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小學博物館觀後感作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06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博物館觀後感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博物館觀後感作文

小學博物館觀後感作文1

今天下午,我、媽媽和嶽瀚雯一起去了南京博物院。

來到博物院門口,我看到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南京博物院。我們先去了數字館,數字館裏很黑,但是因為有許多各種各樣的燈光、現代數碼視頻等技術的裝飾,這裏顯得很神祕。數字館走廊兩側的牆上是動畫視頻,展示的是古代各種生活場景,最奇特的是牆上有按鈕的地方能夠像開門一樣打開,裏面又是一幅幅新的場景,比如古代的酒館吃飯場景,賽龍舟的場景,好玩極了。最有意思的是數字遊戲區,我們通過觸摸屏可以玩拼圖、古董復原等很多有趣的遊戲。在數字館我們不僅瞭解古代的中國文化,也看到未來世界我們生活有可能發生的變化。我喜歡數字館。

接着我們玩了民國館,民國館重現的民國南京的一條古街,有復古的轎車、公交巴士、郵政局、首飾鋪、診所、酒館、照相館還有火車站呢!還有電視才能看到的黃包車。

因為時間關係,我們只看了這2個館,歷史館、藝術館、特展館走馬觀花看過。所以我們一致認為數字館最好玩,在這裏,我們不僅瞭解到古代中國文化,還能看到未來世界我們即將實現的神祕世界。我喜歡數字館,希望大家也能到南京博物院參觀。

小學博物館觀後感作文2

不久前,我校組織參觀了海南解放60週年的紀念活動,來到博物館莊嚴的大門前有着聖神的感覺,在門前我似乎就能感覺得到歷史的氣勢和宏偉,那吶喊着解放海南人民人民當家作主的時候到了,我開始帶着那份尊敬認真的觀察那裏的歷史。

走進紀念海南解放60週年大型圖片展展廳,開啟了一扇瞭解海南滄桑鉅變歷史的窗户。血與火、硝煙與吶喊、面容與情懷穿越歲月,深深地感染和打動每一位參觀者。吟組詞

一艘木船,一列火車,分別呈此刻兩個展廳的前面。設計師獨具匠心的擺設,寓意着展覽兩大主題:解放和開放。走進不一樣的展廳,觀眾感受到的是不一樣的震撼。

為了解放海南我們的渡海作戰部隊不懼驚濤,勇對駭浪,在瓊崖縱隊的配合下,依靠簡陋的木帆船強渡瓊州海峽,創造了木帆船打敗軍艦的世界戰爭史奇蹟。創造了我們下一代的幸福這是難忘的並且永遠的刻在我們心中。

歷史上,為了強島富民的理想,為了讓每一位島上居民都過上幸福完美的生活,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發奮探索各種發展海南經濟社會的方向、道路和模式,即使為此遭受損失,蒙受冤曲,甚至拋撒熱血,也矢志不移,誓死追求。正是靠着他們的堅韌和堅持,海南堅實地走過了漫長的歷史。這天,我因繼承先人理想,接過發展重擔,正是當代人無可推卸的歷史職責。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繪就一個更美麗的海南,以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

小學博物館觀後感作文3

休息,百無聊懶,感覺好無趣! 女兒提議:帶我們去上海自然博物館看看。有孩子們請客,我當然高興!

上海自然博物館位於地鐵13號線,它特意建立了一個站點,並設有多個出口,給予前往觀光遊覽的人們提供了快速而又便捷的綠色通道。

上海自然博物館,門票30元,人好多,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朋友,也有許多是中國各地來的參觀者。走進博物館,首先看到了兩具高大的恐龍骨架,超大無比的大恐龍一下進入眼簾,那仿真模擬的深沉高亢的聲音在整個空間迴盪,似乎一下子把觀光的人們拉回到了很久很久幾萬年前......

