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三年級小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通用11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8W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小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通用11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三年級小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通用11篇)

三年級小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

本期《開學第一課》是以夢想為中心展開,又分為了三個點。一期看下來,我的內心是波濤起伏。

一、奮鬥

成龍的大名遠近聞名,可人們只看到他在影片中的拳打腳踢,卻忽視了他在背後的付出。從一開始的一具死屍,到轉瞬即逝的龍套,最後成為好萊塢註明的演員,他始終在奮鬥着。他受過很多傷:在15米高的大樹上摔下來導致腦出血;腿骨折變形還在問有沒有拍到鏡頭;對打戲時被打掉了門牙……全身上下都受到了大大小小的傷,可他從未停止奮鬥的步伐。

奮鬥可以戰勝困難和挫折,也可以造就幸福的人生,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新時代,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二、敢於有夢

中國首架自主研發的客機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曾只是一位農民。當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寄到他手裏時,他還在攪水泥。但就是這樣一位樸實無華的農民,始終懷揣着“中國要有自主研發大客機”的夢想,一步步走來,成為了C919的總設計師,並最終實現了中國夢。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青少年要敢於有夢,夢想是走向未來的動力,是追逐目標的燈塔。只要每個人都為自己的小夢想而努力,我們的大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三、好奇心

在《加油向未來》節目中,曾有過一個無殼孵化小雞的實驗,在《開學第一課》台上,由王源和曾參加那次實驗的芮老師再一次進行了現場實驗。這個實驗證明,正是因為人們不斷激發了好奇心,人們才會更加了解世界。

在前行的道路上,需要我們敢於嘗試,不斷探索。只要堅持不懈,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難,創造出新的奇蹟。

王源説:“我希望這個世界很小,可以瞬間到達另一個地方;我希望這個世界很大,人們可以去火星做客;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這個世界很美好。”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作為青少年的我們,都應心懷夢想,將“奮鬥”、“敢於有夢”、“好奇心”銘記於心,去努力,讓世界變的更加美好!

三年級小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

“堅持不懈,信念堅定,永不言棄。”這是我在看完《開學第一課》後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句話。堅持不懈,滴水穿石。愚公移山,持之永恆。只要堅持,沒有什麼事情是辦不成的。堅持,不但體現在一點點小事中。能夠在狂風暴雨中還堅持不懈,這才是人生最大的價值。我的父親就是在經歷了“狂風暴雨”後成長出的“參天大樹”。

我父親的老家在新邵。新邵是一個小縣城,我的爺爺奶奶都是工廠裏的窮苦工人,父親也出生在工廠中。我父親每天都要去田裏種地,一彎腰就是三個小時。年少時在莊稼田裏的他,從未想過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也從未想過自己到底要考取什麼大學。一年一年過去了,他終於憑自己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新邵一中,我父親考大學的時候正好趕上了改革開放的浪潮。我父親當時的夢想是當一名軍人,在考核的'前一天,他卻得了重病。他當時想了想,軍隊總不可能要一個病人吧。在歎息下,他決定嘗試考一考大學。在父親考大學的第一年裏,他選了理科。但天生為“文科王子”的它卻遺憾地落榜了。在發下來的考試成績單中,他的總分加起來就只離他的想中的大學差了十幾分,沒辦法,父親只好重考。在當時,競爭比現在還激烈。父親回憶説:“當時呀,50人中只錄取5,6個大學生,真是太難了呀。”父親是在縣裏的高中上學,上下鋪鐵牀,用臉盆到河裏舀水洗澡,一盞燈的大教室,五人合吃一碗菜……第二年復考,父親選了他拿手的文科。由於從理轉文,又加上文科背記內容多,父親在復讀的一年裏,上午凌晨五點半就要起牀,一直這樣學習到晚上12點。他還與我我開過一個玩笑説:“一天我睡着了,正在做着夢,卻不知不覺夢到要高考了,一彈的從牀上被嚇了起來。起來時,他竟然發現房間的角落中竟還亮着一盞小枱燈,於是父親也加入了夜讀的‘陣營’。”可以説,當時父親是真的吃苦,他還有許許多多的努力學習的小段子:如睡在老師家,把鉛筆誤當筷子等等。在復考的重重壓力下,父親力挽狂瀾,終於結出了勝利之果。不負眾望的他考取了全國重點大學——湘潭大學。

