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煎餅俠》觀後感(精選6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8W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煎餅俠》觀後感(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煎餅俠》觀後感(精選6篇)

《煎餅俠》觀後感1

冒着炙熱的太陽,懷着一份期待已久的心情進入影院,看早已關注很久了的電影《煎餅俠》。煎餅俠講述是一個人為了自己的一部電影所在其中遭遇的艱難險阻,看着看着不禁思緒又回到了本人曾經拍電影的那段時光,似乎有那麼的一點的相同

那時的我們就像劇中的大鵬那樣有着電影的夢想,熱情勃發,卻招來是別人的嘲笑,朋友的質疑,開拍的艱難,是的,我們都曾經歷過,我們也都曾體會過,但是後來呢,我們並沒有像別人説的那樣我們失敗了,我們不能做出我們想要的的效果,最終的最終我們成功了,像煎餅俠那樣的成功了。

煎餅俠的成功有着諸多的因素,但最不可忽略的是來自他們朋友的支持,對夢想的執着,同樣,在這裏我感謝我的朋友對我的支持與幫助,沒有你們的支持我們不會有電影的成功,也不會依然的堅持那份純粹的初心,其二,執着與堅持,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離開默默地堅持,煎餅俠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在拍攝途中同樣的遇到了諸多的困難,他們是有過放棄的念頭,但他們放棄了嗎?沒有,他們沒有放棄,他們依然不離不棄來用他們的行為去捍衞那份對夢想的執着,對生活的樂觀。

也許,我們無時不刻生活在電影的的世界了,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或多或少的會有煎餅俠的影子,人生如夢,夢如人生,煎餅俠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代表的是我們的初心,不離不棄的精神,夢想的執着與堅持,一種純粹而美好的的生活態度

煎餅俠中有這樣的的一段話:“我擁有夢想的力量,能抵擋住任何懷疑的目光”在人生當中的我們會有多多少少的艱難險阻,但我們都要堅持那份珍貴的信仰,保守那份心中的純粹,和對初心的不忘。

我們要做一個真正的煎餅俠。

《煎餅俠》觀後感2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煎餅俠》。這部電影講述了主人公大鵬一開始幾經折騰才幫他女友買了一個價值不菲的鑽石,因為一場風波,他變得一無所有,他那些好哥們也都離他而去,經過痛苦的反思和煎熬,他為了追求自己兒時承載着夢想的漫畫,開啟了一場充滿意外的追夢之旅。直到最後,在夢想和金錢面前,他毅然選擇了夢想,完成自己一生的夙願——當一次超級英雄。

當我還沉浸在電影所創設的氛圍中時,結尾曲響起了:“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你是隻蝙蝠蜘蛛還是螞蟻,貝爺説沒有夢想就都是鹹魚。”那一刻,我被震撼了,深有感觸:一個人沒有夢想,活着也沒什麼意義。生活中,很多人沒有夢想,如同行屍走肉般的活着,沒有自己的追求,沒有可為之而奮鬥的目標,難道這樣活着不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對呀,無論多麼舒服的生活,沒有夢想,一切都是浮雲,而追求夢想的生活,是充滿着驚喜和價值的。而我也不例外,記得,我小時候的夢想就是編程,每次去姑姑家都能看到她輸入的“天書”。然後輸完了一大堆的字母,執行那些“天書”,一個個好玩的遊戲便呈現在我的眼前。那時,姑姑在我心裏種下了一顆追求編程的種子,那之後,我天天蒐集與編程有關的資料,軟件,視頻,漸漸地,我似乎懂得越來越多,會的也越來越多,在一次區編程比賽竟然榮獲了第一名?!!!是啊,人,只有奮鬥才會成功,如果什麼都不做,是永遠不會成功的。正如古人云:“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煎餅俠》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們要有自己的夢想,要為之而奮鬥,要堅持不懈,堅強不屈,付出自己的勤勞和汗水,方能成功。

《煎餅俠》觀後感3

電影院中音響砰砰直跳,正如我的心一樣;影院中的投影機忽紅忽綠,正如我的臉一樣;影院中的銀幕快速變換着,正如我的思緒一樣……我的心靈洗禮着——震撼着!