展廳裏還有許許多多動物的標本:金絲猴、大熊貓、金錢豹、虎、亞洲象、梅花鹿、羚牛、揚子鱷、白鱘、獅子、長頸鹿、袋鼠還有恐龍蛋等等,那動態十足的摸樣,栩栩如生。

生命的長河奔流不息,綿延至今40億年,誰也不能窺其全貌。全球的生物星羅棋佈,編輯海洋、天空、陸地,誰也無法令它們聚首。今天,古今生物跨越時空,濟濟一堂,如同生活明的長河匯聚凝結一瞬。一件件的珍貴的標本待給我生臨其境,感受生命的多彩,驚歎大自然的神奇。

生命是什麼?浩瀚精深的宇宙又是什麼?你可以在這別有洞天的博物館裏找尋,追溯,甚至可以親身體念遨遊星空的感受與美輪美奐的奇異過程。

不知不覺兩個多小時過去了,各場館錯落有致,是根本看不過來的,當我們依依不捨離開的時候,參觀的人流還絡繹不絕進入。

上海博物館的參觀之旅是集視覺、聽覺、觸覺的自然科學的一次盛宴。她讓我獲得了不少新的知識,也讓我經歷了一次全新的體驗。

小學博物館觀後感作文4

20xx年7月10日,星期二,天氣晴。

我就要去農耕博物館了,我非常激動,也非常開心。大客車裏有很多同學唱歌,我們班的小朱唱了一首美妙動聽的歌曲,有很多同學為她鼓掌,大客車行進中,我透過窗户看到了碧綠的柳樹,很快,我們就到了農耕博物館。

進入農耕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位農民用黃牛耕地的圖畫,那個農民一定很辛苦。往裏走我又看到了“雙宜守則和諧”的大字、綽爾河參觀圖,還有一些古代人用的生活用品,以及他們上戰場用的武器。也有些假人的雕塑,例如野人、抽煙袋的老爺爺、織毛衣的老奶奶,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爺爺在大雪中趕馬車的場景,我從來沒見過這些雕塑。

接着,我又來到了農耕園,農耕園裏種了很多的蔬菜,還有一些蔬菜種子和一個大大的蘑菇雕塑。這次遊覽,我們學校的吳老師給我們拍了很多照片,我們非常開心。

這次去農耕博物館,我知道了以前的人們是怎麼生活的,也認識了一些古代人用的物品,還看到了以前從未看過的雕塑。我要感謝老師給我的這次去農耕博物館的機會,這次遊學活動已經結束,但它給我帶來的影響卻遠沒有結束。它使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自然,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自然的大課堂見識世面、增長才幹,在實踐中為自己的知識庫儲備更多的能量。

小學博物館觀後感作文5

5月18日,炎炎夏日的下午,老師帶我們去省博物館參觀,感覺就是一個字,累.我們在省博門口站了蠻長時間,都被曬死了,走進博物館第一件時就是找空調,太熱了啊.然後我們就看見了一個大棺材,那是增侯乙的陪葬品,總共有24個陪葬棺材,大大小小都有,然後就看見了很都不同樣式的鼎.

我最喜歡就是編鐘,他於1978年,隨州市城郊擂鼓墩出土了2430年前的編鐘,立即震驚了中國、震驚了世界,被譽為“世界奇觀中獨一無二的珍寶”、“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蹟”.他保存的十分完整.真不知道他是怎麼出土的.能夠那麼的完整.編鐘是省博的鎮館之寶,還有一個鎮館之寶就在楚文化館中.

走進楚文化館中,看到的第一個就是越王勾踐劍,舉世聞名的越王勾踐青銅劍,1965年12月出土於湖北省江陵望山.看到越王勾踐劍覺得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長不過氣勢還在,還有吳王夫差矛,春秋末期吳王夫差使用的一把青銅矛.於1983年11月在湖北省江陵縣的楚墓出土,僅存矛頭,長29.5釐米,寬5.5釐米,正面有“吳王夫差自乍(作)用”)銘文.

裏面還有一個關於水利工程好可愛,好精細,很好玩啊,安豐塘是今天的稱呼,古代的芍陂比今天的安豐塘要大出許多.陂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水利工程,是由人工修造而成的蓄水塘.

還看到有文銅貝是楚國的青銅貝幣,稱為蟻鼻錢或鬼臉錢.1963年湖北孝感野豬湖一次出土鬼臉錢5000枚面文為“咒”字,平均約重4.37克.

