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心術》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8W

《心術》收官了。對小孩子有句話叫做“三歲看八十”,這對於大多數劇來説也基本適用。早在三五集時的表現來看,《心術》已經喪失了成為一部優秀劇集的水準。一些看法是《心術》三五集時帶來的印象,當時沒時間整理,看完整部劇,作為觀眾,我仍維持原判。

《心術》觀後感

我得承認當初對這部劇還是相當滴期待。鋒利的極富話題性和戲劇性的題材、以挑戰社會痛點為看家本領的熱門編劇、熒屏上難得一見的大牌實力演員組合——這讓《心術》已預先長好了一幅“好劇”的皮囊。隨着四大衞視不遺餘力的鳴鑼開道,《心術》萬事俱備,唯獨少了那道東風。

東風就是影視劇那條非常簡單的規則:好劇才能決定名編劇和名演員,但僅靠名編劇和名演員卻綁架不了一部“好劇”。

我也得承認,在現實環境之下,醫療題材就像一隻渾身長刺的刺蝟,哪都不好碰。保障的不完善、以藥養醫、醫護待遇等等的重重矛盾將醫患關係逼進了一個小小的角落,別説左右騰挪,就是活動活動筋骨都有可能碰個鼻青臉腫兩敗俱傷。我大概明白六六的本意,應該是“我們既然一時改變不了世界,就改變一下自己吧!”作為被逼進同一個角落的醫患雙方,即使不能抱團取暖,也儘量不要相互踩腳,痛苦的人何苦再為難另一個痛苦的人呢?這樣的方式能解決多大的問題先不説,也算一種積極的態度。如果醫療問題是一個100%的圈,醫患關係應該只是其中5%的部分,也是最前線的那部分。於是,六六的敍事模式出來了,是要透過5%的圈子講訴100%的問題和矛盾。這不是個好乾的活兒,醫患關係的全身佈滿了神經,根根與100%相聯繫,牽一髮而動全身。然而對於編劇來説,卻佔到了一個好角度,從這裏可以得到非常廣闊的視角。

這注定是戴着鐐銬跳舞的遊戲。這當然很難,然而不容易不等同於不可以,不好説也不就是不能説,正如戴着鐐銬並不能成為跳不好舞的理由,因為你還可以跳踢踏舞。撇開其他,故事講得不夠精彩就是《心術》缺乏的作為一部好劇的基本功。《心術》在投拍時就經歷了劇本修改的大變動,但從最終結果看來,這第二次的修改還是不那麼盡如人意。我看過《心術》的小説,六六駕馭文字的技巧還是比較熟練的,反正我是可以一口氣讀下。但文字感卻不一定可以轉化為相應的畫面感。可以這樣説吧,原小説多是通過嫻熟花俏的文字給讀者帶來快感而非情節,而這樣的花俏要支撐一部好劇卻遠遠不夠,這也是《心術》對劇本二次回爐的原因。(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大染坊》的小説,幾乎就可以直接拿來當劇本用,畫面感和情節都非常充足,以至於我一直搞不懂是先有劇還是先有小説。)按照《心術》小説所設計的結構,電視劇應該是一個個單元故事串聯的形式,中間貫穿主要角色發展脈絡。這也是電視劇裏較常見的一種敍事方式,經典的有台灣老劇《追妻三人行》,雖然是八十年代末的作品,但故事講得非常漂亮(不由得歪樓緬懷一下台劇的輝煌時代……)。大陸的《大宋提刑官》也是代表作(它的故事層次更分明)。相比之下,《心術》所講的故事就遜色許多。故事情節的起承轉合、角色表現的鮮明有力這些技術性項目不用一一細説,單就觀眾印象就可以看到《心術》講的故事成效如何了。從《心術》的主題來看,它所講的故事應該具備可讓人震撼、動容、共鳴、反思或更多的效果,所謂“於我心有慼慼焉”。但最後我們看到的卻是《心術》很賣力地在講了,觀眾也充分做好了被感動的準備,然而卻發現原本期待的在情感這根弦上的重重一撥變成了不輕不重地撓了幾下癢癢。就像多米諾骨牌,頭一張晃悠了兩下,看似要倒了,但最終又晃晃悠悠着站直了。想象中的皆大感動的場面一腳踩了空。

然而《心術》最沒找對勁兒的還不在這裏,而在於一起始的主題的錯亂。“最能體現信望愛三個字的地方,是在醫院。”這是《心術》一開頭就深情呼喚的主題,並且一直以一種莊嚴的旋律貫穿整部劇的始終。作為看劇前就對《心術》有些許瞭解的人,我願意體諒六六側重於這個角度的苦心。但現實卻是,我們當下的醫療範疇的矛盾還處在基礎建設階段,遠未上升到精神層面。六六與主創們都是在醫院蹲守過的,現實中醫院擁擠的人流,昂貴的醫藥費,醫護人員強大的'工作壓力等等——任何一點都可以輕易地將幾句口號淹沒。

正如之前所説的100%與5%,我們希望看到的是透過這5%追溯100%的矛盾,當100%的東西都可以在這5%的身上若隱若現,這部劇的厚重感就自然體現出來了。當然,在現實條件下100%並不是都可以攤得開來,也絕不是不能展現,一些最普通的事實就可以説出這個道理。但首要條件是,這個主旨是必須明確的,這才是方向,而不是一些擾亂視線的標語。最終結果是六六好像把這個百分比的關係搞反了,因此我們看到的《心術》是試圖以5%支撐100%的矛盾局面,其種種力不從心就顯而易見了。

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看《心術》時老有種漂浮着不着根的感覺,可能是因為它開始就沒找準那塊“實地”,因此在闡述這些矛盾時思維有點混亂,一會子談談信望愛,一會子又揭示幾句潛規則陰暗面,東一榔頭西一棒,各種情形握不成拳頭形不成合力。

“信望愛”很高大很美好,卻當不了醫患難題的指南針。實際的情況是一方愛不起,一方不敢信,僅靠喊喊口號是催眠不了這個現實的。在今天的醫患題材下,先談“愛”真的有點太奢侈了,如果將主題鎖定“窘”,也許更能説到醫患雙方的心坎兒裏——也許,這才是在“一個坑”裏的醫患雙方更真實的狀態。進一步説,如果不是在“愛”的大背景而是在“窘”的大背景下談起“信望愛”,這樣的“信望愛”也許才可以折射出更動人心絃的力量。

既然説缺點就再多説幾個。就《心術》而言,鏡頭剪輯得不怎麼幹淨利落,無謂的閒鏡頭太多,這也影響了整部劇的品質。另外,《心術》裏一些情節設計得有點讓人莫名其妙。比如霍思邈的老媽到醫院為他鎮場子那齣戲,也許是編劇導演想增添點喜劇色彩進,也許是想給霍思邈公子哥兒的角色加點料——但這種賣弄天真的方式真的從內容到調調都跟《心術》不大搭,這樣的情節出現在偶像劇或一些低質量的喜劇裏也就罷了,出現在現實題材的劇裏,想表達什麼?霍公子牛叉還是局長夫人牛叉?輕喜劇的情節也是《心術》的一種風格,但把偶像劇的喜劇情節用到現實劇裏來,那個度就不大對了。

説到底,也許是《心術》用轟轟烈烈的假象誤導了我們,讓我們打點起精神來對它求全責備。如果是隻要消磨一下八點檔的時間,《心術》也儘可以看得下,只要你不用那麼高的期待值。畢竟,認真,就輸了。

Tags:觀後感 心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