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説明文

蘇州園林説明文原文

欄目: 説明文 / 發佈於: / 人氣:8.49K

《蘇州園林》是著名教育家、作家葉聖陶先生寫的一篇介紹園林知識的説明文。葉聖陶是蘇州人,22歲以前,一直生活在蘇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州園林説明文原文,歡迎來參考!

蘇州園林説明文原文

蘇州園林據説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其他地方的園林我也到過一些。倘若要我説説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因此,誰如果要鑑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各不同。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台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惟願遊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美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了他們的願望,遊覽者來到園裏,沒有一個不心裏想着口頭説着“如在畫圖中”的。

我國的建築,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麼樣,右邊也怎麼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迴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迴廊。這是為什麼?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築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蘇州園林裏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説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閲歷,胸中有邱壑,才能使遊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佈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樑。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樑,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佈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裏養着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遊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着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閲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裏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遊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悦,可是沒法説出來。

遊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牆和廊子。有牆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層次多了,景緻就見得深了。可是牆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緻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的位置裝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説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遊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牆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着白色牆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諸如此類,無非要遊覽者即使就極小範圍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蘇州園林裏的門和窗,圖案設計和雕鏤琢磨功夫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然後大致説來,那些門和窗儘量工細而決不庸俗,即使簡樸而別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綜合起來看,誰都要讚歎這是高度的圖案美。攝影家挺喜歡這些門和窗,他們斟酌着光和影,攝成稱心滿意的照片。

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樑和柱子以及門窗欄杆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牆壁白色。有些室內牆壁下半截鋪水磨方磚,淡灰色和白色對襯。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這些顏色與草木的綠色配合,引起人們安靜閒適的感覺。花開時節,更顯得各種花明豔照眼。

可以説的當然不止以上這些,這裏不再多寫了。

蘇州園林課文評點

蘇州之所以能擁有“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的程度由於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蘇州園林》課文補遺。這些園林可分為宅地園林,市郊園林和寺廟園林三大類。然後蘇州園林多為宅地園林。

最早的蘇州園林建在東晉時期,之後歷經了宋、元、明、清四代,並且在每個時期都具有不同的自然、歷史、文化和藝術特色。被稱為蘇州四大古典園林的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着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

拙政園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始建於明正德年間。園主王獻臣取晉代潘岳《賦閒賦》中“築室種樹,灌園粥蔬,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意而命名。拙政園的全園分三個部分。由東至西橫向展開,分別是東園“歸田園居”、中園“得山水趣”和西園即補園。東園明快開朗,西園精美華麗,是江南園林之中的典範佳作。留園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原為明代徐時泰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峯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清光緒二年又為盛旭人所據,始稱留園。分東、西、中、北四部,中部以水為勝,然後池於中央,四周環以假山和亭台樓閣;東部以建築為主,樓閣廊屋富麗堂皇;西部假山;北部桃園。園內的"冠雲峯"是北宋花石綱遺物,高約9米,然後為江南最大的太湖石。滄浪亭位於蘇州市城南三元坊內,然後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名園,為宋代詩人蘇子美所築。其特色是未入園林先成景,一泓清水繞園而過。隔河相望,廊閣起伏,波光側影,漫步渡橋始能入園。主要景點有:明道堂、五百名賢祠、看山樓、藕香水榭、聞妙香室、瑤華境界等。獅子林在蘇州城東北婁門內園林路,是元代園林的代表。獅子林原為菩提正宗寺的後花園,然後它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巧妙著稱,很多石峯形象獅子,因而得名。全園佈局多山,西北多水,長廊縈繞,樓台隱現,別具一格,老師筆記《《蘇州園林》課文補遺》。由於它原是寺之後花園,所以假山便是佛的象徵,然後與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並論。

蘇州古典園林在世界造園史上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價值,它以寫意山水的高超藝術手法,濃厚的傳統思想文化內涵,然後展示東方文明的造園藝術典範,成為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蘇州園林的立意除了與喧鬧的城市隔開享受幽靜和閒適,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在有限的環境中創造一個濃縮的自然環境,然後“不出城廓而獲山林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趣”描述的就是這樣的意境。中國傳統的詩和畫為蘇州園林提供了最好的建造方案。古代的造園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能詩善畫。在造園時,建造者藉助中國山水花鳥畫表達的情趣和唐詩宋詞中描述的意境,通過鑿池堆山、栽花種樹,在有限的空間內,進行變換無窮、設計百出的安排,造出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才達到了在園林中游賞,即像在品詩,又像在賞畫的效果,使蘇州園林各具有不同的景色而絕無雷同。在久遠的年代,蘇州園林能使建築家、哲學家、詩人、畫家、然後平民各自體味到不同的詩情畫意和生活哲理,然後而對現代人來説,然後蘇州園林就是一幅具有中國韻味的立體山水畫,身臨其中不僅體味到閒情逸趣,還可以在不經意間打通國人深層的意識形態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