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小學數學教學研討會的學習心得體會(通用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W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學研討會的學習心得體會(通用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教學研討會的學習心得體會(通用5篇)

小學數學教學研討會的學習心得體會1

一、異彩紛呈的課堂。

此次活動,我們可愛的於老師,讓骨幹班的成員集體備課,根據作業確定上課資格人選,然後以現場抽籤形式確定每個課題組上課的教師,進行“同課異構”。同樣的知識,因不同老師的詮釋,而變得異彩紛呈。

《折線統計圖》一課,三位執教的老師都能從其特點入手,通過不同的呈現方式體現折線統計圖的優越性。特別是郝貴芹老師的課,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郝老師從姚明的身高發育情況入手,對教材進行了大膽的改編,課中通過如讓學生選擇用哪種統計圖合適,動手比劃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對摺線統計圖進行初步的感知,通過層層遞進的設計讓學生通過觀察明確折線統計圖,既可以反映數量的多少,更能反映數量的增減變化,進一步瞭解了折線統計圖的特徵。特別是後面練習的設計更是別出心裁,利用Pm2。5這一熱門話題,讓學生充分體會統計知識的現實意義。

《眾數》這一課,三位老師有着三種不同風格的設計。龐德昌老師層層遞進的課前小熱身;出示課題後的一句“關於眾數你想知道什麼”,讓學生走在老師的前面;利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區分眾數、平均數、中位數,深化對眾數的意義及其特點的認識;有着臨沭課獨有的細膩、動感、厚度、新穎。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學習的。尤其喜歡龐老師最後送給學生的那一段話:攀登,你能看見不一樣的風景;學習你會了解不一樣的世界。龐老師的課猶如他的人一樣有思想,有內涵!李守強老師雖然很年輕,但是能從學生的角度去出發,捨得在公開課上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去探究學習,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到統計活動中來,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時間及空間。胡雪飛老師的課從細處入手,每個環節的設計都體現了這一特點,特別是在處理眾數、中位數、眾數區別和聯繫的時候非常到位,而且處理的很透徹。

《統計》這一課,三位執教老師都對教材的情境進行了改編,讓本節課更具生活化和趣味性。課的設計都注重知識的前後聯繫,在教學時,這三位教師都是在引導學生複習舊知的基礎上重點進行綜合分析,從而使學生學會從統計圖中準確提取統計信息,並根據統計結果做出準確的判斷、預測。在處理不要被統計圖的一些表面信息迷惑、誤導這一點上,李彬然老師的獨特的處理方式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別是李老師最後口頭作文式的總結:“《統計中的——————》格式:我給本節課取名為:———————。原因是:———————。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的收穫是:—————”別出心裁的想法,讓學生在這樣有趣而有效的要求中,結束本節課的學習。

在近期我一直在讀的史寧中教授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核心問題—基本概念與運算法則》一書,書中有這樣一段話:美籍印裔統計學家c.R.勞斯説,統計分析的形式隨着時代的推移而變化着,但是“從數據中提取一切信息”或者“歸納和揭示”作為統計分析的目的卻一直沒有改變。也正如《大美百科全書》對統計學的定義:作為一個研究領域,統計學是關於收集和分析數據的科學和藝術,其目的是為了對一切不確定的事物進行較準確的推斷。我想以此要求來看我們的課堂的話,深入研究、細細琢磨,真的還有很多需要改進和商榷的地方。

反思:自從參與這次真正的集體備課以來,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努力很用功,每晚12點睡,早上三四點鐘起牀,課試講了一遍又一遍,每次修改後積極的內化,感覺自己準備的很充分。但當參加會議後,看到執教老師們呈現的精彩課堂,即使沒被抽到的老師也都提前做好了兩手準備,抽到上課有一套課件,抽到説課竟然還有一份準備。當他們瀟灑自如説出對自己研究課時的思考、困惑、以及與眾不同的想法時,當聽到王榮利用週末到寄宿制學校進行試講時、當了解劉敏老師到一小參與研討很晚才回家時,當知道老胡報到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趴在牀上把教案手寫一遍時,當看到沈如磊老師的獨特教學設計展示時,當明白劉士鋒老師闡述深度思考的結果時……和他們相比,我的努力真的還不夠,我的思考確實還浮在表面上,就像張翠老師説的那句話:懷才就像懷孕,如果沒被看出來,就證明懷的還不夠大。雖是一句玩笑話,但細細品來的確如此。

記得汪峯《飛得更高》一曲中,有這樣一句歌詞:一直在飛一直在找,可我發現無法找到,若真想要是一次解放,要先剪碎這有過的往。是呀,要想飛的更高,就必須克服惰性,做到有毅力、能聽取別人的建議、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敢於直面自己的缺點,否則即使一直在飛,一直在找,不剪碎這有過的往,永遠也是飛不高的!

