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一生必看的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7W

有一種看這電影勝過看十幾本勵志書的慶幸。網上評論,高分不下,好評不絕,許多人甚至淚薦力頂,無不證明了這部電影的成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一生必看的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篇一】

一次偶然的機會,觀看了好友強烈推薦的一部09年上映的印度片子—3 idiots,在悲喜交加中度過了令人心靈震撼的2小時50分鐘,讓我感到每一秒都很珍貴,有一種看這電影勝過看十幾本勵志書的慶幸。翻看網上評論,高分不下,好評不絕,許多人甚至淚薦力頂,無不證明了這部電影的成功。好電影百看不厭,每次都可以鼓舞震撼人心,向向我推薦它的人致謝。下面就談一下觀影的感受,同時也是我對錯過這部電影的讀者們的推薦。

3 idiots中文譯名三傻大鬧寶萊塢、三個傻瓜、尋找蘭徹。影片雖歸至喜劇類,但更是一部與青春校園有關的勵志電影,其讓人笑中帶淚的大團圓方式,與08年大熱的貧民窟百萬富翁有異曲同工之妙。故事以主人公蘭徹(Rancho)的兩個好友法蘭(Farhran)與萊杜(Raju)尋找失散多年的好兄弟的旅途展開,以片子第二主人公的口吻回憶三個兄弟大學期間的生活為側重點,在回憶與現實的交叉中,這段旅程揭開了他們過去的疑惑,同時也揭示了故事的主旨: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這是故事要表達的人生哲學和求學態。用喜劇批判現實,頗具笑料的細節裏反映了許多印度的社會問題:教育制度、貧富差距、高校自殺率、醫療狀況、人才流失、社會分工等等,在我看來這是電影的極大成功之處。

人物形象上,個性對比鮮明。男一號蘭徹“他的人和名字一樣不同尋常” 。開學第一天就得罪前輩“老二”,出言難住校長,似乎他的大學就要悲劇了。但他的聰明靈活、樂觀向上、待人真誠、對興趣執着追求,又決定了他所有的困難都可以響應他的口頭禪"aal izz well"(all is well)。法蘭愛好攝影卻要做工程師,萊杜揹負重壓整天求神拜佛,懦弱需要勇敢引導,這兩個人最終找到了自己,“不再為別人而活”。皇家工程院院長“病毒”爭強好勝,把一個迂腐、偏執、嚴厲的父親和老師演繹的淋漓精緻。查圖爾對待學習的死記硬背,不求甚解,競爭手段的卑鄙齷齪,十足一個填鴨式式教育的犧牲者。蘭徹對好友的影響,三傻與查圖爾、院長等人矛盾的“緣起緣滅”。親情、友情、愛情等感情主線在小故事中令人耳目一新,這些真摯的情感才是我們應當珍惜的,而不是一味的競爭。

敍事風格上,喜劇悲情交加。“辛酸的喜劇感”是本片一大特色,電影劇情與歌舞的設置恰到好處。每學期42場考試、成績排名張榜公佈、競爭激烈乃至自殺率高居不下大學裏,許多痛苦都隨蘭徹的出現而得到釋放。喬伊和蘭徹一樣有思想、愛動手。在被“病毒”告知不能畢業時陷入了絕望,絕望地唱起“give me some sunshine,give me some rain,give me another chance…”借他的口哭訴出對教育制度的不滿。蘭徹幫他做項目,隨後的一段華麗的印度歌舞節奏歡快明亮,完全沒有了剛才的悲傷壓抑。就在眾人為他成功歡呼時,卻發現了喬伊的自殺。理想與現實的衝撞,壓力與恐懼引起的自殺,無非讓我們從歌舞喧囂中又迴歸寧靜的沉重。 一個悲劇前面熱鬧場景的渲染,這種視覺情感的強烈衝突不能不引起我心靈的震撼。這種用幽默化解痛苦、悲劇喜劇相互襯托的風格結合印度歌舞片的熱鬧正好承載了本片“aal izz well”的樂觀精神。

