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憲法知識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7.87K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憲法知識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憲法知識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

憲法知識的心得體會1

近年來,隨着依法治國的力度不斷加大,法制教育的不斷深化,以及行政執法監督制度的不斷完善,各級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憲法意識和依法行政的觀念逐步增強,行政執法能力不斷提高,在推進依法行政的實踐中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難點:

一是行政法律、法規還不完善。有些法律、法規條款規定得過於原則化,在行政執法實踐中彈性很大,不好把握。有的法律、法規對一些政府機關的職責範圍界定不清,管理職權劃分模糊,有時產生多頭管理,重複執法的問題。

二是人治現象還較嚴重。由於受中國幾千年封建統治思想以及計劃經濟時期“行政命令”工作方式的影響,有的人個人意志、長官意志、特權思想比較重,依照憲法和法律行使行政權力的自覺性還不高,甚至仍存在着“權大於法、權重於法”的觀念,自覺不自覺地出現“以權代法、以權壓法、以權亂法、以權廢法”的行為。加之部分羣眾在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不是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是千方百計地拉關係、托熟人、找門路、找領導,客觀上助長了一些幹部的長官意志、特權思想。

三是法治觀念淡薄。一些機關幹部片面認為,法院、檢察院、公安局是法定的執法機關,一般的政府部門不是執法機關,無所謂依法行政問題,對自己要求不嚴,從而導致行政行為的盲目性、隨意性,甚至出現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以罰代法等現象。

四是實用主義較為普遍。不少單位在行政管理活動中採取實用主義的做法,對單位和個人有利的事情當仁不讓,沒有好處的事情拱手相讓,以致出現互相推諉、行政執法不作為的現象,嚴重地損害了行政機關的形象。

五是執法環境不寬鬆。由於社會關係網干擾較多,來自社會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縱橫交錯的關係網,無時無處不在嚴重地干擾着依法行政。致使許多本來並不複雜的事情,相關法律、法規條文也很明晰,但處理起來卻很棘手,導致久拖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果。

六是執法監督不夠有力。在行政執法實踐中,權力監督制約機制仍很不完善,監督制約乏力,存在監督真空、盲區,對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還未真正達到全方位的監督。

上述問題有的屬於國家管理體制的問題,有的屬於行政執法運作機制的問題,有的屬於個人素質的問題。歸根到底,我認為主要是憲法和法律意識淡薄的問題。對於國家體制、管理機制以及法律、法規不完善問題,我們要有一種信念,即堅信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有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隨着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不斷向前推進,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斷完善,現存的一些問題和難點一定會得到解決。而對我們每一位行政機關幹部,一定要克服行政行為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務必從強化自身的憲法和法律意識入手,從維護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着眼,嚴格按照憲法的要求履行職責,自覺以憲法為準繩,把自己的從政行為納入憲法和法律的軌道,依法行政,從嚴治政,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以自己的努力實踐和具體的行為,為依憲治國、依法行政做出積極貢獻。

憲法知識的心得體會2

為了迎接憲法日的到來,學校組織學生參加了憲法晨讀活動。作為新時代的初中生,要為全面依法治國貢獻力量就先得了解憲法,因為它是保證我們每一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權益的根本大法。憲法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位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是保障我們每一名中華兒女權益的堅強基石,在我們的生活中必不可少。如果沒有憲法,人們怎麼去認識事物,判斷它的對錯;如果沒有憲法,人們只會無拘無束,任意妄為;如果沒有憲法,只會讓更多的人在法律面前恣意妄為。沒有憲法,國家會變得如何,將不堪設想。我國憲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在充分通過憲法保障自己權益之前,認真學習憲法、全面瞭解憲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作為我國的根本大法,它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依法治國”方略的根本依據,它不僅對公民權力進行了確認和保障,同時對國家權力的設置和行使進行了規範,它是保持公共權力與公民權利的協調與平衡的根本規範。 《憲法》所規定的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是相互作用的。首先,公民權利是國家權力的來源。公民權利是經過憲法確認的,而國家權力是人民通過的憲法所賦予的。其次,公民權利是國家權力的目的。國家權力的設置是以公民權利為對象,以維護公民權利為目標的。

學習憲法學有助於大家遵守憲法和維護憲法。憲法學課程以系統全面地學習中國憲法為主要目的。憲法序言中也特別強調每個公民都應該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尊嚴,因此,學習憲法學是遵守和維護憲法的前提,每一位自學憲法學的學生都應更加明確其必要性和重大意義。

