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9W

三傻大鬧寶萊塢根據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Chetan Bhagat)的處女作小説《五點人》(Five Point Someone)改編而成。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篇一】

這是一所印度的傳統名校,這裏檢驗學生的唯一標準只有成績,成績不好就意味着沒有未來。而蘭徹卻不願意隨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開朗、幽默和智慧影響着周圍的人。他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來教訓野蠻的學長,他用智慧打破了學院墨守成規的傳統教育觀念。最後他成為了印度科學界的一位具有400多項專利的天才科學家,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做回了真正的自己。“三人幫”中的拉加想成為工程師,法罕卻想成為野生動物攝影家,在蘭徹的影響下,他們最終都夢想成真。

影片精神:影片最值得嘉獎的是永不放棄和樂觀的精神。影片不僅有喜劇劇情與歌舞,還有使人奮發的勵志情節。該片講述的是蘭徹對夢想敢於追求、敢於奮進的精神。蘭徹有個口頭語叫“一切都好”(Aal izz well),影片中一段恰到好處的歌舞充分詮釋了這種樂觀心態的關鍵——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要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這樣我們會離成功更近一些。該片還涉及了很多值得深思的社會問題,包括印度的人才流失、學校死記硬背的教育方法及社會分工的單一和就業選擇的匱乏。

該片成功之處還在於它使大家認識到了什麼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明顯,蘭徹的兩位好友就是受到了蘭徹先進的'思想影響,才會走上自己的夢想之路,才會走向成功。仔細想想,要是沒有蘭徹,他們倆將會怎樣?這也是在告誡所有交友者:自己要想有好的發展的話,就應該交諍友,與正義的人交朋友。不要與那些思想邪惡、道德敗壞的人交朋友。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很有深度教育意義的影片,它所關注的問題包括教育、制度、理想與夢想等問題,還包括友情、愛情與親情,真不愧是獲得如此多獎項的大片!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篇二】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根據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的處女作小説《五點人》改編而成的印度寶萊塢電影,由拉庫馬·希拉尼執導,阿米爾·汗、馬德哈萬、沙爾曼·喬什和卡琳娜·卡普等聯袂出演。2011年12月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採用插敍的手法,講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與蘭徹間的大學故事

影片打造了兩條線索,一條是尋找,一條是回憶。在交織中,觀眾看得到的是三人從過去到現在的兩個時間段的生活畫面。這樣的交叉剪輯,很難讓觀眾感到乏味。而另外一條尋找的線路,又變成了公路片的模式,三個人一路上開着車尋找Rancho。

“All is well!”這是電影中Rancho的一句座右銘。出生卑微、天資聰穎的他,在這所印度最好的工程學校裏,充當起了反叛者的角色。但這種反叛,並不是Rancho故意使然。相反,他無意去充當任何的意見領袖,只是簡單地跟隨心靈的方向。在Rancho看來,一切都是理想的,順暢的道路最好不過,但艱難困苦亦不在話下,心中只要沒有了恐懼,成功便是手到擒來的。

看吧,這樣兩句忠告,多麼的符合時下中國大學生們的遭遇。面對理想,我們屈於現實,面對現實,我們又不甘於此,矛盾永遠地存在着。有些人勇敢地踏出了向夢想的那一步,而大多數的我們,就日復一日地逐漸泯滅在了現實當中,從此淪為一個又一個電影中的Chatur。

ICE的校長,但他辦的學校幾乎是壓力鍋——考不過試就不可能有工作,考試名次不好就不可能有未來。全校的學生叫他“病毒”。他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午只睡十幾分鍾,而且這十幾分鍾他也不耽誤,讓助理給他剃鬍子。他很不喜歡Rancho,覺得Rancho是在整他。但最後因為他的女兒還是理解了Rancho。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篇三】

與其説這部電影的線索是尋找蘭喬,毋寧説是尋找生活的真義。查爾圖想要知道的是蘭喬的生活的結果,而我們看重的是蘭喬人生的過程。同在皇家工程學院,在高強競爭壓力之下,當大多數人為了以後的好工作、高工資、豪宅、美女而壓抑、糾結、苦痛時,蘭喬卻為了興趣而快樂地學習着,熱衷於知識的應用,從不在乎金錢和名利。這種達觀和淡薄的態度,猶如一陣清風,吹散了現代社會高壓力的陰霾,引起我們對人生的深沉思索。

“知道我為什麼總拿第一名嗎?因為我喜歡機械”蘭喬是這樣解釋自己的成功,如此簡單又如此困難。因為熱愛,蘭喬會廢寢忘食地做科研,會開創性的想問題,會有意識的運用知識於實踐。知識於他不是敲開金錢權位的手段,他從不為了成績和工作而學習,知識本身於他就是目的和樂趣。這在一個世俗的世界已越發稀有和珍貴,所以蘭喬成功了,而我們絕大多數人則仍在慾望的深淵裏苦苦攀爬、深深淪陷。

當學非所愛、愛非所學時,法罕一直在平庸和苦痛中掙扎。我們無法在我們不愛的東西上有熱情的投入,強行去學只能是三流的平庸;把寶貴的一生耗費在我們不愛的事業上,這是我們難以承受的生命之痛。當法罕最終成為動物攝影家時,我們由衷地為他高興。是的,即使今後錢少一些房子小一些,車小一些,只要內心快樂,那些身外之物又有什麼要緊呢。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片尾法罕明朗的微笑,那是發自內心滿足的喜悦。

這樣的一部經典之作,作為中國的教育體制下人們應該好好看這部電影,因為這部作品反映的現象和中國有些相似:分數決定一切,中國的創新體制受到各種思想和體制限制、崇拜權威、根據“錢”途決定事業而並非個人興趣、成功的標誌是財富和地位

在經濟現代化的大潮中,競爭的白熱化在任何國家都沒有大的區別。從出生開始,甚至在沒有出生的時候,我們就承載了太多父母和社會的期待。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有胎教,所以我們三歲要上幼兒園,四歲要去英語班,五歲得去繪畫班,六歲得去鋼琴班……,從來沒有人問過我們喜歡什麼、想學什麼,我們只能學別人認為有用的東西,追求別人都在追求的東西,過着別人想象的生活。但在夜深人靜時,我們的心卻在低泣:這是我自己的生命,這一次的生命我本當為自己而活!生活的悲喜如水中的魚兒,冷暖只有自己知道,光鮮外表下內心的苦痛又有誰能知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