要在課堂上放得下。通過與學生反覆朗讀句子,讓學生品味人物的語言,學生體會到卡佳堅定、決心、請求、自信……這所有的感受都是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到的,而不是老師強加給學生的,這樣的課堂才是學生自主的充滿語文味的課堂。

當然,不同體裁的課文教師所講授的情感味道也是不同的。《魅力》一文是一篇小説,竇老師抓主要情節描寫去研讀,文章結尾十分耐人思考,學生也是帶着思考離開課堂的。而像民間故事《牛郎織女》、評書體小説《林沖棒打林教頭》等文章就不用今天的授課形式。正如竇老師所説:“不是所有文章都當課文去講,不同文本要有不同的味道。”

2、孩子是課堂的中心

竇老師在執教《魅力》一課時,通過“預學――共學――研學”過程推進學生走進文本。整個過程都是以每個孩子為核心,尊重每個孩子的發言。預習的提問從小組合作中來,又從同學回答中提升。在共學的環節裏,竇老師讓學生質疑問題,她瞬間記住學生提出的問題,以最快的速度進行編織排列,並在學習課文時見縫插針,幫每一個學生推進解決,一節課下來,每個孩子提出的問題竇老師都一一解決。要知道這些孩子竇老師之前都不認識啊,竇老師超強的駕馭課堂而不是控制課堂的魅力,深深把我折服了。

3、回到母語,迴歸原點

在竇老師的報告中,她大力號召我們語文教師一定要多讀書,因為我們是教母語的,我們是教人學母語的,我們是用母語教人的。是啊,讀書涵養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閲讀對人的成長影響深遠,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的精神成長,與他的閲讀息息相關;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閲讀水平。竇老師還幽默地説:“男老師們,你們一定要讀書啊!如果一個男老師不讀書,就好像一個空麻袋,被人一踢就扁了!”台下鬨堂一笑,她繼續調侃:“女老師們如果不讀書,就好比一個大瓷碗,還是掉了齒的瓷碗。”玩笑之餘,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是閲讀勢在必行。

兩位名師精彩的報告讓我受益匪淺,為我的教學指明瞭前進的方向。聽課雖然結束了,但是我的學習還在繼續,我的努力不能停止,我將不斷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更上一層樓!

熱門搜索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後感450字 貝瓦學 歸途作文700字 表達除夕快樂的祝福語33條 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學會生存 人與動物的感情的作文600字 石門油菜花300字作文 翠竹我的最愛作文 龍虎山作文500字 微機原理課程設計教學初探論文 給大一新生的青春寄語簡短 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作文 面對挫折中考滿分作文 寫給二十年後的自己一封信 三隻小蜜蜂童話作文 a few和a little的區別用法 俺是一個老實人心情日記 新小班班務工作計劃 給局長的一封信作文 走過哪一個即將畢業的拐角處作文650字 同桌的你開學作文600字 詩歌《致母親的一封信》 荀子勸學的讀後感 以青春為話題的初三作文 《陋劣之中有至好—談審醜快感》閲讀答案 歸園田居·其五鑑賞 人事助理人員個人簡歷 爸爸為我做風箏作文 科技大學自薦信 小小動物園四年級作文 拭淚朋友是一隻筆作文450字 痛苦與美麗優秀作文 成年人兒童節祝福語 從我做起小學作文900字 古風的詩詞 小學六年級開學第一天作文 校園文化藝術節開幕式講話稿 姐姐我想對你説作文400字 走進巨桉林散文 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導學案 我愛我美麗的校園三年級作文 家鄉的美麗小河6年級作文 野中 孩子十三歲生日父母賀詞 夢幻仙境 科學直直的筷子中班教案 杭州富陽區民辦初中報名條件是什麼 讀《格林童話》有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