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説明文

説明文提綱範本

欄目: 説明文 / 發佈於: / 人氣:2.24W

文體名。指説明事理的文章。寫作時,應着重於切合時機、講究技巧、內容正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説明文提綱,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説明文提綱範本

一.説明文類型:

事例説明文

2.事物説明文

二.説明對象及特徵:

1.對象:文中説明的對象

2.特徵:這一事物區別於另一事物的標誌打比方:生動地……作比較:突出強調了……列數字:準確地……

三.説明方法

舉例子:準確具體地……

引資料:引出説明對象,增加生動性……

分類別:條理清晰地……

下定義:揭示事物的本質…… 注意:

(1)一句話説明方法≥1

(2)下定義:是陳述判斷句

如:A是B,B是A:揭示本質特點 公式:Xxx是…… + 特徵 + 本質屬性

(3)注意寫法及表述;注意文體

四.説明順序

1.時間順序

2.空間順序

3.邏輯順序

(1)由特殊到一般

(2)由現象到本質

(3)由表及裏

(4)有概括到具體

(5)有原因到結果

(6)由主要到次要

説明文

説明文是一種以説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體裁[1]。對客觀事物做出説明或對抽象事理的闡釋,使人們對事物的形態、構造、性質、種類、成因、功能、關係或對事理的概念、特點、來源、演變、異同等能有科學的認識,説明文的中心鮮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學性,條理性,嚴謹性,語言確切生動。它通過揭示概念來説明事物特徵、本質及其規律性。説明文一般介紹事物的形狀、構造、類別、關係、功能,解釋事物的原理、含義、特點、演變等。説明文實用性很強,它包括廣告、説明書、提要、提示、規則、章程、解説詞等。説明文有的是以時間為序,有的是以空間為序;有的由現象寫到本質,有的由主寫到次;有的按工藝流程順序來説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質、功用、原理等順序來説明。

基本特點

《思維導圖作文法》説明文以説明為主是説明文與其他文體從表達方式上區別的標誌。

在各種文章樣式中,説明文體是一種客觀的説明事物,闡明事理的一種文體。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説明文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實用價值。現實生活充分表明,説明文不是一種無足輕重的文章形式,而是運用範圍極為廣泛的常用文體,它與人們的生產、工作和生活的關係相當密切,而且由於社會生活的需要,説明文寫作正在大量湧現,並更多地融入到我們生活。(內容具有高度科學性;結構具有清晰的條理性;語言具有嚴密準確性)。

説明文的特點是“説”,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識性。這種知識,或者來自有關科學研究資料,或者是親身實踐、調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嚴格的科學性。為了要把事物説明白,就必須把握事物的特徵,進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即不僅要説明“是什麼”,還要説明“為什麼”。應用性説明文一般只要求説明事物的特徵,闡述性説明文則必須揭示出問題的本源和實質。

説明文是客觀地説明事物或闡明事理的一種文體。目的在於給人以知識:或説明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中國石拱橋》屬於前者,它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説明中國石拱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的特徵。《大自然的語言》屬於後者,文章科學地説明了物候學知識。説明事物特點和闡明事理是説明文的兩種類型。

為了把事物特徵説清楚,或者把事理闡述明白,必須有相適應的説明方法。常見的説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列數據(列數字)、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用、畫圖表(作圖表、列圖表)等。寫説明文要根據説明對象和寫作目的,選用最佳方法。採用什麼説明方法,一方面服從內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選擇的自由。是採用某一種説明方法,還是採用多種説明方法,是採用這種説明方法,還是那種説明方法,可以靈活,不是一成不變的。

説明文雖是以説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類文種,但若沒有其他表達方式(如敍述、議論、描寫等)的恰當配合,則無法圓滿地完成向讀者介紹事物、解釋事理的任務;而從學習寫作説明文的角度講,如果能確切瞭解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在説明文中的重要作用,注意準確使用敍述、議論等方式來輔助説明,説明文就能寫得有聲有色,文采斐然。

