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日誌

經典日誌大全(3)

欄目: 日誌 / 發佈於: / 人氣:1.96W

2、自私心理

愛情不是免費的午餐,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同時也需要奉獻。這種奉獻是雙方的。女人一位要求男人奉獻就顯得很自私。男人雖然有時顯得很大度,好像很奉獻,但是對於女人無底的要求往往顯得心不甘情不願。當男人尤其成熟以後的男人,面對家裏自私的女人,往往容易收到外面温柔女人的誘惑。

3、佔有慾強

愛情是擁有而不是佔有。結婚是給男女提供了一個合法的結合的機會,但絕對不是剝奪了雙方的自由。男人需要對家庭和妻子負責,需要到外面去闖蕩世界,就需要一定的自由。如果女人整天想將男人拴在褲腰帶上,不僅不利於男人的發展,同時也要遭到男人的厭倦。

4、缺乏鼓勵

男人的事業會有所起伏,這是正常的。在男人成功的時候,女人的讚美和鼓勵固然能引起男人的滿足,但是在男人事業處於低潮的時候,更需要女人的鼓勵。很多女人只能看到男人好,不能見到男人差。對於男人的失敗或者困難,有些女人總是埋怨男人,認為自己倒黴。這種埋怨對男人的殺傷力是很大的,有些男人在低谷的時候可能選擇忍氣吞聲,一旦事業有起色就會實施報復或者選擇出軌。

5、喜歡攀比

一個人的幸福是自己和自己比,而不是和別人比。和別人比較幸福是永遠沒有止境的,有時徒增悲傷。

有些女人總是將自己的家庭和別人比,覺得自己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往往將這種埋怨無端地加在男人的身上。這是不理智的,也是不公平的。其實男女成家,對家庭有同等的責任。

雖説,從傳統意義上來説,男人應該多一點承擔家庭的責任。但不是所有男人都有這樣的能力。在女人指責男人的時候,其實也顯示出女人的選擇配偶的無能。

即便有一千個理由譴責男人的出軌,但是在痛罵男人出軌的時候,女人也需要思考和反省。相信所有的女人都希望得到男人有力和温暖的呵護,這種呵護不是強求來的,而是要激發、鼓勵甚至奉獻才能換……

四、超越的力量

初秋的晚上。總喜歡在江邊散步。雖然説已經立秋,站在長江與三江交匯處,憑欄眺望,“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領悟王勃寫《滕王閣記》的那種意境,感覺鎮江閣猶如滕王閣那般氣勢巍峨。一江秋水流向天際,悠閒的人們在濱江公園亭閣裏引頸高歌,真是一種莫大的快樂。

一邊散步,一邊思考。想起了昨晚看的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欄目。主持人朱軍與著名台灣學者劉墉有一段的精彩對話。當劉墉在台灣儼然成為著名記者和畫家;名利鮮榮譽如潮水般滾滾而來的時候,他卻選擇了退後一步。負笈留學,遠赴重洋,來到人生地不熟的美國,從擺地攤賣畫、打掃清潔做起,最終邁上新的高峯。這在常人是很難理解也很難做到的。劉墉説的好:“當我們登上一座山巔時,看到遠處有更高更美的山峯的時候,我選擇地是走下山來,重新攀登山峯。”我不禁為劉墉的思想和做法而喝彩。

想起昨晚在一位同學的空間裏看到一篇很感人的文章。文中敍述了這位同學在十多歲的時候,遭受老師的呵斥和同學的旁眼。在那個荒誕的極左年代,成份決定一切。那位同學僅僅因為母親是右派,就沒有機會就讀高中,而是早早下鄉,走上謀生的人生旅途,受到很多磨難。磨難使得一個人可以更加堅韌和堅強。可以成為人們努力的源動力。很慶幸地是我們的同學沒有消沉,而是成為我們同學中的姣姣者。(注:本人的看法)。同為校友同窗。我是幸運的。因為我碰到一位鼓勵我讀書的優秀班主任。回想當年,在我跟着學校一位知名度頗高的同學喊着”堅定不移、堅信不疑地聽毛主席話,走上山下鄉的路“的時候。我們可敬的班主任吳老師晚上家訪,親自給我母親講述讓我多讀一點書的益處。一位好老師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多年後當我也成為一名教師的時候,班主任吳老師的諄諄教誨與和藹可親的形象,一直激勵我要善待學生。在我們少不更事的時候,家長和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深深地在孩子心裏烙上印痕。譬如劉墉講到:在他還是孩子的時候,不小心折斷了家裏一把崁有玉墜的非常名貴的傘的時候,非常擔心父親的責罵,而劉墉的父親只是輕輕地説了一聲:斷了就斷了吧。沒有任何責罵。這一舉動讓劉墉永遠地記在心裏。當劉墉小時候繪畫,畫的很不像樣的時候,劉墉的父親站在背後總是鼓勵和表揚他。給了劉墉極大的信心。由此可知,對孩子的賞識教育,是何等重要!由此我進一步想到,教師是一個冒險的職業。偉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師必須如履薄冰,盡最大努力讓自己和自己的學生走向崇高。教師的幸福也不僅僅是學生的成功,同時也應該該使得自己充實和成功。教師可以利用的時間與空間決定了教師是一個幸福的人。他完全可以進行自我設計與武裝,讓自己多才多藝,讓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讓自己脱離庸俗。

記得我對劉墉的印象,還是始於女兒購買的很多劉墉寫的書。其中一本就叫做《超越自己》。十多年過去了,如今,我還記得劉墉在這本書裏面講述的一些道理。古人云: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無論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都要善於學習,學會超越自我,不斷豐富自己的人生。這裏,最重要的途徑就是經常地積累知識,多讀書,讀好書。現代社會是知識經濟的社會,説明了人終身學習的極端重要性。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學習型社會,知識更新對每一個現代人都十分重要。人類幾千年來的教育歷史中,創造和積累了許多寶貴的教育思想財富。這些財富保存的載體主要就是教育的經典著作。閲讀經典,與過去的教育家對話,是教師成長的基本條件,也是教師教育思想形成與發展的基礎。教育智慧的形成,在一定意義上説,就是跨越由這些經典構成的橋樑的過程。人類的教育雖然不斷變遷與發展,但是教育的根本不會變化,教育培養人的功能不會變化,教育過程的內在規律不會變化,如教育創新,雖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旋律之一,但是對於創新教育的論述,現在可能並沒有超過陶行之。因此,現在的許多教育新思想,其實只不過是用我們這個時代的語言和案例與過去的大師對話而已。教師讀書不僅是尋求教育思想的營養,教育智慧的源頭,也是情感與意志的衝擊與交流。教師可以學習的東西很多。做有心人是關鍵,富有愛心的教育的靈魂。“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話記憶尤新。我們更應該學習陶行知先生那種教育家的人生理想與人格力量。讀書,會讓我們的教師更加善於思考,更加遠離浮躁,從而讓我們的教師更加有教育智慧,讓我們的教育更加美麗。

Tags: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