台詞對白上,經典層出不窮。電影裏很多對白可謂經典。最開始的“一出生就有人告訴我們,生活是場賽跑,不跑快點就會慘遭蹂躪,哪怕是出生,我們都得和3億個精子賽跑。”蘭徹整學長的“鹽水具有極強的導電性,初二物理知識,我們都學過,只有他會應用。”“病毒”在開學第一天對學生們的實例演講: “噪鵑從來不自己築巢,他只在別人的巢裏下蛋,要孵蛋的時候他們會怎樣?他們會把其他的誕從巢裏擠出去,競爭結束了,他們的生命從謀殺開始,這就是大自然 ——要麼競爭,要麼死……。”蘭徹被迫講課:“你們都陷入比賽中,就算你是第一,這種方式又有什麼用?你的知識會增長嗎?不會,增長的只有壓力。這裏是大學,不是高壓鍋……”“我們有很多考試 ,但是老爸只有一個” 以及“人類行為學第一課:朋友沒及格。你覺得悲傷;朋友考第一,你覺得更悲傷”等等。這些對白有的妙語連珠、有的飽含哲理、有的令人捧腹。還有對 mechanism那段定義,複雜與簡單的辯證,蘭徹對興趣的描述,太多的經典絕妙之處限於篇幅,還請讀者自己賞讀了。語言造就了喜劇,經典的喜劇,這是電影的又一成功之處。

伏筆比比皆是,細節上出人意料。為什麼銜接這麼緊密?因為幾乎沒有浪費。這是我多觀看的感覺,電影裏面幾乎每一個場景都可以找到與之對應的地方,很多細節上又是那麼的出人意料。如開學時“消音器”查圖爾不會説印度語導致後來演講時稿子被改了也發現不了;蘭徹教“豪米”免費蹭課,由後來得知的蘭徹小時候的蹭課經歷迴應;“病毒” 在開學典禮上説自己兒子三年都沒考上工程師,又對自殺的那個學生説兒子死後的第一天他就恢復工作了,兩句話好像還不相干,可是為後來得知他兒子是自殺的真相埋下了伏筆。鋪墊必有所迴應,包括蘭徹所臆想的“騎摩托新娘”,工整得近乎精緻,故事就這樣渾然一體了。電影也注意細節的創新。萊杜跳樓時,他的腳掛上枱燈線,用枱燈的運動代替跳樓的畫面,效果比直接拍攝跳樓更悲壯;只要一到萊杜的家就變成黑白片,粗糙的畫面幽默地化解了萊杜家一貧如洗的沉重感;大家興奮的把遙控直升機升到喬伊的窗前時卻拍到他上吊的畫面,巨大的感情反差給人突然的震撼。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教授罵蘭徹白痴,蘭徹轉身回來,都以為要跟教授爭論,但是他是回去拿書,並經典的誘導教授自己駁倒了自己的迂腐,令教授瞠目結舌;查圖爾憤怒中撿起酒瓶碎片都以為要報復他們,結果只為在牆上刻日期定十年之約挑戰蘭徹;法蘭父親説把作為兒子畢業禮物的電腦退掉,卻原來是換成照相機支持兒子最求自己的理想,這一段親情演繹的最為傳神。病毒與蘭徹爭論,一怒之下拉走蘭徹,本以為將他開除學籍,沒想到卻拉到了教室,讓他教書。最後孩子的出生靠“aal izz well”救活讓人啼笑,“病毒”是徹底的悔悟。這些都打破了常規的思維模式和演繹套路,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造成了極強的吸引力。

為什麼影片能引起我的共鳴,因為我看到了許多相似之處。一部低成本的電影,沒有好萊塢大片的特效,卻是那麼的鼓舞人心。對於電影產業,我只想説,當我們的導演都在鋪大場面,玩特技的時候,看看印度,這個一度,甚至現在,都被我們嘲笑的國家,這個落後,貧窮,擁擠的國家,生產出了怎樣的藝術,生產出了怎樣的激動人心的作品。在這部電影裏我看到了理想與現實,就像有時候別人讓我們不要做夢了,現實點的告誡。沒有了理想的源泉,現實的河流也就變得乾涸,而這軀體正是理想的誕生地。就業、考研、考試等一系列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我們是否有勇氣去做出正確的抉擇。電影告訴我們怎麼定義成功,有錢、有車、有漂亮的房子好的`工作真的意味着成功嗎?有時候在夜晚難眠,過多的責怪環境,抱怨制度,卻很少責怪我們自己的心態…… 感謝這部電影,因為它又讓我有了做夢的機會,又讓我覺得這個世界很美好,一切都可以改變,並且是變好。

最後,仍是那句話,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不僅對個人,也可以對整個民族。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篇二】