分類

按説明對象分

事物説明文:事物説明文旨在介紹某一事物的形體特徵,例如:《核舟記》、《恐龍》。語文課本上的《中國石拱橋》《海底世界》、《蘇州園林》《看雲識天氣》等等。

事理説明文:事理説明文旨在解釋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內部的規律,如《敬畏自然》、《大自然的語言》。同程序説明文一樣,寫作事理説明文也需要遵遁三個原則;

①瞭解事理。可以通過親自觀察研究或是查閲資料來了解事物的道理。只有自己先弄懂了道理,才可能向別人介紹;

②安排寫作順序。事理説明文所遵循的首先是邏輯順序(事物的因果、遞進等關係),也就是事物的內在聯繫和認識事物的規律。邏輯順序不但要運用在段落關係上,句子之間也要按照這種順序來寫;

③選用合適的使用方法。

區別:依據的不同,把説明文分為事物説明文和事理説明文兩大類。但是,有時在一篇説明文中,介紹事物與闡述事理往往是交錯使用的。事物説明文的説明對象是具體事物。通過對具體事物的形狀、構造、性質、特點、用途等作客觀而準確的説明,使讀者瞭解、認識這個或這類事物。事理説明文的説明對象是某個抽象事物。將抽象事理的成因、關係、原理等説清楚,使讀者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明白這個事理“為什麼是這樣”是其主要目的。因此,不管是事物説明文還是事理説明文都要求作者對説明的對象進行真實的介紹,這其中,我們不乏感受到文中的科學精神。事物説明文是對事物進行詳細介紹的文體形式,而事理説明文是對道理進行詳細介紹的文體形式.區別是前者針對事物,後者針對道理。説明文的説明對象是你要説明的事物。

按語言風格分(説明語言的特色、説明語言的生動程度等)

平實説明文:平實説明文常常是直截了當地説明對象。不描寫,不誇張,沒有弦外之音,像數學、物理、生物等教科書。選用平實説明的説明文一般是以解釋科學原理,説明製作過程、步驟,或介紹建築物等為主的文章。適用於説明科學性及條理性較強的説明文,更多的是給讀者以理性認識。

生動説明文:生動説明文又叫文藝性説明文(或科學小品文、知識小品文)。常常用較形象的手法來説明事物,使被説明的事物具有生動性和形象性,易於引起讀者的興趣。能使語言達到生動效果的方法有:

1.使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擬人一定要形象、恰當,否則事物形象性會減弱),使被説明的事物形象性加強;

2.現身説法,利用生活感受,可使文章在準確性的基礎上更添真實性和生活情趣,易於讓人接受;

3.適當運用敍述和描寫,可使被説明事物栩栩如生,而不是枯燥無味。採用生動語言的説明文大多是文藝小品和科普讀物,這類文章在給人知識的同時,又強調文章的生動性。

區別:

平實性説明文純用説明的表達方式,語言樸實簡明,內容具體,切實使人讀了就能明白。如自然科學的各類教科書、技術信息資料、實驗報告、説明書等。

文藝性説明文以説明為主,輔以敍述、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並常用藉助一些修辭方法,形象化地介紹事物或闡述事理,使讀者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還能得到藝術的享受。

按説明特點分:

自然科學説明文(如《大自然的語言》)

社會科學説明文(如《中國石拱橋》)

三要素

1.內容的嚴密性:

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徵、本質和規律,給讀者以正確無誤的認識。

2.説明的條理性:

按時間順序寫和記敍文相似;按空間順序寫需注意觀察點,注意事物的表裏、大小、上下、前後、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邏輯順序寫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內在聯繫,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

3.語言的準確性:

表示時間、空間、數量、範圍、程度、特徵、性質、程序等,都要求準確無誤。語言簡明,説明嚴密,擁有科學性和嚴謹性。

例如:

