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學習有效教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9.91K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習有效教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習有效教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學習有效教學心得體會1

教研活動圍繞“探索課堂有效教學”主題,以教學觀摩的形式進行了深入探討。聽課後有以下體會:

一、重視課前有效預習

做好課前預習,既是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的準備,又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我發現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學生,很多學生是還沒來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別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一種惰性,上課只是坐着等結果,從不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他們課前沒有預習。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和抓好課前預習。使他們熟悉課堂內容,有思考的時間,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未必就讓學生喜歡預習;積極參與預習,更不等於有效的預習,為了提高他們的預習效果,必須做到:一要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二要有針對性的設計適合於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項目;三要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不然學生就會覺得課堂教學與學生預習不預習無關,從而降低了學生預習的積極主動性。

二、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揚民主教學思想,讓學生始終擁有安全、自由、開放的心境,無拘無束,敢疑敢問,敢説敢為。在課堂上教師只有與學生真正地進行了思想和情感交流,教學才能切入學生的經驗系統,課堂生活才成為師生共存的生活,才能實現有效教學的目的。

一直以為憑良心,多教給學生一些知識,就是盡到了做教師的責任。在新課改中,才發現這一思想是錯誤的。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時空內,其效率不低於平均水準的教學,就叫做有效教學。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鑑於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實施有效教學,教師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理念是靈魂。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於教師來説,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在推行新課程中,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

2、豐富個人知識儲備。課堂上,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廣度,那麼教學就會膚淺,學生學習就無法深入。可見,作為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入淺出,左右逢源。

3、做一個有反思力的教師。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教師應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實現專業成長。

4、目標要有效:學生為行為主體;行為是可測量、可評價、具體而明確的;行為條件是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範圍;為評價提供參照的依據表現程度指學生學習之後預期達到的最低表現水準;教師再經過對學生原有認知條件、情感態度以及對課程標準、教材編寫者意圖和學生需要意圖的深入研究之後,確定的教學目標應該在教學過任務導向作用。

5、課堂的有效組織。這一環節,教師要做到:語言組織準確、簡練;時間組織恰到好處;教學組織面向全體學生。

6、課後的有效練習。量不在多,貴在精。現在有的教師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大搞題海戰,使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反覆的抄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練習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學情,因課設計練習,讓學生在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總之教學的藝術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課堂上靈活的應變能力,熟練的駕馭能力,爐火純青的教育藝術,都有賴於教學各方面持之以恆的鍛練。

學習有效教學心得體會2

開學初,學校至上而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課堂教學理念改變改革的熱潮,最近我又在網上觀看了杜郎口中學的幾節教學視頻,實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整個學校形成了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

杜郎口的課堂活了,真正告別了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學生當之無愧的成了學習的主人,走進課堂,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滿激情的人,正像杜郎口人説的那樣“主動是學習之本,活躍是課堂之魂”。

(一)新課改與教師、學生一起成長

在參加了多次關於新課堂教學改革的培訓後,把大腦徹底的洗刷了一遍,有人説“換的不只是教材,而是教法,也就是大的教育改革!”什麼都是新鮮的:排了幾十年的課桌太死板了,要排成“圓周會議”形的,千篇一律的教室佈置也太沉悶了,教室佈置要有個性化,課堂是學生的。校長教師在一起,聽講座、提問題,激昂的轉變觀念、互動、自主學習、探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很多以前看上去是不可動搖的,沒有絲毫懷疑的,顛撲不破的教育真理、教育信條就要重新審視和反思,要注入新的詮釋了。許多新鮮的詞句“自主、快樂、高效”如急風驟雨,容不得你半點猶豫就劈頭蓋臉而來,看着大家突然忙碌起來,我的壓力驟然而升:不學習,就要落後,不轉變觀念,就要被淘汰!

容不得半點猶豫,帶着“自主、快樂、高效”的新理念用於課堂實踐,讓孩子們自主,讓孩子們快樂,讓孩子在自主快樂中實現課堂學習的高效。幾節課下來,看着孩子們亂哄哄,孩子們自主快樂了,一節課下來,體會只有一個字:亂!剛剛湧起的一點激情也逐漸冷卻下來。難道新課改就是亂,亂就是新課改?我疑惑了:難道這就是課堂教學改革?不,課改決不是這樣!

