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觀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有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4W

神舟十一號飛船是指中國於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在中國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發射的神舟載人飛船,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神舟十一號由長征二號FY11運載火箭發射。

觀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有感

  觀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有感【篇一】

10月17日7時30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搭載着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飛向浩瀚宇宙,將與等候在太空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交會對接。

神舟十一號本次飛行有哪些特點?“神舟”到底“神”在何處?對此,相關專家向記者講述了與神舟十一號相關的11個細節。

細節一:飛得更高——393公里軌道高度的對接與運行

神舟十一號充分繼承了神舟十號的技術狀態,同時為了適應本次任務要求而進行了多項技術改進。

“為滿足本次任務要求,調整了軌道控制策略和飛行程序,使神舟十一號飛船能夠適應本次任務交會對接軌道和返回軌道高度由343公里提高到393公里的要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説。

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對接時,軌道高度是343公里。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對接時的軌道高度是393公里,比過去高了50公里,為何要高出50公里?航天科技集團五院GNC分系統指揮羅谷清説,主要是為了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三步——建造空間站做準備,因為這與未來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基本相同,飛行也更加接近未來空間站要求。

細節二:時間更長——33天的太空旅程

神舟十一號入軌後經過兩天獨立飛行,完成與天宮二號自動對接形成組合體,完成組合體30天中期駐留任務後,與天宮二號分離,在一天內返回內蒙古主着陸場,神舟十一號任務結束。在太空時間長,如何保障航天員太空工作生活和執行任務的能力,怎樣提高飛船的可靠性?

神舟十一號的技術改進,很重要的一個創新亮點,是新配備了寬波束中繼通信終端設備。

“為進一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新配備了寬波束中繼通信終端設備,顯著擴大了測控覆蓋範圍,提升了飛船姿態快速變化時的天地通信保障能力,從而提高了航天員的安全性和飛船的可靠性。”武平説。

細節三:升級光學成像敏感器——完成高難度“太空之吻”

“為驗證未來航天技術,滿足未來空間站交會測量設備長壽命使用要求,對神舟十一號的交會測量設備進行了升級換代。”武平説。

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的交會對接,是搭建太空之家的重要一步,尤其是兩者從相距120米到最終完成對接的階段,難度最大、風險最高。為了讓它們能在以8倍於子彈的速度下毫釐不差地對接在一起,技術人員對光學成像敏感器實現了升級。

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光學成像敏感器主任設計師龔德鑄説,太空中陽光照射強度是地球上的三到五倍,很容易“亮瞎”飛行器的“雙眼”,就像開車時被對面來車晃了大燈,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視力,因此以往交會對接要選擇光線合適的時機進行。

與天宮一號上運用的一代產品相比,升級版敏感器的太陽雜光抑制能力、識別目標敏感度均大幅提升,即使被晃了眼,視力恢復時間也能從原來的十秒縮短到幾百毫秒。由此,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可以實現準全天候實時對接,可保障航天器突發維修補給或航天員應急救生。

細節四:首次考核航天員中期駐留能力

“此次任務目的是進一步對改進型載人飛船功能進行全面驗證,為後續載人任務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此外,通過多項在軌試驗,將進一步驗證飛船設計功能,獲取和積累載人環境相關的飛行試驗數據。”神舟十一號飛船總設計師張柏楠説。

在此次空間實驗室任務中,對接軌道和返回軌道高度比以前增加了50公里,神舟十一號任務將首次考核驗證空間站階段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還將首次考核航天員中期駐留能力,通過驗證航天員駐留能力,為航天員空間站階段長期在軌考核奠定基礎。

細節五:照明設備點亮“飛天之路”

神舟十一號在浩瀚的宇宙遨遊過程中,會週期性地經過地球陰影區,此時會經歷很長時間的黑暗,影響在軌任務的順利完成。飛船艙內照明設備和交會對接照明設備,不僅為航天員提供了艙內工作、生活照明,還為載人飛船與空間實驗室在陰影區的交會對接提供了攝像輔助照明。

“在太空,如果直接採用生活中常用的白熾燈、節能燈,估計在飛船上還沒用幾天就熄火了。飛船上究竟採用了什麼光源?神舟十一號飛船艙內照明設備(近距離泛光照明)和交會對接照明設備(遠距離投光照明)使用LED光源,也就是固態照明光源。”承擔這一設備研製任務的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10所產品主管設計師楊軍説。