(1)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太陽給予的光和熱,而太陽還可以再給人類正常供熱40億年,40億年以後,太陽將不斷膨脹,直至將地球吞沒。而太陽為地球持續供熱4000萬年是毫無問題的,因為這4000萬年所提供的熱量還不到太陽總量的1%。所以,人們可以將4000萬年定成一個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目標。(列數字)

(2)如果説,200年前的工業革命是人類科技的一個質的飛躍,那麼這200年間所耗用的自然資源是前面400萬年間所耗用的資源總量的N倍。工業上,農業上,生活上,處處都在浪費,處處都在破壞。如果繼續往這個方向發展下去,不出400年,地球將面目全非。

説明結構

結構

説明文的結構一般有四種:

1.總分式

事物説明文常用的結構形式:

(1)總——分,如《蘇州園林》(先總體的概括,再分説。結尾沒有總結性的語言)

(2)總——分——總,如《故宮博物院》(先總體的概括,再具體來説,最後再總結)

(3)分——總。

2.並列式

文章各部分的內容沒有主次輕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論讀書》,三個部分分別談到了讀書的目的、讀書的方法、讀書的'好處,就是採用並列的結構

3.連貫式

各層之間按照事物發展過程安排層次,(時間為線索)前後互相承接。

4.遞進式

(事理説明文常用的結構形式)各層之間的關係是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由現象到本質。各層之間的關係是遞進的。如《向沙漠進軍》。 遞進結構的主要形式有:

①現象——本質;

②特點——用途;

③原因——結果;

④整體——部分;

⑤主要——次要;

⑥概括——具體。

思路

1、按説明對象的自身條理性來安排結構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條理規律,把握了這種規律並據此安排結構,能使説明的內容井然有序,條理清楚。一般來説,運動、變化、發展的事物,它的條理性表現在時序上,不同時間有不同的形態,説明時可按時間順序安排結構。如《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就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結構的,先寫文字產生和出現書籍的雛形,再寫正式的書籍,最後寫現代的書籍,從而説明了書籍演變發展的過程。

處於靜止狀態的事物,如建築羣、名勝古蹟、物品等,常常從空間位置上體現它的條理性。説明這類事物,宜按空間順序,先表后里、先外後內進行説明。如《故宮博物院》説明一個古代建築羣,這個建築羣處在一定的空間方位上,排列有序,內部建築有主有次。文章按照空間位置,先寫外部城門,後寫城內建築,寫內時先寫主,後寫次。整篇文章層次井然有序。

2、按人們對説明對象的認識規律安排結構

對讀者陌生以及讀者難以理解的説明對象,説明時常常由具體到抽象,由表面現象到內在事理。由個別推及一般。在具體説明中,宜先寫狀態,後寫功用或成因,最後揭示性質特徵。如《死海不死》是一篇事理性説明文,具體説明部分先説一種現象:傳説約兩千年前,羅馬統帥狄杜把俘虜的奴隸投在死海里,但奴隸卻安然無恙地浮上來並講述了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然後解釋原因,這是因為死海海水的鹹度很高。接着進一步解説死海的成因,説明時先敍事,後説它是自然界變化的結果。這樣説明,讀者易於理解。

對讀者並不陌生的事物或事理,説明時可先説一般,再敍説個別現象。這種寫法宜先寫性質特徵,後寫狀態,人們可先獲得事物或事理的總體認識,然後具體理解。如《蘇州園林》,一般讀者都知園林這一事物,但蘇州園林與其他園林有所不同,因此,寫作時宜先説出它與其它園林不同的性質特徵,然後具體説它的形態。這種結構安排有利於讀者儘快地認識事物。

説明文的結尾一般是自然結束,説明清楚了,文章就結束了。有的説明文最後再次歸結特徵,有利於讀者區別事物。如《故宮博物院》最後寫道:“站在景山的高處望故宮,重重殿宇,層層樓閣,道道宮牆,錯綜相連,而井然有序。這樣宏偉的建築羣,這樣和諧統一的佈局,令人不能不驚歎。”結尾直接點出了故宮建築羣的特徵:宏偉、和諧、統一。有的説明文,結尾作一些補充性的説明,或開拓讀者的視野,或增強説明的準確、嚴密程度。如《看雲識天氣》結尾是這樣寫的:“在某些情況下,看雲識天氣往往要受到限制,因而,還是要依靠天氣預報。”這一補充,比較全面地説明了“看雲識天氣”的作用,增強了説明的科學性。