堅持不懈,努力嘗試。失敗了又爬起來,再失敗了又爬起來。在跌倒中進步,在鍛鍊中堅強,在堅持中勝利,在重複中進步。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努力就是獲得機會最周全的準備。父親已老去,而我卻是“書生意氣”之時。我從《開學第一課》,我從我父親身上都領悟到了一個道理。“在前行的道路上需要我們敢於嘗試,不斷探索。只要堅持不懈,一定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創造出人生的新奇蹟。”

三年級小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3

觀看《開學第一課》後,我真正感受到了探索的魅力。懷着祖國的希望,不斷探索,遇到困難,永不言棄。這讓我對未來有了深刻的思索。

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中,邀請到了民用大飛機的試飛人員,回顧了其艱辛歷程。之後大飛機的總設計師也到現場講述其現實夢想的過程,以展示一代中國航空人的偉大。

在吳光輝那個歷史黑暗時期,他先被下鄉,高考恢復後便進入大學研究空氣動力學,是他和他們的團隊勇於探索,不斷進取,才讓我們祖國自豪。

未來是我們心中美好的信念,是我們的嚮往所在。只有探索未來的人才會體會到人生的真諦。

在我們一些人中,就是不能面對事實以至於忽略未來。例如即將面臨中考的我們,每次月考成績出來後,看到那糟糕的成績時,我們卻如老鼠見了貓似的,害怕極了,可我們從未想過,我們為什麼考得差,原因在哪。以致始終犯同一個錯誤,始終無法達到目標。就這樣,我們一次次奔離了屬於自己的幸福大道。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只有摸清現實,探索未來,才能有所成就。

三年級小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4

開學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坐在電視機前認真地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美就在你身邊。觀看後我覺得自己長大了許多,懂事了許多。會用眼睛去發現身邊的美了!會用行動去譜寫身邊的美了!

《開學第一課》裏,最讓我感動的是和諧美和傳遞美的環節,看得我眼淚在眼眶裏直打轉,像是説出了我的心聲一樣。

和諧美,你還記得倫敦奧運會上中國隊獲得體操團體金牌的團隊嗎?他們互相鼓勵,士氣一點點地上升,最後終於取勝了。這讓我想起這樣的話: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一個團隊互相配合,才能發揮出宇宙中最強的力量。是呀!當你融入一個人羣中,融入一個學校中,融入一個班級中,更有可能融入一個小組中,都可發揮出這種超強的力量。我們可以想象:團結一心,表現出的美令人驚歎!

傳遞美,你還記得去年五月發生在高速公路上的那場事故嗎?一塊大鐵石向大巴車飛去,大鐵石衝碎了客車前擋風玻璃,衝入司機吳斌的腹部。吳斌第一時間就是穩住方向盤,按照順序,48秒停車並打開雙閃。當時車上有24人,無人傷亡,而那位吳斌叔叔犧牲了。全城人都為這一個捨己為人的人哭泣了。這是大愛啊!我感到着,美在我身邊傳遞着。公交車上我知道讓座了;教室裏我知道幫助同學了;家裏我知道孝順父母了……

通過觀看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我發現美無處不在的,我要從身邊、從自己做起,做個有愛的人。

三年級小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5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今天是9月1日新學期第一天,晚上8點,我觀看了央視台綜合頻道播出的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節目圍繞“長征精神”,為同學們講述紅軍長征路上的故事

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位99歲高齡的老紅軍,那一定就是“信念”。昔日靠着簡陋的設備,收發無數重要的情報,挽救成千上萬紅軍戰士的生命,清除路途中遇到的各種通信障礙。這份對革命的信念,以星星之火之勢,照亮了整個征程。

如果信念可以按時間來計量的話,那麼這位老人,在用將近一生的時間去堅守它。94歲高齡的老紅軍,為尋找革命時期的領導楊政委,曾求助於電視節目等平台,卻屢次毫無音信。現場幾次説到情動處,老人聲音哽咽,這份執着實在令人感動。

