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活動

關於過年活動作文4篇

欄目: 活動 / 發佈於: / 人氣:2.1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過年活動作文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過年活動作文4篇

過年活動作文 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元日》這首詩是寫人們過春節時的場面。現在已是元旦節了,春節即將到來,它代表着辭舊迎新。春節有許多習俗,比如:放煙花、守歲、發紅包、拜年……其中我最喜歡放煙花。下面,我來介紹我在過春節時是怎樣做的呢?

關於放煙花,有一個傳説:古時候,有一頭怪獸,名叫夕獸。每當大年三十,它就會到處害人。但是,夕獸非常怕放煙花時的響聲和火光,所以,人們就在大年三十那天放煙花來驅趕夕獸。漸漸地,放煙花就成為了一種習俗。

在日常生活中,每當這一天到來,爸爸和爺爺就會到街上買許多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煙花。它們有的像火箭,有的像黃金,有的還像蝴蝶呢!晚上,我們一家都來到空地上放煙花。還沒下樓,我和弟弟已經迫不及待地從爸爸手裏搶過了一些小煙花玩了起來。到了空地上,我們發現那裏已經聚集了許多人。有的在放鞭炮、煙花,有的小孩在父母的帶領下玩耍,有的人則在一邊觀賞煙花。過了一會兒,人少了一些。這時,大人們才終於準備放煙花了。媽媽拿出一根像竹竿一樣的煙花,點了火,交給我和弟弟。我一手拿着煙花的中間,一手拿着頂部。開始時,煙花口並沒有什麼動靜,只是不停地冒着煙。過了一會兒,我聞到了一股火藥味,感覺煙花底部有劇烈的抖動。又等了幾秒,終於,一個火球從煙花口噴出,飛到了黑黑的夜空,“砰”的一聲,火球炸開了,火光像盛開的花朵似的向四面八方分散開,最後都化為了流星,墜落下去,在夜幕中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就這樣,我放了一根又一根的煙花。終於,該回家了。這件快樂的事情彷彿變成了一顆潔白的珍珠,永遠裝在了我的記憶裏。

春節的習俗不僅讓人感到快樂,而且家人團圓更讓人感到幸福和親人的愛。在春節的最後一天,我想對春節説:“春節,你不要走!”

過年活動作文 篇2

“廿八餈、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日曆進入臘月,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人們趕完年集、清理完屋裏屋外的蛛絲煙塵,家家户户便開始趕製過年吃的美食。

我的家鄉地處閩中,山區盛產稻米,鄉親們每日三餐以米制品豐富胃腸,卻也有滋有味。

我們家每逢廿八就要打餈粑,廿九要做米粿祭祖。吃過年夜飯,一家人還要圍爐炸豆腐、炸餈丸。灶膛裏的火種會留着慢慢燒到“第二年”,於是就有了“廿八餈、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這個童謠。

米粿是用粳米打成的。把粳米蒸熟,再倒入石臼中搗爛,粳米色白如脂玉,嚼起來韌性十足。然後雙手並用搓粿丸,動作像打太極拳,小時候我們跟着大人們學得不亦樂乎。

如果在打米粿時,加入葱花以及被香油爆炒過的鼠麴草,那便成了鹹香的綠粿。摻紅糖一起捶打,叫甜粿。把粿團塞入錫模,拓出來的形狀如鈴鐺,再疊成寶塔樣子,名曰“蠻頭粿”。

山裏起霧了,接着又下了霜,當太陽從陰霾裏跳出,把天空的底色烤成青花瓷色時,年近了。這時,母親會跟伯母一起,把磨好的米漿壓成團,然後在篩子裏搓揉,那一顆顆珍珠粉粒,便落下了篩眼,曬滿了院場。

村裏過年有互贈米粉的習俗,《清嘉錄》謂之“送年盤”。蘇軾在《饋歲》裏寫過:用春出的米磨出面,做一些米麪之食送給鄰里鄉親賀新年,這個米麪就是米粉。米粉製作比米粿和珍珠粉複雜,米漿擠壓成粉團,而後蒸熟了在石臼裏捶打,再把粿團壓出粿條來,需要入鍋反反覆覆煮。

民間“慶賀多尚彩聯,賓宴不離紅蛋”,那酒糟染紅的雞蛋,是年節飲食的標配。年夜飯五花八門,米粉上桌如玉縷金絲,在盤中交織纏綿。長長的細條,搭上葱葉和佐料,色彩明快,給喜慶的家宴增添了無限温暖。

母親在年夜飯後生火熱油,我們兄弟姐妹圍在灶台前,跟着炸餈丸。炸餈丸要用糯米粉拌上白糖捏成柱狀,一段段掰下來放到油鍋裏,銅錢般大小的丸子炸熟後呈古銅色,寓意大富大貴。餈丸皮脆裏酥,香甜可口,起鍋後甕藏,防止黴變。

村人待客如同小説裏的梁山好漢,崇尚大塊吃肉與大碗喝酒。家家户户自釀紅酒數缸,然後在過年時每人三碗,敬遍所有賓客,直至一屋子的人都面紅耳赤。那紅酒綿柔香醇,並且甘甜爽口,許多人飲後拍手叫絕。倘若有朋自遠方來,性情豪爽的鄉親,就會忙不迭地開壇倒酒,那持久的凝香隨即沖天而起。那白瓷碗中春光瀲灩,火紅的瓊漿如江波映日,滌盪胸腔。酒未入腸,人便陶醉。

生活的習慣形成了節日文化,一道道美食築就一個個節日的內涵。時光在流逝,人們的生活方式在變化,但傳統的年味在老百姓們歡樂的笑聲中繼續拔節成長!