《三傻大鬧寶萊塢》真是一部有趣的印度影片,幽默、感動。它常常會使你流淚,也會禁不住讓你哈哈大笑起來。

它主要講述了兩個好兄弟萊俱和法漢去尋找多年不見的好兄弟蘭徹,過程中展開了許多回憶。蘭徹頂替別人來到皇家工程學院讀書。這是一個印度名校,但是壓力卻巨大,幾個學生因為壓力過大而放棄了生命。這所學校是非常注重成績的,成績決定着一切,沒有好的成績就意味着沒有未來。而蘭徹卻沒有受到壓力大而放棄,用他自己的智慧、幽默、善良和開朗的性格影響着周圍的人。他們三個好兄弟還經常受到退學的的打擊。害怕、緊張的心情使萊俱被野蠻的院長——病毒的強迫退學而跳樓,變成了植物人,後來被蘭徹和法漢救活。經歷了酸甜苦辣的大學生活,最終蘭徹用智慧征服了印度科學界,他成為了一位具有400項專利的天才科學家;萊俱也實現了夢想,成為了工程師;而法漢卻成為了野生動物攝影家,完成了他的夢想。

夢想是什麼?是我們心中的目標。電影告訴我們要去追逐它,去實現它。不要放棄,儘管路上障礙重重!沒關係,想辦法跨過它吧!電影中最真摯最感人的就是三個朋友互相真誠的幫助,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不拋棄,不放棄,堅守着屬於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最終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這正是我們需要學習和借鑑的。

“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這是電影中的一句話,成功是一個令人興奮的詞,只要努力,有什麼不可能的?想要成功,腦海裏必須要有兩個字——堅持。説説簡單,做起來可是非常難的。但是,只要你真心的想要成功,這也是個簡單的考驗。

對於這部影片,還讓我特別喜歡的就是對印度有了更多的瞭解。印度的服裝,美食,禮儀都很特別!特別是女主角穿的服裝顏色豔麗,款式不同於我們的普通服裝,非常有民族地域特色!還有就是印度的風景了,在法漢和萊俱開車去找蘭徹的途中,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下盡是美麗的風景,火紅的葉子煞是美麗!真希望今後等我長大了,有機會可以去這個神祕而古老的城市看看,一探究竟!

這真是一部勵志的影片,用獨特的方法告訴我們了許多道理,使我看了回味無窮。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篇三】

早有耳聞雲:“印度電影片時超長,而且歌舞極多。”今天看了《三傻大鬧寶萊塢》才親自感受到了這兩個名副其實的印度元素。我本想把它當作一部喜劇片來看,但是影片強烈的主題氛圍,使得我不得不分析影片所折射出的社會問題。

本片講述了三個年輕人蘭徹、法爾漢、拉朱由於相同的專業——工程學而相遇於印度國立工程學院,由於各自不同的家境,三人不得不面對來自家庭和學院的壓力,而他們的同學查圖爾是一個只知道死記硬背的人,蘭徹執意要讓兩位朋友知道死記硬背是得不了第一的,所以在考試中考到了第一,又在查圖爾演講時捉弄他,結果在慶功時遇到查圖爾,不得已與查圖爾打賭,從而引起了開頭查圖爾、拉朱、法爾漢尋找蘭徹的旅程。並且得知他們的朋友並非蘭徹,它只不過是因為他的好學而被前首相看重來代替自己不爭氣的兒子去上學來獲得文憑。“蘭徹”雖無屬於自己的文憑,但他還是通過幾年大學學習而獲得了大量知識,更巧合的是,他竟然就是冤家對頭查圖爾所説的那個擁有500多項專利的科學家,且全球的公司都想得到這個人才。最終,他們一行人終於在某個地方找到了“蘭徹”,故事終以大圓滿的方式告終。

從“蘭徹”身上可以隱隱約約地看到宋濂、東陽馬生的影子,他們好學、善學,對學習總抱有滿腔的激情,以學習為樂。孔老夫子曾經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而宋濂、東陽馬生、“蘭徹”都是這樣的人。

如今,隨着義務教育的深入,不少同學都產生了厭學的心理,換言之,就是説已經對學習沒有一點激情了,這點是萬萬要不得的。我作為學生,對這點是深有感觸地,有人曾經問我:“你物理學的那麼好,有什麼訣竅嗎?”我莞爾一笑,説:“學不好物理,不是因為你比其他人苯,而是你對於物理採取一種迴避的態度,就是沒有激情去學好物理。”我記得曾經有一個作家説過:“對於學習,最要命的是什麼呢?就是缺少對於學習的激情。你比別人笨,你可以用勤奮去彌補,但你如果對學習缺少了激情,那你就不可能學好了。”

《三傻大鬧寶萊塢》,喜劇片而已,但它所折射的社會現象,卻讓我受益匪淺。

請記住,學習在於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