坐在椅子上的紅軍戰士叫秦華禮,今年已經104歲高齡。他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祖國的通信事業,前半生堅持通信建設,在艱難的紅軍長征途中負責傳送重要情報。後半生建設通信教育,培養了十幾萬通信人才。

這位白髮蒼蒼,英姿颯爽的紅軍戰士,正是被稱為“鐵軍團長“的指揮官,耿飈同志之女——耿瑩。她為我們講述父親帶領的紅軍部隊,用超強的意志力戰勝了萬千險阻,完成了這段“人間奇蹟”般的征途。

二萬五千里長徵,它將成為人類歷史上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銘記着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我想,我們現在進行的也是新的長征吧!繼續和發揚先烈們的長征精神,就能奪取新的勝利。

三年級小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持人是撒貝寧老師和何炅老師,這期的主題這為:創造向未來!

第一課由成龍老師講他的徽章的故事,成龍在拍戲過程中,受過無數次傷,用他的話講是從發尖到腳趾頭。這樣對他繼續走下去很不利,他很可能再次受傷,但他何曾想過放棄。撒貝寧老師在他身上每一處受過傷的部位都貼上了徽章。

第二課,是世紀攝影家謝海龍的故事。他用照相機來描述了農村孩子渴望讀書、學習的願望。主題是:我要上學。

第三課,王桐昌,是一名軍人。她是世界珠心算最強之一,她在我們看都看不清的情況下,她竟然算出來了,而且,時間不超過十五秒。

第四課,愈敏洪,主題是奮鬥。他高考三年,目標僅僅是一個大專學校,第一年英語不合格,第二年英語不合格,第三年他加倍奮鬥,最終總分超過了北大的錄取分數線。

後面還有很多,這次我的感受是:奮鬥、堅持、努力、就一定能夠成功!

三年級小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

在9月1日晚上6點55分,我觀看了中央二台《開學第一課》的節目。這個節目分為三節課,課上有班主任,有班長,有老師,跟我們學校一樣。節目中還邀請了許多奧運明星。節目在“奧運女孩”林妙可和抗震救災小英雄林浩的《我和你》的歌聲中開始了。

第一節課的主題為“潛能”。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重要的是看你如何充分地發揮出來。四川桑棗中學的2200多名學生以1分36秒的速度成功逃離了搖搖欲墜的校舍,無一傷亡地聚集在了操場上,這要歸功於校長葉志平對學生平時的訓練和同學們的認真參與。

第二節課的主題是“堅持”。有一個14歲的姐姐,不小心跌入了天坑。經過了7天6夜的煎熬,只吃一頓飯維持生命並堅持自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堅持就是勝利。

第三節課則以“團結”為主題。林浩等小朋友以拔河的形式戰勝了姚明和易建聯,這就是團結。單矢易斷,眾矢難折!

開學第一課,讓我們一起用知識守護生命!

三年級小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

今天,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感慨萬分。

這次《開學第一課》談的是夢想,我記得有這樣一句話:夢想是火,點燃了熄滅的蠟燭;夢想是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我的夢想就是想當一名老師。而《開學第一課》裏面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付麗娟和廖智。付麗娟她每天都要和一羣體格健壯的人一起辛苦的訓練,這對身體弱小的她是多麼的艱難啊!她每天要跑很長的路,好幾次,她摔倒了,她忍着疼痛,繼續奔跑。這時,我的眼前好像浮現出這樣一幅畫:付麗娟不顧疼痛,汗如雨下,氣喘吁吁地跑着。我被她這種堅強的精神感動了。

我不僅被付麗娟打動了,廖智也打動了我。廖智是一個堅持不懈、樂觀向上的人。她熱愛舞蹈,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地震中,她在廢墟中等待了20多個小時,終於等到人來救援了。可是她失去了一天腿,帶上了假肢,因此就不能走路了。這對一位舞蹈熱愛者,是多麼大的打擊呀!但是她不放棄,每天扶着門、牆練習,踢腿、旋轉等許多舞蹈的基本動作。這對她來説是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決心才能完成的呀!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終於可以和平常人一樣自如的行走了,舞蹈大門正向她打開。這就是堅持的力量,我一定要向廖智學習。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堅持、樂觀地去面對。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相信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我也一定能夢想成真。

