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活動

2017年清明節誦讀追思活動方案

欄目: 活動 / 發佈於: / 人氣:2.25W

英勇的烈士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去歌頌的。本站小編整理了清明節誦讀追思活動方案,歡迎欣賞與借鑑。

2017年清明節誦讀追思活動方案

2017年清明節誦讀追思活動方案【篇一】

為加強未成年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中國革命傳統教育,深入學習貫徹中央文明辦和省文明辦關於開展網上祭英烈、童心向黨、優秀童謠傳唱活動精神,根據活動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組織全體學生開展主題為“緬懷先烈,學會感恩”的網上祭英烈活動及童心向黨、優秀童謠傳唱活動。為確保活動順利開展,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動時間

4月1日——5月5日

二、活動目的

通過祭掃“網上祭英烈” 活動和童心向黨、優秀童謠傳唱活動,抓住契機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感恩教育,激發學生對革命先烈們的深深崇敬和懷念之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更加珍惜現在的學習條件,努力學習,牢固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深刻領會在和平年代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貢獻的意義。

三、活動內容

組織全體學生登錄中國文明網,在其首頁開設的“網上祭英烈”欄目,進行網上祭拜、獻花、留言。同時,開展文明清明志願服務行動,引導學生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景仰和追思。開展童心向黨、優秀童謠傳唱活動,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感,激勵學生健康成長。

四、活動安排

(一)4月1日——4月4日 開展宣傳活動。學校利用廣播宣講活動的目的與要求,各班級組織學生學習關於清明節的有關知識,營造濃厚氛圍。開展童心向黨、優秀童謠傳唱活動宣傳部署工作。

(二)4月5日——4月6日 組織學生登錄中國文明網的“網上祭英烈”專欄進行網上祭拜、獻花、留言。各班級要通過主題班會,開展追憶歷史、緬懷先烈、講述自己心目中的革命先烈活動。開展清明詩文朗誦會,誦讀中華經典,緬懷先烈、繼承遺志,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開展童心向黨、優秀童謠傳唱活動,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感,激勵學生健康成長。

(三)4月6日——5月5日 開展童心向黨、優秀童謠傳唱行動,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感,激勵學生健康成長。

五、活動地點

網上祭奠、童心向黨、優秀童謠傳唱活動:學校多功能教室

六、工作要求

(一)學校政教處要進一步對活動作出部署,認真組織學生積極參與。要落實安全措施,確保祭奠活動文明、安全開展。

(二)以班級為單位,年級主任、班主任有組織、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在網絡教室上網,指導學生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開展童心向黨、優秀童謠傳唱活動。

(三)要發揮少先隊織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隊活動,增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要把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童心向黨、優秀童謠傳唱活動作為近期活動的重要內容。

2017年清明節誦讀追思活動方案【篇二】

一、活動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通過誦讀優秀詩文,傳承中華文明,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瞭解和熱愛,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厚教師、學生和家長的文化底藴,受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和培養,接受愛國主義的一次洗禮。

二、活動目的:

1.充分挖掘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和現代化意義。

2.進行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以及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教育。

3.緬懷故去的先人,開展追思、感恩以及懷念活動。

4.豐富教師、學生、家長的校園文化和家庭文化生活。

5.體味親情、友情,感受幸福生活的珍貴。

6.語文月水平測試的一項內容。

三、活動主題:

“傳承文明 誦讀經典”——清明網上詩會

四、活動內容:

1.選讀作品要求為詩歌、散文為主要形式,以“清明”(緬懷先烈、追思親人、謳歌春天等)為主題,內容積極向上;

2.朗誦感情飽滿真摯,表達自然,能反映作品的內涵;比賽時可自備伴奏音樂或他人伴奏。

3.誦讀以個人和團體形式參與,誦讀時間不少於3分鐘。

五、活動流程:

(一)前期宣傳:(3月28日——4月1日)

1.學校網站、微信平台、QQ羣發佈活動方案。

2.各班發放活動方案。

(二)活動時間:(4月2日——4月10日)

1.活動形式:

個人:學生、教師和家長個人

團體:各班班集體、教師願景組、學生家庭

2.活動要求:

學生和家長請於4月10日前將誦讀的詩文音頻或視頻上交給班主任老師或上載至優酷(詳見具體操作方式),將鏈接發送給班主任。

(三)獎項設置:

個人獎:

設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20名。

團體獎:

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

紀念獎:若干名

(四)活動展示

1.獲獎選手將在升旗儀式中展示。

2.獲獎作品將在學校網站、微信平台進行展示,並收錄在樓道內的平板電腦中,供教師、學生和家長隨時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