這幾個都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是我最喜歡的.總而言之,這次的河北省博物館一日遊雖然很累,但是我覺得很充實,也不虛此行啦.

小學博物館觀後感作文6

浙江省博物館始建於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館藏文物達十萬餘件,其中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骨器和象牙製品,良渚文化的玉器和絲織品;越國的青銅器,越窯、龍泉窯、南宋官窯等窯口的青瓷,會稽古銅鏡和湖州古銅鏡;明清浙籍書畫家的作品等,均為聞名遐邇的文化瑰寶。

浙江省博物館舊館址的一部分為江南著名藏書樓文瀾閣。1993年,浙江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新館佔地面積20400平方米,博物館裏有幾個場館,分別是歷史文物館、青瓷館、書畫館、錢幣館、工藝館、禮品館、呂霞光藝術館、常書鴻美術館、明清傢俱館、精品館等十個展館。館舍建築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單體建築和連廊組合而成,構成了“園中館,館中園”的獨特格局,樓閣亭榭,以長廊逶迤相連,掩映於湖光山色間,成為天堂杭州一處耀眼的文化新景點。

浙江省博物館舊名西湖博物館,1931年更名為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改稱浙江省博物館。該館原設歷史文化和自然科學兩大業務部門,1980年分出歷史部文物組,成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4年分出自然科學部,成立浙江省自然博物館。

浙江省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有關數據顯示,該館館藏文物十萬餘件,其中一級品158件。藏品有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的人工栽培稻和漆碗;良渚文化的綢片和麻布;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各種青銅兵器、青銅農具、印紋陶和原始瓷;從東漢至明代各個青瓷窯系的一批標本;還有超多的古今書畫。不久我們參觀完了,便回家了。

小學博物館觀後感作文7

在鄰近五一之際,在單位領導的支持和組織下,我有幸參觀了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側,與人民大會堂遙相呼應。20xx年2月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兩館合併的基礎上組建成立,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是以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國家博物館。

這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歷史博物館,館內豐富的收藏和陳列,展現了中華民族祖先開創至今的五千年悠久燦爛的文明史詩。集文物徵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於一身,將系統收藏反映中國古代、近現代、當代歷史的珍貴文物。展出中國最頂級的文物,經常能在歷史教科書中見到。

走進國博,首先引入眼簾的是一幅巨大的浮雕,此浮雕是根據藝術大師徐悲鴻先生創作了一幅震撼人心的《愚公移山》油畫而做成的。然後我們又去樓上觀看了歷史上的各種藝術品,中國信奉佛教,就不乏有很多不同姿態的佛。還有青銅時代的各種青銅器,猶屬鼎最為常見。

最後就是我比較喜歡看的中國的瓷器,中國原始的陶器可追溯到距今七千年左右,從商代燒製出所謂的“原始青瓷器”到東漢時期燒製出了成熟的瓷器;自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代,出現了“南北白青”的局面;再到宋元明清時期進入了發展興盛時期。無論是唐三彩還是青花瓷,活着各種顏色的釉,都是中國人的智慧的結晶。

小學博物館觀後感作文8

今天下午,爸爸帶着我和弟弟還有媽媽去參觀南京博物院。

一開始我們去了歷史館,我們是從恐龍時代開始參觀的,然後去看了舊石器時代,那時候的人找到什麼可以用的,就用什麼東西,隨後我們又去看了新石器時代,人已經會發明一些工具了,而且會燒製陶器了,想不到遠古的人們也很聰明。接下來是青銅器時代,我看到了古代的樂器青銅編鐘,真是偉大的發明啊!此後我還看到了漢代的金縷玉衣,是漢代的王侯死後穿在身上的,十分精緻,他們的墓也規模很大,還有很多規矩。最後我們看到了很多漂亮的東西,都是中國古代輝煌時期的文物。

從歷史館裏出來後,我們去了數字館,裏面很好玩,裏面有很多古代房子的模型,有動畫和電影介紹古代的歷史和風俗,十分有趣。

正當我玩的很開心的時候,閉館的時間到了,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我和爸爸講好了:這次沒有參觀完,很快我就還想來。爸爸臉上帶着微笑説:好。