他指出,載人飛船有了艙內照明設備和交會對接照明設備後,當飛船進入地球陰影區時,航天員在艙內仍然可以正確判讀儀表,手動操作各種開關,再也不會誤打誤撞了,飛船與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也多了一份成功的保障。

細節六:熱控系統為“太空之家”保駕護航

“神舟十一號在太空中飛行,最關鍵的是航天員安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神舟十一號發射場熱控分系統負責人付楊説,確保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生活舒適安全,須為航天員營造一個類似於地面一樣的“家”——有適宜人類生存生活的温度、氧氣等,而這要靠熱控分系統和環控生保系統來提供:熱控分系統的作用是使飛船內保持一定的温度濕度,環控生保系統是為航天員創造合適的艙內生存環境條件,保障航天員在空間飛行的特殊環境下安全生活和正常工作,為航天員營造一個温暖如春的居住環境。

他説,熱控分系統和環控生保系統,分別位於載人飛船的推進艙和軌道艙的艙壁內。環控、熱控分系統主要採用流體換熱技術進行温度控制,通過流體流動將船上產生的熱量傳遞給外部輻射器,再通過輻射器將熱量輻射到太空中。

  觀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有感【篇二】

神舟十一號飛船與神舟十號飛船技術狀態基本一致,根據任務和產品研製需要,進行了部分技術狀態更改。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是我國第6次載人飛行任務,也是我國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總飛行時間達33天。

今日上午9時,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將舉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任務新聞發佈會,10時30分左右將舉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任務航天員與記者見面會。

交會對接全過程

1、交會

航天器的交會對接,第一步要讓兩個飛行器在彼此距離相隔上萬公里的太空能互相找到。所謂交會是指兩個航天器接觸之前,慢慢接近的過程。要求兩個航天器在同一時間到達軌道上同一個位置,而且是要一個近似相同的速度。

飛船入軌後,地面人員將根據兩個飛行器軌道的偏差來控制飛船變軌,經過若干次修正之後,飛船將一點一點接近天宮,直到相距約50公里的位置。神舟飛船經過2天的飛行,最終與天宮相見,接下來則要進行對接。這個過程需要兩個航天器自主完成,所以需要不斷地確認位置關係,調整自己的姿態和速度,做到步調一致才行

2、對接

所謂對接,簡單來講就像火車車廂之間的掛鈎連接。航天器之間的對接,也需要這樣的過程,要保證兩個重達8噸多的飛行器嚴絲合縫地對接到一起,對精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在對接過程中,兩個航天器的相對速度要從之前的每秒7.8公里降到每秒0.2米,飛船上有像手一樣的捕獲裝置,會先伸出手來把天宮二號緊緊抓住。通過飛船上交會對接的測量敏感設備,主動捕獲天宮二號,然後逐漸靠近。對接過程中,小到指甲大小的齒輪和針頭大小的接口,都要嚴絲合縫對在一起。順利完成對接後,二者開始在太空中連體飛行

“對接天眼”全新升級

此次任務中將使用全新升級的“對接天眼”——光學成像敏感器(CRDS),它由位於運輸飛船上的相機和位於目標飛行器上的目標標誌器組成。升級版的CRDS產品在太陽雜光抑制能力、識別目標敏感度上有了大幅提升。敏感器首次捕獲時間也由原來的約十秒縮短至不到幾百毫秒

太空“兩居室”如何分配?

“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合體後,這個太空“兩居室”被緊湊地隔成了多個功能區

為何只帶2名航天員?

神舟十一號的主要任務之一是開展航天員在太空中期駐留試驗,受生命保障系統能力限制,為延長航天員在太空駐留時間,只能減少人數。多餘的空間可以用來搭載更多的物資,如多帶一些實驗物品

為何沒有女航天員?