三年級小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9

開學了,老師提醒我們收看開學第一課。

一開場,韓庚的歌聲就吸引了我,我心裏想,這次的開學第一課會是什麼內容呢!第一課的主題是——探索美,看完這個單元的內容,我覺得我們要積極地去探索大自然,太空和自然界都有不為人知的祕密,我覺得大自然是美麗而有趣的!第二課的主題是——創造美,鄧麗老師在鄉村教學的辛苦感動了我,老師和同學們的感情,當同學們聽到老師要走的那個消息,同學們的依依不捨,最後甚至流下眼淚的一剎那,我心中百感交集,鄉村的生活太艱難了!奧運冠軍焦劉洋的演講讓我們看見了奧運冠軍背後的辛苦。第三課——傳遞美,當吳斌叔叔的故事再次呈現,讓我們彷彿又回到了當時,雖然這件事已經過了很長時間,當再次聽到,我依然潸然淚下。還有她女兒的一段演講,但她説起爸爸再也不能幫她過生日時,我實在忍不住,眼淚一滴一滴地流了下來。第四課——和諧美,體操男團講述了他們奪金的過程,加上內蒙古青年合唱團的表演,把這個單元裝飾的非常精彩。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課——傳遞美,為什麼吳斌的故事已經過了這麼久,重新説依然可以感動全場,你們想過嗎,為什麼我們一直忘不掉這個故事?那是因為這樣無私的人越來越少,現在人們的防範意識太強了,看到老人摔倒也不敢扶,怕老人是冤枉他什麼的。但那些只是少數人,大部分老人都是單純的,就算你被冤枉了,法律也會給你討個公道。扶老人都不敢,更別説吳斌這樣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別人生存的壯舉了,記得我們學習的課文——生命橋,吳斌就像老羚羊,乘客就像小羚羊,老羚羊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年輕羚羊的生存!罪魁禍首其實都是那些壞人,害的市民不敢再幫助別人了。

美就在我們身邊,如果你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你會發現生活中美無處不在!

三年級小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0

看了開學第一課,最讓我感動的是馬朋飛的故事。他從小父母雙亡,只剩下他和他奶奶。奶奶因得糖尿病,雙眼失明,不到六歲的馬朋飛就跨上了照顧奶奶的生活。學校離家有四公里,他每天把水燒好,把藥和水放在奶奶能拿到的地方。他每天跑着回家,還沒到家就在樓下喊:“奶奶!”。一回家,就扶着奶奶慢慢地下樓散步。一直堅持了7年。

我放暑假時,我每天不幹活,光看電視,媽媽催我幹活,我才應付着拿起抺布胡亂擦幾下,我就把抺布一扔,一屁股坐在沙發上,還邊看電視邊用力的説:“算了不幹了!”。每天上學爸爸媽媽接送,我還不知福,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和人家比起來,差遠了!

我也要學習馬朋飛,以後每天幫媽媽幹家務活。

三年級小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1

九月一日晚上,我和媽媽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十分精彩,教給了我們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整個節目圍繞"知識守護生命"這句話而展開。一共分為三個要點:潛能。堅持。團體。而且每個要點都講得非常細緻,甚至用事實來舉例説明。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在"潛能"裏面的一個真實的故事:在今年五月十二日,四川汶川發生了一場突如襲來的八級特大地震。在距離震中五公里的安縣桑兩棗中學,全校二千三百多師生,居然在一分三十六秒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全部安全撤離,無一傷亡。是什麼讓桑棗中學的同學們創造瞭如此驚人的奇蹟呢?是潛能。

其實,每個人都有無法估算的潛能,而這些潛能是需要我們用一生去挖掘的。

所以,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一定不要退縮,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攻克重重困難。

讓我們永遠記住八個字:永不放棄,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