小學博物館觀後感作文9

今天下午,學校組織同學們一起坐校車去博物館參觀。

到了博物館,首先看到的是有一面牆那麼大的木版畫,畫上有兩隻仙鶴和太陽,有些女人在拿槍捕魚,男人們在騎馬。看了這幅畫,就有一種進入古代的感覺。

我們上了二樓進了一間屋子,屋子裏的展品是介紹舊石器時代的。在展示櫃中,有許多磨尖了的石頭做的器具、環形石器和許多小石頭中有小洞做的項鍊。可以看出,那時的人們就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我們又走進了另一間屋子,這間屋子跟以前大有不同。時間由石器時代轉到了古代。那裏有軍印和人死了留下的衣服。能看出以前的齊齊哈爾就是一個軍事重地。因為有兵器、槍、軍用毯子和抽煙用的煙壺。記得還有一部電視劇《闖關東》裏也説了齊齊哈爾是一個軍事重地。在當時還相當的有名呢!

看看古人穿的衣服,衣不遮體,又冷又不舒服。可現在我們不僅要穿得暖和,而且還要漂亮好看。以前的古人只要肚子裏有東西就行,可現在我們不僅要好吃,口感好、不能鹹着也不能淡了。古人住的又小又冷的帳篷,現在住又寬有大的樓房,又暖和,又美觀。並且現在有事可以打個電話,很方便,在以前是要騎馬和信鴿的。並且我們有面向世界的互聯網和電腦。

看看現在的我們,就像是泡在蜜罐裏的小蜜蜂,就像是花房裏的小花朵,個個幸福得在冒泡。我們是最幸福的一代,所以我們也是能擔起社會發展的一代。等我們長大了,中國將無比富強,我們將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代。

小學博物館觀後感作文10

曾有過一次去甘肅省蘭州出差的機會,這是一座有歷史文化的省會城市。由於早就聽聞甘肅省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藏品價值連城。所以,在業務之外,便擠出時間參觀了這個心中嚮往已久的殿堂,也有幸在這裏領略到齊家文化精髓。

位於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津西路3號的甘肅省博物館,離中山橋不遠,走一段路便到了。甘肅省博物館收藏藏品繁多,有歷史文物、近現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標本約35萬餘件。在這裏,我看到了馬踏飛燕這件鎮館之物。而心儀已久的齊家文化中的彩陶也能在這裏看到。

在甘肅省博物館被,有一項展品是十分珍貴,且覺有十分高的學術和藝術價值的,這就是遠古時期的陶器。屬於齊家文化的範疇陶器,紋飾十分豔麗多姿,美輪美奐。

齊家文化是以中國甘肅為中心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在齊家坪發現遺址而得名。時間跨度約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600年的齊家文化,是黃河上游地區一支具有特殊價值的考古學文化。

齊家文化的陶器以黃色陶器為主,且有刻創紋路,並常有繩紋。特色非常鮮明。主要是泥質紅陶和夾砂紅褐陶,一些器物的表面施以白色陶衣。

齊家文化的陶器基本是素面的,也有少量彩陶,繪以菱形、網格、三角、水波和蝶形花紋,線條簡化而流暢。

器物造型以平底器為主,三足器和圈足器較少。介紹人員向我們介紹了一個典型器物,就一個三足器。齊家文化的陶工善於用粘土捏製各種人頭造型和動物塑像,人頭長頸圓頰,雙眼仰望;動物有馬、羊或狗等,形體小巧生動。

通過這次參觀,使筆者對齊家文化有了一定的瞭解,筆者也驚歎,數千年前的人類有着非常高的智慧,能創造出如此美麗的陶器。

小學博物館觀後感作文11

浙江省博物館始建於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館藏文物達十萬餘件,參觀省博物館觀後感。其中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骨器和象牙製品,良渚文化的玉器和絲織品;越國的青銅器,越窯、龍泉窯、南宋官窯等窯口的青瓷,會稽古銅鏡和湖州古銅鏡;明清浙籍書畫家的作品等,均為聞名遐邇的文化瑰寶。