二、耳目一新的活動形式。

剛接到通知參與備課時,心裏很不理解,為什麼都要備課,被抽中的只有那百分之三十,其餘的都得當炮灰。但當這一台精彩的節目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時,我一下子明白了於老師的良苦用心。她就像一個有着大智慧、大胸懷、大視界的導演,高屋建瓴,運籌帷幄。我們是演員,只有在這樣導演的指導、引領下才能演出大家喜歡的節目,才能不斷超越自我,獲得成功。

活動的精彩之處每每浮現在眼前:

1、評課議課環節中,台上精彩絕倫的展示,台下積極踴躍的發言,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讓會場變成了波濤洶湧,思維碰撞的海洋,參會的老師們在這裏汲取營養,撿拾珍珠。

2、三場風格迥異的會議主持,讓與會的老師見識了於老師所説的:我們這個團隊裏的人,不僅要會講課,還要會主持,更要學會做報告。會議的最後,於老師點名讓曾經參加省賽課老師即興發言就已經讓我們自歎弗如,更不要説台上的主持人們。

3、很難忘記於老師為了活躍氣氛,一句“唱首歌”,馬上就有康立軍和王榮的合唱,三小老師的陽光總在風雨後,還有意猶未盡的獨唱。使得會議既嚴肅認真,又不失活潑。

4、更記得形式新穎的Y圖評課,劉秀豔校長和陳麗老師製作精美的微課程。最令人感動的是我們的前輩潘老的一番講話,讓我們感受到會議温情的一面。

反思:從事教研員工作已經接近一年,在這一年中幸運的是能夠得到王曉豔老師及周圍領導同事的悉心指導,讓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從一線教師到教研員角色的轉變。與王曉豔老師交流的時,她經常會説起她和於老師一起工作的體會:“於老師是一個很認真的人,一個對工作要求很高的人,也是一個細緻入微、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的人,跟着她幹活你能學到不少東西,我的許多活,都是跟着於老師學來的。”如是者説,當於老師進行會議總結時,我真正明白了曉豔的那番話,深以為然。想想自己,作為一名學校教研員,我的各項水平是不是真的在老師們之上,如果水平不高,如何能引領整個團隊不斷向前!我能引領老師什麼?老師們能從我這裏學到什麼?平時的教研活動怎樣搞才能不流於形式,為了活動而活動,浪費老師們大把的上課時間?如何能站在一個教研員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些都是我亟需努力思考和努力的地方。我想從現在做起,靜下心來,認真反思自己欠缺的是什麼?找出不足,加強歷練,完成真正的蜕變。

撫今追昔,自去年加入臨沂市20xx級初級骨幹羣,到現在已近一年。回顧這段時間所走過的路,雖有疲憊有疑惑,有失落有迷茫,但更多的是苦盡甘來的收穫!在這裏於老師為我們每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熱愛小數教育的人,創造出廣闊的空間,讓我們自由自在的翱翔。

童鞋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就像歌詞中説的那樣:我要的一種生命更燦爛,我要的一片天空更蔚藍,我知道我要的那種幸福,就在小數教育那片更高的天空;對自己狠一點,因為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高!飛得更高!!