是不是哪裏做不到位呢?通過實踐,漸漸地,我的思維變得開闊了,對課改的理解逐漸撥雲見日:我之所以茫然,是因為把課改想得過於神祕而無法企及;之所以感覺亂,是自己的思維還定格於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從心理上還沒有徹底的接受新課改的教學模式。其實,課堂教學改革只是一次契機,它就是我們一直在做,而且從未間斷過的追求,只是一些更富學識的人將它完整的歸納並積極推廣的教育理念。它並不清高,也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不可能,它是可行的,也是可信的,更是自主、快樂、高效的!

契訶夫説過:“書知識如果沒有經過教師心靈的加温,傳授越多,學生將變得越冷漠、越無知”。教學中,我深深地會到課堂教學改革會讓教師輕鬆,讓學生快樂;課堂教學改革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也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課堂教學改革中學生可能會改變他們的一生,新課程中的教師也將煥發出新的生命。教師將與課堂教學改革同行,將與學生共同成長。

(二)多聽聽學生的心聲

師生之間多多交流,會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也是課堂教學改革信息的反饋,多聽學生的心聲,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此,我深有感悟。

一次課上,一個學生怯生生地對我説:“老師,咱課上能不能換位呀,我喜歡和某某一起做作業。”原先也有很多同學希望這樣,但我都沒允許過,怕他們在一起光知道玩耍,但看着他渴望的眼神以及新課堂教學改革對課堂教學要求就是讓學生自主,於是便微笑着點了點頭説:“老師滿足你的'要求!”他聽後非常高興,2個人合作的非常愉快,作業做得非常優秀和成功。等課上了一半的時候,我表揚了他的進步。這下可不得了了,好幾個同學説都願意自由組合,我一想這樣課堂不就亂套了呀,等換完座位就該下課了,我就沒答應他們的要求。等下課鈴聲一響,我剛走出教室,感覺一個“小尾巴”跟了上來,回頭一看,馬佳璇怯怯地問我“老師為什麼同意他換座位,不同意我們換,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們呀?”一句話問的我語塞,我趕緊説“不是,不是,我怕換位耽誤大家的作業時間,下次上課之前可以提前換好就可以了,OK?”

這,給了我一個小小的啟發:如果在課堂上安排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創作,能激發孩子們的創作熱情,而且還能培養他們的團體合作意識,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更愉悦地把學習積極性參與到課堂中來,使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我便答應了所有學生們的要求。我又跟同學們説:“我滿足了大家的要求,也希望大家滿足老師的要求,做出讓老師最滿意的創作,而且還要注意課堂紀律,不要太"放肆"了,而影響別人。”再上課時,我發現每一自由組合的同學都能積極主動地創作和學習。通過好的學生和相對弱一點的學生的搭配組合,對後進生的轉化起到一定的效果,每次面對他們的合作創作都滿意地點了點頭,説:“真不錯,繼續努力!”

每一個學生都有他自己獨特的想法,只要老師願意去聽,細心去感受,就會深入到他們的心靈深處,探知他們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會在教學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地探索、實踐、領悟。與此同時,不要忘了多和學生交流,多聽聽學生的心聲。

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結合自身與學校實際,學其精髓,把握內涵,深刻領會,提高課堂效益。在教學中,我要嘗試讓學生自己來實踐知識的獲得過程,自己對照課本進行自學,並且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找到自我。學習是一種快樂,我們也“學着樂,樂着學”,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活動的課堂、自由的課堂、和諧的課堂、激情燃燒的課堂、迴旋着生命旋律的課堂。

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地快樂,進一步激發求知的慾望,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以上是我對實施新課改的一點初淺體會,新課改讓教師原有的角色發生變化,新課改也為教師發展創造了一個新的機遇。相信我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激發自身的活力,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創新,一定會使學生向“學會學習”這一目標邁進。相信自己也會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成長,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在教學中努力貫徹新課程的理念,不斷進行教育教學上的創新。

學習有效教學心得體會3

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近期我讀完《有效教學和諧課堂》一書,感受頗多,收穫頗多。下面就談談我通過學習後對有效教學的膚淺認識。

1、師生和諧為有效教學奠基

育人為本,愛心是根,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心和責任心是進行有效教學的前提。有了愛心、責任心,教師便會一切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教師的眼中時時刻刻看到的是學生,腦中時時刻刻想到的是學生,心中時時刻刻感受着學生的感受,而不僅僅把學生看作是知識的容器,做題的工具。教師要會及時、深刻、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修正自己的教學行為。要努力營造和諧的、温馨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自己的課堂有安全感、成就感。要把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大膽表達的積極學習狀態之中,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2、潛入文本為有效教學鋪路