故事的開頭講訴的是現在火得不能再火的演員大鵬因一場事故而一落千丈,但又因草率簽下合同而被逼的流落街頭,引來了人生的危機。

看到這兒,我的眉頭不禁緊鎖起來,心裏想着:難道故事就這麼結束了,大鵬也不再拼搏一下嗎?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大鵬開始搞起了電影《煎餅俠》,每天日夜不停地勞作着,他們甚至搞起了偷拍——鄧超、郭采潔、曾寶儀等,雖然他們辛苦着,但是卻快樂做着一個煎餅俠,但——人沒有順風之路,他們的電影被停拍了。他們——散了。

故事的一波三折,讓我那剛剛微笑的臉又愁眉苦臉起來。故事的結尾,大鵬告訴別人,煎餅俠是他從小的夢想,無論如何,他都會堅持下去,他的這種毅力感染了許多名人,如四大天王,終於在大家支持下,大鵬歡天喜地拍完了這部電影!

電影結束了,留給我的是沉思:大鵬為了自己的夢想付出不懈努力而成功了,他插上了夢想的翅膀來到了夢想的天堂,而我們呢?人生需要夢想,要不斷努力加拼搏。不要問別人怎樣能成功,汗水——自會給你答案。

這部電影讓我想到了自己,我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主持人,能在別人的面前大方展示自己,鎂光燈打在我的身上,是一種多麼美好的感覺啊!為了這個夢想,我付出了許多,我堅持上了13期主持人培訓班的課,老師換了一任又一任,同學換了一批又一批,可我依然還是堅守着,六年的歲月,見證了我的成長!我已經主持了少年宮的多次文藝匯演,以及天堂兒歌比賽,我從最初的緊張,到現在的遊刃有餘,那是我不斷堅持的結果!

這部電影教給我許多,讓我知道什麼是夢想,什麼是奮鬥,什麼是拼搏;人人都有夢想,但不是人人都為夢想拼搏過,讓我們一起,為夢想加滿能量吧!

插上夢想的翅膀,你就是明星!

《煎餅俠》觀後感4

有粉絲的地方一定會有導演,這是眼下顛撲不破的.娛樂觀,而消費者和評論界達成的共識則是,在導演出沒的地方一定有爛片產生,不過,在投資大佬的眼裏,爛片與否無關緊要,只要圈到了錢,就是成功。在這樣的生態圈裏,彼此的邏輯雖然各成壁壘,卻都能站住腳。

藉着《屌絲男士》積累下的超高人氣與口碑,大鵬鼓搗出了《煎餅俠》,在演而導的路線上,大鵬終於成了又一位踐行者。這是他個人的行為,還是老大的要求使然,抑或是兩人一拍即合的結果?不好説。它是不是爛片,各有説辭,這就成了話題,有話題就有槽點,槽點越多,引來的關注度也就越高,錢自然也就越圈越多了。從商業角度説,無疑它是成功的。

好的商業片是能讓人融入、使人愉悦的,但《煎餅俠》沒能給我這樣的感受,而是很快地由期待變成了善意的欣賞。它有可圈可點之處,卻也繼承了很多國產電影的缺點,有不錯的立意,卻失於錯漏;有創新,但功力欠足;有情懷,卻始終沒有落地;有演員,卻沒角色,一如既往的是,它依然沒能把一個故事説好、説圓,並且虎頭蛇尾,把結局弄得又快又突兀。中肯一點,這部電影絕非我想象中的那麼好,但也沒有意料中的那麼壞。如果以娛樂的精神來看待這部喜劇,它還是挺像樣的,但如果以喜劇的邏輯來評價這部電影,很顯然,它膚淺了。儘管有不少人在看後產生了惡意,但還是請不要惡意地去對待它,這樣做有點不厚道,畢竟這是大鵬的初導,我們不能對他過於苛刻。因為,如何説好一個故事,對許多知名導演們來説依然是個不小的挑戰,更不要説大鵬這位新晉的玩手了。