小學數學教學研討會的學習心得體會2

20xx年4月20日至22日,實驗學校選派青年教師鄭莎莎、孫亞靈在西安空軍工程大學體育館參加了“名師之路”20xx年春小學數學教學“未來課堂與問題化教學”觀摩研討會。

會議歷時三天,俞正強、唐彩斌、牛獻禮、劉延革等15名小學數學界專家做了數節精彩紛呈的示範課和報告,他們流暢的課堂教學、愉快的課堂氣氛、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無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俞正強老師執教的五年級《植樹問題》,抽絲剝繭,把看似抽象難懂的幾個公式歸類到“段”和“點”的關係上,把最本質的東西簡單、實在的教給學生。在學生不能及時舉出例子的情況下,鼓勵他們聯繫生活,讓每位同學感知數學來源於生活,使學習不再枯燥乏味。應用環節也能緊靠生活,讓學生親身去體會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又印證了不變的規律:佔了幾個“點”,少種幾棵樹。在巧妙的問題設計和恰到好處的引導下,帶領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解決生活中的“一類”問題。

牛獻禮老師執教的五年級的《打電話》一課,是對“以學定教”的充分體現。把教材中的“15人”改成3人,如何儘快通知到所有人的問題就變得簡單易分析,學生能更快地接觸到問題的本質。學生經歷了獨立完成、同桌交流、彙報展示和教師引領的過程,自己得出重點知識“知道消息的人都去通知”,從而進一步驗證猜想、發現規律。整節課始終圍繞着學生的學習展開教學,教師的每一次追問都是為學生的學習體驗做鋪墊,最後的計算部分就顯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充分印證了體驗式學習是為學生提供感興趣且有意義的數學活動。

秦瑩老師的《一分有多長》,親切自然,美妙的就像一首歌。課前的“經典詠流傳”是前奏,引出關於用時的問題;精美的課件展示出的鐘表是漸進,帶領學生一步步體驗秒針的變化規律;孩子們的兩個活動是高潮,讓學生體會到一分鐘是多少秒、以及時間不以人的感受做轉移;深情的話語小結是尾聲,温柔且堅定的語氣,學生在放鬆的狀態下有了更好的收穫;幾個小練習的設計結束,貼近生活的練習,鞏固了所學,同時結束亦是開始,學無止境,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整節課渾然一體,堪稱享受。

羅明亮老師的授課教會了我們一句話“人間至味是清歡,課堂至味是道理”。給六年級的同學解決他們五年級就存疑的一個問題,讓學生敢於去自己提出提問、自己通過探尋去明白道理,繼而通過道理去解決問題。教學不應該只知道“是這樣的”,而更要知道“為什麼是這樣的”,要讓學生去深入思考知識背後的道理。在不斷地追問中讓問題引向深入,分享見解,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習慣。這樣的課堂不正是我們所追尋的嗎?

周衞東老師的《小鴨在哪裏》則讓我們看到了學生創造力的驚人之處。整節課的風格極具童趣,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小鴨的例子,給予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其自由生長,繼而引導學生一步步探尋深化、收穫成功。這樣的學習才能讓人真正看到孩子學習的模樣,體會到他們知識的增長,相機誘導、順勢而為,做到讓學習真正發生。

這些專家名師們的課各具特色,但同樣的都做到了緊貼教材和生活。同樣關注了學生數學素養的生成,培養了孩子們優良的學習品質。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親自體驗,達到知識的融會貫通,明白所學的本質道理。精彩的專題講座更是一個個先進教育理念的呈現,給我們的靈魂以不同程度的衝擊和洗禮。讓人深刻感受到思考和成長。

會議的一首插曲令人印象深刻,歌名叫做《夢在前方》。“沒有什麼能阻擋,風浪再大又怎樣;只需要一雙手掌,就有徵服的力量。”對於年輕教師來説,這些專家前輩們用他們豐富的經驗和閲歷,為我們的專業成長提供助力;對於學生來説,我們又何嘗不是他們背後的推手呢?要想傳授給學生知識和能力,作為教師就應努力提升自己,引領學生體會思維成長的快樂,幫助他們完成自己的人生夢想。

走近名師、聆聽名師,這次觀摩學習讓人深切領略到了大師們別樣的人格魅力和課堂風采。教育是一門藝術,藝術則是用心創造、執着追求,堅持不懈。成功無止境,起點總是零。教師易,名師難。我們堅信,風雨之後必能見彩虹!