據介紹,我國女航天員已有2人到過太空,已經實現了飛行體驗的目的。這次載兩名男航天員飛天,也是考慮三人組已經飛行過多次,同時也考慮到空間實驗室還要進行較大規模的空間應用,空間有限

艙門快速檢漏儀

航天員在艙裏生存,維持其正常生活的氣體不能泄漏,因此精準快速檢測艙門的密封性至關重要。艙門快速檢漏儀自動完成全部檢測時間小於8分鐘,可實現對艙門和對接面的快速、準確檢漏

降落傘

據此前神舟飛船的報道來看,主傘面積約1200平方米,全部展開後可以覆蓋三個籃球場。主傘重量不到100公斤

返回

組合體運行第30天,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分離,航天員乘返回艙返回四子王旗主着陸場

神舟十一號飛船主要任務

為天宮二號在軌運行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進一步考核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和性能,特別是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技術

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後完成航天員中期駐留試驗,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

飛船並非只是睡安穩覺

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飛船對接成功後,將由天宮二號掌握所有的控制權。從飛行器的供電管理、姿態和軌道的控制,到地面的通訊全都由它説了算。在這期間,神舟飛船一直處於停靠狀態,相當於是在太空中睡覺,但是可別以為這是個安穩覺。一旦天宮二號出現問題,飛船就要立即啟動,幫助航天員緊急撤離。這時飛船主要承擔了救生艇的角色

智能太空APP

為天宮二號研製的儀表控制器應用軟件,不僅彙集了天宮二號13個分系統的所有數據,而且能夠顯示與天宮二號和航天員相關的52幅頁面圖,通過這一個APP,航天員就可以一目瞭然地掌握自己和天宮二號的所有情況。神舟十一號飛船也將使用這款智能的太空APP

  觀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有感【篇三】

在地球上感覺輕鬆自然的事,到了太空可能都是問題。

神舟十一號飛船計劃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升空後將在兩三天內與中秋之夜成功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393公里高的近圓軌道交會對接。隨後,兩名屬馬的`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將進入天宮二號,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的太空駐留。

航天員是怎麼選拔出來的?上天干什麼?穿什麼?吃什麼?……近日,記者走進航天員“孃家”——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一探究竟。

“老手”與“新手”的無縫銜接

不少小夥伴一定好奇,航天員乘組是怎麼選拔出來的?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説,乘組的選拔需要從思想、身體、心理、知識和技能四個方面進行考評和綜合評價。

針對這次任務以及未來空間站任務,乘組分別從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員中各選出1名。“首批航天員經驗豐富,第二批航天員年富力強。新老搭配,幹活不累。”黃偉芬説。

於是,景海鵬和陳冬就從重重考評中脱穎而出了。

接下來,兩名航天員需要重點訓練了。

“經過訓練和磨合,我們兩個人已非常默契,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彼此間都能心領神會。”景海鵬説。

那麼,景海鵬和陳冬是一個什麼樣的分工?

任務中,50歲的老大哥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負責載人飛船駕駛、交會對接、飛行計劃管理、飛行安全保障、科學試驗……這麼高難度的任務?!別忘了,景海鵬這次可是三度飛天,可謂是經驗豐富的“老手”了。

“新手”陳冬呢?聽聽他的自我介紹吧:“我首先是工程師,得做各種試驗,還得是修理工,設備壞了要去修,也得是保潔員,要保持艙內的清潔環境,同時也是農民,要種蔬菜。”

不要小看這些角色,背後可是各項技能的掌握,看來成為一名航天員真是不容易啊。

航天員上天干大事了

都飛到太空去了,兩名航天員可不僅僅是到此一遊的!

他們身上肩負着最重要的任務可是做試驗!做試驗!做試驗!重要的事説三遍。

據黃偉芬介紹,航天員系統策劃了四大類十六項在軌試(實)驗,包括腦機交互技術在軌適用性研究、植物栽培關鍵技術驗證、在軌味嗅覺變化規律研究、失重心血管功能研究、在軌飛行對航天員視功能影響研究等。

這些高大上的研究有啥用,我們找幾個專家來詳細解釋。

比如,腦機交互技術。黃偉芬介紹,在未來航天發展中,人和機器人要協同工作,一起去外太空探索。人不需要再操作鍵盤、鼠標甚至控制手柄,而是採用腦控技術、眼控技術等去操作。在太空,航天員處於失重、密閉環境,會對人的情緒、生理都造成影響。因此這樣的技術能不能在太空使用,需要深入探索。

比如,在軌味嗅覺研究。黃偉芬説,採用味覺試紙進行酸甜苦辣四種基本味覺測試,玫瑰味嗅棒進行嗅覺敏感度測試,獲取航天員在軌味嗅覺敏感度數據,觀察在軌飛行條件下人體味嗅覺變化特點,為後續飛行任務飛行食譜設計提供參考。這意味着,航天員在太空就能吃到更美味的食物啦。