影片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勇於自嘲的精神,敢於揭黑的態度,還有幾分有意無意間透露出的荒誕感。比如,羽泉組合在酒桌上道出了啞嗓的緣由,竟然是難得的一次真唱所致,這種狠諷的自黑的手段着實令人捧腹。對於明星與投資人之間那種説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影片也進行了大大的揶揄,開場出現的大鵬,儼然囂張的大明星,目空一切,但在投資人更大的誘惑面前,他立刻卑微如芥,媚態十足。就在大鵬一時風光無限,以為從此可以與大佬平起平坐之際,卻僅僅因為一段視頻,被張朝陽認定已無價值,一腳踢飛。莫名受到欺負受傷的鄧超找到羽泉幫忙,結果羽泉所求助的對象恰恰是那位擺平過大鵬、打傷鄧超的大佬……大鵬正是用這樣的橋段告訴我們,再光鮮的明星,在財大氣粗的大佬面前,不過是取悦於己的工具而已。這些黑色幽默很負責而又搞笑地説出了娛樂圈的真相:很小、很黑、很冷。

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的一幕是,當柳巖在天台上認真地告訴大鵬她並不想讓所有人都認為柳巖是靠胸襲上位的時候,觀眾席竟然是沉默的,這是算做認可麼?究竟是演戲,還是真實的道白?我一時也傻傻分不清,就在那詭異的一刻,大鵬的歌騰裊而起,使我又突然有些明白,這些明星在被消遣的時候,其實他們是並不情願成為一個消遣品的。在聚光燈的背後,我絕對相信,他們一定有無奈、有憤懣,可是,在市場本位完全取代了人本位的當下,市場所需要的是作為商品的明星,而不是作為人的明星。話題才是娛樂市場永恆的資源,誰擁有,誰就有價值,也唯有稀缺,才能足夠增值,至於在這條路上能走多遠,則取決於他們用於衡量尊嚴的標準有多低。在是如此,所謂明星的姿態,不過是高貴的生存而已。這,或許就是這部喜劇之外的所謂意義,也是我對其抱以欣賞的地方。

《煎餅俠》觀後感5

暑期檔這樣一個令人沮喪的檔期,對《煎餅俠》一直沒有太多期待。那張浮誇的海報太過狗血,不知道會讓多少人誤會了這部電影的質量,也不知道是不是反而能拉攏到更多的小城觀眾。

但無論怎樣,以當下中國院線電影的水準來説,《煎餅俠》目前的評分被嚴重低估了。在這個近乎恬不知恥的對IP進行透支的電影時代,《煎餅俠》值得被審慎地歌頌。

它是暑期檔中的最大驚喜,某種程度上超過《大聖歸來》,因為畢竟後者的口碑一直不俗,更因為它是動畫,技術的隆重能讓人們忽略劇情的稚嫩。但《煎餅俠》不同,它是喜劇,甚至摻雜了部分鬧劇的成分,是中國院線觀眾最熱愛的類型,也是最容易被挑剔的類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的院線喜劇開始主打一句宣傳語,叫“笑中帶淚”。這都是那羣出身於八線小城,在《知音》和《讀者》浸淫中長大的公關團隊的傑作。他們熱愛這種既用喜劇招徠客人,又用眼淚表示深刻的假模假式的矛盾短語。其實,笑中帶淚是一種很複雜的情感,能用電影推動人們達到這種情緒,很難。之前幾乎所有有這個企圖的電影都讓這句宣傳語淪為了笑話。《煎餅俠》算是努力蹦躂着碰到了這句“笑中帶淚”的邊緣。

《煎餅俠》老老實實地做了一部結實的喜劇——至少在那場柳巖對大鵬進行“點化”的戲之前都是如此。網劇出身的大鵬,有一種特別本分的喜劇觀——逗笑觀眾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他用最合適於一個演員的表演方式逗笑觀眾,而不是考慮傳達背後的“意義”。在他的價值觀當中,笑料就是笑料,沒有高低貴賤,笑是普世的,把人逗笑是喜劇的道德。這個最基本的道理,中國喜劇界竟然還存在爭議。

網絡視頻是殘忍的,其實比大電影要殘忍得多。如果在三分鐘之內沒有抓住觀眾,人們早就關掉了事。這樣的殘酷訓練,至少讓大鵬懂得了對包袱的敬重。他把這一切都平行移植到了大電影當中。他的小聰明在於,懂得揚長避短。他讓所有演員以真實身份出演,明星就是明星,首先,可以使光環最大化,有利於電影宣傳;然後,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直接利用那些明星本身的特長。

