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6.15K

常常聽身邊的同事在抱怨這個孩子沒法教了,我對他的一片心意他怎麼就不理解呢?觀賞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之後,讓我深深的感悟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陶行知先生的這句話是對身邊的報怨者恰如其分的詮釋。

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

影片小主人公伊夏——一位行為特別卻充滿奇思妙想的八歲小男孩,在他的眼中,萬事萬物似乎都存在着靈動與閃爍的光芒。可在老師們的眼中,他卻是一個帶來無窮無盡麻煩與困擾的"問題兒童".在家裏,有着一對充滿着無限期待與渴望的父母和一位出類拔萃的哥哥,而對於存在着的一切問題的"The、last、straw"(爆發的極限)未到來之前,亦或是小伊夏未曾遇到生命中的那個"影響一生的人"之前,於望子成龍的小伊夏父母來説,又怎能接受"兒子是智障兒"的所謂的"事實"呢?我想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不願意接受孩子的殘疾。對於小伊夏父母來説,轉學至離家甚遠的寄宿學校實屬無奈之舉,然而,正如這現實一般,每個故事都有一個轉折點,而被送往寄宿學校的小伊夏似乎"成就"了這個轉折點——遇到了年輕的美術老師尼克,一位同樣特別且心中藏着相似故事的老師。

從尼克老師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和"真教育".

影片《地球上的星星》中尼克老師針對小伊夏所採取的一系列教育行為值得我反思的幾點是:

1、每個孩子都是特別且相異的,認識到每個孩子發展的獨特個性;

每個孩子是不同且獨特的。我時常在想,人的出生與發展卻是怎樣的一種"神奇景象":它賦予了我們每一個人不同的天分,所謂的"天賦決定論"僅僅是那些遺傳帶給我們的與生俱來的改變,卻不能影響我們今後個人的發展,更不能影響未來的我們究竟是"怎樣的我們".

教育發展的真實目的(亦或是"真教育")在於讓每一個孩子能在"自由的心靈"上成長。尼克老師認識到小伊夏的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問題,並適時地予以矯正和恢復,使得小伊夏最終得以重回"正常孩子"的羣體之中。從尼克老師與小伊夏有關教育行為的互動中,我看到了所謂的"真教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

2、教育不應該以扼殺孩子天性作為代價來換取所謂的"教育成就"長期的應試教育環境以及精英選拔的制度使得"考學"(或"讀書")成為了孩子進入社會並在社會中良好生存的"通行證".社會大環境給予具有良好學歷的人以美好生活和願景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似乎都成就了社會被排斥和被邊緣的羣體。因而,家長為了孩子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而採取的教育行為,似乎是無可厚非的。然而,事實上這樣的行為取向雖成就了"小魚"卻失去了"大魚":前者是功利視角下的一份穩定的工作,後者卻是人生價值與社會價值的自我實現。

3、教育過程中家長所扮演的舉足輕重的重要角色決定了其應更多地關注孩子心理層面真正的需求,亦或是關注孩子成長中細節,釋放孩子的天性。

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是爸爸媽媽以及老師甚至是社會大環境精心栽培的花朵。而如今,在我們被充滿競爭與功利的現實世界所疲憊時,常常聽家長對孩子説:"我什麼都不用你幹,你還學不好,你到底想幹什麼?"能不能別用懷疑亦或是批判的眼神來看待他們?能不能別用責備的口吻來怒罵他們?能不能別用剛愎自用的氣焰來打壓他們?殊不知,他們是我們的希望——未來我們能留下的唯一的希望。給了他們沉重的使命和任務,就無須再增加他們成長的包袱,須知,輕裝簡行。

孩子是上帝賜予我們的禮物,看着他們從出生時皺巴巴小巧可愛的樣子,到一點一滴茁壯成長的身影,無不充滿對未來的希冀。教育是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耐心和關心的,良好的結果是需要良好的方法來輔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