[思路分析]

事理説明文是闡明抽象事理的。這種説明文主要是説明事物的本質、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內在聯繫一類問題找事物的起因、功用、關係等等進行解説。

下面給出事理説明文的寫作提示

[解題過程]

注意事項

1.審題──弄清説明對象。

弄清説明對象,首先要弄清是寫事物説明文還是事理説明文。弄清説明對象可以從審題入手。如《食物從何處來》,它的語法結構是“食物從何處來”。文章要説明的是食物“從何處來”,即要説明食物是怎麼樣來的。《雄偉的人民大會堂》,“雄偉”是個修飾語,指出説明對象的特徵,“人民大會堂”是説明對象。由此可以判斷出《食物從何處來》是事理説明文,《雄偉的人民大會堂》是事物説明文。

弄清説明對象之後,就要就題立意──確定中心思想。確定中心思想時,要注意以下三點。首先是正確。也就是説,我們解説的事物的本質及規律性要有科學的根據,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其次是深刻。深刻是指説明事物要透過現象揭示本質,反映事物內部的規律性。要使讀者不僅瞭解事物“是這樣的”,而且要明白“為什麼是這樣的”。第三是集中。所謂集中就是重點突出,中心明確。我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多方面的,感性材料是豐富的,但在確定中心時不能沒有重點,沒有中心,不能企圖在一篇文章裏面面都説到。如果面面都講得不深不透,反而會把中心思想給湮沒了。

2.注意説明順序──邏輯順序。

按事物內在聯繫安排材料,進行説明,可以用邏輯順序。事理説明文是闡述事理的,用邏輯順序便於説明得清楚明白。我們所學課文《向沙漠進軍》就是用了由因及果的説明順序。闡述比較抽象的自然科學原理,一般要由具體到抽象,由事物的表象分析到事物的本質,這樣一種邏輯順序來説明。因為這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比如《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一文,開頭先介紹“花朵的紅色是熱情的色彩……”然後由紅花的表象分析到“為什麼這樣紅”的本質。同學們在寫作時,究竟使用哪種説明順序,主要是根據説明對象的自身規律和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來確定,沒有固定的格式。

説明順序

説明要有順序,這是使説明內容條理化的必要條件。常見的説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説明的時間順序和記敍的時間順序相似。空間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裏、大小、上下、前後、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方向。邏輯順序,常以推理過程來表現。採用什麼順序,主要取決於作者所説明對象的特點。説明事物的發展變化,時間順序容易表示清楚。寫建築物的結構,離開空間順序難讓讀者看明白。説明事理用邏輯順序,正便於體現事理的內部聯繫。

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是常見的説明順序之一。

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內在邏輯關係,或由個別到一般,或由具體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現象到本質,或由原因到結果等等一一介紹説明。不管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器物等,還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都適用於以邏輯順序來説明凡是闡述事物、事理間的各種因果關係或其他邏輯關係,按邏輯順序寫作最為適宜。

説明的邏輯順序,是指依據事物之間或事物內部各部分之間的關係來確定説明內容先後的。事物之間的關係雖然錯綜複雜,但總是有主有次,有因有果,有一般的、有個別的,有普遍的、有特殊的,作者依據這些來安排説明內容的先後順序,就容易把事物之間的關係説清楚,將繁複的內容介紹得有條不紊. 邏輯順序主要分成12種——從原因到結果、從主要到次要、從整體到部分、從概括到具體、從現象到本質、從具體到一般、從結果到原因、從次要到主要、從部分到整體、從具體到概括、從本質到現象、從一般到具體。