浙江省博物館舊館址的一部分為江南著名藏書樓文瀾閣。1993年,浙江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新館佔地面積20400平方米,博物館裏有幾個場館,分別是歷史文物館、青瓷館、書畫館、錢幣館、工藝館、禮品館、呂霞光藝術館、常書鴻美術館、明清傢俱館、精品館等十個展館。館舍建築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單體建築和連廊組合而成,形成了“園中館,館中園”的獨特格局,樓閣亭榭,以長廊逶迤相連,掩映於湖光山色間,成為天堂杭州一處耀眼的文化新景點。

浙江省博物館舊名西湖博物館,1931年更名為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改稱浙江省博物館。該館原設歷史文化和自然科學兩大業務部門,1980年分出歷史部文物組,成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4年分出自然科學部,成立浙江省自然博物館。

浙江省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有關數據顯示,該館館藏文物十萬餘件,其中一級品158件。藏品有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的人工栽培稻和漆碗;良渚文化的綢片和麻布;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各種青銅兵器、青銅農具、印紋陶和原始瓷;從東漢至明代各個青瓷窯系的一批標本;還有大量的古今書畫。不久我們參觀完了,便回家了。

小學博物館觀後感作文12

期待已久的校外教學日終於來到了,出發時間是早上八點半,我們要到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地方陶藝博物館,一路上,司機叔叔播放關於本地住民的影片,讓我認識許多傳説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射日,內容雖然很誇張,卻讓我領悟到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很快的,我們抵達陶瓷博物館,第一件事是去看陶瓷製作和演進的解説影片,之後我們展開小組行動。我們這一組的組員有智弘、皓瑋、慧玲和品芳,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真開心能和他們一組!午餐時間到了,我拿出麪包、餅乾、糖果及我的法寶-活果子,大快朵頤的享受這些美味的食物,眼裏更是一邊欣賞的風景。

博物館中展示了許多藝術家的作品,其中我最喜歡的作品是 兩隻老虎,它是個可愛又多功能的水壺,我與妹妹和它合照,希望將這一刻的美好時光記錄下來。還有像碗的陶瓷時鐘和像和果子的杯子的作品也都很棒,這一切真是太美妙了。

下午,我們到了老街,迎接我們的是嗚嗚的火車,同學們都開心的尖叫耶!我跟着老師一起遊逛着陶瓷老街,也欣賞着美麗的景色。許多人買了水鳥笛,它能發出鳥鳴般的聲音,我們合奏着好聽的鳥叫聲,似乎想告訴全世界——我們今天真的很,更期待我們還能有第二次校外教學。親愛的旅遊,我來了!

小學博物館觀後感作文13

今天由於學校的組織,我有幸到中大生物博物館參觀,經過這次的活動的確讓我大開眼界,其中陳列的動物標本數不勝數、琳琅滿目,也使我感到萬分驚訝。

剛進入大門,映入我眼簾的第一個標本就是一個猛獁(大象)模型。起初,我以為是塑料或者是其它的什麼東西做成的動物模型。但是聽我班同學(之前就在附中讀書)的.介紹説,這個並不是用其他的材料做的塑像,而是用大象的屍體,把其掏空,再加上防腐劑做成的標本。聽完他的介紹後我不禁驚歎起來。隨後,我緊跟着導遊進入了陳列海洋生物化石的區域裏。雖然説誰都知道一切生命來自大海,但是親眼去看恐龍化石與海洋生物骨骸的區別,還仍然是令人吃驚,畢竟我們都是隻從書中所學,無法想象到實物。古代的魚類外形別具一格,與現今的魚類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館內陳列的生物標本和種類數不勝數,也無法逐一認真的去觀賞。但是惟獨有一個模型令我久久不能忘懷,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個便是北極熊的模型。雖然以前在電視上也看過相關的介紹,也大概清楚它的數據------身長2~3米,重幾百公斤。但是當我真正0距離接觸了這個模型後,才知道這個數據是如此之大。假若北極熊站立起來,大概就有一層半的樓房那麼高。如此的龐然大物,與它雙目對視不禁心生敬畏。雖然它僅僅只是個標本而已,但是它傳達給我的彷彿是它生的活力、威猛。

