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于丹感恩講座視頻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1W

于丹感恩講座觀後感

于丹感恩講座視頻觀後感

無論是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還是成年人,人格健康總是人生的基石。人格包含:堅強的意志,敢於拼搏的勇氣,寬容、謙虛、善良、自信心、交往能力,獨立生活能力,自制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高尚的品質等等。一個人人格健康,猶如擁有一片沃土,它會使每一粒知識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如一個人人格不健康,它的內心猶如一片荒漠,即是給它栽上豔麗的花朵,隨着時間的推移,它也會凋謝。所以,一個人只有擁有健康的人格,才能擁有健康的思想,才會清楚地認識自己,找準自己的人生位置,才能真正成為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

一碗米的價值因人而異,一個孩子的空間大小也因人不同,除了老師和父母能夠幫助他發現最大的價值空間,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來認知自己的生命

于丹教授説得對,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也就把生命篆刻成了一個樣子,它成了我們的`不朽,我們的墓誌銘。觀看于丹教授的講座,讓我領悟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融入生活中的一種道德,更是追求自我完善,通向自我幸福的路.

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寬容,寬容是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寬恕自己,學會放棄,坦然與淡定地面對這個大千世界,可以化解心中很多的遺憾。寬恕他人,更需要一種無畏的胸懷。這時,你會發現,身邊充滿了真誠、熱情和信賴。

都説半部論語治天下,其實只要我們從中尋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就能終身享用。

于丹講座觀後感——做好自己

現在大多數小朋友遇到困難都似王子、公主的去責怪自己父母,然而這樣就可能影響到自身的成長,如果沒有父母的幫助你能自強、自立嗎?這些東西沒有哪會有成長的自信呢?

一些事不單單只是父母去做了,就算完成了。我們的成長不單只是學習上習題會做了,必須要自己經歷社會的考驗、認同。知識對我們十分重要,但比知識更重要的是人和人的關係和對世界的探索。只有在千山萬水中探索,在茫茫人海中發現,這才能成長,才能認識自我。一個人想寫下美好的詩篇、奮鬥的宣言,但是沒有自強、自立、自信,成功的鑰匙不可能屬於這樣的人。

成長不是開在温室裏嬌生慣養萌發的花朵,而是經過風吹雨打、跌倒又站起來,依舊傲然挺立的竹子;成長也不是填空式的接受長輩們傳統的話語,而是自己勞動所換來、汗水所付出、機智所得到、勇敢所堅定的收穫。現在建立起自強、自立、自信,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長。

我們不要害怕做什麼做不到,經歷成長的洗刷,就會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