小學數學教學研討會的學習心得體會3

3月14日到xx縣第六實驗小學學習,學習主題是xx市小學數學教學研討會,具體到學校是生本課堂的展現。共聽了兩節課,第一節是五年級的,第二節是六年級的。

生本課堂,顧名思義就是以學生為本的課堂。這兩節課在多數時間上都是以學生主持、學生講解、學生討論、學生質疑為主,老師只是在適當時機進行點撥、質疑。班級內首先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或6人一組或8人一組,選出組長,制定出組長與組員的職責。在課開始的時候,討論好給予小組評價的方法,按照方法在課堂中對每個小組進行評價加分。上課過程中,每個環節選出一個或兩個引導小組,組長主持,組員彙報,其他小組質疑、討論。把課堂正真還給學生,教師只是在巡視或學生回答不夠的地方,簡單提示或加以質疑。即使老師要提示也要先讓主持人同意,給予發言的機會。

兩節課都體現了“生本課堂”的理念,大體都是這樣的方式。第一節課體現的更好,第二節課老師的發言和指導稍微多一些。都達到了同樣的目標。

生本課堂體現了教學的優勢,但也存在一些瑕疵。簡單羅列如下:

1、兩節課都有作秀的成分。在我們聽課的`過程中,可以聽到有的學生回答問題的方式太過流利,不太像是口語,倒像是提前背好的。

2、課後我們到班級內看班級文化展示,都很精彩。很意外,在一個班級的講桌上發現了一根塑料水管,另一個班級發現了兩根水管,看樣子應該是當教杆用的。如果常態課堂也像展現的課堂那樣精彩,怎麼還會需要教杆呢?

小學數學教學研討會的學習心得體會4

這次數學教研活動讓我受益匪淺,體會頗深。

一、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本來我認為我們每一個數學教師都有足夠的能力去教好我們的小學數學課程。但是通過這次活動,我覺得這遠遠不夠。人無完人,我們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豐富自己。對於我來説,我覺得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加強。如提高口算能力,駕馭課堂的能力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

二、不斷完善課堂教學

應該説每一次數學教研活動,我們都會從中汲取很多好的教學方法。也就是説,很多數學老師在平日繁重的教學過程中,都在不斷地的學習,琢磨,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從而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雖然我們的課本不變,但是我們的數學教學不是一層不變的。我們需要不斷地改變、完善。精心設計課堂活動,注重實效。在教學中我們都追求一個目標——讓學生學會知識並學會運用知識,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不能只搞花樣,而沒有實效。

三、重視評價,關注學生的情感

數學並不是簡單的計算一下,比較一下後就此結束,而是一個綜合體。學生學的每一單元內容都是有思想的,都是一些很好的教育材料,我們應該讓學生接受到數學的情感教育。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我們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培養。

本次數學教研活動意義重大,既交流了經驗共同進步,又增進了教師們的感情,同時體現了數學這門學科的特色。藉着這次活動使我認識到數學與我們生活的融合的重要性。此次活動為我在今後教學中指明瞭方向。

小學數學教學研討會的學習心得體會5

9月12日,我縣組織到潢川參加海峽兩岸小學數學名師好課堂系列教學研討觀摩會研討會。研討會的主題為“名師好課堂課堂的研討”。會前潢川高中老師介紹本次研討會的目的和宏觀要求。上午觀摩了來自首都的吳正憲老師的三年級下學期《面積的認識》的公開課,下午觀摩了來自江蘇省啟東市蔡宏聖老師的四年級下學期《乘法分配律》的公開課;次日上午我們聽取了江蘇省啟東市實驗小學副校長季國棟的《用數對確定位置》五年級的示範課,他主張‘疑趣課堂,讓學生在疑趣中享受生活’。通過同課異構的形式提高教研活動的時效性、針對性。觀摩後聽了專家的學術報告,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從中受益匪淺。

《面積的認識》這節課,吳正憲老師很努力、真實地呈現學生的思維狀況,並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猜想—驗證—得出結論這一思維過程,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得到新知。

《乘法分配律》是中年級課程,兩位老師都選擇了有趣的素材,來激起學生的興趣點,尊重學生的認知基礎,並注重低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引領。

《用數對確定位置》這節課季國棟老師循序漸進,從簡單的生活現象導入問題,一步步的把學生引入問題、探索問題,使學生在愉快中獲取知識。

通過聽課,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在這些觀摩課當中,我看到的是老師與學生真實的交流,不再是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而是一個統一體。每一位老師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就讓學生自己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處理問題的空間,並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對於學生一時想不出來的問題,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通過這次研討會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們一生的事業,三尺講台是我們的舞台,學習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教師要想真正擁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須勤奮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識的甘露,走出屬於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