走進文本,解讀文本,深人鑽研教材,準確地解讀文本,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首先,教師要作為一般讀者去賞讀,投人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語言美。其次,教師要以學生的視角,思考學生喜歡學什麼、可以學什麼、不愛學什麼,把準學生學習的疑點、難點、興奮點,第三,從教師的角度,確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和策略。這是解讀文本的關鍵。老師要對課文反覆朗讀,仔細揣摩,細心品味,文中關鍵的段落、語句都能富有感情地背誦,甚至一個小小的標點都不放過。

3、質量引領為有效教學助推。

實施有效教學,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質量指標上。一是教師行為的質量指標。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的教學組織、教師的語言、教師的神態、教師的評價,都對學生,尤其是對小學生影響頗大。老師充滿激情的語言、滿臉焦慮的神態、恰到好處的點評,時時刻刻牽動着學生,可愛的孩子們就在老師預設的情境中漸人佳境。二是學生行為的質量指標。學生課堂的表現是課堂有效性的直接反味。三是輔助手段的質量指標。輔助手段的合理運用能有效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能給學生創設語言無法替代的教學情景。四是教學方式的質量指標。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是新課標的重要體現,面對我們的國情、校情、班情,我們應正確使用好這一新型的教學方式。

4、持續反思為有效教學服務

教育是實踐性智慧,需要教師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持續的反思,並把反思導向深人,最終實現教育教學的創新,提升育人的質量,因此,持續反思是有效教學的重要保障。每一個教師都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我的教學有效嗎?""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有效",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這樣促進自己有效借鑑他人的經驗,開闊反思的視野,提升持續反思的質量。

我堅信:當師生關係和諧了,課堂教學和諧了,學生的進步與發展會成為一種必然,我們的社會也會和諧前進。我一定會在自己的教育道路上不斷進步,不斷改進,為教育的發展不斷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習有效教學心得體會4

近年來,隨着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進發展,怎樣進步教學的有效性再次成了人們議論和探索的焦點,有效教學就是指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生和教師得到更多的發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是廣大教師積極探索的課題,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更具有現實意義。《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這本書從多方面給我們進行了闡述,使我們教師對有效教學有了深刻的理解,也給我們的工作給與指導。

那麼到底何謂有效課堂?“有效課堂”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一堂課是不是“有效”的,主要是指通過教師的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説,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假如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勞也是無效課堂,同樣,假如學生學得很辛勞,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課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明確指出,“有效的教學能夠喚醒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情愫。因此我以為教師只有恰當運用教學策略,才能進步教學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學策略是教師實施有效教學的基本條件。因此,探討有效教學策略對完成教學目標,進步教學效益有重要意義。

一、備課策略

1、開放性備課策略。教師要從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開放思想,拓寬自己的備課視野,讓學生有一個開放的成長空間。具體體現在:從封閉的自我個體備課轉變為教師之間的協作備課,這樣教師可以取長補短,優化備課;先讓學生通過預習提出一些題目,然後教師從這些題目中篩選一些有價值的與教學密切相關的題目,並將這些題目設計到教案中。

2、結構性備課策略。教師將某一知識點放在整個知識結構體系中來備課,這樣就能更好把握知識之間的聯繫,從而便於學生有效地進行知識的建構。

3、反思性備課策略。將備好的課進行實踐,把在實踐中所獲得的反饋信息滲透到教案中,進行二次增刪、調整、修改,使其不斷地優化。

二、差異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只有立足於學生的個別差異,滿足學生個別學習的需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愛好和熟悉結構的不同實施差異的教學,這樣才能進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運用“最近發展區”理論,實施分層遞進的教學。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教學只有走在發展的前面,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他把現有的發展水平與最高潛伏水平間的區域稱為“最近發展區”,是一個尚處於形成狀態,正在成熟的認知結構。這裏,“分層”是為了確保教學與各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相適應,“遞進”則是不斷地把“最近發展區”變成現有發展水平,從而使學生的熟悉水平通過教學活動不斷向前推動。分層遞進教學是班級授課制中實施個別化教學的新探索,是“最近發展區”理論的深化和具體運用,有利於進步教師的教學有效性。

學習有效教學心得體會5

通過《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理論及實踐》這一專題的學習,我知道了課堂教學有效性已成為課改之路上的值得總結與反思的話題,更加科學地利用課堂內外時間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教師追求的目標。