經過這次的觀賞,讓我有了一次寶貴的經驗-----要真正認識世間的事物,不能侷限於書本和電視等狹小的範圍,而是要走出這狹小的空間,親自去實踐、探究,尋求出其真理。同時這次的活動也讓孤陋寡聞的我開拓了視野,讓我大開了眼界,大飽了眼福,也使我認識到了生命的多樣性。

小學博物館觀後感作文14

星期四下午,老師帶我們去鄭東新區——地質博物館參觀。

剛進大門,我們就看見兩隻用石頭做成的恐龍,這兩支恐龍可真大呀!老師説:“這兩支恐龍是母子倆。”我驚呆了。

進入館內,我們首先看了一塊晶瑩剔透的白色方解石,像一朵大大的牡丹花。我們參觀了另外幾個展廳,瞭解到了恐龍其實沒滅絕,現在都變成鳥類……

隨後我們上了三樓,來到了寶石廳。我一進寶石廳,一塊兒巨大的玉石就映入了我的眼簾,我想:好大好白的玉石啊!它是經過人工雕琢的呢?還是天然形成的呢?接下來我又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寶石洞,裏面全部是紅色、藍色、紫色的寶石,我還看到了一塊兒巨大的紫荊寶石,而且它比我的頭還大,我們班裏的人都不約而同的驚歎:“這塊兒寶石真大啊!”那裏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些寶石都是自然形成的顏色,並且這可都是真正的寶石哦。”我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我們接着又進入了礦產資源區。我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大瓶金子顆粒,還有放在金子旁邊一些小礦石,經過仔細觀察,我發現每一塊石頭上面都閃着金色的光芒,原來它們就是黃金礦石。我們又看到了放大鏡,我趴在上面觀察了一下,發現它下面又有一塊兒非常小的石頭,石頭上面有一些花色的小不點兒,講解員告訴我:這些小不點兒是礦石,它們的用處可大了,它們能告訴我們很久、很久以前發生的事情。”我想,我們可不能小看這些小不點兒哦!

最後我們來到了古象廳,看到了巨大的猛獁象、長毛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去了地質博物館,我的收穫可真大啊,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次參觀的。

小學博物館觀後感作文15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校四年級的同學滿懷期待地來到了太倉博物館,走近一看,整個大樓的外觀酷似一頂大帽子,大家都被這龐大的建築物吸引了。一進門一個寬敞明亮的大廳出現在我們的視線裏。

在解説員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三樓的婁東畫派陳列廳,見到了清代四王的雕像和許多精美的名畫。在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了太倉博物館藏精品陳列廳,解説員告訴我們“明永樂青花纏枝花卉大盤”是這個博物館裏最珍貴的文物,大概要值三千萬,它可是國家一級文物呢!我仔細一看,盤內有為許多組折枝花卉,青花色澤恬靜致,這個文物真是百年難得一見啊!

伴隨着解説員的聲音,我們來到了四樓的中國晚清淺降彩瓷展,最先進入眼簾的一個個雕像,你可別小看這些雕像,它真實的刻畫了古代人們造陶瓷的情形,彷彿把我們帶回了古代的窖爐旁。走進展廳裏還有介紹古代人們收割糧食的過程和一些精美的陶瓷。我們又隨着隊伍來到了太倉革命歷史陳列館,圖文並茂的解説讓我們領略到解放前農民困苦的生活。

跟隨着大家的腳步,我們又來一到了太倉歷史文化陳列廳,這個展廳別居一格,敞開的大門兩邊站着一對威風凜凜的石獅子,正前方的牆上刻着明清兩代科舉進士的名字,讓我瞭解到太倉原來有那麼多歷史名人啊!在展廳的另一側有一個三維立體播放器,它是用玻璃做成的,像金字塔般矗立着,裏面的人物栩栩如生。讓我們感受到現代科技的發達。

這真是一個既有現代科技又有歷史文化的博物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