過年活動作文 篇3

又到了熱鬧的春節了,我激動不已,以前每到過年都是大人們忙着準備過年要吃的飯,小孩的任務也就是看看電視,玩玩遊戲,好沒意思,所以,今年我要幫家裏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快到做中午飯的時間了,我跑到廚房,大聲的説:“媽媽,今天我要試着做一道菜,糖醋排骨,”什麼?我沒聽錯吧閨女,顯然媽媽敢到有些意外。

媽媽幫我把所需的材料準備好,我偷偷的把事先從電腦上查好的菜譜拿出來,開始做了:我先將排骨洗乾淨放到鍋裏,加上一定量的水,用大火將鍋燒開,然後用勺子將上面的浮沫撇乾淨,再把拍鬆的姜快、八角、花椒、料酒、大葱放進去,蓋上鍋蓋放小火煮。媽媽看到我做的有模有樣,開心的笑了。

40分鐘很快過去了,我小心翼翼的把排骨撈出來控乾淨湯,均因的撒上薄薄的一層幹澱粉,然後把排骨放入微微冒青煙的炒鍋中(裏面加過油),排骨很快被炸的變了色(媽媽怕油湯到我,幫我把多餘的`油和排骨撈出來),我輕輕的放了一把冰糖在鍋裏,太神奇了,只見冰糖慢慢融化,繼而變成紅色的泡沫向兩邊散去,是放排骨湯的時候了,我用勺子舀了大概200克的排骨湯放進去,然後將炸好的排骨也放進去,用勺子炒了炒感覺顏色有點淺,於是又放了一些醬油。

大概有十幾分鐘的時間,排骨好了,我用鏟子翻了翻,嚐了一點,味道有點不對,和媽媽平時做的味道不一樣,怎麼辦呢?我可是按照菜譜做的呀!還是把媽媽請來問問吧。媽媽嘗過後,笑着説:“你是不是忘了放鹽和醋了,”對呀!我拍了拍腦門,按照媽媽説的量放了鹽和醋,排骨終於做好了,出鍋前我又撒上了一些熟芝麻。

開飯了,大家吃着我做的排骨都説好吃,尤其爺爺一個勁地誇我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飯了,我聽了像吃了蜜一樣甜。

過年活動作文 篇4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

春節到了,意味着春天將要來臨,萬物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的季節又要開始了,所以每家每户都充滿喜悦,載歌載舞,迎接這個節日。

我們家也不例外。“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按照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同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是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我和媽媽、舅舅、舅媽分工明確,我負責擦門窗,媽媽負責打掃衞生間和廚房,舅舅負責洗牀單、被單,舅媽把剩下的任務全部承包了。忙活了整整一上午,終於汗流浹背地把房間打掃的一塵不染、乾乾淨淨、煥然一新了。

“掃塵”過後,就該準備年貨了。我們先去了丹尼斯,譁!這個大超市門外停滿了車,橫一輛、豎一輛,我們好不容易擠進去,才發現超市內人山人海,許多貨都被搶購光了,我們也加入了搶購隊伍,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買齊後,才“班師回朝”。

回到家,休息了一會兒,又忙活了起來,大家猜該忙什麼呢?對啦,是貼春聯。我們家貼的春聯,上聯是一順百順萬事順,下聯是千福萬福滿堂福,橫批是辭舊迎新。

剛貼完春聯,只聽樓下的小舅舅喊道:“鞭炮準備好了!”我一聽,連忙跑下樓,見到如長蛇般的鞭炮和兩邊準備燃放的煙花。“放吧!”只聽姥姥一聲令下,舅舅立即把鞭炮點燃,幾秒鐘後,只聽“砰、砰砰、砰砰砰……”的巨響,這邊放着炮,家裏的餃子也已經下鍋了,等放完了,上樓休息一會兒,餃子也出鍋了,離老遠就能聞到餃子濃重的香味,食慾頓時被提了上來,“吃年夜飯了!”

吃完年夜飯,就開始拜年了,“姥姥、媽媽、舅舅、舅媽……”我和姐姐拜了個遍,當然,收穫也不小,一個個紅包接連送進了我的口袋裏,哈哈!

新的一年開始了,我會努力學習,天天向上。也祝大家蛇年大吉,闔家歡樂,福星高照。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