憲法知識的心得體會3

憲法就是國家的總章程。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都不能同憲法的規定相牴觸,任何人要服從憲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論什麼人都要遵守法律,無論什麼人犯法都要受到法律追究,法律規定人們享有什麼權力,應該履行什麼義務,我國法律的本質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

説到這裏我想先問問同學們,大家還記得這兩本小冊子嗎?《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小學生守則》,在二年級的時候我們開始瞭解和學習這裏面的內容,大家積極地學習這些規範和守則就是為我們能更充分地瞭解和學習憲法做了啟蒙和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同學們,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就離不開法律的細心呵護!你知道《未成年人保護法》嗎?它就是法律賜予我們的武器,用來保護我們。我們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安全的生活環境,一定是離不開它的,但是,如果你非常的“不乖”破壞了法律的秩序也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積極的學習憲法和法律:不帶通訊工具進入校園,不沉迷於絡,要充分地認識現代通訊和互聯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利弊;不亂拋亂扔,不損壞公物,潔淨的環境、完好的設施同樣需要同學們的愛護;不"説謊、小偷小摸、義氣用事"。;不要因為"相互之間磕磕碰碰,就出現打架鬥毆"只要我們心胸放得開闊一點,就能避免許多矛盾和事件的發生。

我們四年級的數學課上,數學老師正在叮囑同學們最近要準備一種新的學習用具——圓規,我想告訴大家的不僅僅是圓規能畫出精準的圓形,還有老師和長輩們經常教導我們的一句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耳熟能詳的古話,時時刻刻教育着我們,如果做一個事情連規矩都沒有,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成立的。而“憲法”就是我們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規矩”,如果失去“憲法”和“法律”那麼國家便會一團糟。我們更應從小學習好法律知識,遵守法律和社會規則,從小懂得“法”,從生活中接觸到“法”,做個學法、懂法、守法的愛國合格小公民。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自覺抵制各種不良現象,做一名新世紀合格的好學生,共建人類的文明、共創和諧校園。

憲法知識的心得體會4

我們的家由愛撐起,我們的國以和矗立。我們的國家之所以能夠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經久不衰,就因為我們——以和為貴。作為一名中國公民,我們有義務維護國家的“和”,就有義務去了解和維護能夠讓我們家融國和的根本——《憲法》。

在許多人心裏,憲法是高高在上的,似乎離我們很遙遠,30歲的小張曾經也這麼想,直到……

從他出生開始,他就受到了憲法的保護,他和其他人一樣有了作為一個單獨個體的“人”的權利,任何人——包括他的父母,都不能隨意地傷害他、虐待他;6歲,他上小學了,他有接受教育的義務和權利;18歲,他成年了,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了,他有了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也有了贍養父母的義務了;22歲,他大學畢業了,要找工作啦!曾經的“熊孩子”也要獨立勞動維持生計了,他要行使勞動的權利與義務了;23歲,工作一年的他第一次休年假——勞動者是有休息的權利的;26歲,他牽着心愛的她,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有了“小小張”,小張不僅要贍養父母,也要養育“小小張”了,因為婚姻、家庭、父母、兒童都是受法律保護的;29歲,他買下了自己的房子,雖然很辛苦,但是生活也多了一份踏實,多了一份幸福,因為他的房子是受法律保護的個人財產;30歲,也就是現在,小張的父母退休了,倆老人來到小張所在的城市,他們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這退休的老倆口的生活也受憲法的保護。

30歲的小張轉變了想法:憲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法之母,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我們呢?是無數“小張”中的一員,從呱呱墜地,憲法就像一把無形的巨傘,時刻保護着我們,讓我們倍感安全、幸福,讓社會愈加融洽、和諧,讓國家日益強盛、繁榮。

憲法知識的心得體會5

“先生事業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繩己”、“掃除詩書誦法律,投棄俎豆陳鞭杻”、“舊學詩書儒術富,兼通法律吏能精”,每當讀到這些關於法律的詩句,我就會想了解憲法,瞭解憲法的一切。

作為六年級的學生,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知識面越來越廣,也瞭解了一些簡單的法律知識。“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遵守法律,按法律辦事。古人云:“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法律就是最基本的規矩。

由於氣憤,你扇了別人幾巴掌,可能你以為你只是扇了別人幾巴掌而已,沒什麼大不了。可是,你知道嗎?你已經侵犯了別人的人身權。生活中的小事也有可能觸犯到法律,你如果到公共場所鬧事,那你可就死定了。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簡單的24個字,是現在與未來的鈕釦,更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遵循的。

通過學習,我還知道每年4月22日是世界法律日,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

法律真多呀!以後要多多學習,懂法、守法,一起走向法治、平等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