一、正確理解課堂教學有效性

不同的效率觀各有不同的結果,什麼樣的課堂是高效率的課堂?學生會不會學,能不能創造性解決問題?思考的廣度與深度怎麼樣?學生學會的程度是不一樣的,答案的正確與否,不是一個是與不是,更重要的是好與不好。同時,我們應該明確好的課堂不僅有質,而且有量,如果教師一節課講多了,而學生還是知之甚少,言之無序、無物,就不是好的課堂;如果一節課只是讓學生學習討論一個小問題,完不成最基本的教學目標,也不能算是好課。高質量的課堂要求教師既能完成教學目標,又能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講解問題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組織討論不在花哨而在實用,合作互動不能趟河水而要多聯繫教材等。

二、提前佈置學生預習事半功倍

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與能力,而這種要求尤其表現在課外的預習環節,學生通過相關的學習資料,從蒐集到整理,閲讀與思考,可以獲得與文本相關的大量信息,為學習課文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在預習過程中,學生熟讀課文,學習生詞,理解詞句意思。課堂教學中減少了大量的時間,教師先要進行糾正、引導、鞏固等,就可以實現教學的目標,真是事半功倍。

三、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

效率的含義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穫。其實,一節課40分鐘,一個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鐘左右。這也就是為什麼老師在講課的時候要突出重點的原因,也是現在課堂教學逐漸調整的原因。因為,我們發現孩子不能夠集中40分鐘的精力,那麼每個孩子效率最高的20分鐘出現在哪個時間段呢?這20分鐘是集中出現還是分散的呢?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要100%地集中40分鐘的注意力,而是根據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讓她在有效的20分鐘裏發揮她的潛力。這和老師的教學安排有關,所以在設計教學預案時注意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我們應該注重設置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知識、形式能力和提高認識真正起作用的時間,並充分利用好這些時間。合理分配教師活動和學生動在一堂課中的時間。教師滿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都是在浪費課堂教學時間。

四、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節奏

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就要講究動(“動”是講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練習、解答、討論。)靜(教師講,學生安靜的聽)互補。有人講一堂課能使學生“靜”的時候“動”起來,“動”的時候“靜”下來,這堂課大體便成功了。我覺得此話頗有道理。“動”和“靜”就像音樂中的高低音組合,兩種音組合的好,才能產生出美妙的樂章。只有“靜”,教學成了老師的演講或個人表演,學生就會被動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動”,也不是成功的教學。所以教師在每講一個內容時,要給學生留有相互探討,積極參與的時間,讓他們在活動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古人在論及中國畫的構圖技巧時説:“疏可走馬,密不透風。”意思是説留下的空白,可以用來跑馬,用墨多的地方連風也吹不過去。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也應講究“疏”與“密”的技巧,對非重點的內容,學生自己可以學得懂的部分,則或放手自學,或以讀代講,是教學上的粗線條,是寫意;而對重點部分,特別是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部分,則必須是“工筆畫”,濃墨重彩,認真描畫。同時,要講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

學習有效教學心得體會6

有效教學的評價標準是學生的有效學習,其核心是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教學是否有效,關鍵是看學生的學習效果,看有多少學生在多在程度上實現了有效學習,取得了怎樣的進步和發展,看是否引發了學生繼續學習的願望。因此,在數學課上,為了能夠更好地瞭解學生本節課的聽課效果,每節課我都會用一、兩道題對同學們進行檢測,從而總體掌握學生情況。

整合、協調地實現教學的“三維目標”是學生進步和發展的基本內涵。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並不只是傳統教學強調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而是指學生在老師引導下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上獲得全面、整合、協調、可持續的進步和發展,是注重全面教學目標的進步和發展,如果背離或片面地實現教學目標,那麼教學就只能是無效或低效的。為了實現這一點,在備課時就對這幾方面進行預設。