時間順序

時間順序是文章常見的記敍、説明順序之一。

即按照事理髮展過程的先後來介紹某一事物的説明順序。凡是事物的發展變化都離不開時間,如説明生產技術、產品製作、工作方法、歷史發展、文字演變、人物成長、動植物生長等等,都應以時間為序。

時間順序在文章中使用恰當就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説明清楚,使讀者一目瞭然,所以在文章時間順序也是一種獨特技巧。

空間順序

空間順序,即是按事物空間結構的順序來説明 ,或從外到內,或從上到下,或從整體到局部來加以介紹,這種説明順序有利於全面説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徵。一般説明某一靜態實體(如建築物等),常用這種順序。我們課本中的《核舟記》就是按照船體――船頭――船尾――船背的空間順序來寫的,並且還有樑衡的《晉祠》描寫聖母殿——圍廊——屋架——廊柱——屋頂——泥塑;《故宮博物館》按照先總後分的順序,先概括説明故宮建築物的總體特徵,然後再具體介紹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御花園,而在介紹每一座建築物的時候,則又按照先外後內、先上後下的順序。這樣安排合乎人們觀察事物的習慣,是所有順序中最合理的順序。空間順序,按空間部位的順序説明事物的構造或建築物的構造。這種順序常用於對羣體事物的説明。

説明方法

舉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體,更有説服力,更客觀地説明事物。使比較抽象,複雜的事情或事物變得通俗使之淺顯易懂,讓人信服。舉例子必須讓人覺得有真實感。

打比方

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形狀特點,增強説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説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説明文中的打比方,同修辭方法中的比喻是一致的。用這個方法,可以把抽象複雜的事物説得淺顯易懂,具體生動。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説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打了……比方,體現了事物的……特點)

説明文中,如果是為了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使深奧的問題變得淺顯,使陌生的事物變得熟悉,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此時,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打比方”的説明方法。(但前提必須是為説明介紹該事物服務的)從這一角度説,比喻就是打比方。如《蘇州園林》:“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閲兵式似的道旁樹。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這個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也可以説運用了打比方的説明方法,説明蘇州園林修剪和栽種樹木着眼在畫意,講究自然之趣的特點。如説明文《笑》最後幾段話(23-28)“笑,你是嘴邊一朵花,在頸上花苑裏開放。笑是臉上一朵雲,在眉宇雙目間飛翔。你是美的姐妹,藝術家的嬌兒。你是愛的伴侶……笑,你是治病的良方,健康的朋友。你是一種動力,推動工作與生產前進。笑是一種個人的創造,也是一種集體生活感情融洽的表現”是作者用詩一樣的優美語句謳歌“笑”,不屬於説明或介紹“笑”的內容,所以,這幾段文字只是運用了比喻修辭,而不是打比方的説明方法。

下定義

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説明叫下定義。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徵/事理。下定義能準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説明文常用的方法。甲是乙,乙是甲。使讀者對概念有確切的瞭解。

畫圖表

為了把複雜的事物説清楚,還可以採用畫圖表的方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説更直接、更具體。使讀者直觀,一目瞭然地瞭解事物的特徵。

作詮釋

詮釋法又稱作詮釋。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作詮釋。(具體形象地説明了事物的特點,便於讀者理解。)

作比較

1、説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

2、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形狀特點。

摹狀貌

為了使被説明對象更具體、生動,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説明方法叫摹狀貌。

注:學校大多不提倡這個方法,文章中很少遇到。這種説明方法和描寫要區分開,兩者雖一樣,不過是在不同的文體中的。

引資料

有力説明,並引資料説明。引資料的範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文獻、詩詞、歌謠、傳説等進行説明。引資料能使説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

1、引出説明對象;

2、通過引用故事等激發讀者的閲讀興趣;

3、引用詩歌使文章更有趣味性。

分類別

將被説明的對象,有序地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一類一類地加以説明,這種説明方法,叫分類別。幫助讀者掌握特徵,頭緒分明。

列數字

為了使所要説明的事物準確化,還可以採用列數字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準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