他讓岳雲鵬唱唱《五環之歌》,讓宋小寶説一句“你這個損色!”,讓趙四抖會結巴,讓鄧超喊一句奔跑吧兄弟……更何況還有那麼多俏皮的小聰明段子,撓着娛樂圈和公眾心理的癢癢。

所有這些都是親切的,大鵬極其聰明地利用了這些喜劇明星自己的標籤、符號和金句,他們沉澱多年留存下來的經典段子,就被大鵬全部順理成章地為己所用,而且你還不會覺得突兀。能做到這一點,只有讓他們自己演自己才可以,不然,為他們重新設置角色,反而會顯得很做作。這樣利用明星是最有效,也是最經濟的辦法。某種程度上説,這是網劇給大鵬帶來的雞賊。

對於那些隆重對待電影的學院派人士來講,《煎餅俠》的劇情或許有些段子化,但如果以效果論英雄的話,大鵬至少讓每一個段子都熠熠生輝。裏面幾乎沒有咯吱人的地方,卻都能讓你笑得舒展。客觀地講,《煎餅俠》本質上仍然是一部IP電影,但混雜着喜劇類型片、鬧劇和正劇等多種風格。重要的是,這部IP電影,有一種毫不欺瞞的態度,它明目張膽的告訴人們,再加上這個套層結構的故事、戲中戲、現實和虛構的穿插,所有人的真名出演,反而讓人們覺得誠意十足。它絕不像《梔子花開》,近乎詐騙地啟用了何炅的一個歌名以及李易峯的粉嫩,就此了事。如果你不故意苛求,那麼即使説《煎餅俠》是段子集錦和碎片化的,那這部集錦也讓人從未停止過笑聲。它足以對得起喜劇這兩個字了。更何況,這部電影真的沒有那麼碎片,他比很多故作精妙的電影的起承轉合都要純熟。

除了對於喜劇明星最精準地盤活,大鵬也熟諳觀眾的心理。當他演繹被打回底層的小人物,他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身上每天面對的心酸,當他在開頭張揚着意得志滿,他也明白,戳破那些明星畫皮的那些部位,觀眾才會買賬。後來,大鵬在酒桌上唸叨,”在天台上,柳巖説,“這麼多年,別人就會説,柳巖什麼都不會,就只會借胸上位。”這就是他們真實的心聲。看到這些,你會覺得你不但看了喜劇,甚至還貼近了大鵬和柳巖的身邊,看了一次他們私下的吐槽。從這個意義上講,《煎餅俠》不但成功地植入了大量笑料,還在抒情的橋段中成功搬演了一幕明星的真人秀。

在這個網絡時代,作踐自己有時是唯一能成功的捷徑,這真殘酷,但他們作踐的時間長了,觀眾就分不清角色和演員,他們就被角色附體。剛剛他們賣笑賺了一份掌聲,這些橋段,他們賣淚又能賺到另外的感慨。是的,你能從《煎餅俠》裏看到周星馳電影的影子,超級英雄電影的影子,那些硬漢動作片的影子等等,這些致敬做得都不差,有時,近乎可愛。

《煎餅俠》有它的問題。比如結尾,當在天台上被柳巖點醒之後,大鵬因為夢想而爆發。他真的突然變得猶如英雄附體,同時,海哥角色的轉變,尚格雲頓的客串以及古惑仔的出場,等等這一切都有些轉場得過於突兀。大鵬仍然想在結尾營造一點與夢想相關的情懷。但還好,他向經典電影致敬的橋段仍保持着一股故意的嬉鬧範兒,這有效地衝散了那股闡述夢想時不可避免的矯情勁兒。甚至,某種程度上講,真的讓人覺得有一點圓童年夢想的童趣。

喜劇其實是最難駕馭的題材。在這個時代中,人們的口味越來越重,笑點越來越高,機靈的段子手都能隨時吊打喜劇演員,你想逗笑久被歷練的觀眾,得需要多少功夫?《煎餅俠》真的意想不到的在這個讓電影感到恥辱的檔期,讓人們看到了一部像樣的喜劇。