比如,植物栽培關鍵技術驗證實驗。黃偉芬説,通過開展微重力環境下植物栽培基質水分和養分供應等研究,可為下一步空間站種植可口、營養和安全的新鮮蔬菜奠定技術基礎。當然,在天宮二號長期駐留期間有綠植陪伴,也會對航天員的心理起到調節作用。

再比如……

其實這麼多的試驗,都是為了後續空間站長期駐留提供技術保障,當然,終極目標是為了在太空建設更美好的人類家園。

航天員服裝的時裝秀

作為萬眾矚目的航天員,大家一定關心他們穿什麼吧!

航天員中心航天服工程研究室副研究員楊立眾表示,這次為航天員配備的服裝不僅體現了航天員職業特點和中國特色,還綜合考慮了服裝的使用場合、功能、美觀、舒適和工效性。

航天員服裝系列化的設計分為在軌系列,地面系列和服裝配飾,共有10套之多,可謂是一場“時裝秀”。小夥伴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這場時裝秀了吧。

首先出場的是在軌系列設計,分為艙內工作服、艙內鞋、運動服、休閒服、企鵝服、內衣、睡袋。

艙內工作服與艙內用鞋的搭配,主要是為航天員在艙內正常温度時進行空間科學實驗和操作生活所設計的。

休閒服的設計是為了航天員在軌駐留期間日常穿着。

重點登場了!企鵝服的設計充滿了科技感,裏面有很多彈性帶,穿上後可通過彈性的作用,使肌肉得到緊張,避免失重引起的肌肉鬆弛骨質丟失。

接下來出場的是地面系列設計,分為常服、地面訓練服、作訓大衣和常服大衣。

常服是為航天員參加正式場合所設計的,地面訓練服用於地面訓練操作。

冬季外出時,航天員可在地面訓練服外搭配作訓大衣,用於禦寒保暖。服裝保暖、輕質、美觀、便於護理清洗。

此外,設計師還為航天員設計了一些具有太空特色的服裝配飾,包括太空旋律系列、圓夢太空系列領帶絲巾、藍色系圍巾、眼罩、耳罩等。

值得一提的是,航天員服裝上還有各種標誌,比如:國旗、載人航天工程標、飛行榮譽標、任務標、姓名牌等。

告訴大家一個小祕密,在飛行榮譽標上,有幾顆星就表示這個航天員上過幾次太空。如果沒有參加過飛行任務的航天員,那就是空的。

為航天員提供100多種美味佳餚

説了那麼多時尚的服裝,是不是忘了介紹大家最關心的美食系列了。

航天員中心航天營養與食品研究室副主任曹平説,這次33天的飛行任務中,航天員的食品在種類上比之前的神舟九號、神舟十號更加豐富,有100多種。

在神舟十一號自主飛行段,航天員可能食慾不佳,所以會配備粥等清淡的食物。

等正式入駐天宮二號後,航天員就可以享受到如同在家裏生活一樣的一日三餐的待遇了。他們的吃飯時間與地面同步,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飲品、調味品和功能食品等六大類產品,醬牛肉、魚香肉絲等傳統菜餚都有,五天之內菜譜不會重樣。

不僅有美味的菜餚,航天員還可以享用甜點。

此外,考慮到中期飛行航天員的身體狀態變化,結合中國醫學食療食養的理念也配置了相應的食品,使航天員有更好的體魄完成工作。

曹平説,航天食品的保存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但不含防腐劑,是安全可靠的,可以在美味可口的同時為航天員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營養。

為了讓航天員吃到熱騰騰的飯菜,天宮二號裏面還配備了專用的食品加熱器。航天員的飲用水也是經過特殊方式消毒,能夠長期保質。“在未來空間站,將實現尿液淨化的飲用水。”曹平説。

除了工作、吃、穿之外,別忘了航天員還有個人休閒時間。

黃偉芬説,這次任務,航天員作息制度逐步向空間站設計過渡,採取6+1周工作制。每週工作6天休息1天,給航天員更大的自主安排和調整權。

利用個人休閒時間,航天員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看看電影、拍拍照、與家人通話等。