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是通過合規律、有效果、有效益、有魅力的教學獲得的,教學是否有效,既要考察教學目標的合理有效性及其實現程度,也要看這種目標的實現是怎樣取得的。合規律,即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進步、發展,不是通過加班加點、題海戰術、機械訓練或擠佔挪用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和其它學科教學時間等損害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取得的,而是從教學規律出發,科學地運用教學方法、手段和策略實現的。尤其是對於那一部分學困生,課堂給予足夠地關注,就能夠減輕他們的課業負擔,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新課程的推廣確實使當今的課堂發生了諸多喜人的變化。應該説當下的課堂教學並不缺少新的理論、新的觀念和改革的熱情,也不缺少新的方法和技術手段使用。但仔細思考起來,似乎還缺少了許多重要的東西。就教師要克服舊有的教學習慣來説,要將新的教學理念轉化為真正的教學行為就十分艱難,這中間要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今天的課堂中,教師雖然不像過去那樣把結論、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而往往是以啟發的方式提出問題,但教師往往缺少等待,提出問題後很快就會以暗示性的語言迅速把學生的思路、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到設計好的標準化的路線上來,然後在教師的牽引下迅速指向標準答案。一個教學過程就這樣完成了。這對知識的傳授也許是高效的,但是高效背後犧牲的卻是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的空間和權利。試問:這樣做究竟要把學生引向何方?學生的主動性、主體性在哪裏?這樣的啟發教學能起到正確引導學生的作用嗎?依我看,與其説是引導,倒不如説是“牽引”,因為學生的主動性完全被抹殺了。而且被動地跟着教師轉。所以説,當今的課堂教學重要的一條是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地去“探究”,而不是完全被動的“接受”。因為,教學方式的變革的背後是師生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它最能反映出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的改變,也最能反映教師的教學水平的高低。接受式學習從形成到發展經過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階段,它之所以具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與教學過程的本質特徵是有很大關係的。實踐證明,接受式學習至今仍是最為經濟、有效、快速的教學方法。但是,也有許多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的時候犯了,非此即彼的錯誤,認為要實行探究式學習,就要拋棄傳統的接受式學習。以至於採用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教師難於控制課堂而覺得無所適從;採用接受式教學方法的教師咬定青山不放鬆,不敢越雷池半步。

在英語的教學中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大的學習動力。教師若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從而也實現了學生快樂學習的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為了提高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我是這樣做的:一,唱唱跳跳得學習英語。

第二、有效地組織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要不斷地組織學生注意,管理紀律,引導學習,建立和諧的學習環境。如果組織方法得當,自然會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假如使用了不正確的管理方法,將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第三、運用多樣、新穎、恰當的教學方法教學。

要想使學生們學好英語或者其他的學科,就必須不斷推出多樣而又恰當的教學方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第四、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傾聽。

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裏,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則,交流是不可能發生的。在英語教學中我發現最不容易做到的是生生之間的傾聽。聽老師講課時學生們能夠做到精力集中,但當聽同學發言時就會出現不認真傾聽的現象。

當然,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種,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探討,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學習有效教學心得體會7

當前,面臨有很多學生厭學現象,作為教師的我們不能不作為重中之重的問題來思考。通過學習有效教學深有感觸,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工作,引起學習者的學習需要,就教學要達到的目標形成共識,激活學習所必須的先前經驗,規劃學習領域並提出適當的學習資源,引出作業正確性的反饋,促進保持和遷移,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氛圍。教與學必須有一個和諧和課堂步聚,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聚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達到有效教學。創設情境,形成問題,使學生願學。情境的創設關鍵在於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濃的情導入新課,形成問題,提出的問題要擊中思維的燃點,這樣不但能對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單位時間裏的學習效率,學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學習熱情激發起來,萌芽學習興趣,認知系統開始運轉,具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抓:

1、不要傷害孩子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學生是由於自尊心愛到了傷害,比如遭到諷刺,挖苦,受到不應有的干涉,與家長,同學,教師發生矛盾,尤其是當和教師發生矛盾時,他就更不可能的精力專注與學習。

2、對學生的期望不要太高。

有的學生是因為教師,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為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而產生了負罪感和內疚感,因此也就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樣也就不能去聽教師所教的課程了。

3、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

有的學生是因為我們教師沒有適應人本教育,沒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觀念和學以為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同時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則,對學生的愛心不夠,不能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所以為了做一個好教師,一個能被學生認同的好教師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佈置在教學環境中,這樣學生才能進入專心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上要建立民主與規範,既不能把課堂管死,又不能讓課堂太活躍,影響了課堂紀律,但是課堂的學習行為規範必須要明確,要説到做到,然後還要對學生付出真誠的關愛,哪怕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不要去傷害學生。

我們既要承認賞識激勵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認它存在着一守的侷限性,這才是科學的發展觀。當然懲罰要以尊重學習的人格為前提,批評時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語氣,講究“度”。我們教師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被學生認可,接受,那麼就不會再有教不好的學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