《煎餅俠》觀後感6

比較意外的是,大鵬的《煎餅俠》,竟然不似那些網絡惡搞劇的電影版。影片不僅有惡搞與胡鬧,導演有意在其中植入了一些小感動,而在劇情設置上,也總有一點周星馳《喜劇之王》的影子。就靠着這點相似,讓《煎餅俠》的品質也提升了不少。

這幾年,網絡視頻製作人也紛紛投身電影製作,去年有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之猛龍過江》,今年有大鵬的《煎餅俠》,明年應該還會有教授易小星的《萬萬沒想到》。在網絡上賺足人氣,獲得資本之後,就轉投大銀幕,真正過一把電影癮,這已經成為很多網絡視頻作者的電影運作方式。無論從專業角度如何評價該劇。不可否認的是,這套劇集確實很有人氣,並且有很大一批粉絲。這批粉絲,也讓《煎餅俠》有了變成電影的可能。

《煎餅俠》並不難看,主要在於這個片設置的很巧妙,影片有意模糊了現實與電影的邊界。在《煎餅俠》中,大鵬飾演的就是他自己,那個頗有人氣的藝人,而片中的女主角柳巖,在其中也確實飾演的就是柳巖。於是,這部電影會讓你情不自禁把演員與角色混在一起看。他們在片中的所説、所做、所想,也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自己的真實想法。比如大鵬對自己的定位,並非是一個天天在大銀幕上胡搞亂鬧的想做一名超級英雄,也就是煎餅俠。同時,柳巖也一直深受大胸的困擾,她認為這限制了自己。包括袁珊珊,在其中演的也就是一個演技不受認可的女星。類似這樣的劇情,實際上是打通了角色與演員的界限,讓他們借電影説出自己的苦惱,由之去反思自己。

當然,《煎餅俠》本質上還是一部喜劇。影片的所有亮點,基本都集中在現實與電影界限模糊這件事上。曾經身為明星的大鵬,因為事業遭遇挫折,急需拍攝一部成功的電影拯救自己。在沒錢沒人的前提下,他只能弄來一個草台班子,而明星方面,則以坑蒙拐騙的方式要挾到自己的劇組。比如去綁架、去攔截,讓這些明星在毫不知情的前提下,加入他的影片。他會去搶劫吳君如、曾志偉,暴打岳雲鵬,劫持小瀋陽,鄧超等等。就是這樣一段一段的明星客串,每段都會以相應的明星,製造相應的笑點。所以,這看起來是一部電影,單個故事都是可以獨立存在的。

將之與《喜劇之王》相比較,是因為兩片都是在一個喜劇的基礎上,講一個比較傷感的故事。雖然相比《喜劇之王》,《煎餅俠》還差得太多。不過,兩片在創作思路上,還是有頗多相似之處,或者説,《煎餅俠》借鑑了很多《喜劇之王》的元素。所謂借鑑,是因為《煎餅俠》雖然表面上各種瘋狂與惡搞,但主角始終有一個特單純的夢,就是拍一部超級英雄電影,這是他童年的夢想,他想去完成。這樣的設定,也為影片增加了一些人文情感在裏面,讓片子稍微有了些深度。

影片另一大看點就是,超級全明星陣容。《煎餅俠》的客串陣容相當搶眼,大大小小的明星不計其數。比較知名的演員包括鄧超、小瀋陽、岳雲鵬、陳赫、林更新、陳思成等等,甚至有尚格·雲頓以及結尾友情亮相的古惑仔。而且,影片根據每位明星的不同特點,去設計他們的笑點,比如小瀋陽兄弟幾個必然走猥瑣流,而鄧超一定要有跑男梗,岳雲鵬也必然會放《五環之歌》,連尚格·雲頓,都會祭出之前大熱的一字馬,這樣的細節設置,也會讓他們的笑點得到更好的發揮。

作為一部從網絡登上大銀幕的喜劇,《煎餅俠》整體質量優於之前的《老男孩之猛龍過江》,無論在笑點設置還是感情的部分,都花了不少心思。雖然距離一部優秀影片,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它確實在試圖拉近網絡惡搞劇與電影之間的距離,終究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